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560節
“不過大父既然回來了,這玉璽和印信就還給大父了?!壁w泗想了一下開口說道。 “如此迫不及待?”始皇帝眉頭微動。 “累啊……話說回來,官制盡量也改一改吧,現在有了紙張,大父也清楚滿朝公卿的德性,訓斥也不好訓斥的太過,問好也是人家一番心意,日后孫兒估計處理朝政已經不是一個勤勉能夠解決問題的了?!壁w泗開口說道。 “又有新想法了?”始皇帝開口問道。 “眼下一大堆事情,哪有功夫,不過大父既然回來了,空閑下來倒能夠想一想?!壁w泗嘿嘿一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把這一大堆攤子丟給始皇帝了。 想是不用想的,直接對著歷史照抄就是。 對于趙泗而言,唯一的難點也就是抄哪個朝代的制度。 內閣嘛?還是其他? 總之是比現在的朝政制度效率更高也更加先進的。 “處政若想輕松一些,就該分辨出來輕重緩急……”始皇帝開口說道。 “說是這么說,大父也得體量一下我是初次監國,大父若是讓我練手也就罷了,誰家正經爺爺頭一次監國直接讓孫子主持變法的?”趙泗幽怨的看著始皇帝。 始皇帝被迫的終止了說教…… 話說回來,也確實如此…… 趙泗能夠以太孫的身份監國,在皇帝還活著且就在關中的情況下完成這么多堪稱炸裂的政策,其實已經非常不易了。 沒出什么差錯更相當于大成功了。 當然,這主要也是得益于時代的更易,趙泗的政策切中了時代的脈絡,以及始皇帝的大力支持,外加上趙泗本身的名望就不低。 嚴格意義上來說,如果有一個評分系統,全民打分的話,趙泗的評分大概是比始皇帝還要高的。 天下人對始皇帝更多的是畏,但趙泗的形象卻頗為親民。 真要有一天始皇帝想不開殺了趙泗,哪怕是以始皇帝的威望也夠嗆壓得住。 “行了……允你歇息一段時日,剛好陪陪小稚奴?!笔蓟实蹟[了擺手。 “不過孔雀國以及航貿軍府之事,你還需盯著……”始皇帝開口說道。 趙泗聞聲,自然滿心歡喜的同意。 這事簡單,反正大致作戰目標已經定好了,天南海北的,趙泗能做的也就是照顧一下后勤,至于戰場之事,總不能進行微cao不是? “話說回來,航貿軍府的兵馬應該集結好了罷?”始皇帝開口問道。 很顯然……過去了這么久,自然已經集結好了。 事實上航貿軍府的兵馬不緊已經集結好了,而且已經沿海向孔雀國進發。 同時大秦派出的使者已經先一步達到了孔雀國展開了最后一輪談判。 秦國已經出兵的消息在孔雀國的朝堂之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自從巨車王扣押丘以后,不乏有朝臣搜集關于大秦這個國家的資料信息。 在從葉調國得到大秦的資料信息以后,自然也不缺少忠臣勸說巨車王不要得罪秦國。 巨車王心里其實也有點忐忑,尤其是勸說他的人不在少數的情況下。 但是趙泗親發的國書又輕而易舉的激化了矛盾。 趙泗的國書實在談不上客氣,總結來說就是,不客客氣氣的將我秦國的使者送回來并且向大秦賠禮道歉,這事就沒完。 巨車王因此勃然大怒,同樣身邊的jian佞從客觀角度上分析,秦國距離如此遙遠,根本沒辦法興師動眾,就算興師動眾,孔雀國的國土和兵馬也不虛秦國,打起來沒有任何失敗的可能。 因此巨車王內心安定了下來,再加上客觀事實確實如此,但凡了解一點戰爭的都知道現實如此。 巨車王一意孤行,哪怕有錯在先,誰也說不出來秦國贏面更大的話。 因此……在得知秦國發兵以后,巨車王非但沒有因此感到畏懼,反而開始下令征召士卒準備備戰。 第二百二十二章 對孔雀帝國開戰! “槐里侯……還有多久能靠港……” 大秦的戰船之上,王離看著漫無邊際的大海臉色雙眼空洞無神。 “船上待不住了?”李信聞聲笑了一下看向王離。 “我只聽太孫殿下說出海趣事,哪想過會是這般……待在哪里看都是一個樣……”王離吐槽了一句。 剛剛登船王離還暈船了好幾天,吐的人萎靡不振,現在才好了許多。 只不過航海生活并不如趙泗說的那般壯懷激烈,長途的航行,狹小的船艙,匱乏的物資,一成不變的景色,都快給王離弄出來心理疾病了。 平日里但凡能夠看見個島嶼王離都能激動的不行,來過以后,他就再也不向往大海了。 “海事便是如此嘛……莫說海事,若是興兵遠征,實際上也是如此枯燥,大部分時間,其實都在趕路……”李信笑著搖了搖頭。 “不要急,距離葉調國約摸只差五六天的航程了,進駐葉調國港口以后就可以登陸了?!崩钚砰_口說道。 “將軍不打算長驅直入?”王離好奇問了一句。 “便是長驅直入也要了解孔雀國的情況才行,況且孔雀國并非小國,勞師遠征,指望一戰而定太不現實?!崩钚虐櫭紦u了搖頭。 實際上站在李信的視角來看這一仗并沒有那么好打。 后勤壓力太大了,滿打滿算,后勤所能夠供應的糧草以及戰爭時間都是有預估的,最多也就能打個兩三年,時間再長就會影響大秦的內部建設。 畢竟除了征討孔雀國以外,大秦國內的大工程也在進行之中。 兩年多的時間想要取得令人滿意的戰果,面對的對手還是疆域于人口都不弱于大秦的國家…… “那槐里侯有何部署?”王離開口問道。 他是督軍,自然有資格知道李信的戰略部署。 “說實話,現在沒什么具體部署,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登陸作戰不可取,對敵國又實在缺少了解,先沿海試探,以動打靜?!崩钚懦谅曢_口。 思路倒是有的,其實擺在面前的路也屬實不多,大秦海船雖多,但是優勢全在海戰,真要是貿然登陸作戰那完全是給對方送菜。 人家再怎么說也擁有三千多萬人口,又百萬大軍,軍事實力并不弱。 “槐里侯也沒有必勝的把握?”王離問道。 “兩軍尚未交接,哪來的必勝把握?況且我秦國對孔雀國實在是知之甚少。 再退一步說,怎么才算勝呢? 若想要占據疆土,莫說就這么點人,再來十萬大軍怕是都不夠。 所以這一戰的目的很簡單,和大秦出征葉調國一般,使其rou疼,揚我大秦國威,能夠簽訂盟約,便是勝了。 至于攻城略地……便是你大父來了怕是也無能為力?!崩钚判χ_口說道。 “我大父連海軍長啥樣都沒見過呢?!蓖蹼x撓了撓頭,看著波瀾不驚的大海復又嘆了一口氣。 這一仗,難啊…… 打殲滅戰吧,對方哪怕死了十萬人,也能夠隨時再補充十萬。 而大秦海軍一共也就六萬多人,能夠出征海軍滿打滿算如今也就四萬多人,這基本上已經出動大秦所有的戰船和可供作戰的海卒了。 雖然近海領域沒有什么像樣的國家,但是也得分出去一兩萬人保持正常秩序的運行不是? 這四萬多人和船,壞了一艘船得從萬里之外補充,死了一萬人都是傷亡慘重。 哪怕是一兌十,對大秦來說都難以接受。 打奇襲?也沒用,奇襲固然有機會奪城,畢竟秦國的航海技術足夠發達,機動性夠高,突襲之下拿下一座城池不是沒有機會,可是拿下來守不住,沒有任何意義,明日對方來了就得棄城而走。 而且大秦唯一的優勢只在海上,一旦登陸,幾乎是舍棄了所有的優勢。 “最起碼讓巨車王知道我秦國并非孔雀國周朝可以隨意拿捏的蕞爾小邦?!蓖蹼x嘟囔了一句。 莫名其妙被扣押一個使者,幾乎是貼臉開大,什么腦殘行為? 在王離的碎碎念之中,五天以后,大秦海軍抵達葉調國租借給秦國的港口。 王離作為督軍代表大秦和早早等候在港口葉調國使者進行友好的會晤。 雖然嚴格意義上,秦國算是葉調國的仇人,畢竟港口都是打葉調國揍出來的,甚至盟約也不夠平等。 但是……俗話說得好,老大身邊的小弟,通常都是希望老大死的。 而且秦國雖然確實欺負過葉調國,但是是葉調國動手在先,其次葉調國和秦國的初步貿易已經展開,葉調國使者從秦國歸來以后帶回來的商品已經大賺一筆,海貿收益初見端倪。 而孔雀國的商品對葉調國很明顯沒有什么誘惑力,而且作為一個小國,肯定不希望自己的鄰居是一個強大的國家。 所以不管從任何角度葉調國都很支持秦國和孔雀國開片,所以打秦國決定開戰以后,葉調國就非常積極的給秦國提供了所有能夠提供的情報,并且還派出了軍事指導以及向導團,甚至特意為秦國開放了航道,以方便秦國海軍借道。 王離和葉調國的談判自然是想要索取更大更實際的支持。 譬如說糧草,譬如說兵馬…… 然而很顯然,孔雀國作為地域性大國對葉調國的震懾還是很到位的。 僅從疆域和人口來看孔雀國甚至更勝大秦一籌,能夠給大秦提供情報支持和道路支持已經是孔雀國的極限了。 就這還多虧葉調國和孔雀國之間隔海相望,出兵不怎么順暢,若不然恐怕連這點幫助都不會給大秦提供。 畢竟秦國遠在天邊,老大哥近在眼前,一旦戰事失利,秦國攏共也就四萬兵馬,打光了也不疼不癢,老大哥出兵過來,那就是真要命了。 出兵是不可能出兵的,王離費盡口舌甚至許之重利賄賂都沒有成功,哪怕王離暗示可以再商貿條約進行適當讓步都沒能成功。 “這群番邦蠻夷,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蓖蹼x跪坐在案幾之前啐了一口唾沫。 “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頗為不易了,說到底還是因為秦國遠在天邊,而孔雀國近在眼前?!崩钚判α艘幌?。 “莫說葉調國不信任秦國,其實我也不支持這一戰,就算僥幸能勝,對秦國來說也沒有太大意義,對孔雀國來說也不過旦夕可以恢復,甚至可能導致孔雀國和秦國關系進一步惡化……這樣看來,反而和太孫殿下的海貿構想相違背,但是現在我倒是想通了?!崩钚判α艘幌?。 “想通什么了?”王離開口問道。 “你不是一直奇怪我為什么遲遲不出兵?除了讓士卒得到足夠的休息之外,我也在了解孔雀國的歷史……”李信笑了一下。 “而葉調國的做法也證實了我的一些猜想,事實上孔雀國疆域人口都勝于大秦,其內部也并非一帆風順,甚至比秦國之國情更烈更甚,只不過一統百余年,積威已久,可惜大廈將傾,獨木難支,況且巨車王也并非明主,最關鍵的是,秦國有太孫殿下,孔雀國并沒有……”李信笑了一下。 “葉調國之所以愿意提供幫助,還是因為秦國和葉調國有過一戰,葉調國深明秦國之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