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505節
需知道,歷史上陳振龍從荷蘭的地盤帶回來紅薯都是躲躲藏藏,冒著生命危險的。 這個時代古老確實古老,可沒有人是傻子。 “或許……如果嘗試和秦國談判呢?譬如,再加兩座港口,我甚至愿意將紅葉島和石島割讓給秦國?!标U柭開口說道。 “如果可以得到這樣的糧食,那所有國人都會信服我所說的任何話,會愿意為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五千斤!天吶!”闡柭揉了揉腦袋。 “有了這種糧食,我甚至敢暢想染指孔雀王朝,畢竟巨車王的荒唐隔著大海都能傳到葉調國,現在孔雀王朝的貴族和巨車王都離心離德,我估計他的統治或許已經維持不了多久了,阿育王所鋪墊的根基正在被他更快速的毀滅,人們對阿育王也不再敬畏,對佛教更是如此,所有人都受夠了這套理論,天吶,如果可以有這種糧食……我們或許可以趁著阿育王無暇顧及的時候,偷偷的往南,不再是蝸居在海島之上,而是真正的踏足大陸,在那里扎根!”闡柭開口說道。 歷史這玩意很有趣…… 如果仔細看的話就能夠發現,其實有些細節雷同的可怕。 尤其是現在的印度次大陸和東亞地區…… 同樣都擁有一個大一統王朝,同樣產生了強有力的文化輻射建立了中心認同。 相應的,向葉調國這種蝸居群島地區的……其實和中原周邊的蠻夷戎狄相差不大。 都是在逐鹿天下的過程中被趕出核心文化圈的。 葉調國對于孔雀王朝,其實也算是蠻夷。 甚至闡柭的心態和蠻夷也差不多,時不時想著重新回到核心文化圈再次扎根。 “我的哥哥……這真的是一件很難得事情,我或許可以嘗試一下,但我也不敢保證!”馬哈深吸了一口氣。 “你盡管去談,只要能夠換到糧種,不管是怎樣的代價我都能夠接受!”闡柭開口說道。 馬哈認真的點了點頭。 大秦不敢碰瓷,孔雀王朝還是敢想的。 尤其是巨車王統治下的孔雀王朝,這貨都快把他爺爺的臉丟干凈了…… 馬哈并不軟弱,只是作為親眼目睹之人,秦國給他的震撼太大了,大到超出了他的想象。 實際上不止馬哈如此,一同跟隨馬哈前往大秦出使的葉調國使臣基本上都患上了恐秦癥,只不過馬哈尤為嚴重罷了。 待馬哈接過任務離開以后,闡柭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敲了敲桌子。 “都聽到了么?” “聽到了,國王陛下!” “真是不敢想象,世界上居然還有這么偉大的國度?!标U柭嘆了一口氣眼中滿是憧憬。 “畝產五十倍于葉調國的糧食啊……” “想想辦法!”闡柭認真的開口說道。 “我希望,只有葉調國能夠得到這種糧食!如果葉調國無法得到,那其他國家也絕對不能得到!” 第一百八十章 始皇帝讓權,兩圣同朝,政治格局的變化 然而事實上,大秦于世界的交流絕非區區一個葉調國的國主所能夠阻攔的。 畢竟,大秦有海船! 在這個航海尚處于一片空白的時代,沒有任何人能夠干涉大秦想要到達什么地方。 當然,事實上糧食種子也絕對沒有闡柭所想象的那么難以獲取。 其實對于這件事始皇帝向來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對于糧種的管控大多數也就停留在口頭管控階段,官方態度含糊不清,口頭禁止,但是真出現了也不追究。 葉調國是離得太遠了,實際上現在匈奴,烏恒,鮮卑,乃至于箕子朝鮮,嶺南一帶的諸蠻,基本上都種上高產糧食了。 確實有人向始皇帝上書要求對于這種行為嚴加禁止,大力追究,但是始皇帝向來也只是批復一個已閱。 回復一個知道了就沒有下文了。 開玩笑,蠻夷戎狄只有種上地能夠靠糧食吃飯才會老實下來。 能吃飯他們就會琢磨著墾荒和建設,當大秦擁有絕對武力碾壓的條件之下,征服以后將會大大減少大秦建設的成本和時間。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大秦不用擔心養虎為患。 因為糧種是會衰退的,只能維持五代高產,十代以后就會衰退到正常糧食作物的產量水平。 這一點肯定不足為外人道……或者說始皇帝暫時還沒有想好具體說辭。 畢竟糧種和趙泗是直接掛鉤的,始皇帝到現在都不確定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因此始皇帝才會把趙泗生孩子這件事看的比國事都重要。 始皇帝對小稚奴的喜愛一部分是出于親情,更多的還是來自于神奇能力的繼承。 糧食種子出口沒必要禁止,因為這玩意必須要從大秦進口,僅從這一點來說,大秦就可以做很大的文章,甚至徹底把控一個國家的命脈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高產良種和人掛鉤同時也給大秦埋了一個雷。 人心總是貪得無厭的…… 糧食作為一個國家最為基本的構成,國家在后續的生產建設當中,會不可避免的根據糧食實際產量來調整社會結構和國策制定。 簡而言之,時間久了,大秦的一切都會變成基于糧食高產的情況下。 這是先決因素…… 那么等到某一天,這一切坍塌的時候,大秦自然也會隨之坍塌。 社會的資源勢必是會不斷的集中地,而庶人嘛……不管哪個時代,生產力有多么高,朝代有多么興盛,他們的生活基本上也只會維持在能夠活得下去的條件之下。 始皇帝明白這個隱患,但他無能為力,只能希望以后小稚奴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至于趙泗,自然也清楚這個隱患。 因此他才致力于五谷園的建設以及科學研究。 這些問題其實算不上太大,如果有個一兩百年的功夫,大秦通過掠奪世界強行提速,只要點開化肥和種子基因培育的科技樹,就是時候停止高產良種的培育了。 當然,或許金手指影響的高產糧種外加基因培育外加化肥等科技產物或許會創造新的糧食奇跡。 但將一切寄希望于金手指能夠不斷遺傳實際上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選擇。 現在是沒辦法,大秦需要高產糧種的存在來幫助大秦更快的度過這個蠻荒的時代。 但是未來,趙泗堅定不移的認為大秦必須要舍棄這種不確定產物。 小稚奴或許可以繼承,可是小稚奴的孩子呢?他的孫子呢? 以后倒是可以繼續研究,倒不必太過依仗,自己終有一天將會離去,趙泗希望后來人的一切能夠建立在切實的基礎之上。 最起碼現代的中原是能夠做到無餓死之憂患的。 所以,其實在這一點上闡柭和馬哈確確實實是多慮了,如果他們的使者來到大秦主動求購,趙泗第一想法一定是還有這種好事。 不過現在趙泗也沒時間考慮那么多…… 他現在忙得很……實在是忙的很。 一個月的時間一晃眼就過去了,始皇帝拍拍屁股不管這一攤子了,可是趙泗不能停下來,他得對大秦這個國家負責。 同樣忙起來的還有扶蘇……因此相應的,扶蘇的黨羽話語權也獲得了巨大的提升。 譬如御史大夫馮去疾,現在他終于有點三公的樣子了。 隨著扶蘇儲君地位的確定,話語權的不斷提升,馮去疾這個已經半只腳踏進棺材的老人家也活躍了起來。 嗯……其實也不算多活躍。 他管的是御史,權利說多也多說少也少,這玩意是啥都能沾一點,主要是能噴。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馮去疾把自己的兒子馮劫提拔成為了御史。 沒經過趙泗,是扶蘇直接任命的,始皇帝也同意了。 這一點始皇帝不能不同意,除非他絲毫不在意扶蘇的權威,完完全全的把扶蘇當成一個傀儡。 畢竟馮去疾為扶蘇搖旗吶喊了那么多年,馮去疾的兒子馮劫出身很高,人脈也很廣,同理,在這個時代出身高貴,通常情況下也意味著才能也還可以。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均受教育水平是還停留在胎教,識字都犯老大難,沒有特殊渠道基本上連書都沒得看,馮去疾作為老牌貴族,他兒子最起碼是不缺書看的。 除了馮劫以外,還有一批人也陸續走進了朝堂,都是為扶蘇搖旗吶喊出力的人。 不過安排的職務不算太敏感,屬于權利比較少,但是地位和俸祿都不錯的崗位。 當然,如果職務太過敏感始皇帝可能就要出手了。 扶蘇的黨羽在這一點還是伶的很清楚的。 現在的皇帝是始皇帝,扶蘇只是個太子。 要知道就在前不久他們還在膽戰心驚的維護扶蘇的太子地位,擔心扶蘇太子都坐不長久,現在形勢剛剛好轉,頭上還有始皇帝壓著,當然得安分一些。 因此相比較下來,趙泗的動作反而比較小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在敲定儲君之前始皇帝已經給趙泗安排好了。 趙泗的核心門客都在趙國任職,如今整個趙國成了趙泗的一言堂,大小政務,朝堂是沒有任何權利過問的,至于始皇帝,當然也不可能問。 始皇帝確確實實在放權,不光是因為要抽出來時間陪重孫子,也是在為趙泗的五年計劃讓路,沒有權威肯定做不了大事,這是肯定的,他必須強調趙泗的權威。 而讓權,就是必不可少的。 扶蘇是趙泗的父親,相當于吃到了趙泗的紅利。 畢竟趙泗是扶蘇之后的儲君,是太孫。 有這個名義在,總不能對扶蘇太過于嚴苛,太不近人情了。 好在扶蘇懂事,扶蘇的黨羽也懂事,最起碼現在他們還沒有升起來更多的心思,面對始皇帝漏漏指頭縫的行為他們現在的心情已經很好了。 至于趙泗,作為真正的受益人。 現在每日的早朝實際上三公九卿在始皇帝的明示暗示以下,已經開始向趙泗奏事,主動請示趙泗的意見,而不再是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