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孫 第113節
直至天色黯淡,陪同始皇帝完成傍晚健身順便共進晚餐以后,趙泗這才下班。 “再想想再想想……”趙泗拍了拍腦袋嘆了一口氣。 “還得找個借口啊,這群人現在混的忒差!” 趙泗直奔自己的封田而去,日常用自己的璞玉光環籠罩耕地。 眼下趙泗的封田之內,五谷肆意生長,因為有專門的渠道灌溉,還有人專門除草,外加上璞玉光環的影響,現在糧食的長勢很好。 “這稻子產量也不知道能有多少,不說比得上現代,要是能像占城稻一般,日后的大秦恐怕真無缺糧之憂了。 也不知道能不能提升這批糧食的抗災抗蟲的能力……” 趙泗坐在田埂之間,思慮萬千。 而另一邊…… 皇宮之內,始皇帝和李斯相對而坐。 “看看吧!”始皇帝將趙泗所寫的遷貴令初卷推至李斯面前。 “這么快?”李斯略顯訝異。 遷貴令之事,始皇帝給李斯說了,毫無疑問,李斯很動心。 這是另辟蹊徑之舉。 也是一種全新的思路。 如果能夠做成,將會大大縮短大秦秦吏的培養速度和律法普及速度。 大秦中央的掌控力將會得到空前加強,而他李斯,也將真正意義上的比肩商君,甚至猶有過之。 之前李斯的政策推行方法,其實多少有些拾前人牙惠,歸根結底也沒有走出商鞅關中變法那一套。 而現在,倘若此事以李斯為主,用一種全新的辦法,完成大秦的變革,重現昔日關中之輝煌,毋庸置疑,他的功績將會超越商鞅。 畢竟商鞅變法,究其一生,不過是完成了對關中的掌控,而他,借助此法,有望在有生之年,完成大秦對全天下的掌握。 李斯……大秦左相也! 而秦,以右為尊。 雖然右相王綰如今沒有多少實權,雖然李斯以左相的身份握住了近乎三公所有的權勢。 但他一天沒有成為右相,就始終距離人臣之巔,有那么一步之遙。 而現在,他看到了機會! 只要能夠做成這件事!只要做成了!他必將登臨人臣極致! 李斯和始皇帝相處許久,他相信始皇帝并非吝嗇之人。 這對于他來說太過于重要了,人生,理想,權勢,追求。 更進一步的誘惑。 超越商君的誘惑。 有生之年完成將秦法普及天下地方每一個角落的誘惑。 名留青史的誘惑! 擺脫,那個人陰影的誘惑。 李斯有太多理由來選擇義無反顧的推行遷貴令了。 他很聰明,聰明到當始皇帝開口他就知道遷貴令意味著什么,也正因為如此,他才義無反顧的說出那句非臣不可。 是的,非他不可! 李斯認為,天底下不會再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有如此充足的理由義無反顧不惜生死的將遷貴令落實了。 天底下,也只有他一個人能夠做好這件事! 故而這幾天,李斯一直在嘗試根據始皇帝的描述,自行對遷貴令進行補充。 三天下來,李斯也有了很多頭緒和想法,只是太過于紛雜,一時間難以整理。 “實不相瞞,這三天,臣也有許多想法,只是一時半會難以整理出來……”李斯笑了一下。 三天時間,整理出遷貴令的大概流程? 李斯心中是有些難以置信的。 單論遷貴令,很出彩,但是不過是一個靈感。 就像是一個作者忽然想到了一個令人拍案叫絕的腦洞。 而整理出來大概流程,就像是根據這個拍案叫絕的腦洞寫出來一份大綱。 制定具體流程,就像是根據這個腦洞來制定相應的詳細劇情。 真正的落實下去,就是把這個作品給完完整整的寫出來。 難度并不是一個級別。 “先看!”始皇帝開口。 李斯頷首,翻開遷貴令初卷…… “以勢,名,財作為遷移標準!不錯!若單以一千石,多少有些不妥,大貴之間,亦不缺心中向秦之人,有的貴族爵位雖小,但是家資頗豐,聲望顯著……” “以守護先王陵寢為借口遷移各地貴族,尚可,雖然有些牽強,但是勉強算是師出有名……最起碼不至于引起各地貴族的強烈反抗,而且大秦還可以免費為他們提供宅處安置之所,以此放松他們的警惕?!?/br> “算緡?嘶!此策雖好,可是貴族多半不會……告緡? 善,此策不僅可以用來針對這些遷移的貴族,還可以成為國之定策!”李斯為之拍手喝彩! “酬金奪爵?” “分家令?” “告發令?” “恩婚?” 一套下來,相互結合! 個個都是陰損到了極致,生兒子沒皮燕子的策略。 結合到一塊,哪怕李斯不是被遷移的對象,都要罵一句這些計策提出人實在是缺德帶冒煙。 這一套下來,那是真把事情做絕到了一定的地步,可以說是不死不休。 “嘶!這是要我死??!” 商君變法之時的種種政策,都沒趙泗定下來的陰損缺德。 事實上,李斯身上是有一些軟弱性的。 他本質上,也是六國貴族出身,而歷史上,他為了保住權勢,選擇辜負始皇帝…… 而這些政策,倘若經他之手推行,恐怕要自絕于天下了! 李斯抬頭,看向始皇帝。 昏黃的火光映在始皇帝臉上,明滅不定! 第一百四十章 李由:誰這么急著死???不會是我爹吧! “陛下……” 李斯張了張嘴,心情略顯沉重。 說實話,李斯是有效仿商君的心理準備的。 但是,趙泗定下來的東西太絕了。 商鞅變法,也不敢對大貴族做的這么絕。 商鞅變法針對的核心是大姓氏族和黔首,而非大貴族。而且商鞅變法的過程中,還給予了高爵貴族很多特權,不管是身份還是律法都明文規定。 爵位高低不可逾越,不管是從穿戴打扮還是從日常生活,高爵者的特權都被商鞅明文規定,甚至可以以爵抵罪。 商鞅變法并沒有做絕,甚至還給了很大的補償,將貴族一些潛規則的特權直接明文規定到了律法之中。 那么商鞅的下場呢? 五馬分尸!身死族滅! 而趙泗定下的遷貴令,毫無轉圜的余地,擺明了就是要將貴族抽筋剝皮,敲骨吸髓,補償?如果酬金奪爵算的話那也有那么一些微末的補償。 李斯覺得,倘若來推行趙泗定下來的遷貴令,五馬分尸可能不太夠,起碼得十匹馬才行。 商鞅變法做出了利益置換的前提下都阻力重重,這份遷貴令更是擺明了敲骨吸髓,阻力可想而知有多大。 至于下場……也不好說。 李斯做好的準備,是效仿商鞅,故而在遷貴令上,做出了一些利益退讓,譬如他打算讓那群遷移過來的貴族可以優先錄官……亦或者讓這群貴族可以錄事旁聽…… 認真來說,他不怕身死,但他有孩子,有后代,五馬分尸他不怕,他怕的是子嗣斷絕。 大秦現在的連坐之法還是他重新校訂的來著。 始皇帝抬首,看向李斯,并未開口。 很顯然,李斯這一刻動搖了,他擔心始皇帝不會力保自己,他不確定自己會不會被用完就丟,亦或者拿出去當作平息憤怒的工具。 事實上,李斯很清楚自己在始皇帝心中的地位。 他從來都不是始皇帝的親信大臣,他不是蒙毅…… 他只是始皇帝用來貫徹自己意志的工具人,因為許多年前的一件事,他和始皇帝早就蒙上了一層隔閡。 李斯很擔心,自己推行遷貴令以后,在即將大功告成,可以毫無障礙向地方普及秦律,修訂秦法的時候,被始皇帝丟出去平息怒火。 遷貴令功成,就是一片坦途。 李斯擔心的是,自己連豐收的資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