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崇侯虎那部分倒是可信度頗高?!?! 第151章 番外1 商周 【崇侯虎,從他的稱呼是崇侯,商人給他封的是個侯國,我們就可以看出他是商人自己人。 事實上,這個稱呼最早出現的年代,甚至和文王時期都有所差異。 早在比他早上兩百年的武丁時代,甲骨卜辭就已然出現了“令從崇侯虎伐”“勿從崇侯”這樣的言論。 他是崇國的開國之君,也是武丁時期捍衛商王朝的鼎足三大將。 后世《史記》這樣的史書或者《封神演義》這樣的小說中出現的所謂崇侯虎,要么是出于名人效應的附會與誤解,要么是開國之君的名號為崇國歷代君主代代相傳。 如果是后者,這什么烏丸x耶行為?!?/br> 司馬遷:…… 正常人誰想得到??!你們為什么會因為祖先太有名氣了,自己代代都叫這個名字??!就算不知道后世人舉的那個例子是個什么情況,它的無語之情也是溢于言表的??! 痛苦皺眉.jpg 年輕的史學家頓了頓,實在對這種cao作導致的謬誤感到一種無能為力。 【崇國和周國距離很近。作為商人在西部的重要侯國力量,它的存在相當于商人在西土的橋頭堡和前哨站,大部分西部伯國都處在它的勢力范圍和管轄范疇之內,受其輻射影響。 也就是說,文王的直接上司其實就是這位現任的“崇侯虎”。而他越過直接上司去和頂層上司交流,自然容易犯了直接上司的忌諱,被他看不順眼打小報告也就很正常。 周崇兩國之間的關系也向來復雜,《詩經·大雅》中就有以文王口吻,借上帝之口詛咒崇國的記錄,大意是:上帝命令我,召集你的同盟,集合你的族人,帶上你攻城的器具,去攻打崇國的城墻。 除了因為崇侯挑撥導致的羑里之囚,崇國內部存在的駭人的食人風俗,應該也有不小的影響。 據目前周原的考古發現,周人并不流行人祭的風俗。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他們對于崇國的不適——哪怕這種行為在崇國也只屬于小部分人群?!?/br> ——食人。 后世人盡管仿佛只是隨口帶過,說話的語氣都不顯得輕松,含著一點難以輕飄的沉重。 而這樣的話語傳入到光幕的聽眾耳中,滋味也是難以言喻,神情恍惚。 經歷過亂世的人,面上的郁色自然便帶出了幾分。那是讓人不想回憶起的黑暗過往,是滿粘著血色痕跡的殘酷。而即使生活在相對承平安康年代的觀眾,思維或想起易子而食之類的言論,也是面露不忍。 正常的略有良知的人,都沒辦法輕易接受這樣的行徑。 【除了周崇矛盾之外,周昌通過占卜技術結交商人貴族,雖然本質上是想為自己的部族利益考慮,卻也不可避免地參與進了商朝內部的矛盾斗爭之中。這也很可能是他入獄的部分原因。 我們這時候就要先講到紂王,也就是帝辛其人?!?/br> 【紂王這些年來的風評非常極端。 幾千年的歷史層層累積出的罪名,讓他的形象某種意義上在《封神演義》中成為了一種符號化的昏君暴君的代表?!?/br> 許仲琳停下了筆,有些尷尬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這是他自己心里明白,酒喝多了再寫話本,多少得整出些不像樣的花活來。否則一口淡酒必要入喉,潤潤自己干澀的喉口,轉移開注意力。 那什么,這話本小說是寫給大眾看的?。恳疲?/br> 這年頭印刷術比前朝來得發達,書籍出版沒那么困難,價格也就稍降了些許,不再只局限于社會上層。而普通百姓就算不會特意花錢去買那么一本話本小說去看,偶爾有幾個閑錢,也不介意去湊湊說書人的熱鬧。 于是這故事的定位就得找準,這時候人們還沒被爆炸般的信息量刺激到閾值上升,對于小說的期許值還停留在樸素的善惡有別,天道輪回,報應不爽的層面上。 那么紂王作為一個反派,怎么著也得壞的個徹底,叫所有聽故事的人都感同身受一波,咬牙切齒罵上一句暴君昏君吧? ——中下層學子對先賢的濾鏡更不用說了?他不尊周貶紂這飯恰不起??! 小說家嗷嗷待哺.jpg 【而隨著我們對商朝認識的一步步深入,帝辛的人物形象也在發生著轉變。 正因為《封神演義》將其打入了一個無法再貶低的低谷,那些奇妙的稱得上優點的地方就更讓人驚訝甚至震撼,以至于那種誤解的愧疚感,催生出了強大的翻案欲。 于是一些人又反把帝辛的人物形象顛覆到一個詭異的高度,再加上現代洪荒流小說和現代價值觀的影響,鼓吹他的思想,可惜他的先進,將他夸耀成一個超越了時代的大人物。 仿佛在商朝血腥殘酷,商王自命不凡驕傲睥睨的環境中長出了一朵最起碼進化到了封建社會的小白花。 ——不,他兩種人都不是?!?/br> 朱元璋:……yue 出身樸素的老朱直接一個后仰,十分直白地,不加掩飾地嫌棄干嘔了一聲。 作為一個能把皇帝主職干得到底不算太爛的正經人,老朱讀過書,并且絕對不是什么隔壁早了快一千年的查士丁一世那樣只能靠印章和侄子進行決策的文盲皇帝。 但不管是王朝政治正確的需求,還是一種樸實的老農眼光,甚至單純的個人情感要素,朱元璋都不覺得紂桀那樣的君主能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