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劉邦每次看見這種場景總是忍不住頭皮發麻,有時甚至慶幸自己已經成了皇帝,韓信的不客氣程度雖高但有限。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既定歷史上他御駕親征都打輸了,差點把自己這么個開國皇帝都給送過去。向來料敵以寬,哪怕兵行險著其實也是搜集情報確認有底再開始的韓信這把就完全不考慮讓他自己上了。 萬一真因為國力不行再打輸一次,將領可以送,皇帝不能無??! 韓·如果你沒忘他被老流氓送了個便宜meimei薄姬·虛假的國舅·真實的冤種·某種意義上成功成為了老劉家一款祖傳兵仙·信:怎么著你要送也得先等劉恒長大吧? 珍愛自己生命,拒絕老劉送死。 但很詭譎的是,在這種絕對稱不上和諧友愛的非和睦氣氛中,劉邦發現了一件讓他很難說得清滋味的事實。 好(?)消息:所有的將領都被韓信平等毒舌破防過,不少人私下里猛男落淚,紅著眼眶跑過來找他抱頭痛哭表示大將軍太過分了。所以韓信收攏諸將之心造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被破防人私下暗殺都證明兵仙威名赫赫,讓人不敢輕舉妄動。 壞(?)消息:他們反而因此覺得韓信是自己人了。 劉邦:……受虐狂嗎你們。 同樣和韓某人吵架吵得歡快的高祖皇帝沒有絲毫自知之明,無情吐槽著自己麾下耿直和奇怪齊飛的將領們,打著哈哈各自請他們吃了一頓飯。 ——沒有什么事是干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多吃幾頓飯吧。 漢初最大的刺頭直到今天依舊不肯在管飯的人面前說上一句解衣推食,但是依舊在吵完架后平靜留下吃了一頓飯。 今天的漢初依舊是很和諧的雞飛狗跳的漢初。 【但周昌比較幸運,他有一項技能,占卜。 效仿商王的甲骨占卜當然不可顯于人前,但是善于學習模仿,并且對所有占卜技術都抱有一種熱衷態度的周昌很快就學會了商人民間流行的一種,不容易惹出事的占卜方法。 六十四卦占算,也就是所謂的易卦——對,它當然不是文王發明的?!拔耐蹙卸葜芤住?,都說了是演,是推演完善嘛。 這項技術從商人的鑄造師群體火到了占卜師群體,差不多大部分高階貴族都使用或聽聞過。也就使得掌握了這種技術的周昌和他們的交流,也會比其他藩屬國來得容易。 這很好理解,一種相對高階的文化認同嘛:就像你同樣遇上個外國人,會中文的總會讓你覺得比滿口外語的來得順眼?!?/br> 宋人:…… 不,同等的不順眼。不管是漢化程度很高的遼國人還是相對野蠻的金人他們都不順眼,都不親近,平等地想要創死他們。 哦對,還有西夏和蒙古。也都,不,順,眼! 這就是國仇家恨乃至于民族問題的考慮了,天幕的隨口舉例當然沒考慮到這一點。但它向來不管什么評論,依舊往下說著。 【但成也占卜,敗也占卜。周昌和商人貴族群體關系打得火熱,卻因此招致了禍患。 《史記》的《殷本紀》說,是因為九侯和鄂侯觸怒了紂王,被制成了rou醬和rou干。周昌聽聞了這件事私下嘆氣,結果被崇侯虎告發進了監獄。 這種敘事值得商榷的地方不少?!?/br> 司馬遷:……懂了。 提筆,預備,修改。 未來的太史令滄桑嘆氣:這不是四處走訪得到的史料,再豐富也大多是后世人口中的二手史料和口述史,充滿了當事人的主觀因素不夠可靠嘛。 難道是他故意要寫錯的嗎?——這又不是秦漢相關的歷史,司馬遷在這上面又沒什么政治包袱和壓力,當然能盡力寫真實就真實一點。 年青人皺著一張臉,苦巴巴蹲下了身。站著修改實在太累,他還是找塊大石抵著吧。 【首先,商朝就不存在三公這個職位,甲骨文里甚至沒有“公”這個字。公這個詞匯是周人的發明,最早用以形容部族首領。 其次,周昌作為藩屬國的首領,在商朝本身有著自己龐大的王族后裔“多子族”的前提下,他能夠擔任高級官職,走近權利核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所謂文王是紂王的三公,商的忠臣這話本身就不靠譜?!?/br> 儒生:…… 這不是,圣人為三公,聽上去很有逼格很有教化之風的感覺嘛(低頭) 王莽:啊對對對,我支持,強烈支持。就要圣人三公大大忠臣! 【而在《周本紀》中,大概是司馬遷自己聽到的傳聞也是有所出入的緣故,他采取了另一種說法,說是崇侯虎向紂王打小報告,說他收買人心,各地諸侯都向往他,是王朝的重大威脅。 這個說法可信度就高一點了——盡管后半部分還是有夠離譜的。 殘酷點說,哪怕牧野鷹揚,周人奇跡般地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光從商周兩國的實力來看,那時的周人也是更為弱小的一方。 所以武王翦商之后,依然要遵從并融入商的禮儀儀式,用商人的思維和習慣去領導商人。也就是說,他是為了翦商而不得不商化的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商人承認他的地位。甚至這樣其后都要有周公主政時期的平叛之戰分化之策。 而這個時候的周國,甚至比牧野之戰之時更為弱小。在足夠傲慢的帝辛眼中,理當算不上什么重大的威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