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cao作早有先例,以至于桓公可以成功構建周天子失勢條件下新的春秋諸侯秩序,維護了一時的平衡,他才會被孔子評價為“正而不譎”。 比起“譎而不正”的晉文公,位置不夠穩定的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這些人來說,齊桓這占據了鐵打不動的春秋五霸之首地位,風評還微妙最好。 只能說管仲真不愧是管仲?。。ù罅恼疲┗腹群笥錾硝U管真的是他的福氣??!一洗齊國國君不靠譜神經刀風采! 公子無知雖然把齊國搞得一團亂,還刀了齊襄公。但是成功把作為弟弟,本來繼位可能沒多大的齊桓一把送上王位。 這不也得給他封個齊國鐵血忠臣的稱號?。。ㄕ鹇暎ǖ鬲z笑話) ——好,話說回來。 但商人眼中的伯,和西周往后對于伯的解讀是完全不一樣的。 商人封侯,外邦封伯——就是這么簡單、粗暴、直白地分類?!?! 第145章 番外1 春秋,商周 孫權被那一句“齊國鐵血忠臣”刺激得直接被嘴里的酒液嗆到了。 綠著一張臉,咳嗽了好半天才緩過神來的吳王依舊不依不饒,堅持要表達自己的意見:“不是,公孫無知都算齊國忠臣?” “那司馬家就是大大的魏國忠臣??!” 孫權理直氣壯地大聲嚷嚷,看起別家的熱鬧來壓根不會手軟。 吳國朝堂向來流行著一種嘲戲之風,尤其以年輕的兩代吳主為首。孫權甚至干得出來當著諸葛恪的面命人牽頭驢來內涵他親爹,孫權本人親愛的“神交知己”大管家諸葛瑾長了張驢臉的事情。 簡單點說:吳國上下差不多全員樂子人,孫權功不可沒。 所以一旁的周瑜自然也笑著應和他的發言:“公孫無知弒君自立,那位司馬昭弒魏帝篡位,確實頗有共通之處?!?/br> “至于神經刀——”雖然不懂這個詞匯的真實含義是什么,聯想一下齊襄公本人,周瑜也是大概能懂后世人想要表達些什么:“嗯,僖公疼愛侄子,讓公孫無知和太子襄公地位相同,待遇無二,使得堂兄弟反目?!?/br> “襄公本人更是——” 周瑜想了想都忍不住尷尬起來,畢竟這位某種意義上挺能耐的齊國國君,在私生活方面,屬實是讓經歷過兩漢,倫理道德有所發展的三國人為之汗顏: 因為他和自己的親meimei文姜——文是她自己的謚號,并不來自于她兄長或者丈夫——私通,并且被文姜的丈夫魯桓公當場捉獲。 按理說這種場面,作為苦主的那個人本該最為惱火。結果由于齊國勢大,魯桓公本人不得不忍氣吞聲,齊襄公自己卻覺得丟臉想要保密。 同時,為了防止魯桓公回去動搖文姜之子太子同的地位,維持齊魯同盟的穩定性,襄公便主動出擊找來了壯士彭生,讓他在魯桓公被襄公灌醉之后,借著送桓公回去的時機擰斷了對方的脖子。 事后呢,又因為魯人的群情激憤,他十分心虛地把公子彭生殺了以平民憤——屑是真的屑??! 正因為殺了替他辦事的彭生,他在狩獵的時候才會把野豬誤認為是對方的鬼魂前來復仇,被驚嚇到跌落車下,傷到了腳。于是在公孫無知發起叛亂的時候,沒有能力快速出逃,最終被害。 怎么看都是這個人私生活太混賬,惡人自有惡人磨??! “費確實是個忠臣啊,”周瑜只好感嘆這個故事中唯一一個真正意義上純粹的好人:“襄公命他為自己找鞋,無果便狠狠地鞭打他,后背滿是鮮血淋漓的鞭痕?!?/br> “結果在叛賊逼宮之際,他卻用傷口博得反賊的信任,轉身將無法動彈的襄公隱藏起來,自己率兵與反賊殊死搏斗。君視臣如土芥,但臣卻視君如腹心??!” 孫權笑瞇瞇地贊同著周瑜的觀點,只是難免為襄公再說了幾句:“當初他吞并同為姜姓的紀國,讓紀國國君四處飄搖不知所蹤的時候,是何等的威風赫赫啊?!?/br> “魯桓公為之調停,周王室祈他停手。然而都沒辦法阻止他的行為,任由公羊儒的學子為他鼓吹,高呼‘九世之仇猶可報也?百世猶可也!’的宣言?!?/br> “——最后還只是落得個凄慘下場啊?!?/br> 錯在壯大了公孫無知野心的僖公,還是自作孽不可活的襄公呢? — “阿嚏——!” 年紀輕輕,剛剛成為帝國新任掌權者的天策上將莫名其妙打了個小小的噴嚏。 頂著身側皇后望來含著關切的目光,李世民只是輕松地露出了一個笑容,表示自己沒災沒病身體康健,完全只是個不可抗力形成的意外。 “觀音婢,我沒事?!?/br> 語氣十分輕快地,他低頭朝著自己正抱著的,今年芳齡七歲,不算很大,但是已經開始計事,對于還窩在阿耶懷里有些害羞,臉蛋都泛著紅的李承乾眨了眨眼: “承乾知道公孫無知之亂是什么嗎?” 這就是借著教育兒子的話頭試圖轉移開老婆的注意力了,看得長孫皇后忍不住莞爾一笑。 哪怕是已經成為了帝國的皇太子,年幼的李承乾自然也沒辦法第一時間想起來這種舊事,只能有些挫敗又有點期待地仰臉看著父親。 李世民自然是眉飛色舞給孩子講起了故事——直到說到僖公因為過于寵愛侄子,給他的待遇和太子無二,導致公孫無知野心壯大時,他才頓了頓,有一種微妙的感覺突然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