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司馬家肯定是要去死的。 不用相同的鮮血不足以告慰原本未來上,曹家人、曹魏政權、乃至于正如后世人所說,兩晉南北朝因為其而流的血——如果算上后者,整個司馬家的血也無法抹平吧。 他想著他聽聞見的那些動蕩的慘劇,是哪怕已然見證過亂世的人,都難以直視的混亂和血腥。 而再想到其禍根在何處,那份難以壓抑的殺意就更濃重了幾分。 可是要對司馬家動手,曹cao到底得先和曹丕通氣,讓他知曉未來的一切起因與根源。 他這會可不想再搞出什么奪嫡之爭了。曹丕未來既然聽上去不算混賬糊涂,那他也沒必要讓他因為父親對著他身邊親近的大臣動刀子而耿耿于懷乃至于心生惶恐。 最重要的是,別因為不明真相想撈司馬懿,在那邊跟他爹暗暗較勁——! 除此之外, 老當益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發表者,前不久才親身上陣打完赤壁之戰的曹丞相站起了身,伸手揉了揉自己的手腕。 ——有些孩子,那可真的不打不成器??! 眼露兇光.jpg — “司馬家真的全死了?死干凈了?連曹丕都沒有給他們求情,十分流暢且利落地死了?” 孫權拉著周瑜的手,帶著點驚疑不定地反復跟著自家都督進行確認。 周瑜倒也沒有什么不耐煩,他知道孫權不是因為真的不相信他帶來的消息,只是在這樣巨大的沖擊下,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進行反應。 所以他只耐心地一次次對著吳主點頭,表示這確實是事實,不是他們的臆想。 “這——” 孫權咬了咬牙,面色有些難看:“我們內部的舉動,可沒辦法影響江對面曹家人的想法吧?” 雖然當初天幕結束之后,那洋洋灑灑浸滿血跡的史冊實在是給他開了個大眼,心神震動之外也忍不住產生了一些諸如司馬家真該死啊這樣的暴言。 可是感嘆歸感嘆,厭惡歸厭惡。當理智回神之后,孫權當然還是自家人忙自家事,重點都落在好好cao心一下自家人才的壽命長短問題。 他手可沒那么長,也沒那么多閑心思去幫曹家人處理內務——要是司馬家領兵打過來了,那他還說順手針對一波,沒有的話,難道當曹魏那邊的警惕性是假的? 他這些年光忙著在繼續既定大政方針的同時,籠絡招攬天下名醫,在京城官方下令開辦專門培養醫師的醫館,希望提升東吳醫學水平呢。 幸好他在赤壁之后,有著聲勢大漲的周瑜從旁輔佐,對于東吳的掌控也更加得心應手。 這樣沒有什么先例的折騰,靠著他帶著周瑜去和本地的一些富商聊了聊,有了還算充足的資金供應之后,興辦的阻力并沒有他想象的那么大。 孫權雖然自己不太懂這個,但是看著自己請來坐鎮的醫師都對他說,新進來的一批學生資質都不錯,尤其是一個叫做董奉的童子,學習很刻苦并且天資稟賦,自覺自己這樣的措施也算是讓東吳朝著一條比歷史上更好的路上走了。 你別說——雖然最開始,孫權的本意只是想讓自己看重的人才活的更久一點??墒钱斒虑槎甲呱险幹?,他才突然靈光一現,把這事另一重上的好處給琢磨明白了。 這培養出來的醫師,還可以往軍隊里頭塞??! 北方軍隊南下,難免要克服的一重困難叫做瘴氣——可是誰規定土生土長的南方人不恨這瘴氣呢? 人只是習慣了,癥狀因此輕多了,不代表真的不難受了??! 最起碼本來對于交州地區,孫權都有點不得不放縱士燮,讓他在當地做半個土皇帝——畢竟交州那塊地比江東的氣候還讓人難熬,對于那塊來說,他們江左都算北方人! 可現在有了新的醫師兜底,他覺得對于交州的管控都可以跟著加強起來,天天琢磨著士燮什么時候出點事才好。 ——然后忙著想著南邊事情的吳主,一回頭就發現北邊整個風格都不對頭了起來。 “……就像主公你想得那樣?!?/br> 周瑜把這話說出來,自己都感覺后牙根有點癢:“——曹魏那邊,應該也看過天幕?!?/br> 要不然怎么才能解釋,好端端地,在東吳自己沒插手的前提下,曹魏自個就把未來一切問題的禍根給解決了呢。 君臣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如出一轍的沉默。 “……那,”好半晌,孫權才恍惚地發問:“公瑾你覺得,隔壁蜀漢看沒看過天幕呢?” 周瑜跟著想起了那比他們估算得更早拿下益州的劉備一行人,想到了自己這邊試探性的交鋒,結果好似被早有預料一般攔下。 這些舉動,本來也可以用他們對劉備曾經起的殺心,或者諸葛亮等謀臣的能干來解釋??稍诓芪汉退麄冏约憾伎吹搅颂炷坏那疤嵯?,卻不得不讓他們開始思考,是不是多出了一種解釋。 “魏、蜀、吳,三家剛好都能看見。這不是,就,正好了嗎?” 很符合那天幕的惡趣味…… 默認下這個真的很有詭異的說服力的說法,兩人對于下一步的規劃,突然間都有些棘手起來。 只有自己知道未來,進而可以搶占先機的情況,和大家都知道未來的情況,那差距可不止一點半點啊。 “并且,”孫權的臉色更尷尬了起來,在周瑜有些恍神回望過來的眼神中,他小心翼翼地發問:“你覺得,對方不知道我們也看過光幕的幾率,能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