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朱祁鈺:……?于卿想要退休? 本來歡樂的心跳突然有種猝停的沖動,他忍不住轉過頭去看被天幕揭露了心中所想的于謙,而于少保欲言又止的神情十分有說服力地佐證了天幕這一論點。 朱祁鈺一下子頭疼了起來。本來這種人數不多的重臣議政,他體恤他手底下這些年紀大半不算年輕的老臣,基本都是讓他們得以坐下議事,君臣之間門的距離也不算太遠。 于是他就干脆握住了于謙的手,在對面還沒能反應過來他用意的時候,滿懷懇切地開口:“于卿確實是朕的股肱之臣,是朕絕不會猜忌的對象。于卿自己又何必自尋煩惱?” “再者,于卿就算不信朕的肺腑之言,也當信任后世人所言的君臣相得吧?!?/br> “——!陛下此言,言重了?!?/br> 于謙正色著,沒接下景泰這番某種意義上自黑的話茬:“陛下是英明社稷之主,臣怎敢辜負?!?/br> 在場其余人:…… 那什么,你們君臣相得我們當然是很感動了啊,但是,我們呢? 【這樣的小心謹慎我們自然不能多加指摘,但是景泰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對于謙八年如一日的恩寵與信任?!?/br> 朱棣感覺,自己本來因為那句復辟沒緩過來的那口氣更加喘不上來了。 八年如一日,而聽那天幕的口吻,他曾孫又沒和這臣子分道揚鑣。那也就是說…… “爹——!” 燕王被這幾次三番的打擊真弄得有些哽咽傷心了:“兒子這曾孫,怎么也跟著不長命呢!” “呸呸呸,什么叫跟著不長命!” 朱元璋一連唾了好幾口,虎目怒睜,一巴掌不輕不重拍在這傻兒子的腦殼上,試圖讓他清醒點。 “你命硬著呢,哪有跟著這種說法!” 想了想又覺得這句話說的不好,他改口繼續:“這一切都還沒發生呢。你回去就好好教高熾那孩子,讓他好好鍛煉身體,以后的兒子、孫子,每一代都給咱健健康康的!” 【凡有軍事相關的問題,尤其是邊境問題,景泰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門就會招來于謙一起商議。君臣二人的意見一旦定下,敕令諭旨也就算擬好了,直接就能派發下去。 為了使軍事方面的改革能夠順利進行,景泰更是給于謙大開方便之門:“前后命將將兵,皆出謙旨”;兵部在改革時期的官員,基本上都和于謙關系不錯,可謂上下同心。 宿舊勛臣們因為于謙身為一介文臣,竟然以軍功地位居于他們之上而有所不滿,甚至還沒做出什么過大的反抗,只是“小不中程”,就成功收到了皇帝陛下嚴厲的切責。 原兵部右侍郎王偉偏不信邪,以為于謙“功高蓋主”,景泰沒收拾他只不過是沒找到借口,于是搜集于謙的過失上奏景泰。 最后得到的結果,竟然是朱祁鈺直接把他上奏的奏本拿給了于謙本人看,還要安慰他說:“吾自知卿,卿無憾也”,而知道了誰在背后打小報告的于謙,這位其實脾氣也算不上太好的暴躁老哥,回去就直接和王偉當面對質,盡顯陰陽怪氣的功底,可以說不愧是景泰的名臣。 這樣堪稱明晃晃地毫不遮掩的偏愛,不僅是我們后世人看了都為之感嘆,當時的朝臣就已經酸溜溜地評價這對君臣的關系,說景泰簡直就是“寵謙太過”。 結果,朱祁鈺信任的中官興安聽到了大臣的這些酸言酸語,不假思索地就下場替皇帝陛下找補起來:“為國分憂如于公者,寧有二人!” 你們這些人難道比得上于謙嗎?像于謙這樣不可多得的人才,陛下信任他,難道是陛下的過錯嗎? ——但言下之意卻是已然默認了那句恩寵了。 除了這些公事以外,這對君臣私底下相處的和睦細節也不少: 像什么景泰想吃野菜和小魚干,結果被于謙勸一勸就停止了??;于謙生病了,景泰為了他的身體甚至親自跑去伐竹取瀝??;景泰想要任用一個人,一定會先問問于謙覺得這個人怎么樣啊…… 等等等等,這些老生常談的話題這里就不多贅述了。我們來舉一個不怎么知名,但是能夠同時突出反映景泰與于謙的君臣情和他識人之明的例子。 ——徐有貞?!?/br> 朱祁鈺的眼神隨著天幕一句句的道來變得更加的溫和,到最后甚至稱得上接近委屈——不論是真情還是假意,為人正直的于少保面對著后世人的劇透,已然陷入了一種羞愧的自責之中,辨認不出這份委屈的虛實。 陛下對他確實是真情實意的看重??!他怎么能用自己的猜測而揣度陛下的心意,誤會陛下的一片赤誠呢? 他結結實實地打算下拜請罪,被朱祁鈺忙不迭攔下了動作,于是便老實地低下了頭。 “是臣愚鈍,辜負了陛下好意?!?/br> “于卿何必自責?” 朱祁鈺很懂得安撫臣下的情緒——歷史上于謙想要急流勇退的時候都能被他穩住,更何況是眼下這種小小的情況。 “于卿想要告老還鄉,難道是于卿你的錯誤嗎?分明是于卿的一片公心,不想復現權臣威逼君上之事,為我大明朝之天下穩定著想。朕又何來怪罪?” “至于推心置腹,優待于卿這般忠誠體國之士,本就是朕分內之事??!” 于是君臣相顧,半是欣然,半是感動。成功讓一旁圍觀的景泰朝臣提前體會了一把什么叫做酸溜溜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