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他微抿著唇,沉默半晌,向她走近一步。 “可是去信太勤, 嚇著長君了?” 兩人離得極近。 少年低垂著頭,月白色領口下露出一截白皙的頸。 他的眸色微暗,聲線平緩, 輕飄飄的一句問,將諸多心緒掩藏在一派溫潤之下。 “……是?!?/br> 梅長君小心翼翼地斟酌,最后應了一聲。她深知他是什么樣的性子, 在表明了避開的態度后,應當就不會窮追不舍了。 這樣便可以了……梅長君松了口氣,準備轉身離開。 裴夕舟靜靜地看她。 梅長君側開視線, 抬起腳尖, 后撤一步。 眼見著即將大功告成, 梅長君突然覺得領口一緊,垂眸看去。 只見她胸口佩戴的白玉梅花壓襟與裴夕舟翻領上的玉扣勾纏在一起, 隨著離開的動作,他的領口正被她緩緩扯開。 梅長君急忙停下步子,才沒將裴夕舟的衣衫扯破。 她抬眸望他一眼。 裴夕舟神色淺淡地望著她,一本正經地說著解決之法:“這般扯著不太好解,長君再近些?” “……嗯?!?/br> 梅長君低下頭,向前走了一步,便見修長如玉的手指探向勾纏著的細碎珠鏈,清淺的呼吸拂在她眉間,無法忽視。 壓襟上的珠鏈纏得極緊,裴夕舟慢條斯理地一層層解開。 寂然無聲的樹林中,回蕩著兩人淺淺的呼吸聲,和珠鏈劃過玉扣的清脆聲響。絲縷般的霧氣自林隙中悠悠上浮,這一刻也仿佛隨著濃霧變得模糊而漫長。 “朝中前些日子收到了《備蠻夷策》……”裴夕舟一邊解著珠鏈,一邊閑談般說著,“相比于書冊的內容,寫下此書之人的身份倒是更受眾臣關注?!?/br> 林觀南的身份……林家的私生子?這種身份確實可為談資,但對朝臣而言,若有真才實學,對大乾做過貢獻,一些無傷大雅的身世,應當不會被重點關注才對。 改好《備蠻夷策》后,梅長君只聽聞林觀南得了機會提前進京,自己則在江浙繼續待了數日,才隨著冊封禮的臨近動了身,因此她倒也不知林觀南到京都后的經歷。 “什么身份?” 她看著即將解開的珠鏈,隨口一問。 冷白的指尖挑開最后一道纏鎖,珠鏈與玉扣分開,發出一道細微而清脆的聲音。 他收回手,凝眸望向梅長君,說話時有如春風般溫潤:“北燕皇子?!?/br> 什么?北燕? 那個許久未曾提起過的字眼,那個與大乾北疆接壤,在北地多國盤踞中最強最難纏的對手……更是前世國師通敵案中,與裴夕舟書信來往的對象。 北燕……皇子……梅長君震驚地抬頭,對上了裴夕舟沉著的眸光。 “北燕使臣來京都朝貢,恰好認回了他。如今,他已改回本名林澹?!?/br> 林?!故撬诒毖嗟谋久?? 梅長君有些意外:“我聽聞使臣前些日子離開了,那他豈不是一道回了北燕?” 裴夕舟輕笑著搖了搖頭。 “他并未隨之離去?!?/br> “北燕此次來歸,本欲留下質子,但其國形勢復雜,人選多日未定,如今林澹出現,使臣請了國君之命,順勢而為?!?/br> “剛認皇子便當質子……”梅長君眉心一蹙。 身后突然傳來宮人的腳步聲。 她收斂神情,回過身去。 “國師,顧大小姐?!睂m人對兩人行了禮,望向梅長君,“宮中傳來旨意,娘娘午膳用到一半便離開了?!?/br> 宮人眸含歉意。她一大早便來城門處等候梅長君,方才按著慣例待午膳后回稟,才知道皇后已經隨旨意動身了。 “娘娘留了話,說此次來不及見面,待冊封后再見不遲?!?/br> 來的路上聽宮人說,皇后在觀南寺待了不短的時日,今日是什么旨意,竟然這么急,連一頓午膳都未用畢……梅長君壓下眸中的詫異,點點頭。 宮人行禮退下。 梅長君望了神色平靜的裴夕舟一眼,輕聲道:“那我也回了?!?/br> 腳步方動。 “長君……似乎有些好奇皇后突然離去的原因?” 梅長君動作一停。 “此事說來話長,”裴夕舟緩緩走到她身邊,笑意清淺,“我送你出觀南寺?” “……好?!?/br> 時隔多日,兩人再度并肩而行。 梅長君確實十分好奇皇后的處境。 前世回宮后,她只知母后精明強干,命人編纂了上千卷各類書籍,包括《列女傳》、《樂書》……她還建議幼帝興科舉,提拔寒門文士,在民間也頗有聲望。 但這些都是梅翊景登基后發生的事情。在當今陛下臨朝期間,皇后居于深宮,未涉政事,基本不與外人相見。 “長君可知近日朝中變局?裕王橫空出世,受了封賞,皇后為養病移居宮外……” 裴夕舟放慢腳步,緩聲講述著。 兩人漸漸走到觀南寺外圍。 寺墻邊,幾株勁瘦的海棠撐開虬曲的枝干,淡粉的花苞在霧中若隱若現。 眼見著便要到人潮的范圍了,兩人在岔道上停了下來。 追妻火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