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BE后全員火葬場 第142節
書迷正在閱讀:萬人迷,上綜藝,竹馬貼貼甜蜜蜜、美貌小少爺被瘋批男主教做人了、如何與丞相和離、瘋批世子的掌中嬌、黑蓮花反派被迫和宿敵HE了、吸血鬼的星際生存指南、我養活了一地球人、救救這個可憐的小狐貍吧、我靠信仰續命、星際第一武指
回來的路上,沈明酥聽趙佐凌說了,封家的三娘子封佛蘭四年前嫁給了當時的狀元郎。 狀元郎姓謝,老家在江陵,家中父親乃江陵知州府上的一位主薄,門第雖低,但也算得上是書香門第。 二十幾年前的大鄴,乃四大世家當道,后來趙帝登基,重用封家,梁家和劭家被打壓,封家一家獨大,六年前一場宮變,因梁家和劭家站錯隊,徹底走向了覆滅。 曾經的四大家族,僅剩下了趙家和封家,一個坐上了皇位,一個權勢滔天,兩家如同兩根鐵繩擰在了一起,誰能撼動? 由世家掌內閣大權的風氣終于土崩瓦解,朝廷一時涌入了不少寒門新貴。 趙佐凌上位后的第一場科舉,便點了謝家長子,四年的時間,謝大公子從將作監丞便坐到了參知政事,除了才華之外,其中自然也有封家的關系在。 剛許親時,三夫人還曾嫌棄對方的門第太低,后來封重彥做了決定,把人帶到了封佛蘭跟前,兩人見了一面后,問她愿不愿意。 哪個姑娘不喜歡才貌雙全的公子,封佛蘭點了頭。 四年過去,夫妻倆恩愛如初,頭一胎生了個女兒,已滿三歲,第二胎剛懷上。 佛蘭見完禮起身,回頭見到從廊下走來的沈明酥,眼睛一亮,匆匆迎了過來,“沈姐......”昔日的名字險些脫口而出,及時糾正了回來,對她行了一禮:“殿下?!?/br> 沈明酥好些年沒見到她了,頭上挽著高鬢,面色紅潤,五官也張開了,比之前明艷了不少。 沈明酥笑了笑,“佛蘭?!?/br> 謝家公子也跟了過來,立在封佛蘭身旁,弓腰見了禮,“下官謝長寧見過長公主殿下?!?/br> 沈明酥打探了兩眼,確實一表人才。 “免禮?!?/br> 幾人還未說上話,身后小姑娘便掙脫了奶嬤嬤的手,跑過來一把抱住了佛蘭的腿,見沈明酥瞧了過來,封佛蘭面色紅了紅,忙牽著她出來見禮。 小姑娘一副憨態,哪里懂,許是聽那嗩吶聲有些害怕,抱著她的腿不放。 沈明酥一笑,“小娘子不必行禮?!?/br> 佛蘭卻輕聲道:“阿若不怕,這是舅娘?!?/br> 小娃仰起頭來,瞅了她一陣,許是沒見過這么好看的人,眼珠子都沒轉一下,脆生生地叫了她一聲,“舅娘好?!?/br> 這一聲舅娘,沈明酥著實沒做好準備。 當年她和封重彥成親時,佛蘭還來送了親,一晃六年過來,佛蘭的女兒都三歲了。小娘子一雙眼睛如葡萄,滿臉期待地看著她,沈明酥不得不點頭,應了一聲,“嗯?!?/br> 耳邊一道震耳的爆竹聲響起,到出殯的時辰了,顧不上敘舊,沈明酥先去了靈堂。 — 封國公乃大鄴的護國大將,一生的戰功有目共睹,靈柩一出府邸,巷子兩邊便站滿了人。 除了封家的親戚,有百姓,有朝中的臣子,皇帝趙佐凌也在,站在最前面,手臂上戴著黑紗。 皇帝親自送喪,是對臣子最大的認可和尊敬,皇帝都來了,臣子怎可能不來?到最后朝中百官幾乎都到齊了,靈柩從封家府門出來,隊伍越來越長,一路送到了封家陵墓。 封重彥腿動不了,依舊坐在椅子上,被喬陽推著往前。 昌都一樣落了雪,但沒有青州的大,積雪也不深,薄薄一層,踩在腳下,很快化成了雪水,靈柩抬上了山,入了土,眾人最后一拜,一代名將便從此隕落,安息在了此地。 送完葬,眾人陸續下了山。 沈明酥也該回宮了,看了一眼趙佐凌,見其站在不遠處同一位臣子說著話,也是他未來岳父。 趙佐凌坐上皇位后,身邊一個親人都不剩,沒了父母,沒了親人,親事只能他自己挑,禮部擬好名冊交給了他,余下的事情,全是他自己一人親力親為。 名冊太多,畫像也多,能呈上來的,必然都是美人兒,相貌各有千秋,很難分出高低。 樣貌分不出好歹,便先照著家族和品行劃去了一部分。 剛登基時臣子們那一波上趕著前來,替他將來的江山‘出謀劃策’的同時,他也趁機摸清了對方,但凡是老jian巨猾的,他一個都不要。 劃去了大部分家族,最終余下了兩家,便隨意抓了個鬮,抓到誰就是誰。 定好了人選,還是有些放心不下,決定去看看真人,雖說樣貌不重要,但將來要做皇后的人,也不能含蓄,總不能身在人堆里,氣勢還被旁的姑娘壓下去。 當日的選秀因提前說了不去,秀女們都聚在了園子內說笑。 花花綠綠一群,看得眼花繚亂,趙佐凌只想站在遠處看一眼,并沒有上前攀談的意思,拐了個彎,想隱到屋后遠遠看一眼,俗話說,鮮花要有綠葉配,他想看看到底誰是人群中最為拔萃的那一個。 剛拐過去,才走了幾步,聽到里面傳來了兩道說話聲。 “娘子不要傷心,是娘子長得比她們好看才會被他們排擠,以娘子的樣貌,若能讓陛下瞧一眼,定能選上?!?/br> 趙佐凌頓了腳步。 那姑娘坐在一根樹藤上,背對著這邊,半邊側面映入日光內,逆著光,聲音清透,“誰說好看就能被選上?要論容顏,哪個姑娘又能比得上陛下?!?/br> 身后姚永心頭一跳,暗道不知是哪個家里的小娘子,竟如此狂妄大膽,妄議主子的容顏,正要上前呵斥,趙佐凌揚手攔住了他。 聽那姑娘又道:“我唐家乃商戶出身,之前又在梁家手底下營生,梁家一倒,咱們便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人人喊打,能穩住腳跟,已經是老天顯靈,陛下開恩了,怎可能還往上湊?陛下生平最討厭的便是?;?,年前我爹往陛下跟前那么一晃,留了個老jian巨猾的印象在,哪里還有什么前程可言......”終于意識到自己說這些,她一個小丫頭聽不懂,便簡潔地道:“比起富貴,平平安安才是真?!?/br> 好一句平平安安才是真。 趙佐凌眉頭重重一擰,回憶了一下,到底是哪個唐家。很快便有了印象,一張圓臉瞬間出現在了腦子里,禮部膳部的郎中。 沒想到自己的心思,竟然被人家給預判了,還被利用。 趙佐凌心頭有些不是滋味。 可這還沒完,那小娘子繼續道:“我同她們說的都是實話,我沒那個福氣,也沒那個心,誰想做皇后誰就去做。憑著咱唐家的家底,手頭的銀錢一輩子也不用愁了,將來讓父親找個人品過得去的平常人家嫁了,不壓自己一頭,自由自在,每日逛逛街,聽聽戲,何樂而不為?!?/br> 逛逛街,聽聽戲,那不就是他做皇帝前,夢寐以求的日子嗎。 他自認為是個光明磊落之人,可那一日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有被算計的憤怒,也有幾分嫉妒,忽然生出了不想讓她得逞的報復之心。 一日后,他定下了皇后人選。 唐家,唐芙蓉。 婚期選在了兩年后,誰知臨近婚期的前半年,唐芙蓉的母親卻歸了天,守孝三年,一直拖到了如今。 有了皇帝這份姻親,唐郎中當年便升到了禮部侍郎,遭遇倒是同姜嵩有些相似,五年過去,也就到此了,如今還是個侍郎。 眾人都知道,就等著人嫁過去了。 今日唐侍郎過來送葬,沒想到皇帝會來,臨走時又被揪住忽然問了一句,“若有為難之處,隨時說?!?/br> 他能有什么為難之處。 唐侍郎額頭汗都出來了,“陛下放心,一切都妥當?!?/br> 【??作者有話說】 寶兒們來啦,剛好寫到這兒,就順便交代了一下十全的未婚妻,嗚嗚嗚,封狗下章再來?! 》浅8兄x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20章 ◎封重彥,你要不要臉了?!?/br> 趙佐凌待底下的臣子一向很親和, 卻與當初趙帝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雖親和但從不越界,對臣子的關心也不過分夸張, 點到為止。 身上那股與生俱來的矜貴和教養, 無一不再提醒著對方恪守著規矩,保持著君臣該有的禮數。 此時聽他應完,趙佐凌客氣地道:“有勞唐愛卿了?!?/br> 唐侍郎聽得心頭發毛。 每回見到這位未來的女婿,唐侍郎都得拿出十二分的心思來應付。 當初梁家一倒, 唐家作為梁家生意上的伙伴, 也受到了牽連,不等皇帝上門來找,唐侍郎先來了個壯士斷腕,一刀子把所有與梁家有關的生意全都割棄, 呈給了朝堂。 本想把自己的存在降到最低,讓皇帝和朝中的臣子,徹底忘記了他這么個人, 之后唐家再慢慢地韜光養晦, 等個十幾年, 風口一過,唐家不愁沒有起身的機會。 誰知,皇帝竟選了唐家。 那日圣旨到了跟前,他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半天都沒回過神。 他不知道皇帝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但他的這招出其不意,害得他把自己多年的老友都得罪了。 秀女進宮前一天他在人家跟前口口聲聲夸, 貴府的姑娘賢良淑德, 才貌兼備, 一看就有做皇后的福氣,哪像他家的姑娘,毛毛躁躁,不成規矩。還同人家保證,他無心去圖那份榮華,自家姑娘心里也清楚,到了宮中自會幫襯對方。 這話說完,第二天皇后的人選就落在了他家,不怪人家生氣,換做是他,他也覺得自己是個心機狡詐,兩面三刀之人。 能怎么辦呢,人選都定了,他總不能去抗旨,只能硬著頭皮接了旨,把原本打發去了各州打算牧羊牧牛的幾個兒子,全都拉了回來。 這一舉動,又讓他失去了幾位老友,說他既然早就藏了野心,何必如此。 他就算有十張嘴也說不清,索性也就不辯解了。 再后來,又有人罵他,為了攀附皇帝,竟連原則都不要了,這樣的人不配為友,與他絕交。 什么原則? 他已與皇帝結了親,當初那隔岸觀火的原則還能要嗎?自己總不能去為難自己未來的女婿吧? 他又不是傻子。 是以,五年前皇帝的一紙婚書,讓唐家把當年的老友得罪了個七七八八,硬是與皇帝綁在了一條船上,成了眾人眼中不惜一切手段,攀附權貴的‘叛徒’。 但真相如何,皇帝心里應該最清楚。 可他的這位皇帝女婿,瞧著一副真誠憨厚的模樣,實則一顆玲瓏心,完全讓人琢磨不透。 當年他把梁家的幾本暗賬呈上去后,皇帝看完感嘆道:“朕沒料到,梁家竟然還有這樣的賬目?!?/br> 梁家一倒,皇帝便派人一直在找這幾本賬目,怎么會沒料到? 唐郎中還未想明白,皇帝忽然道:“朕知道,唐愛卿是沒拿朕當外人,既是一家人,朕說的話,唐愛卿別多想?!?/br> 唐郎中一愣,他想什么,他想什么了...... 后知后覺才明白了皇帝話里的意思,倘若沒有這門親事,他會交上來嗎。 難說。 自己都打算跑路了,找那么多事干嘛。 又比如說。 “朕聽人說唐娘子前幾日同人在街上起了糾紛?!?/br> 他不是日理萬機嗎,唐侍郎萬萬沒料到他連著等小事都知道,忙回復:“不過發生了幾句口角,臣已經管教過了,不會再有下回?!?/br> 皇帝卻問:“如何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