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囤糧記 第203節
五歲以下的孩童個頭太矮,被爹娘背在背上亦或坐在竹筏上,再大些的最難挨,他們既不像大人般身強力壯在積水里獨立行走,又不如年紀小的被爹娘背在背上、抱在懷里前進。 如果沒有親身經歷,木槿或許會有疑問,竹筏上既然能裝東西為什么不能把孩子放在上頭、大人累了上去歇會兒腳? 其實,這就要從積水深度和竹筏的質量說起了。 如果水再深些,竹筏倒能夠在上頭輕巧地漂浮,奈何如今水剛到膝蓋至大腿的中間,按照后世物理學角度看,妥妥屬于浮力有限;竹筏同樣不是由專業人士打造、而由普通農人緊趕慢趕做出來的,即使足夠結實卻仍舊存在些許不足之處。 人們將鍋碗瓢盤甚至糧食放在竹筏上,有時候一個不注意竹筏便翻了,著實不敢把孩子放上去。 為免夜長夢多,縱使累極,眾人依舊不分日夜趕路。 王寶興加大嗓門對族人們說道:“快了,等明日天亮咱們就到藥山啦!” 自打逃荒結束,王寶興身子就大不如以往,時常出現精力不濟的問題,他眼下整個人暈暈乎乎好像隨時都會倒下去。 王寶興意識模糊,他根本不曉得大伙已經走出多遠,怕他們因為過分艱難的路途喪失斗志才隨口說了句明日天亮就會抵達藥山的話。 族人們對向來英明的族長懷有近乎盲目的信任,有的人聽完族長的話一度懷疑是否是他自己記錯了。 唉,糾結這些做甚,族長的話總是對的,只消再堅持幾個時辰就能去藥山歇腳啦。 王寶山死命拉著黃牛往前走,??赃昕赃甏謿?,導致拉著韁繩的王寶山頗費力氣。 而崇文崇武每個人都拉著竹筏往前走,竹筏上放置著家中必須的雜物。 吉祥如意則由木槿、王李氏并周氏三個女眷輪流背著,幸好她們都是走過上千里路逃荒過來的,吃苦頭賣力氣對她們而言已經是家常便飯。 雙胞胎同樣乖巧,姐弟倆已經懂點事,雖然不知道大人為什么冒雨前行,卻好像模糊知曉不能給大人添麻煩。 吉祥已經乖巧地伏在王李氏的肩頭睡著,而如意則瞪著圓滾滾的眼睛好奇打量周遭的事物。 周氏見婆母已經背著吉祥近兩個時辰,欲把吉祥接過來。 如意從出發開始就沒合眼,吉祥同樣剛閉上眼睛不久,王李氏怕把孩子吵贏,便對周氏搖頭。 木槿對周氏說:“嫂子,你且多看顧親家大娘點?!?/br> 木槿口中的親家大娘即周母,自打周大山人沒了,周母便始終瘋瘋癲癲的,最嚴重的一段時間連吃喝拉撒都不受控制。 周氏六個弟弟知曉母親因為何事才變成如今的模樣,對母親十分孝順。 這回往外逃命時,年長的鐵錘鐵柱等人背著鐵鍋、衣物、糧食往前走,最年幼的鐵杵等人則始終牽著周母的手。 男丁眾多的周家反而比多數人家來得更輕松。 周母應當被四處包圍的積水給嚇到,突然一個猛子徑直坐到了積水中,可將眾人給嚇了個不輕。 兒子們身強力壯不假,到底年紀小些不經事,最好讓作為長姐的周氏回去安撫家中。 周氏見婆母也點頭,這才快步往前走了數十靠近娘家人。 是的,周家壯勞力太多,行進速度比王家更快,倘若沒有周母半途鬧事,周家人此刻恐怕要走到隊伍最前頭去。 周氏趕過去的時候,周母又開始鬧了:“不走,俺要家去,不跟你們走!” 她前言不搭后語,幾乎被兒子們拖著向前。 見長姐過來,鐵錘第一反應是皺眉:“姐,你快回去,別讓婆家說道?!?/br> 周家憑借在土匪窩里發的橫財才開始過上富裕日子,逃荒之前一向依賴王家的接濟,從前是家貧沒辦法,鐵錘鐵柱等人都曉得jiejie夾在中間有多為難。 如今富裕了,周家再不用依靠王家的接濟,本就自尊心強的鐵錘更不樂意給人留下話柄。 周氏看了眼比她高出大半個頭的弟弟,良久才說:“婆婆讓我過來瞅瞅咱娘?!?/br> 說罷,她就轉頭過去攙扶周母了。 大的兒子們忙著趕路,小點的不知事,幾乎生拉硬拽著周母前行。 周氏好歹比弟弟們心細,溫言細語哄著母親繼續往前走。 周母起初還推搡周氏:“累,俺想坐著!” 周氏:“娘,再有幾里地到了藥山,不光能坐著,還能讓你吃飽了美美睡上覺,咱們馬上就到了……” 周氏幾乎在哄騙著周母前行。 然而年紀大的老人到底不如年輕人,王寶興就在趕路的時候跌了好幾腳,有幾回他明明知道該往前走,身體卻始終不受控制違背頭腦里的意識。 二伯母是日日無他相伴的人,清楚知道老頭子的身體本就不好,這回遷徙無異于使他的身體更加糟糕,她抹著眼淚將王寶興給扶起來。 王寶興自來好強,他清楚身體一日比一日差,恐怕沒有幾年活頭了,但他死活不肯承認事實。 早年還年輕的時候,王寶興并不恐懼生死,嘴里說話幾乎從不避忌,等到這兩年,生老病死反而成為王寶興最禁忌的話題。 他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繼續往前走。 直到聽見后頭的聲音,王寶興的心神才回歸至現實。 又是疙瘩家。 疙瘩自娶了葦葉后可謂滿面紅光,疙瘩肯對她好、每頓飯都能吃個七八成飽,葦葉的日子既說不上好又說不上慘,在葦葉看來,哪個女人不是糊里糊涂嫁人生子然后變老死亡的。 她不喜歡疙瘩沒錯,卻不愿意為了反抗而搭上自己的性命。 罷了,好死賴活著最好再生個一兒半女,往后孩子就是她全部的指望了。 結果好日子沒過幾天就迎來了水災,她不得不跟著疙瘩奔波逃命。 疙瘩對葦葉熱乎不假,然而他在銀錢的事上從不許葦葉沾手,換句話說就是防著葦葉,葦葉倒不自討沒趣。 剛出發時,疙瘩懷里揣著金銀,跟他娘輪流背著家中值錢的東西,而葦葉則背著家中幾件衣裳被褥,鍋碗瓢盆被放置在竹筏上,全家人尚算安生。 直到天色擦黑,疙瘩老娘開始受不住。 疙瘩彎腰背了她一段路,老婆子就開始心疼兒子,張嘴說讓葦葉背。 葦葉身材本就嬌小,比疙瘩娘都得矮小半個頭,加上她與疙瘩成婚成得心不甘情不愿,自然不會像從前的有福般逆來順受,直接了當跟疙瘩娘說背不動她。 疙瘩娘指著鼻子就開罵:“你這個不孝的婦人,尋常好吃懶做就算了,眼下竟不管俺的死活啦!” 瞧疙瘩娘的模樣,她好像對葦葉忍耐已久。 葦葉脾氣算好的,但她嫁疙瘩時心里總存著一股子氣,就算沒有對疙瘩母子表現出明顯的怨懟,但同樣不曾有多少熱切和真心在。 疙瘩娘看兒子每天熱臉貼冷屁股早就不耐煩,卻因為兒子正在新鮮頭上不好發作。 即使背地里跟疙瘩抱怨上幾句:“兒媳婦年紀小脾氣卻不小,俺連支使都支使不動她?!?/br> 每回遇見這種情況,疙瘩就開始打哈哈:“她年紀小不懂事,再等兩年就好了?!?/br> 因此,疙瘩娘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吞,有時候甚至會想起有福的好處來。 如果有福在,必然不會跟自己頂著干,他們母子也不至于離心。 唉,當初就應該以死相逼阻止疙瘩娶這個不孝的婦人,疙瘩娘每每想起就后悔不已。 層層累積下來,她已然對葦葉不滿已久。 不曉得葦葉給疙瘩為了什么迷魂湯,聽見她的拒絕,疙瘩居然還能笑呵呵跟老娘說:“娘,俺不累,能背動你?!?/br> 才過去兩刻鐘不到,疙瘩娘就吵著鬧著讓兒子將她放下,她著實心疼兒子的辛苦。 嘴里不滿嘟囔著:“不曉得俺兒子是娶了個媳婦還是供了個祖宗,哪有先前的婆娘勤快!” 葦葉看不出有多少情緒波動,涼涼說了句:“那你讓他回去找先前那個好了?!?/br> 幸好有福跟村里的寡婦還有二虎子母子幾個人走在后頭,否則她聽見定要上去理論幾句。 從前兩個人沒和離時,老婆子將有福視作眼中釘、rou中刺,恨不能將她給磋磨死,如今疙瘩娶了年輕貌美的新媳婦,老婆子竟想起她的好來啦。 疙瘩跟有福的兒子只跟在后頭不說話。 他年紀不大,同歲的孩子被爹娘背在懷里,他卻只能拽著父親的衣角艱難挪動。 自打疙瘩娶了有福,對前頭留下的兒女愈發沒有耐心,閨女原本就吃不飽飯,眼下更沒有多少人想著她們。 有回實在餓極從灶房里偷來半個糠餅,被奶奶發現后不免遭了頓毒打,女孩們拖著受傷的身軀在深夜敲響母親的大門。 有福心疼孩子,兩個閨女再沒回去過疙瘩家。 結果疙瘩娘倆竟好似忘記兩個閨女的存在,直接撒手不管啦。 至于兒子,疙瘩同樣沒有多稀罕。 在他看來,葦葉年輕好生養,不出幾年他又會有新的兒女,對兒子的關注十分有限。 而最喜歡折騰人的疙瘩娘竟成為全家最關心孫子的人,她不喜有福、厭惡葦葉,甚至覺得兩個孫女遲早會成為別人家的人,但對孫子確實沒話說。 在她眼里,孫子是能夠傳宗接代的,但凡她還有一口吃的就絕不會委屈孫子。 婆媳倆你一言我一語,最后竟有吵起來的架勢。 疙瘩勸勸這個、拉拉那個,最后總不得其法,等到后頭竟要勞動旁人給婆媳倆拉架。 有人拉架就有人看熱鬧,一向看不起疙瘩作為的人笑話說:“還以為你是個能耐的,降不住老娘就算了,竟連婆娘都降不住……” 疙瘩氣急,但他不敢真對葦葉怎么樣,不只是因為歡喜她。 和沒有娘家人撐腰的有福不同,東小莊才是外來人,就算葦葉爹娘說往后要少來往,但葦葉被打,相當于疙瘩瞧不起織女鎮的陳氏宗族,葦葉事小,最重要的是她背后的宗族不好得罪。 在摸清楚織女鎮那群人是否會給葦葉撐腰之前,疙瘩并不敢輕舉妄動。 王寶興眼見是疙瘩家自己人在吵,懶得管他們,像個沒事人般扭回頭。 惡人自有惡人磨,且等他們自己消停去罷。 像疙瘩娘般最后沒力氣走不動道的老人很多,年輕人尚且吃不消,更何況他們一群老骨頭。 有人抹著眼淚責怪自己拖累了兒孫。 “咋不讓俺去死,凈帶著你們受苦……” 兒孫們則輪流背起爹娘:“爹/娘,你們莫要再說喪氣話,俺樂意帶著你們走!” 窮鄉僻壤中的人們有在冬天把沒辦法干活的爹娘背到山上餓死的風俗,他們卻不樂意,且不說族里自來注重孝道,但凡有良心的人就不會將生養自己的爹娘給放棄。 人們的速度越發慢了,不曉得何時才能抵達所謂的藥山。 王寶興倒下去的時候,他腦袋里的昏沉已經達到頂點,想到的最后一件事竟是他還沒跟族人們囑咐接下來怎么辦。 王寶興腦袋嗡嗡作響,好似聽見了族人的驚呼聲、叫喊聲,他太累太累,甚至分辨不清究竟是自己走了太久出現幻覺亦或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2-04 23:26:33~2023-02-15 22:52:4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