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國好好學習生活 第29節
書迷正在閱讀:再生歡、熾夏不落、重生后手撕婚書,嫁給前任他親叔、笨蛋美人成為太子妃后、虐文女主手持瘋筆、《哥哥們太愛我了怎么辦》1vN(骨科)、攻略竹馬他爸【年齡差】、月色肆虐( NPH 虐男)、非人集(人外,NPH)、善鳶鹿鳴(偽骨、甜寵、高H)
但李師娘不大愛聽,反倒對珍卿的身世感興趣。 杜太爺投其所好,雖說家丑不能外揚,但能說的都說給李師娘聽。 給她說珍卿上半年的時候,用零花錢買藥,給窮人家孩子治燒傷。 還有上回中秋上街玩,從人販子手里,救下一個小女孩兒,這事兒也跟她說了。 李師娘聽了以后,憐憫珍卿身世坎坷,就跟一個祖父混著過。 又覺得這孩子學習勤奮,心眼兒也好,身上有一股子俠氣——心里大生好感。 她就做了個決定,叫杜太爺把孫女寫的字,先拿過來,由她交給李師父看。 這才有了后面的事。 餐桌上,聽李師娘講了這些,珍卿飛揚的心情低落下來,心里挺不是滋味兒的。 是啊,不知根不知底的,人家這么有能耐的人,憑什么看了她寫的字,她作的詩,說收下就收下了? 原來是了解了她的事。 這一個多月,杜太爺早出晚歸,神出鬼沒,原來是到這兒來了。 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替她尋了個能講國學、能教書法的師傅。 原本在她心里,未必多么想深造國學和書法,所以,本來并沒有多領杜太爺的情。 就是聽了這些前情緣故,珍卿心里感覺也很復雜,說是感動,但又夾雜了別的情緒。 杜太爺是□□家長,從來不太尊重她的意見。 ——到如今,她變得跟本土女孩兒一樣,不太向家長表露心意。 但杜太爺有萬般不好,有一點,卻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他生活的重心,除了莊稼以后,都是放在她身上的。 珍卿在師娘那里吃完飯,散步消食,歇了一會兒,還往前面二進院走。 從北面走過來,她看到早上見過的小jiejie,又在西廂房的廊下站著,拿著一件蓑衣笠帽和一雙靴子,在那里整理拍打。 珍卿有點納悶,她上午以為,這女孩兒是這家的小姐。 可奇怪的是,師父、師娘誰也沒提起她,連吃飯的時候,師娘也沒有叫她一起吃。 她指指那個女孩兒,問帶路的老媽子:“那個jiejie是誰???” 老媽子連忙擺手,說: “珍小姐,那可不是啥jiejie。那是老爺的房里人,端茶遞水的下人,哪配聽你叫她jiejie!你叫她蘭香就行了?!?/br> 房里人!通房丫頭咩?! 珍卿有點難以置信,問:“那她怎么穿戴那么好?”而且梳的還是姑娘發式,不是結婚婦女的發式。 老媽子的神情,有點躲躲閃閃,原本挺利索的一個人,忽然變得忸怩了。 畢竟老爺新收的小弟子,人家還是個小丫頭兒,有些話真不好給她講。 房里人嘛,不同于一般的丫鬟,晚上要給老爺暖床的,只要主人家愿意給臉面,她就能很有體面。 但說到底,房里人沒有啥名份,又不是姨太太或者二房,說到底還是個奴才。 老媽子只好含糊地說道:“她給老爺侍候得好,老爺太太都賞她,她得了那么多好東西,可不就體面起來了?!?/br> 珍卿簡直如遭雷擊,三觀瀕臨碎裂。 李師父博學多識、清高傲岸的形象,在她的腦海里,都漸漸地破碎模糊,化成一片叫人遺憾的幻覺。 她來李家這半天,壓根沒聽說,李家有什么姨太太、偏房之流,暗地里還高看李師父一眼。 想他做幾十年的官兒,官場風氣那么糟糕,老爺子竟有沒有納妾多娶,真是學問深厚淵博,人品也是大大地好。 沒想到,這老爺子,拿這么如花似玉的年輕女孩兒,沒名沒份地當通房丫頭使。 直到來到東廂書房,重新看到李師父,仔細端詳他幾眼,無端覺得,比上午多了一點猥瑣感。 哎,她上午剛拜了個師父,剛剛崇拜敬重得不行,到下午,就覺得不能直視他了。 下午,李師父繼續教珍卿臨摹《嶧山刻石》。 珍卿學了二十個字的寫法,時間緊張,沒來得及多練習。 這一天,雪一直沒有停,地上積了厚厚一層雪。 她明天還要去上學,今晚必須趕回縣城里。 師娘怕天黑走雪路會出事,下午不到五點鐘,她趕忙叫家里車夫,給珍卿送回城里去。 這時候,雪路已經不好走。 珍卿聽著嗚嗚的風,感受著潮濕的雪氣,覺得耳邊靜謐,心里也安靜極了。 她腦里轉過許多頭緒,又好像什么也沒想。 忽覺得,這里真是天地廣闊,容得下各種各類的生靈,包括各色各樣的人。 平常存下來的,積在胸中的一點郁氣,好像莫名散去了。 下雪馬車走得慢些,十里路走了兩小時,到家里天已大黑。 而李家的車夫,還要趁夜趕回李家莊。 第22章 師父家邊學邊玩 雖然拜了個挺厲害的師父, 珍卿就是周末有了新去處,其他方面也沒啥大變化。 她每天做完功課,就是練習《嶧山刻石》, 讀一些李師父推薦的書目。 她成功拜師以后,只過了一個多月, 學??纪昶谀┛荚?。 期末成績一公布, 學校就通知放年假了。 這里的年假, 就是后世的寒假。 學校一說要放年假, 大家都像是囚犯出牢一樣, 紛紛高興得不行。 交情好的朋友們,興奮地交流著年假的行程,要到哪個城市走親戚啊, 要到南方哪里過冬啊。 還有的同學,相約一起玩耍、一起做功課的…… 在校門外分別時,有人還抱在一起哭, 搞得跟生離死別似的。 珍卿基本是獨來獨往, 重點是跟先生們道別, 并且預祝新年快樂,顯得比較舔先生們。 這里的年假還挺長, 從這一年的臘月十六, 一直放到第二年的正月完。 珍卿沒有立刻回杜家莊,在縣城的小院兒里, 把年假作業寫完了。 杜太爺就讓老銅鈕, 把她送到磨坊店李師父家。 他自己卻趕回杜家莊, 要忙活備辦年貨、祭祖灑掃的事兒。 珍卿到了磨坊店李家, 李師父、李師娘都挺高興。 師娘早把房間收拾好, 就安排她住在第三進的東廂, 跟李師娘住得很近。 而細心的師娘,還給她備了三套冬裝,都是美麗鮮亮的顏色,簇新簇新的,看得人心花怒放。 珍卿一個偽小孩兒,灰撲撲地過了多年,有漂亮的新衣服穿,那也是高興得了不得。 而李師父給珍卿,準備了整套的蓑衣笠帽,還有很厚重的新式皮靴。 這一天,李師父帶著珍卿搞學習,學習完了以后,又帶著她在院子里散步。 他跟她講張潮的《幽夢影》,給她描術中國舊式文人賞景的情調: 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 李師父還續了兩句:梅不可以無雪,游不可以無伴。 李師父說,等下回再下雪的時候,他們師徒倆可以一起,披蓑戴笠地到外面玩?!荡的强褚暗谋憋L,看看那茫茫的白雪,賞賞那高潔的梅花…… 當然,李師父的美好設想,正好被李師娘聽見,李師娘就說,女孩子身體弱嬌,經不起寒天雪地里折騰,讓李師父自己去玩耍。 李師父也沒跟師娘爭辯什么。 然后有一天,李師娘出去走親戚。下午的時候,忽然又下起雪來。 珍卿寫了半天字,正在院子里活動筋骨。 那李師父就起了興致,讓老媽子給珍卿穿得厚厚的,又給她穿上蓑衣、斗笠、大靴子。 李師父是循循善誘地,引經據典地給珍卿描述: 說磨坊店現在,是舊雪還未化,新雪又落下。 這個時候,竹子梅花怎么好看,覆雪的山梁怎么清寂,靜謐的山村怎么幽雅,blablabla…… 珍卿不好反駁他,就被他大手牽著小手,帶她到雪地里玩耍去啦。 她穿得衣物很厚,走起路來像個笨熊一樣,生怕摔上一跤。 李師父還熱情洋溢地說,世之奇偉瑰怪之觀,常在于險遠。 通俗點說,越偏僻的犄角旮旯,能看到的景致就越好。 所以李師父就帶著她,往空寂的曠野里走。 那野地里的風,無情地刮打在臉上,簡直像刀割一樣的。 他帶她尋到一處野梅花林,那里已經開了一片鵝黃的臘梅花,印襯著皎潔的白雪,確實是好看極了。 臘梅花確實開了,但珍卿覺得,她的臉也快被吹裂開了! 李師父還在那兒念詩,贊頌野地里的黃梅花。 珍卿嘴凍得都不能開合自如了——禹州的冬天真是太冷了。 李師父自己念完,叫珍卿也念兩首詩。 她覺得腦子都凍僵了,這輩子學過的詩,一首完整的都想不起,腦子里就蹦出一首最經典的: 下雪啦,下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