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王謝 第8節
書迷正在閱讀:修真界第一冤種、把你藏進余生里、農門科舉奮斗日常、龍傲天穿成爽文炮灰經紀人、穿到民國好好學習生活、再生歡、熾夏不落、重生后手撕婚書,嫁給前任他親叔、笨蛋美人成為太子妃后、虐文女主手持瘋筆
對譯 王瑯剛到御亭的時候,名聲還沒有很顯赫,唯獨何充特別重視她。浙東屬官里有人譏諷說:“過去王弼還沒有滿二十歲,而何宴特別看重他,現在這個姓何的推崇小王,是想要東施效顰嗎?”何充回答說:“不認識王弼的,就是你們這些人啊?!焙髞硗醅樄幻暪诮^當世。 第13章 血脈相連 王瑯在河邊巡視完水軍cao練,便從負責牽馬的親衛那里拿回坐騎,縱馬返回王舒軍帳所在的營寨,背后跟著十幾個王舒自己的親兵,寸步不離地簇擁護衛。 這些親兵都是從北方跟隨王舒南下的騎卒,弓馬嫻熟,身手矯健,每日騎馬跟隨在小主人身后,令行禁止,軍容整肅,形成一道頗為亮麗的風景線,連帶著軍營里因為屢遭敗績、家鄉受難而陷入消沉的士氣都略有恢復。很多郡兵喜愛她神氣揚揚的風姿,只要她帶親衛經過營地附近,都會成群結隊涌到欄桿邊圍觀,直到她背后跟隨的親兵的背影也徹底從視野里消失,才戀戀不舍地回到原地。 王瑯某次路過時離圍欄較近,向圍觀她的士卒揮了揮手,結果士卒們哄然歡呼,聲音響徹軍營,讓軍法官差點以為是士兵嘩變,嚇出一身大汗。此后王瑯吸取教訓,如同這個年代一上街就會被少女婦人手拉手圍住觀賞的美少年一般,當圍觀群眾不存在,照常走自己的路,于是士卒們也不再擔心會打擾冒犯到她,更加心安理得地繼續圍觀,達成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這天她照樣馳馬回營寨,不等到門口,便遠遠望見從臨海返回的王允之一行人。 王瑯眼睛一亮,放開馬力提速疾馳,隨侍在后的親衛習慣了她忽快忽慢的控馬訓練,整齊劃一地緊跟她馬后,絲毫沒有被甩脫。 反觀王允之一行,卻是放慢速度,好整以暇悠悠然靠近營門。這樣一快一慢的調整下,兩支人馬最終差不多同時到達營寨門口,雙川匯合般自然地合并成一支。 “阿兄向來可安好?” 王瑯人還在馬上,先向一個多月沒見過的兄長問安,同時上下仔細打量,親眼確認他的狀態。 王允之也在看她,但不像她那么直接,一邊將用不上的馬鞭拋給侍從,一邊不動聲色地反問:“好如何,不好又如何?” 王瑯眨了下眼:“阿兄好,阿瑯便好;阿兄不好,阿瑯亦不好?!?/br> 這話答得符合晉人喜好,周圍簇擁的侍從先忍不住哄笑出來,王允之本來還要訓她擅自往戰場跑的事,這時也板不起臉訓人,無奈地搖了搖頭。 王瑯心知這一關算是過了,伸手一撐馬鞍利落下馬,將韁繩拋給親衛,自己到王允之馬邊拉住轡頭獻殷勤。 “行了行了?!?/br> 王允之自然不用她扶,自己踩馬鐙下馬。他旁邊有一位明顯是世家子弟的青年男子,一路上與他并轡交談,這時也一同下馬,風姿卓然優雅。 王瑯歪頭看他,只見他年齡與王允之相仿,膚白如玉,五官精致,美麗到近乎妖冶,但又有一種晉人欣賞的爽朗清俊之氣,是潘安衛玠之流的美男子。 王允之的朋友本來就少,人在會稽的更少,況且他身上熏香的氣味也讓王瑯隱隱覺得熟悉,因此無需王允之介紹,王瑯便已猜出對方必定是謝真石的弟弟謝尚,只是不知道他為何會與王允之同行,還來了御亭。 “此是謝郎,山山固知之。謝郎與褚季野約見于會稽,久侯未至,故來御亭打聽音訊,山山對此人行藏可有頭緒?” 王允之對她太了解,一開口就解答了她心里的疑問。 于是王瑯了解地點點頭,看向對面:“謝郎幾時與褚君約?” “兩月前?!?/br> 音徵清朗如敲冰擊玉。 “那便對了。西向的道路這兩個月被蘇軍封死,信使尚且不通,失約也屬正常。按徐州來的消息,褚季野被郗司空征辟為參軍,應當是沒有來會稽,直接去了徐州?!?/br> 謝尚顯然沒想到她對這種小事都了如指掌,黑眸里閃過一抹驚異,但表面上還是維持神色不變,拱手向她道謝:“多謝小公子指點?!?/br> 三人在門口說著話,不遠處的軍帳里忽然傳來悲嘩之聲。王瑯與王允之對視一眼,心中同時浮現不詳的預感。 “府內或有變故,允先失陪,仁祖見諒?!?/br> 謝尚知道軍情緊急,也不同他多客套,言語簡短:“淵猷請去,勿以謝某為意?!?/br> 王允之已有些心不在焉,向他一拱手,快步往軍帳行去。 王瑯多吩咐了親隨一句“可帶謝郎去見劉主簿”,隨即邁步緊跟上王允之。 # 帳內氣氛有如肅冬,人人臉上皆有悲色,有的還在舉袖拭淚,唯獨坐在主位上的王舒一動不動,雙目無神,好似一尊木塊雕成的偶人,沒有任何生命跡象。 王瑯當即便忍不住叫了一聲“阿父”,而王舒像沒聽見一樣,還呆呆坐在原位。 王瑯心中不詳的預感更濃,見他面前案幾上有枚拆開的黑色布袋,旁邊是一張捏得起皺還被打濕的信紙。 “建康來信了?” 她一邊拿信,一邊掃視軍帳,發現一張從未在軍營里見過的陌生面孔,頓時猜出緣由。 “為生者計,還請兩位公子節哀?!?/br> 離兩人最近的何充因為與王家有親戚關系,主動承擔了開口的責任,目光里隱藏著憐憫與同情。 王瑯下意識蹙眉:“節哀?節什么哀?” 這問題讓何充不忍回答,避開了她的視線。王允之從她手里抽走信紙,一目十行看完,隨后咬緊牙關不說話。 從建康來的信使按捺住悲傷,向兩人概括了一遍剛剛告訴王舒的消息。 建康被攻陷,皇帝與百官被挾持,庾亮撤退到尋陽與溫嶠匯合,發布太后手詔討伐逆賊,但太后本人已于建康甍逝,城中府第房舍一概被洗劫搶掠,四處涂炭,以及…… 王舒的長子王晏之在城破當日遇難,遺體已由相府代為收拾,安葬在瑯邪王氏位于象山的家族墓地。 王瑯蹙眉聽完,第一反應就是不信。 這段時間建康傳來的假消息太多了,大部分都是以訛傳訛的謠言。 “庾亮不是沒有與蘇峻軍正面交戰就到尋陽與溫嶠順利會合了嗎?阿兄是他的參軍,怎么會有事?!?/br> 她這番話語天真到有些無知,但由她這樣一個明凈純粹的少年人說來,頓時激發了滿座士人的羞愧之心,以至于沒人發現她直呼庾亮之名。 傳信人在她清澈的目光下有些退縮,吶吶道:“庾公之子也于城陷日遇害?!?/br> “那他為什么還、” 話沒說完,衣袖被人猛地扯了一下,王瑯瞬間警醒,紅著眼眶硬生生將“活著”兩個字咽了回去。 她用余光去瞥扯她衣袖的王允之,發現王允之眼睛亮得驚人,臉色卻蒼白得可怕,于是她暫時忘了自己的悲傷和憤怒,轉而擔心起他的情況。 僅以小家內部論,王瑯的父母、兄長都是感情相對內斂的類型,喜怒哀樂不形于色。因此悲訊傳來,看上去似乎是王瑯反應最激烈,哀痛最深。 但其實王瑯與王晏之相處的時間很少,性情也不投契,感情并不算很親厚。 而王舒一共只有二子一女,王晏之是他的長子。王舒第一次為人父的喜悅來源于王晏之,他看著他從襁褓中的嬰兒一點點長成明理懂事的青年,教導他士人立足所需要的德行與學識,給他留下即使平庸無能也可以過得衣食無憂的蔭產,想象著他日后會為他扶棺送終,燃紙上香,讓他不至于成為沒人記得、沒人祭祀的孤魂野鬼,結果人到晚年,痛失愛子,白發人送黑發人,心情之悲痛可想而知。 王允之與王瑯感情最好,但王瑯畢竟生的晚,在王允之的童年,是王晏之既當父親又當兄長,代替常年外放的王舒關懷他、照顧他。 王瑯心里清楚,王允之看似性格冷淡,少與人交往,卻不是冷心冷情的性子。恰恰相反,他對所愛之人用情極深,因為承受不了所愛之人的離去,才將自己的愛限制在極少數人之內。 盡管兩個人看上去都還能克制住感情,可兩人的實際情況無疑比王瑯危險得多。 王瑯很擔心兩人會悲痛過度,因為類似的事情在魏晉屢見不鮮,常有親愛之人一亡俱亡的情形發生。 比如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王獻之自幼感情好,后來兩個人都生病,弟弟王獻之病重先死,家人不敢告訴王徽之,但王徽之因為收不到弟弟的消息意識到不好,于是去王獻之家奔喪。他去的時候臉上一點都看不出悲傷的神色,可到了王獻之家,看到王獻之過去喜愛的琴,情緒再也不能控制,悲痛到了極點,僅僅撐了一個月也隨之去世了。 王瑯擔心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父親和兄長身上,當機立斷扶住父親,向周圍屬官道歉:“家父身體不適,若無緊急軍務,請諸公明日再來?!?/br> 王舒習慣性地要推辭,但剛一張口,還發不出聲音,眼淚就先從眼眶流了下來,怎么止也止不住。王瑯這時候是真的害怕了,她用力握了握王允之的手,拉著他一起把父親扶到內室。 兩晉禍亂死喪之事極多,很多人家中常備安神助眠的藥物,王家也不例外。 王瑯自己從茶壺里倒了熱水,吹溫之后喂他服下每年重新炮制的丸劑,又讓仆從點燃能夠寧神的香料,好不容易看他睡了,算是松了口氣。剛合上床帳,沒走兩步,她想起一事,轉頭吩咐仆從在室內加一張矮榻,方便晚上就近侍奉,自己又拉王允之到偏室矮榻坐下。 除了王舒,王允之的精神狀態也讓人擔憂,更別提王允之自從看完信到現在一語不發,王瑯甚至疑心他的狀態比王舒更差,于是沒有坐到他對面,而是與他并膝坐在同一張葦席上,就像兄妹倆小時候一樣。 這份判斷是正確的。 當王瑯的膝蓋靠著他的膝蓋之后,他雖然還是不說話,僵硬發冷的身體卻漸漸放松,將頭半靠到王瑯頸間。 王瑯頸部的動脈剛好與他皮膚相貼,將穩定強健的搏動傳遞給他。 他們是同父同母的血親,彼此血脈相連——這份認知在一次次動脈搏動中逐漸加強,起到了神秘的安撫作用。 良久,王瑯終于聽到他開口:“山山會一直在,對嗎?” 王瑯以為他是情緒太差,不想一個人待著,于是握住他的手,將體溫傳遞給他:“我在?!?/br> “當年郭景純還活著的時候,丞相曾經請郭景純給山山卜命?!睕]頭沒尾地,他提起幾年前的舊事,“郭景純言,山山之命極貴,有類長生久視的真人,沒有凡人飆塵奄忽的煩惱?!?/br> 郭景純就是郭璞,兩晉有名的方術大家,卜算十分靈驗,王導和王敦都多次向他求卦問卜,但王瑯不知道王導居然請他卜過自己,而他還給了這么一個評價。 她有心問郭璞還卜出了什么,但看王允之神思恍惚,有如被噩夢魘住,她又決定先放一放,等以后他情緒穩定再問。 正準備安撫他先小睡一陣,不要多想,忽然,她聽到王允之加重語氣,聲音變得凌厲凜冽:“我根本不信郭景純?!?/br> 什么……? “世人都說他卜算神驗,連丞相那么通明神慧的人也信他的話,但他連自己的命都保不住,憑什么要我相信?” 他無意識地緊扣住王瑯的手,直到指節發白還渾然不覺,:“我不信這些徒亂人心的卜者,也不信道人沙門口中的神佛,但我信山山?!?/br> “……” “從小到大,山山答應過我的每件事,沒有做不到的,自己想做的事也全部實現,沒有一件落空?!?/br> “所以,無論山山想做什么,我都竭力助山山達成所愿;只要山山對我承諾,我就相信山山?!?/br> 說完這些,大概是一天之中情緒起伏太大,精神耗盡,跋涉奔波的疲憊支配身體,他靠著王瑯閉上眼睛,緊握王瑯的手指也漸漸松開。 他睡著了。 “公子?!?/br> 隔了很久,隨身侍奉王瑯的婢女司北才走到王瑯身邊,捧著用熱水燙過的手巾輕聲向她請示:“公子有些出汗,要不要先用熱手巾擦擦臉?” 她出汗了嗎? 王瑯回過神,伸手碰了碰額頭,果然有些微汗。 “好?!?/br> 她自己拿過已經挍干的熱手巾,展開擦了擦臉。目光不經意間觸到司北帶著擔憂關切的臉,她心中一震,凝視對方緩慢開口:“司北?!?/br> “婢子在?!?/br> “你從小在府中長大,辦事一向用心仔細,我都看在眼里。如果家里有什么是我沒注意到,或思慮不周的,還請務必要提醒于我?!?/br> 司北怔怔對著她的目光,臉上先露出懵懂的神情,隨后如被點亮般煥發光彩:“此是奴婢分內之事,當不得公子請字?!?/br> 王瑯沒有再回答,她把手巾還給司北,然后自己扶著已經睡熟的王允之移到矮榻,蓋上被子。 她從沒有如此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確實“活”在這個世界,而有人正把全心全意的信任乃至性命系在她身上。 忽然就覺得汗水滲透背后衣料。 她回想起姜尚還沒醒來的那幾年,每天都像被什么東西追趕壓迫,怎么做都無法擺脫,只能日復一日承受著極重的精神壓力,胸口悶到喘不過氣。 或許從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沒有真正擺脫過那些壓力,只是在那位玉虛高徒深湛高妙到極點的謀劃下換了一種方式去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