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憑破案冠絕京華 第236節
程硯秋便道:“那幅畫是你父親貞元七年所作?” 謝星闌點頭,“不錯,此前南下回江州,我將父親母親的遺物帶回來不少,想著父親當年便喜歡作畫給您,便選了一副他摹的夜宴圖給您?!?/br> 程硯秋嘆息著點頭,“當年你父親送的其他畫,我都好好收著,那時候人人都知道陛下要欽點他摹夜宴圖,他贈畫都不敢贈夜宴圖,沒想到時隔多年,我倒有了他的得意之作?!?/br> 他說著又舉起琉璃鏡,笑道:“正好縣主送了這鏡子,倒可賞畫了?!?/br> 秦纓看著他的眼睛,“您的眼疾似有些嚴重,可需用藥?” 程硯秋嘆息,“此前看過,但效果甚微,大抵就是人老了,不中用了,多謝縣主了,你實在有心了,只來過一回,便知老夫最需要什么?!?/br> 謝星闌道:“她一早便想來看您,怪我耽誤了時日,不過您放心,她以后會與我常來?!?/br> 程硯秋一愣,看看秦纓,再看看謝星闌,眼瞳一瞪,“你小子——” 他忙打住話頭,又對秦纓感嘆道:“縣主真是菩薩心腸,能遇著縣主,是這小子天大的福氣……” …… 離開程宅后,謝星闌道:“程老都不知內情,足見此事多么古怪,他是我父親最信任的長輩,若有什么連他都不能說,那我實在想不到?!?/br> 秦纓聽見此言,倏地駐足,“你這話,又讓我想到了我母親?!?/br> 謝星闌好整以暇看著她,秦纓道:“當年我母親彌留之際,似乎是意識到了什么的,但她并未對我爹爹提起,我爹爹認為,她是在保護我們?!?/br> 謝星闌劍眉微蹙,“你是說,我父親辭官的理由或許十分兇險,這才未曾告知程老?” 秦纓點頭,“絕不排除這般可能?!?/br> 謝星闌沉思一刻,“若是如此,那便不得不再想去陛下身上了,只有觸及皇權宮廷,才會讓父親如此忌憚……” 秦纓咕噥道:“我本以為昭文館著火之事,多少有些關系,如今看來,竟真像是巧合,罷了,既然趙燮幾人殺了侯波,那這里的線索,方是實打實的?!?/br> 謝星闌點頭道:“正是如此,我會盡心查的,時辰不早,先送你歸家去?!?/br> 秦纓爬上馬車,待馬車走動起來,又掀簾道:“程老的眼睛,或許真有藥可用,我過兩日去找找汪太醫看看……” 謝星闌滿眸明彩,“好,你找的藥,他必定好好用?!?/br> 想到程硯秋所言,秦纓放下簾絡,又忍不住失笑起來。 一路回了侯府,謝星闌下馬掀簾,又目送秦纓進了府門方才離去。 翌日是正月三十,過了這天,這個年便算徹底結束,府中因過年而設的明艷裝扮,也皆要取下,一大清早,侯府上下便忙活起來。 秦纓先與白鴛一起幫忙,待用過午膳,又與秦璋定好隔日赴郡王府婚宴所帶之禮。 做完這一切,見日頭已經西斜,便又在暖閣看起未央池地圖來,這月余間,未央池幾處景致間的距離與方位,她早已爛熟于心,但已過數日,她仍然沒想通那幫兇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去荷花池的…… 如此枯坐一下午,直等到黃昏時分,白鴛忽然快步進了屋子,“縣主,謝堅來了!他說代州來消息了!是來給您送消息的!” 秦纓“噌”的一聲站起,拔腿便往前院去,到了廳中,便見謝堅面色肅然地候著。 見到她,謝堅先上前行禮,又道:“縣主,去代州的人送信回來了?!?/br> 秦纓示意白鴛守在門口,又吩咐:“說吧——” 謝堅竹筒倒豆一般道:“去代州的人找到了江原那個叔父,還找到了當初欺壓他們家的縣令,那縣令說,當初江原家中做小本買賣,因欠了稅賦,才被查封了鋪子,那縣令也確實貪財,不僅查封鋪子,還捉拿了江原的老父親,要江原巨款來贖,彼時江原哪有銀錢,便連江原,江原母親,還有他新婚妻子一起抓了,又串通刺史府,給判了個舉家流放之罪?!?/br> “代州本就在西南邊境,流放也只能往更南邊去,可走到半路,他們一家子都染了病,眼看著就要死在路上,衙差也不愿管,正打算任他們自生自滅之時,卻出現了一隊商隊,那商隊的少主人見這家子可憐,便掏了銀錢替他們求個生機,押送的衙差一看銀錢甚多,且反正人都要死了,便拿了錢回去復命?!?/br> 說至此,謝堅眉眼間也生出幾分厭惡,緩了口氣接著道:“那以后,江原一家便沒了蹤跡,也再未回過老家,他們老家的親人,還以為他們死在了外頭,直到兩年后,他那族叔才接到了他的信,這才知曉,江原一家,竟去了南詔討生計?!?/br> “這個族叔因被江原家里連累,也被查封了鋪子,平日過的十分窘迫,江原大抵知道這一點,才頗為盼望他們也去南詔,起初,江原只說自己找到活計,過的還算富足,讓他們出關往南詔邊境的鎮子上來,江原派人去接他們,但他那族叔不喜南詔異族,自是不去,又過了三月,江原又叫人帶來了信,這一回,江原說他跟了一位頗為尊貴的主子,那位主子是他的大恩人,正是他們救了江原一家性命?!?/br> “他說那位主子雖年紀輕輕,卻頗有謀略,又因母親是周人,并非純正南詔血統,十分善待前往南詔的周人,此人對大周風俗了解不說,更因長相更像周人,自小隱姓埋名來大周進學,他天資絕艷,才學過人,若是能參加大周科考,必能高中,江原還說,他還出入過南詔王庭,再不會遭人欺辱,只要族叔去,便可盡享榮華……” 秦纓聽得擰眉,“母親是周人?來大周進學?” 謝堅點頭,“不錯,他族叔還說,期間江原又叫人帶信,次次都在說那位主子如何天縱英才,甚至提過一句,說南詔要在此人手中國富民強,他族叔起初半信半疑,但后面江原說得多了,他便也信了,也猜到他說的主子,說不定是南詔哪位貴族子弟,而就在五年前,江原忽然說他要跟著主子回大周,說等大業成了之后,再親自去老家接族叔一家去南詔落腳,但自那以后,他們再也未收到江原的信?!?/br> 秦纓語氣深重起來,“五年前?貞元十五年?” 謝堅應是,“不錯,公子看完這些,肯定謀害趙將軍的幫兇并非大周內jian,而是南詔細作,此人既參加了賞雪宴,那必定是當真參加過科考,做了朝官,除了昨日商定的三人之外,公子會徹查賞雪宴上,貞元十五年之后入仕朝官的底細?!?/br> 秦纓重重點頭,“此人長相并無明顯異族特征,且身份尊貴,但他潛入大周,自要百般掩藏身世,江原只說年輕,也未提及到底多少歲,如此也不好鎖定人選,……” 謝堅道:“您有所不知,大周科考核定嚴苛,除卻祖上三代皆要查驗外,還需要擔保人做證人數名,此細作縱然能作假一世,但祖上三代定是編造,再加上出身與家世多有漏洞,如此深查下去,方知是誰藏匿在朝堂之上?!?/br> 此法雖冗雜了些,但憑著這份證供,也只能如此暗查,至少不會打草驚蛇。 秦纓應好,“也罷,我記得當夜赴宴的,有三四個新科翰林,再加上其他年輕朝官,想來目標也不多,至多半月,應有結果?” 謝堅振奮點頭:“正是如此,公子讓您也不必太過牽掛,代州的人還在查那商隊的下落,若能查到這些人,那便更能直接找到細作是何人?!?/br> 秦纓吁出口氣,“好,你們在外辦差,小心為上?!?/br> 謝堅笑著應好,見天色不早,立刻告辭離去。 他一走,秦纓心弦微松,看了眼升至中天的彎月,腳步輕快地出了廳門,可還沒走出幾步,秦纓腳下一頓,眉頭擰了起來。 白鴛跟著駐足,“怎么了縣主,這不是好消息嗎?” 秦纓疑道:“江原的族叔說,江原曾出入王庭,那位主子,多半是南詔貴族子弟?” 白鴛點頭,“是呀,否則如何出入王庭?” 秦纓微微瞇眸,“若是貴族子弟,那此人不僅蒙禮與施羅認得,阿依月豈非也認得?” 白鴛眸子微睜,“阿依月是公主,自是認得?!?/br> 秦纓眉頭越擰越緊,“這便是說,賞雪宴上,還有獻寶那夜的宮宴上,阿依月都看到了這位舊相識?” 說至此處,秦纓語聲一急,“我記得她在獻阿贊曼的那夜,念過一首詩——” 她越想越覺得怪異,沉聲道:“那是一首思念夫君的詩,說的是自夫君離開那日起,她便憔悴不堪,因思念夫君,心中煎熬,日日垂淚,她在那時念這首詞,難道是意有所指?” 白鴛嚇了一跳,“可她并未成婚,且、且她說她有周人做夫子,這才學會了周人的詩詞?!?/br> 秦纓搖頭,“可那么多周人的詩詞,她怎偏偏念了這一首?本要留在大周,又為何忽然改了心思?改心思也就罷了,為何最終自殺?” 說至此,秦纓忽然想到:“若我未記錯,南詔還有位從未露面的大皇子,此人久居深宮養病,極擅周文辭賦,還與阿依月說過親,但不知為何,并未定下婚事,外間的說法,是說阿依月的父親,嫌棄此人重病在身,但假若,此人并非重病,而是不在南詔呢?” 秦纓心跳的疾快,又面色難看地踱步起來,口中不住輕喃著什么,焦灼又緊迫,不知過了多久,她猝然停下腳步,“我知道了——” 白鴛也緊張起來,“知道什么?” 秦纓沉浸其中,并未聽見她這一問,她僵在原地,又難以置信地搖頭,“不,怎會是他,這怎么可能……” 白鴛大氣也不敢出,“縣主——” “快!快讓沈珞備馬車——” 秦纓揚聲吩咐,“去金吾衛!” …… 坐上馬車,沈珞馬鞭重落,眨眼間便駛出一射之地。 車廂里,秦纓的臉隱在一片昏光之中,卻仍能看出她面色極其難看,長樂坊去金吾衛并不算遠,但她第一次覺得這條路這樣漫長,她不住地掀簾朝外看,等馬車停在金吾衛之外時,掌心已漫出一層冷汗。 掀開車簾,秦纓高聲問:“謝大人可還在?” 門口的武侯一愣,“謝大人剛剛離開?!?/br> 秦纓“唰”地落簾,“去將軍府——” 沈珞調轉馬頭,空無一人的寒夜長街上,只聽得見急促的車輪與馬蹄聲,秦纓攥緊指節,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等到將軍府外,她立刻跳下馬車叫門。 片刻府門打開,小廝驚訝地看著她,“云、云陽縣主?” 秦纓徑直推門而入,“我有急事要見你們公子——” 小廝嚇了一跳,一邊應好,一邊拔腿往西院跑,秦纓亦提著裙裾,腳步如風,眼看著要走過第一道回廊了,盡頭的月洞門處,終于出現了謝星闌的身影。 他驚訝地迎上來,“發生何事了?” 謝堅剛去過侯府,他們也剛從衙門回來,秦纓如此著急忙慌地趕來,自是生了十萬火急之事。 他剛走近,秦纓一把抓住他的手,“我此前想錯了!” 謝星闌不解,“何事想錯?” 秦纓語速飛快道:“未央池賞雪宴,還記得我告訴你,我看到了蒙禮和阿依月私會嗎?我想錯了,我只看到蒙禮走向邀月樓,又聽到了阿依月的哭聲,理所當然的以為,那邀月樓外的角落里,是阿依月對蒙禮哭訴衷腸,是他們二人有私情!” 謝星闌反握住她,“有何不對?你親眼看到蒙禮走過去?!?/br> 秦纓不住搖頭,“不,倘若蒙禮去之前,阿依月便已經與另一人在一起呢?若她那些哭訴,是對那人而非是對蒙禮呢?在被我們發現之后,我們為了避人,躲進假山之中,可那人才是最心虛害怕之人,他繞過邀月樓,躲去荷花池,那裝著香粉的竹筒,也是在那時丟棄,而當我們一起從假山繞行去梅林西北之時,他其實就在我們身后不遠處盯著我們,等我們走遠,他從假山中段逃入梅林,還找到芳蕤為他作證!” 秦纓一字比一字更快,“與阿月有私情之人是他,阿月起初愿意留在大周亦是因為他,后來阿月性情大變,不愿留在大周,還是因為他,最終,阿月選擇死在大周,更只是為了保住他!” 秦纓一口氣說完,神色憤然中還有幾分悲慟,謝星闌驟然聽到這樣多推斷,尚未理清,但見她神情,立時問:“你已知道那人是誰?” 他一頓,“莫非是我們相熟之人?” 秦纓目光沉痛,深吸口氣道:“若我未猜錯,此人,正是方君然!” 謝星闌狹眸,“方君然雖被懷疑,但如今還無鐵證?!?/br> 秦纓急快道:“若我沒猜錯,方君然便是南詔那位纏綿病榻的大皇子,他并非重病纏身才不露面,他是來了大周做jian細!南詔獻寶那夜,阿月念了一首思念夫君的情詩,而她在南詔,是與那位大皇子議過親的,方君然家住興安坊,距離千福樓不遠,當日我們伴阿月游玩,到了晚上,是她說聽過千福樓的大名,想去那里飲大周酒釀,最后那幾日阿月性情大變,是因為她聽說了芳蕤有心方君然,還婉拒了太后的指婚,她入內宮住著后,老跑去勤政殿方向,是因為想看見方君然上朝——” 秦纓語聲一沉,“而阿月自殺,也是為了保方君然,因在此前,我已有了猜測,我想著,蒙禮若與阿月有私情,又為何非要去邀月樓私會?平日里瀟湘館內盡是他們的人,她們想如何相會便如何相會,為何偏偏選在賞雪宴那夜?” 秦纓搖頭道:“那一日,我與芳蕤去看阿月,卻不歡而散,后來我想到這一點,便又返回了未央池,在未央池正好遇見了方君然與崔慕之,那時我未想過方君然與此事有關,還讓芳蕤與方君然在邀月樓外說話,幫我重現當夜偷聽時的情形,以此來判斷阿月他們是在樓內還是在樓外相會……” “芳蕤毫無所知,只管配合,但方君然……當時他寡言少語,還因芳蕤戲弄之語色變離去,我只以為他是經不住芳蕤逗弄,可如今想來,他是那一夜親歷者,自然立刻知道了我的目的是什么,從那時起,他便警覺起來,定是他告訴阿月當夜私會或已暴露,令他們速速離開大周,也是那兩日,蒙禮與施羅上折子打算返國——” “而阿月,她或是愧疚,又或是不愿南詔返國受阻,也怕拖延下去暴露方君然,這才選擇以自殺來破局,她死了,大周有理也變沒理,更不敢強留他們,施羅與蒙禮可歸國,趙永繁的案子也有了個交代,還能攪亂大周朝堂,讓方君然更好地隱匿,而方君然,若他還有半分良心,大抵會永不會忘記阿月……” 秦纓一段段串聯,謝星闌本未理清,此時也覺醍醐灌頂,身后謝堅、謝詠幾個,更是震驚地瞪大了眸子,當初趙永繁的案子本還需清算,可誰知阿依月忽然死了,崔慕之頂罪,太后與皇后又要置李玥于死地,這一番動蕩下來,所有人的重心都已偏移。 時移世易,秦纓所言情景,任是誰都覺得再尋常不過,只有將這諸多細節合情合理地聯系起來,方才能勘破真相,而能做到這些的,大抵只有秦纓一人。 頓了頓,秦纓慘笑道:“為芳蕤添妝那日,芳蕤曾問我們何時行三書六禮,我說我們挑明心意還沒幾日,可她卻說,上元節那夜,方君然都早知我們有私情,我當時便想,我們一同辦差,從來清白守禮,哪會被別人看出不妥?” 謝星闌狹眸:“因他看到我們在攬月樓后的假山中同行!” 秦纓點頭,又緊緊將他的手一握,懇切道:“已經沒時間找鐵證了,明日便是芳蕤的婚典,若等到婚典之后,一切都來不及了,我絕不能讓芳蕤再嫁錯一次!” “嫁錯”二字令謝星闌眼瞳微縮,他問:“你想如何辦?” 秦纓定聲道:“立刻去方君然府上搜查,他做jian細五年,府中定有罪證,還有那個與江原私見之人,便是已經離京,只要拿著畫像去找四街鄰里查問,定有人見過!” 方君然官居四品,明日還將成為郡王府的乘龍快婿,倘若今夜闖入府中搜查,卻未證明其有罪,這份過失,便是謝星闌也不好承擔。 但只一瞬,謝星闌頷首,“好!我隨你先行,謝堅回衙門調集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