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國子監開組會 第136節
“蚜蟲?!睂W子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大蒜在醫用中有什么作用?” 學子對答如流,“溫中行滯,解毒殺蟲?!?/br> 莊良玉不再說話,淺笑著看他,學子露出頓悟神色,欣喜若狂道:“大蒜的氣溫能夠驅逐蚜蟲對棉花的侵害!莊先生,具體間作應當如何實施?” 莊良玉流露出思考的神情,笑道:“我也不甚清楚,不妨由你來告訴世人這個答案?!?/br> “我可以幫你找一塊試驗田,你親自試試看,如何才能達到最好的狀態?!?/br> “相關的疑惑,你可以去看國子監的書庫,農耕方面的書籍在第三層東南,共計五個架子,涉及到的書籍有《地經譜策》、《四時要記》、《田輿圖》……” 眾人聽著莊良玉對國子監藏書倒背如流,瞠目結舌,嘆為觀止。 莊良玉話音剛落,立馬有人舉手說道:“莊先生,我這里也有問題!” “我也有!” “我也是!” “莊先生!” …… 等到莊良玉將問題一一解答,將涉及到的書籍資料也一并提供,甚至已經到了要吃晚飯的時間。 莊良玉的五臟廟都在造反,一邊揉著肚子,一邊回應諸多學子們的熱情。 等到實在餓得忍不住了,這才揮揮手道:“吃飯吃飯,先去吃飯!等吃完飯再來我的書房找我,今日我不走,專門為你們解惑?!?/br> 學子們歡呼,歡快地跑向食堂搶飯。 莊良玉跟農科班的夫子一起慢悠悠地往食堂走,都準備先讓這些學子們填飽肚子。 走了兩步,夫子欲言又止。 “夫子若是有問題,不妨直說?!鼻f良玉笑道。 “莊先生,組會雖然能交流彼此之間的想法,但耗時耗力,諸多學子目前的主攻方向各異,如何能發揮其用處?” 莊良玉沉吟片刻,問道:“夫子以為今日第一個提問的學子如何?” 夫子不假思索道:“其性純良,內斂,但于學問一途較真且心細大膽?!?/br> “夫子以為今日第二個提問的學子如何?” “其性熱烈,直言善辯,但于學問中定力、耐性不足,易投機取巧?!?/br> 莊良玉繼續問,夫子便繼續答,一路將農科班里的三十名學子品評個遍。 莊良玉再次問道:“夫子以為這次組會作用為何?” 夫子頓悟:“相互了解,因材施教也!” …… 饑腸轆轆的莊良玉比平日里多干一碗飯,揉著肚子回到自己的書房,剛剛坐定就有人來敲門。 來的學子并不是今日農科班中的人,是管理科中的學子,大約是聽了其他人的消息,所以也跑來詢問。 學子恭恭敬敬將自己的文章奉上,擺到莊良玉案前,余光看到放在一旁的紙張,忍不住有些好奇道:“莊先生在寫什么?” 莊良玉瞥了一眼,發現是自己正在寫的《開物記》第六卷的廢稿,正扔在一旁還沒來得及收拾。 “第六卷的廢稿而已?!?/br> “第六卷?”學子有些狂喜,“《開物記》的第六卷要問世了嗎?” 莊良玉露出一個神秘的微笑,豎起手指噓聲:“什么時候問世還兩說呢?!?/br> 學子捂著嘴忙不迭點頭,表示自己會遵守秘密??蓜倓偟穆曇裟菢哟?,書房外面還候著人,怎么可能徹底保密? 莊良玉捏捏眉心,招招手,“這個問題,我們應該這樣來看……” …… 當這個《開物記》第六卷正在編寫的消息越過國子監的院墻傳到西都城中—— 有些人,徹底坐不住了。 第124章 流言蜚語 莊良玉雖然說了想保密, 但她自己也知道,就憑昨夜那個學子的大嗓門,想保密真的是天方夜譚。 不過是第二天晌午, 她便接到了來自順德帝的密折,問她是不是真的要寫第六卷, 這第六卷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問世。 莊良玉看著密折,簡直無語到家, 實在想不到身為一國之君,還是重病的一國之君,不忙著他那些家國大事,聽她一個國子監校長的小道消息做什么? 話雖如此, 但莊良玉也屬實是沒想過自己這個校長到底有多么大的能夠攪弄風云的能量。 她的一句話,讓那些被她整怕了的世家就要好好琢磨個三五天, 生怕她又有什么新點子然后讓本就日暮西山的世家門閥雪上加霜。 她站在窗前, 思考著西都城內可能會有的風言風語,半晌忍不住幽幽嘆息一聲。 “又該有麻煩了……” *** 正如莊良玉所料, 三日后,一場關于《開物記》的議論在西都城中悄然興起。 第五卷的內容本就掀起了一陣血雨腥風,不過是因著當時正在舉行浦云秋狝, 所有人都忙得分身乏術, 所以才沒能形成大規模的群起而攻之的場面。 當時還有趙衍恪從旁協助坑了翰林院一把,不然也不可能讓《開物記》名正言順地被列入學監教材。 但是現在的翰林院簡直就是嚴防死守,莊良玉有任何一點動態都拿出圍追堵截的架勢。 雖然莊良玉的第六卷暫且還是八字不見一撇的事, 但在這些人眼中,已經是臨門的洪水, 即將惹出滔天禍事。 現在莊良玉就被順德帝叫到了皇城里, 百官參奏的折子一股腦都堆在她面前, 個頂個在數落她的不是。 “柳侍郎說你的《開物記》中胡言亂語,信口開河,放到學監的參考書目里,是誤人子弟?!?/br> “司農寺的大司農說你這書里的方法簡直是天方夜譚,貿然推行只會擾亂國之根基?!?/br> “太常寺的少卿說你的第五卷中擾亂民心,乃是妖言惑眾,是破壞大雍禮教與與傳承。是在動搖祖宗基業……” 順德帝還在說,挨個讓莊良玉聽聽看別人是怎么看待她這位國子監祭酒的。 趙肅胤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也不過念了五六份,便沒了氣力,隨手擲了一本扔到莊良玉跟前,“自己好好看看?!?/br> 莊良玉依言將奏折拾起來,這是來自少府監丞的奏折,少府監隸屬工部,主要負責對工匠及其相關事物進行管理,現在正憤怒地指責她。 說她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滑稽空談,說國子監中現在學子們正在探索的基礎學科和理論體系是在動搖千百年來的工匠基礎,是外行人的瞎指揮,是妖言惑眾,若是今后得以推廣,必然釀成大禍。 莊良玉平靜地看完全部內容,然后將奏折合上,恭恭敬敬放好,安安靜靜站在原地等著順德帝發話。 “有何感想?”順德帝問道,頗有些看好戲的意思在。 莊良玉眼觀鼻鼻觀心,老老實實回答道:“少府監丞大人所言極是,良玉必定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實踐與實際應用,確保理論的可靠性以及技術的可執行性。務必確保安全,達到少府監丞大人所說的安全可靠?!?/br> 趙肅胤被莊良玉一板一眼地回答逗笑了,咳了兩聲,直起身子,饒有趣味地看著莊良玉,“不生氣?” 莊良玉搖頭,“諸位大人所言皆是發自肺腑,臣當感激涕零,何來怨言?” “當真?”順德帝追問道。 莊良玉突然露出微笑,張狂且自信:“時間會證明,究竟誰才是對的?!?/br> “如果你錯了該如何?” “圣上?!鼻f良玉的聲音篤定,“現在的學子們,發現了新的筑路方法,能夠更快讓道路成型,同時也更加兼顧,從前只能負擔三萬斤的路面,在他們的方法下能夠負擔十萬斤。也許圣上覺得道路也不會負擔這樣沉重,但您想,這種堅固的道路如果可以用來運送糧草,又會是何等效果?” “他們也發現了馬車的改造方法,改造之后的馬車能夠負載更多東西,同時也能極大程度減緩顛簸?!?/br> “還有……” 從浦云秋狝結束到現在,已經過去大半年的時間,雖然國子監改制不過是近些時日的事情,但早在改制之前,莊良玉便已經播下了啟蒙與探索的種子。 “圣上,終有一日,大雍的船可以在海上航行萬里,大雍的車馬可以越過崇山峻嶺抵達世界上任何地方,而大雍會是□□上國,萬國來朝,皆俯首恭迎?!?/br> 每一個皇帝,只要不是純粹的暴君,必然會對做一個明君心生向往。 莊良玉現在就像是一個借由自己的眼界學識瘋狂給每一個皇帝,或者是預備役皇帝畫餅,告訴他們,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做,就能成為名垂青史的帝王,會成為后世人的敬仰。 尤其對于現在的順德帝而言,他正值壯年,還不到四十五歲,卻因著毒藥導致行將就木,他怎么可能甘心? 現在的趙肅胤就處在一個復雜且混亂的狀態里,一邊身體的日漸衰敗讓他忍不住想要用惡意來摧毀一切,但骨子里被教導出來的觀念又在喚醒他的理智,讓他在最后的時日里做個優秀的皇帝。 “……可你所說的這一切,朕都不可能看得到了?!?/br> “臣也不會看到?!鼻f良玉坦然說道,“死亡從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對我而言,最可怕的是在世上白活一遭?!?/br> 趙肅胤大笑起來,“你可知你這番話是大不敬?是能被砍頭的罪過?” 莊良玉油鹽不進地重復自己方才的話,“死亡從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在世上白活一遭?!?/br> 莊良玉是個雖然聽不進去雞湯,但是很會給別人灌雞湯畫餅的家伙。 趙肅胤也知道眼前這還不到二十歲的年輕女子說起話來總是七分假三分真,可偏偏因著她是一個意志足夠的堅定的人,所以她的每一句話都極具感染力。 他忍不住喟嘆一聲,調侃道:“妙玉先生的第六卷準備寫點什么?” 莊良玉微微一笑,“此前臣并未想好這一卷應當寫些什么,但諸位大臣的建議給了臣靈感,臣決定講一個故事?!?/br> “哦?”順德帝來了興致,“什么故事?” “一個關于未來的故事?!鼻f良玉誠懇道,“圣上,禮教一直在告訴我們以史為鑒,以史學習,在歷史與過去中汲取經驗,但眼睛不能總是看著身后,偶爾也該看看前方,思考皇帝的未來該走什么樣的路,思考百姓與百官的未來該走什么樣的路,同樣也要思考這個國家的未來該走什么樣的路?!?/br> 莊良玉的這番話,是她一直以來想說的,同樣也是對所有抨擊她的人的回應。 這些人總在說她破了規矩,違了禮教,是“有史以來”、“自古以來”的破壞者,但人的眼睛不能總盯著過去的規矩,誠然過去是經驗與教訓的來源,但過去不該是未來的阻力,而該成為未來的助力。 “如果走錯路該如何?” 莊良玉笑得自信,她說:“圣上,您應當相信您的百信。即便這個國家走上錯誤的道路,數萬萬百姓中也總會有人能夠清醒。歷史是曲折前進的,決定一個時代的從不是某個人,而是所有人?!?/br> 趙肅胤緊緊追問道:“即便你已經造成如此大的影響,也認為自己不會是那個影響時代的人?” 莊良玉點頭,“您不將我指婚給蕭欽竹,您不準我去陵南道,您不決定將我提為國子監祭酒,臣都不會有今日這般光景?!?/br> 莊良玉這話說得趙肅胤心中極為熨帖,他還來不及說自己的感慨,莊良玉又自顧說道:“但即便圣上什么都不準,臣依舊可以在國子監中影響一個又一個學子,不過是多走些彎路而已?!?/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