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國子監開組會 第134節
大殿上立時響起無數謾罵之聲,跟隨趙肅明起事的人,個頂個都是想博個從龍之功,想爭個富貴滔天,哪里想得到他們想要追隨支持的未來君主竟然在一開始就存了要犧牲他們的心? 哪怕有士兵看守壓制,也根本止不住這些人的瘋狂。 他們押上身家性命跟著趙肅明想賭個權勢滔天,哪里想得到竟然是被人釣著送進了墳墓? 莊良玉站在蕭欽竹身邊,將一切都看得分明。 無論趙肅明所說是否屬實,都必須承認正是趙肅明的謀反,將這些想要重新攫取權力的世家全部拎出水面。 這些人是國子監改制前路上的阻礙。 莊良玉站在一旁,頗有些百無聊賴地想著,也不知什么時候這國子監能夠擺脫政治力量的桎梏與束縛,成為一個真正具有學術意義和科學價值的高等學府。 到那時,才能真真正正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好組會。 趙肅明被收押宗人府,參與這次謀逆的趙玲珠和琉雯也難逃干系,被一并押送。 連帶著參與這次事件的大臣也都被收押等待審訊。 老太后在一瞬間蒼老許多,在宮人攙扶下無力地看著她唯一的兒子被士兵帶走。 “皇帝,哀家求你,我求求你,讓明兒活著。是我錯了,是我錯了,是我鼓動他,罰我吧。讓我替他去死吧?!崩咸蟛蛔“?,聲音悲慟。 莊良玉確信順德帝并不會要了榮親王的命,尤其在百官眾目睽睽之下,榮親王說出那番為清除毒瘤的話后,就算榮親王真的想要他的命,他也得留下,以免悠悠之口。 但此時的老太后已經看不到這些,兒子受難的恐懼吞噬了她的理智。 “母后?!表樀碌蹖⑻蠓銎?,目光掃過所有被押在地上的官員,“錯的不是你。是這些貪婪的想要朕的百姓一無所有的官?!?/br> “這件事從長計議,朕會給母后一個交代,同樣也會給天下百姓一個——” “報?。?!” “啟稟陛下,狼煙傳信,八百里加急快信,各地州府發生暴動,北部邊境有突厥騎兵大規模集結之兆!” 被押送的官員中有人爆發狂笑,“不得人心的皇帝,如何能坐得穩這片江山!” 老太后似是不信,對著傳信兵怒道:“你再說一遍!” 傳信兵將信將疑地看了一眼皇帝,得到允許之后才重復道:“稟太后,狼煙傳信,八百里加急快信,各地州府發生暴動,北部邊境有突厥騎兵大規模集結之兆!” 莊良玉在一片混亂中思考早就面目全非的劇情,想著北部突厥騎兵來犯到底對應故事中的哪個節點。還沒來得及厘清頭緒,就聽身邊的人直接請命。 蕭欽竹單膝跪地,沉聲道:“臣愿替陛下征戰北部,擊退進犯蠻族!” ! 莊良玉想起來了,蕭欽竹就是死在北征突厥的路上。 她下意識想要阻攔,卻看到蕭欽竹眼中堅定的光。其中翻涌的是濃重的家仇國恨。 回想起兩人經歷的種種,莊良玉在這一刻突然意識到,蕭欽竹——似乎也對未來有某種預知能力。 蕭欽竹此時不像單純為了保家衛國而出征,更像是要完成某種一雪前恥的復仇。 大殿上,所有人的視線都看向他們。在一眾模糊不清的站隊中,唯有莊良玉和蕭欽竹是絕絕對對站在趙肅胤那一邊的人。 “允!” 蕭欽竹的聲音低沉且堅毅,抱拳行禮,“謝陛下!” 順德帝站在高臺上,發出一聲慨嘆:“不爭一世爭百世。諸位愛卿別因著眼前的蠅頭小利成了史書中的千古罪人?!?/br> 趙肅胤在說話時,眼神有意無意地掃過站在大殿上的兩位皇子。 太子趙衍慎神色不虞,情緒難辨,四皇子趙衍恪卻是一副渾不在意吊兒郎當的神情。 底下被刺到的大臣皆流露出些許難堪,說到底,這些人要臉,被點破了心思個頂個覺得愧對詩書,無地自容。 “擢輔國大將軍蕭欽竹為驃騎將軍,率鎮北軍、神風軍右軍與漠林軍北征,痛擊突厥,佑我大雍邊境安寧!” “臣,謝圣上恩典!” …… 第122章 餃子與醋 蕭欽竹在領命后便要即刻整軍出發, 匆忙到只來得及給莊良玉一個擁抱便匆匆上馬,率軍向北進發。 莊良玉被他緊緊擁在懷中,正欲開口叮嚀, 蕭欽竹搶先一步說道:“我會活著回來的?!?/br> 黑亮的眼中盡是鄭重,像是在向她發誓。 莊良玉輕輕拂過蕭欽竹浸染血色的銀甲, 嘆道:“郎君,希望有朝一日, 我也可以放心隨你去看塞外草原黃沙,愿你平安?!?/br> 蕭欽竹沒說話,只是用力擁抱她,將頭埋在莊良玉的頸側, 深深呼吸,像是想要將她的味道刻入自己的血液中。 此去山高路遠, 戰火連連, 一別更是不知何日才能再見。 蕭欽竹強迫自己放開手,用力看著莊良玉的身影, 似是害怕自己一去不回,此成永別。 “我會等你回來,等你帶我去看關外的那一天?!?/br> 蕭欽竹攥著她的手掌緊了又緊, 最后才依依不舍地松開, 轉身離去,一眼不敢多看,像是怕再多看一眼便會沒了勇氣。 莊良玉站在太儀殿門前, 看著蕭欽竹的背影匆匆而去,禁不住生出一絲惆悵。 此去北征路遠, 前途未卜, 也不知蕭欽竹能否打破劇情的限制活著回來…… *** 榮親王掀起的這場叛亂來勢洶洶, 其影響范圍之廣博遠甚當年的永元門政變。 順德十三年,四月十五。 距離動亂已經過去五天時間,朝政已經恢復正常,但傷筋動骨的大雍不知要多久才能從這次重創中緩過來。 莊良玉五天睡過的時間還比不上往日的一天,全靠一股精神頭吊著自己。 五天的時間里,她借由榮親王謀反一事徹底整改國子監,取消原來的六學,重新編排學科與年級,將六學變為十三科,整個國子監從原來的九年學制延長為十年,重新按照應用類別規劃門類,將監中眾多夫子和學子重新分班。 這是她早有計劃的事情,現在終于能實現了。 沒了榮親王以及其背后世家的阻力,莊良玉的改制方案推行得極為順利,現在僅存的障礙是地位尷尬的太子趙衍慎,順德帝沒說要如何處置他,于是就尷尬地停在一個備受冷遇的境界。 因著江皇后被廢,江家的勢力大受打擊,短時間內也難以空出人手來針對莊良玉。 是以在混亂過后,莊良玉迎來了最好的發育期。 四月十六,改制后的國子監開學,一眾學子在激動與期待中即將迎來他們嶄新的,前無古人的學習生涯。 莊良玉將學制里要求的十年劃分成兩個階段,前頭六年是通識教育階段,后面四年是專業教育階段。 有人說她這是多此一舉,莊良玉笑而不語,努嘴指指一旁放著的通牒公文,上面詳細寫了參與謀反的大臣們都犯了什么罪過。 “如果不多此一舉,等著讓這些小羊羔們去步這些人的后塵?”莊良玉笑吟吟說道,眼神里盡是揶揄。 雖然順德帝此次清查牽連人員范圍甚廣,但對其家人卻并未過多苛責,只對其考取功名的官職做了限制,并未限制其參與科舉的機會。 其仁德之名愈甚。 趙衍恪問道:“眼下國子監被你改成了徹徹底底的學監,如何讓學子學習為官之道?” 莊良玉微笑,從眾多卷牘中拎出一份批示公文,上面赫然寫著“太院公辦許可”。 趙衍恪接過公文,細細查看,忍不住嘆一聲周全。 莊良玉早就想到了這些情況,在國子監之外準備籌建一個單獨的院系機構,讓一心只想做官的學子在后面四年里到太院學習,下放到各個行政部門參與實習。 在真實感受過從基層開始的從政生涯之后,再來抉擇自己是否要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你——如何想到了這些?”即便趙衍恪現在已經放下了曾經對莊良玉有過的想法,但看到與上輩子截然不同的人,還是讓他忍不住心生慨嘆。 莊良玉笑得純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而已?!?/br> “你這條渠,能夠打通大雍未來上百年的路?!壁w衍恪是個帝王,身為一個曾經的掌權者,他更能超脫皇子的眼界與框定去看問題。 一眼便能看得出,莊良玉在做的這些,才是真真正正的“不爭一世爭百世”。 他甚至忍不住在心中生出些微妙的怨恨,若是上輩子的莊良玉也能有如此才干,他何苦將登基稱帝之路走得那樣艱難,又何苦在執掌大權之后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趙衍恪問道:“莊良玉,你做這些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他幾乎可以預料到自己將會聽到一個宏偉的目標,一個遠大到足夠震驚世人的理想。 然莊良玉只是云淡風輕道:“為了開組會?” “組會?” “你在開什么玩笑?怎么可以是開組會!”洛川郡主從門外走進來,滿眼都是不贊同,甚至是嫌棄,“你是國子監的祭酒,你的目標怎么可以只是開組會!” 莊良玉眨眨眼,誠懇道:“可我真的只想開組會?!?/br> 趙衍恪覺得離譜,蹙著眉頭不可置信,“你就為了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組會然后搞得大雍上下雞犬不寧?” 莊良玉露出無辜的神情,又一板一眼地糾正道:“是為了開一個優質高效且心無旁騖的組會?!?/br> “所以你就為了吃國子監這頓餃子而如此大費周章?”洛川郡主覺得簡直離譜到家了,就沒見過莊良玉這么異想天開的人。 熟料莊良玉竟然還義正言辭地糾正,“不,我是為了開組會這點醋,才包了國子監這頓餃子?!?/br> 竟然該死的還有幾分道理! 洛川郡主:“……” 趙衍?。骸啊焕⑹悄??!?/br> 這完全就是莊良玉能做出來的事情,以至于二人對她的初始動機毫不懷疑。 洛川郡主追問道:“接下來你打算怎么做?” 莊良玉露出成竹在胸的神情,老神在在地說道:“制度規范化,流程標準化,模式專業化?!?/br> 洛川郡主:“……說人話!” 莊良玉神秘一笑,“您請好便是?!?/br> *** 世家倒臺留下了大量產業缺口,真個是新生力量可以快速成長補上的關鍵階段,能不能百花齊放就看這個風口能不能抓住。 在重新調整分科之后,莊良玉將大量學子提前送入莊家在西都城郊的農莊,有的參與直接生產,有的參與直接管理,用自家田地做試驗田,交給學子們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