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只想要GDP 第161節
書迷正在閱讀:勇者和她的牲畜們(nph)、妖后與暴君前夫雙重生(1v1,h)、上將小姐的調教指南、萬物圖書館與禁忌之書、[演藝圈]死灰不復燃、轉身遇見轉世的你、童先生與狼、遺忘之境、能不能聊天別撩我、搖曳之心
定國?公夫人怎么能不憂心忡忡! 對此,寧氏反倒十分坦然:“事已至此,憂愁又有什么意義呢?此事成與不成,都不是府上能夠做主的,以當今天子的志向,怎么會容不下我?這樣一個女子?” 定國?公夫人強撐著精神笑了笑,又要找名醫跟方士替女兒?調理身體,本朝還沒有被廢掉的皇后,立儲又從來都是嫡子為先,只要女兒?能夠誕下一個皇子,后半生也?就有了指望。 寧氏見狀,卻?正色將?母親攔住了:“上天注定我?命中有子,想必早晚都會有,若是沒有,強求反倒容易生出禍事來?;适蚁騺砑芍M巫蠱之事,更不可自宮外?夾帶東西進入大內,母親此時去找名醫跟方士來,若是被人拿住把柄,趁機去做文章,又該如何是好??” 又笑著寬慰母親:“我?向來體健,身體無病,難道還怕不得生育嗎?母親生我?的時候,也?是年?近五旬呢?!?/br> 寧氏是定國?公夫婦的老來女,跟最?上邊的大哥在年?紀上幾乎差了一輩兒?,府上的世孫都要比她大上兩歲。 定國?公夫人聽她說的這般條理,心下且是欣慰,且是難過?。 她有好?幾個兒?子,卻?唯有這一個女兒?,先前陷到吳王之亂里,已經痛心斷腸,此時又要嫁入深宮,實在是…… 寧氏猜到母親的想法,便著意開解她:“您若是實在擔憂,不妨往成寧長公主府上去走動一二,太后娘娘在深宮之中,咱們等閑見不到,但同長公主殿下卻?有些舊交,陛下還是很敬重這位長姐的?!?/br> 定國?公夫人頓覺豁然開朗。 …… 曾經的太子妃、如今的謝太后,對于寧氏這個皇后的人選,其實是存在一些不滿的。 她雖然具備有尋常人所?沒有的智慧與沉著,但她顯然也?不是完美的,在謝太后眼里,自己的兒?子要配一個各方面?都頂頂好?的女子才行。 出身要好?,要有才情跟智慧,容貌端正,因為兒?子從前身體不是太好?,為子嗣起見,最?好?找個比他大兩歲的,一來有利于生育,二來也?會照顧人。 但是寧氏…… 謝太后不否認她曾經是一個合格的王妃,也?由衷覺得她是一個相當出眾的女子,甚至于不介意大行皇帝補償她一份比肩皇室公主的殊榮。 但是謝太后也?的確并不想要一個比自己兒?子大六歲,且從前還跟自己當過?妯娌的女子做她的兒?媳婦。 她為此有些郁卒,只是礙于那是大行皇帝的遺詔,到底也?不能加以否定,只能默認。 成寧長公主為此特意入宮去勸母親:“美玉微瑕,也?仍舊不能妨礙到那是一塊美玉啊。寧氏的德行與cao守,您能挑出什么毛病來?滿京城找找,再尋不到這樣心氣和品格的女子了?!?/br> 謝太后瞥了她一眼,沒說話。 成寧長公主就知?道母親其實也?明白這道理,只是到底意難平,遂笑道:“娘啊,您姓謝,又不姓寧,也?不從國?姓,天子娶從前的叔母為皇后,也?礙不著您謝家的事兒?啊?!?/br> 謝太后哼了一聲:“常言道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既做了皇家的媳婦,難道還管不了皇家的事?他是天子,可也?是我?兒?子!” 成寧長公主便道:“既然您是皇家的媳婦,那皇家的前任族長跟現任族長都不覺得丟臉,主動促成此事,您又有什么好?在乎的?” 謝太后神色微松,抬手揉了揉太陽xue:“你這張嘴,可真是……” 成寧長公主親親熱熱的坐到母親旁邊,說:“大一點也?有大一點的好?處啊,春郎早成,真找個與他年?歲相仿的,只怕還說不到一處去呢,沒人明白他,懂得他,也?怪孤單的。至于子嗣,寧氏自己也?是定國?公夫婦的老來女呢?!?/br> 謝太后側目看她:“我?是如何想的不重要,春郎怎么想,才重要!” …… 劉徹…… 劉徹其實沒什么想法。 他事先并不知?道天子臨死之前給他選了個皇后,不過?就算知?道,也?不會太在意。 二嫁過?的,沒關系啊,我?媽也?是二嫁進宮的。 我?媽前邊還給我?生了個jiejie呢,從前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之后馬上就把jiejie接進宮,跟親媽團聚了。 他是真不在乎這個。 且再三盤算之后,他覺得寧氏這個皇后的人選,其實不錯。 智慧,豁達,母家沒有后顧之憂,品格在及格線以上,一個皇后能做到以上四點,還要什么自行車! 他糾結的撓了撓頭:“就是總感覺好?像有什么事情忘記了……” …… 居巖關。 從前的定安公主、如今的英親王穎娘,正跟唐佐和弟弟的老婆們面?面?相覷。 啊這…… 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第106章 東宮薨逝那年, 還不到三十歲。 他是死于急病,雖然臨終前多多少少承受了些折磨,但?是到底持續的時間不長, 因而人雖死去,形容倒不十分?難堪。 東宮只覺得自己整個人都變得輕松起來,病痛仿佛也從自己身上徹底抽離, 他起初還想著吩咐看賞,厚賜治病的太醫,卻在發覺自己的身體從塌上飄了起來, 再看見雙目閉合躺在塌上的、自己的尸體之后,隨之緘默起來。 向來端方有?禮的妻子第一次露出如此失態的形容,跌坐在地,失聲痛哭, 長女低著頭, 牽著母親的衣袖無聲的流淚。 穎娘跟春郎還小,大抵還不明白父親的離去對于他們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 懵懵懂懂的站在一邊,不知道周圍人為什么哭得如喪考妣。 而他的父親,年過?五旬的天子則宛如一座沉默的大山一般, 靜靜的矗立在殿中,神色悲哀,甚至于隱約透露出幾分?絕望。 他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兒子, 還是這偌大江山的繼承人??! 太子本系嫡長, 又天資出眾,自然可?以服眾, 如今陡然病逝,不只是天子的前路, 連帶著這個國?家的未來,也隨之陷入到了黑暗之中。 后繼之君從何?而出? 立嫡出的皇孫還是壯年的皇子? 皇孫年幼,且又病弱,可?以立他為皇太孫嗎? 若立皇子,是該立諸子之中的最長者,還是該立最賢者? 怎么能叫天子不為之絕望呢! 而在此之外,他也是一個父親,一個剛剛失去了自己親手教養大的孩子的父親??! 天子在東宮身上傾注了太多太多,甚至于可?以說,東宮之于他,不僅僅是兒子,也是他理想中自己的另一個化身。 天子把?自己想要卻沒能得到的東西,全都傾注在了東宮身上。 父親的寵愛,諸皇子之中一騎絕塵的地位,生母元后的追尊,甚至于他沒有?再立繼后,待到東宮年紀稍長,便揀選天下名儒為太子的老師,之后又精心為他挑選了東宮屬官…… 人心都是rou長的,天子對兒子掏心掏肺的好,東宮又豈會一無所知? 他是在天子的臂彎里長大的,也是在天子的庇護下搖搖晃晃的走?進朝堂,繼而站穩腳跟,可?是他的父親,甚至于還沒有?等到兒子的孝順和敬奉,自己便先一步撒手而去了。 東宮的魂魄漂浮在半空中,眷戀又不舍的看著留在人家的至親,向來喜怒不形于色的天子立在他的病榻前,無聲的流著眼淚…… 阿爹,孩兒以后不能再向您盡孝了??! 身后的鬼差已經開始催促,東宮既然已經身死,自然不得在人間繼續停留,他憂心忡忡的看了父親和妻小最后一眼,戀戀不舍的跟隨鬼差離開。 到了地府之后,閻君翻閱了他的生平記述,神色和緩:“太子在世?時屢有?功績,主持了黃河治水的大事,可?保沿岸百姓兩百年無災,這是大功德啊,又主修了上古至于南朝的詩賦名篇,也可?流芳于后世?……” 再三斟酌過?之后,又詢問他的意見:“功大于過?,如若就此投胎的話?,來世?仍舊可?入富貴人家,安泰終生,若是不想投胎的話?——有?沒有?考慮過?在地府當個鬼差???” 東宮尚且沒有?飲用過?孟婆湯,心里既記掛老父,也難舍妻小,如何?能夠放心投胎,立時便道:“既如此,我?愿在地府為一鬼差?!?/br> 閻君欣然頷首,又大手一揮,給了他一個福利:“你?的祖先們都在東邊的那片府邸中居住,你?雖未曾做過?皇帝,卻也是地府中人,若得了空,也可?前去探望一二?!?/br> 東宮聽得訝然:“先祖們都在此處嗎?” 又有?些懊惱:“早知道此事,初入此地便該去拜會的?!?/br> 到了地方之后敲門進去,迎頭便聽見里邊人嘆了數聲氣?。 “孩子倒是好孩子,就是有?一點不好——你?死得太早了??!” “你?這么兩腿一蹬下來了,倒是輕便,可?是把?你?爹給坑慘了,年過?五旬失了儲君……” “不止呢,連帶著把?自己兒子也給坑了,不能當皇太孫的皇嫡孫,哪還能安安生生的在叔叔眼皮子底下活著?” 又有?人提出了否定看法:“那倒也不一定,那孩子生來體弱,能不能活到大還不一定呢?!?/br> 東宮額頭青筋一抽,臉上笑嘻嘻,心里邊對他發起了友好問候。 你?他媽才活不到大呢! 還有?人說:“應該沒事兒吧,這么個病歪歪的皇孫,即便真的養活了,也造成不了什么威脅啊,正好用他來彰顯自己的仁德,多好的工具人?!?/br> 再看東宮滿臉茫然,似乎有?所不解,便招呼他近前些來:“你?初來乍到,還不曉得,這地府有?一面鏡子,可?以看到人間……” 東宮霎時間為之了然,也湊上前去看。 人間的天子、他的父親,正在為儲君的人選而為難,而他的兄弟們,卻都是躍躍欲試。 是啊,那可?是儲君之位,將來的天子人選,誰會不為之動心? 以東宮本人的心意來說,當然是希望那個位置能夠留給自己的獨苗春郎,只是再三考慮之后,他不得不搖著頭否定了這個想法。 春郎太小了。 只有?幾歲大。 天子年過?五旬,還會有?多少壽數呢,說句不孝的話?,若是沒過?多久天子駕崩了,留下年幼的小天子和正當壯年的皇叔們,只怕春郎的結局,會十分?凄慘。 更別說春郎的身體之于儲君之位的角逐,也是一塊實在的短板。 就算天子真的能夠活到春郎成年,可?是春郎的身體,又能堅持到什么時候呢? 太子自幼承教于天子,深深知曉“天子”二字的分?量和責任,既然自稱天子,便是要對天下人負責的,如若天子青年駕崩,又無子嗣,之后必然會導致一場皇室最高層的動亂,到最后,受苦的還是黎明百姓。 還是讓那孩子做個富貴閑人吧。 東宮心想,就讓他當個自幼病弱的小孩,被娘親疼愛,有?祖父和叔叔們憐愛,不需要他表現的有?多聰明多能干,能活下來就很好。 作為他的獨子,這孩子長大之后必然會得到親王封爵,又因為身體不好,繼位之君也不會太忌憚他,反而會加以恩待。 而他的兩個女兒背靠著嫡親的弟弟,成婚之后料想日子也不會過?得太壞。 太子妃不愧是與他心心相?印的妻室,再三斟酌過?時局之后,做出了與丈夫如出一轍的抉擇。 她沒有?鼓動母家和東宮屬官們為皇孫爭利,而是幾次祈求天子派遣御醫給兒子診脈,間接的告訴諸王,這個孩子身體的確不好——生出來的時候連三斤都沒有?,身體能有?多好呢! 天子顯然也沒有?冊立皇孫為皇太孫的想法,但?是出于對東宮的愛屋及烏,他還是配合了太子妃的行徑,讓諸王知道皇孫體弱,也順從太子妃所請,將自己潛邸時的宅院賜給他們,讓太子妃帶著幾個孩子搬出宮去了,之后也下令有?司多加關照這孤兒寡母。 但?也就是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