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囤貨求生日常 第183節
等隔溫房可以拆了,就把雙層木板撬開,這樣中間的隔溫棉和救生毯就還是完好無損的。 麻煩又耗時是真的,但是沒辦法,誰叫他們人窮物資少呢。 王清清邊敲木板邊替自己心酸:“我可真懷念那一倉庫的消防物資啊,裹著隔溫毯應抗火海都沒問題。要是我們當初能把整個南山倉庫都搬空,現在我們就直接把家里鋪滿隔溫毯,還造個什么勁兒的隔溫房??!” 一卷隔溫毯占地可不小,他們當初運力有限,只能兩三人搭伙弄一卷回來備用。 倒是緊急救生毯他們拿了不少,這會兒除了一會兒要固定到自家大門上的,以及在身邊以防萬一的那一張之外,其他的救生毯都被他們填進隔溫房的夾層里去了。 即使這樣,他們手上現有的隔溫物資也還是不夠把隔溫房的房頂夾層鋪滿,只能先緊著靠近山洞的那部分鋪,剩下的部分就用舊棉被里拆出的棉絮填充。 吳星月揮著錘子把一根長釘砸進木板邊緣:“別做夢了姐,你要是有那本事,咱不如直接在南山占地為王,直接把那一整個倉庫都鋪滿隔溫棉,我們還怕什么極晝啊?!?/br> “你不如這么想,我們留下的那些物資,不知道救了多少人的性命,功德無量啊?!苯涸频故钦嬗心前峥諅}庫的本事,但她也只是拿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小到哪怕當時的趙家昊等人在她收完之后再回去原地看一遍,也未必能發現東西少了的程度。 原因無他,沒必要。 隔溫毯又不是槍—支彈—藥這樣落在別人手里會對她產生威脅的物資,拿再多也是堆在空間里看著好看。 她空間里的東西已經夠用了,何必把事情做絕斷了別的幸存者的生路。 而且那么多物資不翼而飛,指不定哪個幸存者腦洞一開就往空間上猜了呢? 當代年輕人誰還沒看過幾本玄幻小說,幻想過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隨身空間啊。 就算是唐安這種末世前一心訓練的孤僻崽都有過一個空間夢。 遠在南一基地辛勤挖地窖的唐安難得沒繃住自己的正經人設,靠在山壁上喝了口水,喘了一會兒后調侃道:“我這會兒要是有個空間指哪兒打哪兒,要多大的坑就收多大的地,咱也就不用遭這罪了?!?/br> 她男朋友一鋤頭揮下去:“那你到時候還要我嗎?” 這話一出,四周正在干活的小隊成員立刻開始起哄。 有和唐安推銷自己讓她換人的,也有一本正經地反駁對方說氣氛都烘托到這兒了,不開個后宮三夫四侍真的很說不過去。 南一基地自從發現溫度不對勁之后,就一直在進行地下避難所的挖掘工作。 他們沒有機器,只能徒手挖山,有時候碰到實在沒法撬出來的大石塊還會前功盡棄,只能另換一塊地方重新開始。 累身又累心。 難得有了個輕松些的話題談笑,大家一個個都亢奮得像是喝了半斤二鍋頭。 唐安支著鐵鍬挨個給了那幾個說話不著調的來了一下:“干—你們的活吧,回頭地窖挖不完,溫度上來了我們就真得生不同衾死同xue了?!?/br> 晝夜溫差的異常非常明顯。 江暮云等人發現了,南一基地的人發現了,北區基地、曙光基地,留守在西郊的小隊,以及無數藏在城市廢墟中的幸存者們,全部都察覺到了這份不同尋常。 住在山林間的幸存者們挖坑的挖坑,往山體內部擴山洞的擴山洞。 而住在城市里的幸存者們,有拖家帶口往地下建筑里遷徙的,也有物資豐富,能用各種隔溫材料武裝自己的庇護所的。 甚至還有住在城郊農村的幸存者,曾在冬季藏了一地窖的冰,這會兒正琢磨著實在不行就搬進冰窖里住的。 江暮云等人的隔溫房全部完工的那一天,南一基地正式開始往他們的各個地窖里搬運物資,為可能到來的搬遷做準備。 北區基地清空了他們最大的一處倉庫,將這處深入山體的巨大溶洞改造成了臨時避難所。 曙光基地原本就位于城郊村鎮,村民們家家戶戶都有地窖,在得到基地示警之后,幸存者們紛紛開始在地窖門口建造小屋用以阻擋風沙,防止自己進入地窖避難后被沙塵堵住地窖出口。 和即將到來的高溫相比,長期暴露在沙塵暴中的危險已經變得不足為懼了。 越來越多的人帶著面罩紗巾走出家門,為活命而拼命。 江暮云等人將自己所有可以用來儲水的容器裝滿,收起帳篷,拍掉身上guntang的沙塵。 江暮云拎著水桶,在風沙中和眾人揮手告別。 江暮云關上隔溫房簡陋的小木門,用鐵釘將門栓釘死。認真檢查了門上鋪設的隔溫棉,確認它牢固穩定不會突然從門上脫落。 還有他們為繩鈴留下的小小通道,周圍都用軟棉布做好了隔檔,拉動繩鈴的時候確實會更費力一些,但這樣可以阻擋那些想要順著通道往隔溫房里擠的沙塵。 一切準備妥當,今天就是他們最后一次出門。 絲絲縷縷的熱氣纏繞在密仄的沙塵上,貪婪地向下蔓延,注視著它被埋藏在濃黑沙塵下的獵物們。 第109章 ◎開心的第一百零九天:低溫慢煮牛排◎ 隔溫房的存在拖住了山洞內的溫度上升的速度, 短暫地讓山洞內部的溫度停留在了三十五度上下。 這個溫度不得不說讓幾人松了口氣,至少農作物們好像還能茍延殘喘一段時間,運氣好說不定還能熬過這次高溫。 農作物們的住處, 他們都統一按照人類居住標準給安排好了隔溫房。 大桶大桶的水絕對夠它們幾個月的用量。 用來給農作物們供水的紗布條們, 也都被他們細心地固定在了種植盆上, 保證不會有哪條紗布意外滑落,導致一盆珍貴的農作物渴死。 而他們養的那些崽子們,也全部都搬到了隔溫房里生活。 兔子們要打洞,彼此間又好像有點什么大仇,沒法住太近, 只能分散養在王清清等幾個家門口有泥巴地的人那邊。 像江暮云家門口這樣直接就是一塊大石臺的,那些兔子就算把爪子刨出火星來也打不出兔子洞。 給兔子們儲備食物也很簡單。 這天氣又干又熱,江暮云等人只要在砍樹的時候順帶著割點草料, 不管放哪兒都能讓它們火速變成可以長期儲存的干料。 王清清等人甚至移植了幾塊新鮮植物到它們窩邊。 就是不知道在這種溫度下,那些沒人澆水的植物能不能頑強地活下來。 反正他們是不可能勻出水來給植物澆水的。 只要這些兔子別吃彼此別餓死,那就拿干料將就著吃吧, 瘦點兒也無所謂, 他們可以等之后再把它們養回來。 實在不行還能往里摻點兒蘑菇干, 就當給它們換換口味。 江暮云家的幾只雞也不用她催,隔溫房一建好就自覺主動拖家帶口地搬了過來。 這幾只雞不像那些兔子會自己往深了打洞,要是把它們放外面, 等極晝過去之后,它們就直接變成真窯雞了。 崽子們的搬家事宜都安排好了, 江暮云擁有了大把的空閑時間來改善自己的蝸居環境 。 江暮云空間里不缺冰不缺水, 她選擇直接在山洞里擺一堆冰塊降溫。 冰塊降溫容易讓山洞內部不同地方的冷熱不均, 舒適度肯定比不上空調, 但江暮云也沒想過要住浮動房。 在浮動房里開空調, 就意味著空調外機排放的熱氣會往山洞里散。 以前天天出門,只有晚上回家后在浮動房里活動,往山洞里散熱氣倒是無所謂。 現在不一樣了,她和小白得天天在家待著,說不定一待就是一兩個月,要是開空調,那空調必然是二十四小時都不會停的。 想也知道山洞的散熱能力絕對頂不住她這么折騰。 而且這樣一來,空調會不會被悶壞是兩說,山洞里肯定是沒法待的。 那她和小白就都得一直在浮動房里窩著。 這可是以月計數的時間長度啊,這要是整天在浮動房里窩著,那真的是比坐牢都不如了。 在山洞里裝空調也是同理,她怕空調開的時間久了,隔溫房里的溫度反而比外面更高。 那這隔溫房還隔個什么勁兒啊,改名烤箱得了。 江暮云想了不少辦法試圖讓山洞內的溫度均勻一點,最后所有投機取巧的辦法都失敗了,她只能用最樸素的辦法——把山洞里所有雜物都收進空間,只留一張床和一個沙發,然后把冰塊放在山洞四周,直接把中間的活動區圍起來。 這樣雖然重心活動區的溫度不比周邊溫度低,但至少不會讓她從沙發一頭滾到另一頭的時候都能感受到明顯溫差。 夏天嘛,空調開十六度和二十六度都各有各的舒服,正常都不會覺得熱。但要是剛從十六度空調房里出來跑到二十六度的環境中,那原本不熱也會覺得熱。 這個安排江暮云自己是挺滿意的,就是小白不開心了好幾天。 它怕熱,平時都是直接趴在冰塊邊上的。 江暮云把冰塊放在沙發邊、床邊的時候,它可以同時挨著冰塊和江暮云,納涼和被摸摸頭兩不誤。 可現在冰塊都被挪去邊邊角角了,它的快樂瞬間就少了一半,江暮云給它開罐頭都彌補不了的那種。 還有個比較麻煩的事就是做飯。 江暮云空間里是有許多之前打包好的成品飯菜。 她之前每次打包的飯菜都是按照百人份工地餐標準來的,她一個人天天吃也能吃個好幾年,這會兒空間里還放著大半呢。 但是這飯菜再好吃,種類也終究是有限的。 尤其相同的菜每次吃都是同一個熟悉的味道,一丁點變化都沒有,吃多了總會膩。 江暮云偶爾還是想自己開個火,弄點新奇食物換換口味的。 她自己做不出多好吃的飯菜,但跟著教學視頻用半成品做點懶人餐還不簡單。 況且江暮云她自認炒菜不行但燉菜手藝一流,她還會自己弄燜鍋吃呢,喂飽自己不成問題。 還有之前楚不聞教她的各種手殘也不會炸鍋的末世食譜,做蘑菇的做rou干的都有。 前世必須天天吃這些東西的時候,江暮云自然是看見它們就惡心。 現在她每天正常吃飯啥都不缺了,也就不那么抗拒蘑菇和變異動物rou干了,有時候嘗嘗這些老味道還挺懷念的。 外頭他們搭好的廚房暫時沒法用,早在風沙起來的時候他們就把廚房的煙囪給封了,就怕沙塵堵煙囪。 而在山洞內用小爐子燒也不大行。 江暮云空間里要啥有啥,她做菜不局限于水煮,現在山洞里通風不行,她怕弄出油煙來,味道幾天都散不掉。 江暮云就只能趁著外面隔溫房溫度還沒那么高,端著爐子在隔溫房里做菜。 她還特意每回都按最大分量做,做多了就放空間里存著,下回想吃了就直接吃現成的。 就這么跑了一段時間之后,也不知道是她做飯的溫度都攢下來了,還是外界已經正式變成了低溫烘焙大烤箱,總之,隔溫房里的溫度,也不再是靠忍忍就能待下去的了。 江暮云只能回家,靠空間里的存糧生活。 好在她這段時間也折騰了不少五花八門的食物,每天輪著花樣吃,偶爾煮點兒氣味不重的東西找找新鮮感,日子過得也挺好。 而隔溫房里的原住民,那兩大三小五只雞,不,現在從個頭上來看,它們已經是五只大家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