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被迫登基 第140節
書迷正在閱讀:欲撩,才夠野、慢穿之乙女終結者(NPH)、「武俠」這是古早流恩批文、崖邊(叔侄1V1)、性單戀上頭了(1v1 現言)、招惹(校園1v1)、rou欲彌漫(合集)、我在修仙世界當收尸人、七零年代文醫生不好當、全娛樂圈都不知道我很有錢
魏溫畢竟是專門的傳話人,這些信箋他自然有?閱讀的權力。 隨便拆開一封,不出意料,清一色全部?都是請教小表弟怎么治理洪水的,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一個比一個刁鉆。 畢竟若是一些簡單的情況,幾個學生自己就自行處理了,也犯不著花費這么大功夫專門過來問?一問?。 魏溫沉默了一瞬,他自知時間緊迫,接到消息之后立馬就想辦法送到宮里頭去了。 大約半個時辰的功夫,葉朔就收到了厚厚一摞的書?信。 在八個學生里頭神秘而強大,但其實只是個還差幾個月才滿十一歲的葉朔:“………………” 救、救命………… 第129章 考驗 果然這種差事不是那么好攬的。 但既然求救信都已經放到自己跟前了, 還能怎么辦?葉朔就只能一?樣?一?樣?幫著看啊。 隨手?拆開一?封,畢竟都是搞工科的,上來也沒別的廢話, 直接進入正題。 原來這個?叫鄒烏的少?女是請教他如何合龍門的, 所謂合龍門,便是堵豁口的時候剩下的最后一?道口子, 遂稱為龍口。 治理決口能否成功, 全在這合攏龍口上頭,若是合成功了就能順利把?豁口堵上,不成功洪水則會繼續蔓延。 這位名叫鄒烏的少?女被分?到了源河下游的某個?大支流處, 如今支流的堤壩馬上也要被沖壞了, 河寬將近五十米,水流湍急,故而缺口合堵多?次都未成功。 水流急,水壓強,現如今又沒有吊機,僅靠人力能夠抬動的東西極為有限,區區木石重量不夠,鎮壓之物很快就會被沖走。 將近五十米的河道啊, 根本就封不住口子,實在是沒辦法了,鄒烏才會寫信過來求助。 葉朔飛快翻找了一?下有沒有類似的經驗,片刻后, 他提筆寫下自己的建議。 一?旁的小路子就只知道自己主子似乎是極為忙碌的樣?子, 根本不知道他究竟在做怎樣?的一?件大事。 花了整整兩天時間, 葉朔將這一?批的書信處理完畢。 凡大災之后必有大疫,葉朔最后順便將現代?的一?些防疫經驗寫了出來, 比如不能飲用如今源河的水,以及井水也一?定?要燒開才能飲用等等。 等把?這些事情都交代?完之后,葉朔已經累的不行了。 然而救人如救火,葉朔絲毫不敢耽擱,馬不停蹄叫小路子趕緊把?回信送到大表哥手?上。 看著眼前的一?厚摞,大表哥震驚不已,久久難以回神。 竟然真的能一?一?回答上來…… 大表哥幾乎是連夜叫人將這些書信送出了上京城。 兩天后,一?行十五人,包括曾墨淮曾先生以及他的大弟子等人在內,都紛紛收到了回信。 曾墨淮雖說對洪水治理一?事駕輕就熟,但這回源河決堤非同?一?般,即使是他也覺得棘手?。故而葉朔的回信同?樣?也能給他提供更多?的思路。 只是葉朔畢竟遠在上京,沒有親眼看到真實情況如何,只能根據他們的文字描述然后給予解答,至于究竟適用不使用,最終還是要靠他們自己把?握。 但即使是這些,也足夠了。 曾墨淮看到信中那句“源河善淤,善決、善徙,我聽先生之言,如今源河兩側北高?南低,恐有南決改道之險,望先生慎辨”之后,表情不由得一?變。 隨后他數了數日子,發現距離上次源河決堤確實已經過了將近百年了。 源河本就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這一?說,九皇子如此猜測,倒也并非無的放矢。 大周雖說缺洪水治理這方面的人才,但也并非一?個?都挑不出來,只是人少?,人手?不夠罷了。 曾墨淮很快將這件事情告知了與自己共同?治水的兩位大人。 兩位大人一?個?激靈,三人很快就帶眾人四處奔波了起來,開始仔細觀察起了河流的流向。 發現幾十里開外的河岸確實在不斷的消逝、崩塌,三人頓時心中一?凜。 隨后曾墨淮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為之震驚的決定?—— 搶收、棄城。 當然,所謂的棄城不是指此處,而是下游有風險的地方,根據曾墨淮的估算,大約有三座城池有極高?的被波及的風險。 而大量搶收的話,今年的糧食產量恐怕不容樂觀。 但如果不搶收,萬一?源河真的改道或者南決了,那就不只是糧食減產的事情了,整個?大周的根基勢必將會被動搖。 源河改道歷來不是一?件小事,情況嚴重了改朝換代?都有可能。 所以做與不做,這個?決定?權很快就交到了景文帝的手?里頭。 景文帝不是那種優柔寡斷的人,他寧愿最后是虛驚一?場,也不愿賭這一?把?。 很快,景文帝這邊就有了決斷。 他甚至派遣了暗衛,快馬加鞭通知各處的知州,凡涉及到源河改道一?事的五日之內即刻搶收,然后棄城。 其?余的暗衛則通知了相鄰城池,讓他們用最快的速度,著手?搭建臨時住所,用以收容這些人。 三座城的百姓說少?不少?,說多?也不多?,分?兒化之,尚且能夠容納。 至于百姓的思想工作?,卻不是那么好做的。 畢竟好端端的,突然通知他們搬離自己的家園,大部分?人都不樂意,跟他們說源河改道的事情他們也都聽不懂。 而田地里的糧食也不是那么好搶收的。 若是放到現代?這事兒肯定?不好辦,但要知道這可是封建社會,反而更容易cao作?一?些。 景文帝直接施行了高?壓政策,通知三位知州,若是百姓不從,就讓守城的士兵直接搶收,然后這些糧食就由當地官府接手?,等到了新的城池,再?進行統一?分?配。 這種情況下百姓肯定?不同?意啊,現在自己收的話糧食少?是少?了點,但也總比直接上交官府強吧? 見守城的士兵直接就動真格兒的了,如此來上這么一?兩回之后,其?余百姓無奈之下只能拼命搶收,強忍著心痛,哪怕糧食都還沒有徹底成熟就已經將其?割了下來。 糧食在哪兒,人就在哪兒。 五日時間一?過,景文帝也已經成功將其?他地方的士兵臨時調度了過來,然后在這些士兵的“護送”之下,百姓們按照批次,依次向著旁邊的城池進發。 當然,其?中不乏死都不肯離開的,其?中有百姓有富戶,這極少?數的一?部分?人著實是沒有辦法了,暗衛就地格殺了幾個?之后也不見他們妥協,故而當地的知州也只能放棄。 生死有命,個?人選擇不同?,勉強不來。 好好的茅草屋和?大瓦房,如今卻變成了堪堪能夠遮擋風雨的大棚,就在三處的百姓滿心怨憤之際,突然聽到遠處傳來訊報—— 自己老?家被大水淹了。 昨天一?夜之間,源河仿佛攜了滅世之勢,無數流水鋪天蓋地的涌了過來,三座城池其?中一?座不過短短兩個?多?時辰的功夫,淹的連城樓都看不見了。 剩下兩個?也好不到哪兒去,一?多?半建筑和?房屋都不見了。 站在高?出,看著幾十里外漫灌的大水,三處的百姓好半晌說不出話來,心中的怨憤更是一?掃而空,盡數化作?了慶幸。 他們在慶幸官府及時通告,而沒有被淹到的地方的百姓呢,同?樣?也在慶幸,只不過他們慶幸的是這大水沒有經過自己這里。 另一?邊。 大約是幾個?學生和?曾墨淮相互之間通訊過于頻繁,葉朔的回信穿插其?中并不顯眼,故而也就未引起旁人的注意。 得到葉朔回信之后,鄒烏思考片刻,覺得此方法可行。 五十米的河道太寬,但可以將其?分?成幾份來弄,這樣?決口的地方雖然多?了,但水流量小了,然后再?逐一?進行封堵,盡管工程量大了,但卻有極可能能夠解決當前的困境。 說做就做,鄒烏這邊即刻將自己的意思傳達了下去,然而讓鄒烏沒有想到的是,她這樣?的提議,很快就遭到了當地知府的反對。 對方甚至覺得鄒烏是在害人。 “你?知不知道這樣?做,很可能會導致堤壩決堤?” 鄒烏怔了怔,自然是知道真正的考驗來了。 第130章 做賊 鄒烏是年紀小, 又不是傻,她?不可能看?不出周遭人對她?看?似尊敬,實?則怠慢和不屑一顧。 若是之前也就罷了?, 鄒烏不知道如何處理的情況下會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如今自己已經得到了?方法, 并且經過估計確實?可行,不論如何鄒烏都是要試一試的。 而那邊的知府還在繼續:“將原本的堤壩墩子分成三?份談何容易, 若是這樣, 那之前的努力不就都白費了?嗎?” 頭一回聽說把?原本一個的豁口砸成三?個,也頭一回聽說豁口越堵越多的。 原本只是堵一個,現在將堤壩墩子分成三?份, 不就是需要堵三?個了?嗎? 知府可不是會覺得眼?前的少女是在瞎胡搞嗎? 但其實?五十米寬的河道, 尋常木石根本就無能為力,分成三?份,每一份看?做一個整體來治理,就相當于將水流量節分成了?三?份。 只一份的話水流量太?大堵不上,三?分之一難道還能堵不上嗎? 冒險是必然的,可如果這么下去,堤壩徹底垮塌也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思路被打開?之后,鄒烏頭腦越來越清晰, 忍不住同知府據理力爭了?起來。 但無奈,之前從來沒有人這個干過,知府依賴往日的經驗,無論如何都不肯松口。 眼?見時間?越拖越久, 本就豁開?了?口子的堤壩越發的搖搖欲墜, 隨時都有可能徹底崩塌, 鄒烏急了?。 人大多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寧愿自欺欺人就讓它這么爛著, 也不肯以一種?自殘的方式去清除頑疾。 這堤壩眼?下雖然爛,但好歹沒有徹底失去效果,萬一打開?另外兩道豁口后,徹底完蛋了?怎么辦? 鄒烏最后被逼無奈,只能越過知府,直接飛鴿傳書給欽差大臣。 如今的欽差乃景文帝耳目,跟景文帝一樣都是雷厲風行似的人物,加上洪災之事刻不容緩,等細細琢磨之后,確定按照傳統的方法,肯定是堵不上了?,故而他當機立斷,決定冒險一試。 回信傳來之后,若是自己再阻止,出了?什么事就得自己擔著。但若是欽差首肯,再有什么問題那就是欽差在自己上頭頂著了?。 知府見到回信之后自知烏紗帽算是保住了?,也就沒有再繼續為難鄒烏。 鄒烏一聲令下,其余人這才?紛紛動作。 就這樣,在鄒烏的指揮下第一個豁口被順利堵上了?,再然后是第二個,等到了?第三?個的時候,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頭,畢竟能否順利將洪水攔于此處,就全看?這最后一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