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十年代小知青 第7節
徐寧斜著眼睛說道,“你好,我叫徐寧,歡迎你們來榆樹村下鄉,我來自京市,” 又指著旁邊站著的徐安說道,“這是我弟弟,徐安,”說完就兩手抱著燒火棍,叉著腿站在那里不說話了, 李妙掂著腳往屋里看了一眼,笑嘻嘻的說道,“徐知青,你在煮飯呀?我們能到你家里看看嗎?”徐寧面無表情的說道,“屋里太亂了,不方便,”李妙臉上呆了呆,一副委屈的樣子,后面的李鳳嬌嘀咕了一句,我就說她不好相處吧,你非要來。 徐寧聽到了,斜著眼看著她說道“怎么屁股癢癢啦?要不我給你撓撓癢?”說著就往她走去,李鳳嬌轉身就往知青院跑,林秋華也跟著她后面快步走了,另外三人目瞪口呆,還是林妙先反應過來,尷尬的笑笑說道,“徐知青,既然你不方便,那我們就先走了,改天再來拜訪,”說著就拉著兩個還呆在那里的人走了。 等幾人走遠,姐弟倆噗嗤笑了。 姐弟倆吃過飯又準備上山了,趁現在還不算太冷,多存點過冬的東西。 徐寧打算明天進趟城,從空間里拿點東西出來了,家里的東西都吃的差不多了他每天都從空間里拿一點出來摻著吃,但也該吃完了,要不然許安該懷疑了,原主的父母應該也就是這幾天就到了,他們來之前家里要多備點吃的。 兩人剛剛鎖上房門,就聽到孫浩喊道“徐知青,有你的包裹,快過來領,”許安聽到了,丟下背簍就往前面知青院跑,徐寧也隨后跟過去, 姐弟倆拿到包裹后就匆忙回家了,跟著包裹一起來的,還有一封信和一張匯款單,是津市軍區的地址,是他們的大哥徐洋寄來的,徐寧打開信,上面說,姐弟倆上次寄得信他已經收到了,夸姐弟能干,現在都有自己的房子了,說他有探親假的時候就過來看他們,還說錢他以后每個月都會給他們寄,需要買東西的時候就用,讓徐安聽jiejie的話,最后隱晦的說了一句,在村里不要說家里的情況,不要給家里聯系,等著爸媽聯系他們。 徐寧又打開包裹,里面是一件軍大衣和兩雙棉手套,知道這肯定是徐洋自己發的舍不得用,給他們寄過來的,他去當兵還沒有一年怎么會存下這些東西?軍隊里的物資也很緊張,津市那邊冬天也很冷,他把軍大衣給他們寄過來了自己肯定沒有穿的了。 想到這里,徐寧打算寄點東西給他,到時候原主父母也到了,一起把這個消息寫信告訴他。 剛想說讓徐安把東西收起來,上山了,就看到許安拿著信邊看邊哭,徐寧看到他這樣,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抱著他安慰道,“小安不哭了啊我們聽大哥的,爸媽小弟他們會沒事的,走,我們去多撿點松子,榛子這些,到時候給大哥寄點過去,” 許安重重的點頭說道,“姐,我們多撿點給大哥多寄點,等有了爸媽和小弟的消息,給他們也寄,” 許安下午干勁更足了,姐弟倆一下午比平時多撿了一大筐。 第二天,徐寧去城里問他去不去時?他搖頭說道,“姐,你去吧,我去上山撿松子,你放心,我不往山里面走,我和建民兩個跟著村里的嬸子一起撿,” 徐寧叮囑他一次不要背那么多,背不動就等她回來背,看徐安點頭應了, 徐寧才背起背簍往村口走去,剛到村口就看到老陳頭在牛車上坐著,牛車上還有一男一女抱個孩子,這幾天村里的人都往山上跑,少有人進城,等徐寧坐到車上,老陳頭就不等了,也等不到了。 徐寧和老陳頭約好回去的時間后,就先往趙建設家里走,他這次來給趙建設背了一背簍板栗和榛子,松子還沒有脫松塔,就沒帶,蘇寧到趙建設家里的時候,趙建設的媳婦蘇紅梅和一個老太太在家,兩人長的比較相似,應該是蘇紅梅的母親, 蘇紅梅看到徐寧忙抱著孩子迎出來說道,“小寧啊,你好久沒到嫂子這里來了,快進屋里坐,” 徐寧跟著她進屋,把背簍放在桌上,把上面的布掀開說道,“嫂子,這是我和我弟弟在山上撿的,今天給你們送點過來,” 蘇紅梅一看那么大一背簍,說道,“怎么拿那么多?嫂子留一點就行了,等下帶回去和你弟弟吃,這板栗冬天煮飯的時候放進去,能當糧食吃,” 徐寧說道,“嫂子,這東西山上多,在鄉下不稀罕,這個是剛摘下來的,還沒干,你拿到外面曬曬,今天太陽好,我給你倒到外面院子里吧!”孫紅梅就拿了幾個口袋墊在下面,徐寧就把簍子里的全部倒出來了, 徐寧放下東西就準備走了,她買了東西準備早點回去下午上山呢,蘇紅梅看留不住她,就小聲問她要不要毛線?徐寧聽了眼睛一亮,她空間里沒有毛線,打算哪天去黑市看看,織個毛衣毛褲給徐洋寄過去呢, 徐寧說道,“嫂子,我沒有票,” 蘇紅梅說,“不要票,是供銷社昨天來了一批瑕疵毛線,就內部的幾個人知道,你如果要的話,我帶你去找我meimei,我meimei就在供銷社上班,”徐寧連忙說道,“嫂子,我要,那麻煩你帶我去一趟,”蘇紅梅就讓她媽在家里幫忙看孩子,兩人就直奔供銷社。 到了供銷社,蘇紅梅把蘇紅英拉到一邊,悄聲說了幾句,蘇紅英就帶他們兩人去倉庫了,走到倉庫蘇紅英才說,“都在這里了,你準備要多少?”徐寧看了看毛線,就染色不均勻,其他沒毛病,反正是穿在里面暖和就好。 徐寧不好意思的問蘇紅英,“紅英姐,我想多買點行嗎?最多能買多少?”蘇紅英想了想說道,“最多只能給你五斤,你也看到了,只有這些我們供銷社那么多人分,”徐寧忙說道,“謝謝紅英姐,五斤已經很多了,”說完忙掏出錢,瑕疵毛線不要票,一塊五一斤,五斤七塊五。 徐寧和蘇紅梅出了供銷社,蘇紅梅想了想,還是小聲對徐寧說道,“這段時間不要去黑市,剛剛秋收完,上面怕人倒賣糧食,抓的很緊,你建設哥都已經好幾天沒回家了,” 徐寧嚇出一身冷汗,他正打算去黑市給徐莫買兩雙棉鞋呢,聽蘇紅梅一說,瞬間打消了去黑市的念頭,點點頭,對蘇紅梅說道“我知道了,嫂子,我不去,” 和蘇紅梅分開后,徐寧不打算再逛了,找到一個偏僻的角落,把東西拿出來 到村口徐寧打算下車時,老陳頭喊住她說道,“徐知青,你不要下了,我要把車趕到牛棚去,剛好搭你到知青點。 徐寧回到家,看家里沒人,徐安應該還在山上,就趕快往外拿東西,從空間里先拿了一桶十斤的花生油出來,打開包裝就往油罐子里倒,她買的這個油罐剛好可以裝十斤 又拿了50個雞蛋,50個鴨蛋,兩只雞,一只鵝,十斤豬rou,30斤大米,30斤白面,30斤玉米面,五斤粉條,兩袋奶粉,兩斤紅糖,兩斤冰糖,兩斤大白兔奶糖,兩斤水果糖,兩斤雞蛋糕,30個蘋果,又拿了幾盒餅干,把包裝袋撕了,放在盒子里。 又拿了十斤棉花,兩床棉被,十雙棉襪子,就先拿這些,徐安也不會去留意,都是買了什么,到時候需要什么再從空間里往外拿, 從空間里拿出來的東西不打眼的就放在廚房的架子上,這個架子是他讓村里的木匠給他打的,一層一層的,可以放很多東西。 大米白面這些就放到她住的屋里,他和徐安的房里都做了一個很大的架子,放糧食菜這些,因為地方太小了,每個角落都要利用起來,許安房里的架子上已經放了四大袋野菜干,兩袋各種蘑菇干。 把這些東西歸置好,把十斤豬rou用鹽腌上,放在一個罐子里,兩只雞和一只鵝也抹上鹽掛起來,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了,掛在這里不會壞,又把50個鴨蛋鹽腌起來,徐寧看壇子還沒滿,又拿了30個出來腌上才把壇子裝滿。 徐安把這些全部弄好,看了下時間,快12點了,想著許安也快回來了,就準備開始煮飯,她從空間里拿了一只鴨子出來,打算做個老鴨湯,把鴨子砍好,洗干凈,放在鍋里燉著,又去抓了一把從山上采的各種蘑菇放在鍋里,邊上貼了一圈餅子,徐寧把柴火放進去讓它燃著,她坐在門邊剝板栗, 徐安背著背簍進來了,棉衣的扣子也解開了,頭上冒著汗,徐寧趕快把他的背簍接過來,讓他把扣子扣上,許安興奮的對她說道,“姐,我今天在山上聽嬸子們說明天要去交公糧了,交了公糧,就能分糧食啦,姐,咱能分多少糧食?” 徐寧看他高興的樣子,笑著說道,“肯定夠我們吃,你看我們還在山上摘了那么多野菜,蘑菇,板栗,到時候混在一起吃,” 徐寧高興的點頭說道,“姐,那我們趕快吃飯,吃了飯又去撿,”說完嗅了嗅鼻子,“姐,你煮的啥飯?咋那么香,”徐寧把剝的板栗倒在鍋里蓋上蓋子,說道“快去洗手洗臉馬上吃飯啦! 徐安站在鍋臺前看他姐往碗里盛湯,黃澄澄的湯里,鴨rou,板栗,蘑菇,看的許安咽口水,徐寧看到他饞的那樣,把湯放在桌子上,說道,“吃吧,慢點吃,別燙著了,” 徐安喝了兩碗湯,兩個餅子,還想再吃,徐寧馬上攔著他不準他吃了,怕他吃多了,肚子疼。 第11章 見面 很快到了分糧的日子,村委會門口的曬場上,人人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一年的收獲就看今天,那么熱衷上山囤貨的許安今天都沒去山上,早晨吃過早飯就拉著徐寧拿著口袋在這里等了。 等姐弟倆把糧食拉回家,二人又背著背簍上山了,經過村里人幾天的采摘,已經不剩什么了,姐弟倆一邊撿柴一邊采山貨, 等姐弟倆背著山貨挑著柴,從山上下來的時候,就看到恩人大叔夫妻用板車拉著糧食回來了,兩人齊聲喊道“叔叔,阿姨那中年男人看四周沒人,才說道“以后不要往這里送東西了,見面也不要打招呼,對你們不好,”說吧,就拉著板車回牛棚了,那中年女人對二人笑了笑,也進去了,徐寧姐弟對視一眼都沒說話。 第二天,徐寧打開門,就看到外面薄薄一層白霜,徐寧看看地里的白菜,打算今天全部砍了,看這兩天越來越冷,恐怕要下雪。 徐寧把買的兩個腌酸菜的大缸從廚房里搬出來放在門口,刷洗干凈,她打算把白菜砍了就腌酸菜,她穿越前,家里也是北方的,以前每年姥姥腌酸菜,她都在旁邊幫忙,所以腌酸菜對她來說很簡單。 徐安聽到外面的動靜也起來了,看她姐再刷兩個大缸,就去廚房做飯去了,煮的小米紅薯粥,徐寧刷好剛進來粥剛煮好了,把粥盛出來,又炒了油渣蘿卜絲, 心想一個鍋就是不方便,下次去城里要買個爐子回來,再買個砂鍋,冬天燉點湯,煮點粥什么的還是在砂鍋方便。 吃過早飯,姐弟倆就去砍白菜了,二分地兩人半個小時砍完了,把腌酸菜的白菜留出來,剩下的大白菜整齊的碼在屋檐下面,用油紙蓋上,姐弟倆就開始腌酸菜了,徐安把白菜外面的老葉子拔掉,清理干凈,兩缸酸菜姐弟倆一上午才腌完,下午又接著上山砍柴,找山貨。 晚上吃飯時,徐寧對徐安說道,“小安明天我去城里,你和我一起去吧?”徐安想山上也沒多少山貨了,就說他要去。 第二天剛到縣城,徐寧就帶著徐安去供銷社找蘇紅英,背簍里是蘇寧給蘇紅英帶的板栗和榛子, 走到供銷社,就看到徐紅英坐在那里邊嗑瓜子邊和人說話,徐寧進去喊道,“紅英姐,” 蘇紅英看到是她站起來說道,“小寧,你來啦!這個是你弟弟,” 蘇紅英已經在她姐那里知道了這姐弟倆的事情, 徐安喊道,“紅英姐好,” 蘇紅英說道“好好,真乖”又抓了一把瓜子給他, 蘇紅英對旁邊的人說,幫我看一會兒,就帶著姐弟倆往后面倉庫走去了, 到了倉庫,徐寧把背簍放下說道,“紅英姐,這是我們在山上采的山貨,今天進城,就給你帶點過來,” 蘇紅英說道,“小寧,這怎么好意思,我怎么能收你的東西,”徐寧又說道,“這都是我們在山上撿的,拿來讓你嘗嘗,” 兩人又客氣了兩句,徐寧又問道“紅英姐,你們供銷社有爐子賣嗎?” 蘇紅英說道,“有是有,不過要工業券,” 徐寧說,“工業券我帶啦!”蘇紅英把板栗裝起來,就帶她去看爐子了, 徐寧在供銷社買了一個爐子一個砂鍋,又在蘇紅英的介紹下買了五百斤煤炭, 又去找老陳頭給了她五毛錢,一把水果糖,讓他幫忙拉回去, 老陳頭把牛車趕到徐寧院里,幫姐弟倆把爐子抬到屋里,看屋里收拾的干干凈凈,山貨撿的也不少,柴房里的柴也堆得滿滿的,心道,這倆孩子可真會過日子,大人不在身邊,姐弟倆把日子過得像模像樣的。 下午,徐寧到村里木匠家里訂了一個洗澡的木桶,在這里夏天洗澡燒一桶水沖一下就是,冬天洗澡就不方便了,讓她冬天不洗澡,她是絕對不能忍受,有個木桶冬天就可以在屋里洗澡了,反正屋里有炕又有火墻,冬天燒起來暖融融的,就是費點柴火,不過這也沒啥,她們住的離山上近,往山上多跑兩趟就是了。 第二天中午姐弟倆高興地從山上下來,一人背了滿滿一背簍板栗,徐寧肩上還挑了兩捆柴,今天他們找到一棵還沒有被人撿過的樹,板栗都已經掉在地下了,二人今天已經往家里背了兩次了,到現在才撿完, 剛剛走到大青山腳下,就聽到不遠處的知青院吵吵鬧鬧的,等姐弟二人快走到牛棚時,看到村長和老陳頭還有兩男一女帶著個小孩往牛棚這邊走,徐寧知道這是原主的父母和小弟來了,但也不能停下,只能接著往前走,她抓著許安的手,徐安以為她姐怕他摔倒,拉著他。 又往前走了兩步,徐安瞪大眼睛,馬上想跑過去,徐寧緊緊的拽著他厲聲說道,別說話,現在不能相認,”徐寧看到對面的男人對她悄悄的搖了一下頭,就低下了頭,對面的女人也低著頭把孩子抱到胸前,不準他亂看, 村長看到他們兩個笑呵呵的說道,“徐知青,小安上山撿柴火去啦,” 旁邊的老陳頭也說道,“姐弟倆都很能干,你不知道我昨天去給她送爐子,哎呦,那一大堆柴火喲,回去就把我小兒子給揍了一頓,”村長在邊上哈哈大笑,蘇寧看到對面的女人嗚咽一聲。 蘇寧對老陳頭說道,“陳爺爺你不要打紅黨哥,紅黨哥學習多好呀,還有紅軍哥在咱們大隊蓋房子的名氣那都是頂呱呱的,要不是村長叔的面子,我還請不來紅軍哥給我蓋房子呢,”說的兩人笑呵呵的, 陳老頭把牛棚的門打開對著里面說道,“七哥,七哥,”不一會兒七爺爺出來了,說道“今天怎么回來那么早?把牛牽進去就行了,里面打掃干凈了,” 外面徐寧對村長說道,“村長叔,這幾個人是干嘛的,看著不像我們村里的,” 村長嘆口氣說,“上面安排過來到我們村改造的,” 這時七爺爺出來說道,“讓他們住這里?只有一間屋子了,那一間屋子里面沒有炕,要安排到這里,得壘炕,” 村長皺著眉頭沒說話,心想,上面的知青來下鄉蓋房子政府是有補助的,下鄉改造的可什么都沒有,難道村里還要給他花錢壘炕? 徐寧小聲對村長說的,“村長叔,我上次去城里,聽我建設叔說,北邊有個村子冬天凍死了人,村長都被撤職了,不如讓紅軍叔過來給他們壘個炕,花了多少錢明年就從他們工分里扣,”徐寧雖然說的小聲,但邊上這些人全部都聽到了, 七爺爺就對村長說道,“保國,咱們這里,冬天沒有火炕是真熬不過去,你看,還有這么小一個娃” 村長想了想說道,“那明天我讓人拉磚坯過來壘炕,錢就在你們工分里面扣,” 原主爸爸點點頭說道,“好,我們聽村長的,”七爺爺就帶他們進去了。 村長和老陳頭就回村了。 徐寧拉著徐安往家走,還沒到家,許安就哭著小聲說道,“姐,是爸媽和小莫,爸媽和小莫來了,” 徐寧也紅了眼眶,對他說道,“小安,在外面就當作不認識,知道嗎?如果讓別人知道了,我們兩個都會跟著去住牛棚,到時候我們就沒辦法照顧爸媽和小莫了,爸媽還要分心過來照顧我們,如果沒人知道,我們晚上可以偷偷的給爸媽送吃的,或者讓他們到我們這里來,” 徐安哭著點點頭說道,“我知道了,姐,我不會說的,在外面我不跟爸媽說話,” 姐弟二人也沒心情做飯了,徐寧把雞蛋糕拿出來,泡點奶粉,一人吃了點, 徐寧想晚上找個機會把棉衣棉被給他們送過去,幾人來時都沒穿棉衣,牛棚里的三個人,這段時間看救命恩人夫妻的為人,人品應該不錯,也不是那種多事之人,救了她們姐弟倆,還怕連累她們。 七爺爺也是個不錯的人,有時候經過牛棚時還聽到他和恩人大叔兩人說笑,前段時間,撿山貨時有小孩兒經過牛棚,看到恩人大叔喊壞分子,七爺爺還把他們罵了一頓,后來就沒有人敢喊了, 姐弟二人下午又上山了,趁還沒下雪多準備點柴火,白天人多眼雜的,不好到牛棚那邊去,現在村里每家都天天上山砍柴,都要經過牛棚,知青點現在人也多,一天都要去打好幾次水,井邊還經常有知青在那里洗衣服,姐弟倆再著急,也只能等到晚上再行動。 姐弟倆今天回來的比較早,以前一個下午都要來回跑二趟,今天走一趟就不準備上山了,現在太陽還沒有下山,牛棚的水井邊幾個面生的知青在那里洗衣服,應該是今天剛到的幾個知青,老知青都會在中午太陽大的時候過來洗,沒那么冷。 走到牛棚門口,姐弟倆放慢了腳步,往牛棚里面瞄了一眼,看到徐爸和恩人大叔在清理牛糞,徐爸身上穿了一件舊棉襖,以前看到七爺爺干活時穿過,應該是七爺爺看他們幾個來時身上都沒穿棉衣拿給他穿的。 徐寧回到家就把給幾人準備的棉衣棉褲拿出來,又把她做的那幾件乞丐罩衣放到一起,又放了一斤奶粉,一斤餅干,一斤紅糖進去,她們白天不能過去,奶粉和餅干給小莫餓的時候吃,想到小莫還沒有棉鞋,又裝了一點棉花和縫乞丐裝時的碎布全部包在一起,找了個包袱包在一起, 聽到徐安在門口收拾從山上撿回來的板栗,就從空間拿出一塊rou往廚房走去,先把面和上,然后就開始剁rou餡,徐安聽到動靜走到廚房說道,“姐,這么早就做飯?”徐寧說道,“我包點餃子晚上給爸媽送過去,你去外面拿棵白菜洗一下,再剝兩棵蔥,” 徐安一聽,馬上就去門外拿白菜,等把餃子包好,天也快黑了,徐寧看時間差不多了,山上砍柴的應該都回村了,現在天冷了,知青晚上也不會去挑水,就讓徐安燒火,她把餃子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