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53節
最后還有百分之零點幾的合作農戶收入不到一千,那是因為承包土地的極個別人家沒有好好干,收成沒有達到最低標準,還有兩家是家里出了事,客觀因素造成的。 以往農村種地的人家忙活一年的收入可以跟施向南家比。 他們家施開陽很會種地、施向東施向西也屬于壯勞力,家里的地侍弄得很精心,一年的收入也就五百上下。 而現在跟施向南家原來差不多的人家,跟西施食品廠合作下來,收入都能到達兩千左右,有的還能有兩千多。 比以前的收入翻了幾倍。 而且這還不是一整年的收入。 因為像是葵花籽、花生、南瓜這些農作物,都不是一年生的。 合作的農戶們是差不多忙了半年,就有了比以前多好幾倍的收入。 他們怎么可能不高興? 領導聽了也很高興,在辦公桌后面激動地站了起來,連說了三個“好”字。 “小施啊,你們接下來的發展計劃里、還能不能接受更多的農戶來跟你們食品廠搞合作?” 施向南知道,叫她來談話的重頭戲來了。 她的態度也很鄭重。 “書記可能您也已經知道了,我的食品廠原來是接手了別人不要的,它的體量就那么大,日產量有限。我們現在已經是盡了最大努力,把機器的產量拉滿了。要再提高產量,食品廠是裝不下的,肯定是要想辦法開分廠,但這會兒不是三五年前的時候了,開一個工廠首先要解決地的問題,還有上上下下的職工,就算我有心,這也需要一定時間……” 那位眉毛很濃,但是看著很和藹的領導笑呵呵地擺擺手說:“你食品廠的情況我從小劉那里了解了一些。你說的這些他也提到了,不過這都不是大問題嘛,都是可以解決的嘛?,F在才九月份,像是葵花籽這些,一般都是要到三四月份地里下種的,收獲更是要等到七八月份了是吧?這還有一年的時間哪,來得及,來得及……” 可是時間不是這樣算的??! 就說地皮的問題吧。 她要開分廠的話,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地皮的問題。 要是繼續開在縣城里呢,縣城的地是有限的。 她當時搞一個新的研發室,也是為了給食品廠容納更多的機械騰地方的,但是找這個地方的時候,就知道云山縣城的地皮現在是真的不好買到。 像是施向南找的那種要蓋一個研發室的,其實需要的地方不大。 住宅區也可以。 還算是能夠有點兒選擇。 但是要搞大廠房,除非是現在再有一個什么國營的廠子開不下去了要倒閉,她給接手過來休整休整改成西施食品廠的分廠。 否則她根本不可能找到那么大片的地。 找到了也不是這個階段的她能夠買到手的。 當然,要是找銀行貸款的話,咬咬牙湊一湊說不定可以。 但在施向南堅持不肯負債超過百分之三十的這個原則之下,基本是不可能的。 改革開放了,不管老百姓們有沒有注意到,他們每一年的日子都在變得比前一年更好了。 再加上國家開始越來越開放房地產行業。 地皮漲價是可想而知的。 就算老百姓想不到,公家不可能想不到的。 總之,施向南現在再想買一大塊地,肯定不是兩年前那個價格了。 而且就算是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的。 因為會有其它競爭者。 現在只要平時關注財經新聞的,哪個不知道地越來越值錢了? 尤其是城里的地! 買不到合適的地的話,開分廠的事情就只能是做夢。 而施向南這會兒并不著急掙錢,至少,沒有著急到需要貸款去買地建新廠的程度。 而不準備建立分廠,她這會兒承包的土地已經夠多了,一年里食品廠的產量在原有基礎上再提高百分之五十,她的原材料也不會再有供應不足的問題。 這就足夠了。 施向南本來找農戶合作就是廠里的專業人士計算好了畝產量、以及食品廠的日銷量后,推算出來的最科學的數字。 市里和縣里的領導被驚動,過來跟她打了招呼之后,她也想到了可能會驚動省里的事情。 施向南也不是沒有想到領導們可能會要讓她背負起一些改善農村種地的老百姓們的經濟條件的責任來。 但她肯定不能上來就拍著胸脯大包大攬。 否則在領導眼里她會是個什么形象? 這會兒就剛剛好。 施向南說出了自己的難處,領導那邊果然說了還有一年時間,不著急,然后就又說道:“我叫小劉給你留心合適的地方嘛!這個分廠的事情,也不是不能解決的。這是為了老百姓吃飽穿暖、脫貧的大好事,我們這些人干的是為人民服務的事情,小施你不是嘛,這些我都理解、理解,哈哈!” 施向南也不表什么態,只是說道:“謝謝領導關心!” “應該的,應該的。不過我還是要先問問你啊,這個分廠,不是一定要在你們原廠的縣城里頭吧?” 畫地為牢那是傻子行為。 更何況施向南不傻。 她連忙說道:“當然不是,在哪兒都行。我們現在市里頭承包的也有地,兩個農場還都是公家的呢。以后承包的地多了,說不定省城這邊也有,就是沒有,咱們省里頭年年都在修路,交通肯定會越來越便利,只要廠子開起來,我們也不擔心運輸的問題?!?/br> “這就好、這就好,那你自己留心找一找,我們這邊也會給你留意一下的。這是個利國利民利己的大好事,咱們得往一塊使勁??!” 施向南點頭:“嗯,我這邊一直在找著,謝謝書記的支持。我會再接再厲的!” “那小施,你也要再多想一想,分廠開起來以后的食品廠發展經營情況啊?!?/br> “是,我知道的,書記您放心,就是不開分廠,我也不可能不想經營情況的,天天都想著呢?!?/br> “哈哈!小同志就說話就是有意思!” 第294章 1993年到1994年這兩年。 在多年以后的施家人、甚至是外人眼中也是施向南的西施食品廠大展拳腳的兩年。 1993年的下半年,施向南過了她的二十歲生日。 在法律上可以領結婚證了。 但在農村里,就在施家洼那一片兒吧,這個年紀的姑娘基本都已經結婚了。 不能領證也可以先辦酒席,到了年紀再領證就是了。 這是很多鄉下地方的常規cao作。 施向南這會兒要是還沒有對象的話,他們家里人就該急了。 但因為施向南有了對象,還是家里人說起來都很滿意、挑不出什么毛病來的好對象。 他們自己本身又已經不可能再認識能配得上施向南的男娃了。 因此雖然裴永年這個對象還沒有過明路。 但施向南一家子人也都差不多心中有數了。 不,應該說,整個施家洼的村民們基本上全都心中有數了。 沒有辦法,如果施向南有對象這個消息施家人不透露出去的話,他們在村子里跟村里人低頭不見抬頭見的。 一天能被人問八百遍施向南的“人生大事”。 偏偏施向南現在是施家洼第一有出息的女娃娃。 村里人問起完全是關心,一片好意。 怕她忙著搞事業把人生大事給耽誤了,以后想找找不到合適的了。 因為施向南的父母奶奶他們都有這樣的擔憂,因此也能理解鄉里鄉親的人們的想法。 人家一片好意,你總不能就冷著臉不搭理人家,或者是讓人少多管閑事吧? 那就是擺明了車馬要跟人結仇了。 反正在農村里沒有這樣做人做事的。 再說他們家閨女找的對象又不是拿不出手,沒有必要藏著掖著,扭扭捏捏的好像不能見人一樣。 早早說出來,大家都放心。 不用再擔心施向南的人生大事了。 事實上,唐青娥在跟老頭老太太們聊天的時候透露了孫女兒的對象的事之后,村里人只有高興的。 尤其是三太爺家,也是高興的不行。 裴永年的姑姑也很高興。 至于說為什么有了對象還不商量結婚的事情?! 沒長眼睛看嗎? 食品廠這一年忙成那樣,連省里頭的領導都關注這哪,哪有功夫準備結婚的事兒? 施向南現在可是他們施家洼第一出息的人,要結婚那也是大事,不可能隨隨便便匆匆忙忙就糊弄過去了。 肯定需要騰出一段時間來忙結婚擺酒的事情的。 再說人家裴永年那邊也忙。 他可是正經的首都大學的大學生,還沒有畢業、沒有正式參加工作呢,總不能就逼著人家趕緊結婚吧? 兩個人既然已經定下來了,又一個兩個都忙事業忙學業,暫時沒有時間結婚。 就是結了婚短時間內估計也不能住到一起了。 那還不如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