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71節
第89章 當然,因為這是第一次上門,這些老板們都還沒有去食品廠看過,真要開始進貨肯定還是要過去一趟的。 只是先談一談以后的合作意向。 所以施向南可以在食品廠的運輸隊還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就先跟他們說了合作以后食品廠可以管送貨。 施向南以為是前世的自己困在施家洼這個小村子里,去的最遠的地方就是九河市,還是為了坐火車。 因此不夠了解自己的家鄉。 但這一趟到了別的城市她就明白了,其實不是她清楚情況,而是九河市里李小明的八家連鎖超市確實比較厲害。 像是他相鄰的市、縣,就根本沒有。 也就是一些副食品店,區別只在大一點還是小一點罷了。 施向南在這座城市里接觸了好幾家稍具規模的副食品店老板,談完之后,雙方留下了聯系方式。 施向南給對方全都留下了西施食品廠的電話號碼。 是的,現在他們廠里也是有電話機的了! 然后她帶著人繼續往下一個城市。 這樣走走停停,施向南也算是趕在國家的旅游業發達起來之前,就先把他們省的很多前世聞名全國的景點都看遍了。 她前世去了南方,掙到了錢,而全國人民都開始奔小康了,許多人不缺吃穿后,人們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全國各地值得一去的景點,都被一一挖掘出來。 后來智能手機普及,全球進入信息化時代,想去哪里,網絡上關于景點的消息更是隨便一搜就能搜索出來。 當地的天氣、吃穿、風土人情、值得去的地方、哪里值得多呆幾天、哪里的景點是吹出來的實際并不怎么樣…… 全都能在網絡上查到相關信息。 國家為了發展旅游業、帶動國民gdp也在大力發展旅游業。 施向南不怎么關注這方面的東西,也都知道當時紅極一時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還有像是《航拍中國》《河西走廊》這樣的優秀紀錄片。 她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看《河西走廊》和《航拍中國》的那種震撼,《航拍中國》里她們省的那一集,她反反復復看了許多遍。 每一次看都會掉眼淚。 原因不一而足。 有時候是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家鄉,想家了。 有時候則是為了自己家鄉有這樣美麗的風景感到自豪。 是的,施向南覺得,自己家鄉的風景,哪兒哪兒都比不上! 她也是看了很多紀錄片之后才真正了解到,原來她的家鄉這么美。 有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也有歷經千年歷史的悠久文化,還有傳承不息的精神文明…… 那時候她只能在屏幕上過過干癮,那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不知道能跟誰說。 她在南方就是為了掙錢,什么苦活兒累活兒都干過,但要說交朋友,她沒有那個時間也沒已經過了那個心境。 家里人又太遠了。 特意打個電話回去吹自己的家鄉好,似乎有些奇怪。 更何況,那時候的施家跟現在不一樣,二哥已經去坐牢了、大哥也瘸了腿。 而且二哥坐牢前家里已經把所有能賣的都賣了賠錢,湊不齊的施向南爸媽和奶奶還去一家一家上門借、當場寫借條…… 背了一堆的債務。 直到施向南偷偷留信南下值錢,家里的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 家家戶戶都裝上了電視機、有人家買了摩托車的時候,他們家還是除了一屁股債、家里傷的傷殘的殘病的病,坐牢的坐牢,什么都沒有。 這樣的情況下,施向南怎么可能打電話回去跟家里人說她看了電視,覺得家鄉真好? 可現在她可以說了! 在嚴文嫻透過車窗看著外面的雪山、草原看得目不轉睛的時候、在方立軍看見懸崖絕壁上的石窟、棧道的時候…… 當然,更多是在司機王永昌吹牛的時候。 這個人跟別人有些不一樣。 他雖然愛吹牛,而且吹牛的時候語氣很夸張,但他的吹牛不是毫無根據的那種嚇吹。 只是喜歡把五分吹成十分、十二分罷了。 而且他吹牛只吹自己交過的朋友、見過的很多事、去過的很多地方,并不吹噓自己有多厲害有多牛。 就不會惹人煩。 他去過的地方多,而且大多是在本省內打轉,就不管到哪里都能說得頭頭是道。 停車吃飯、或者是施向南要談生意的城市里頭,他也總能找到熟人,打聽出這里什么東西好吃、哪家副食品店比較大、當地人去的比較多。 真的給施向南省了不少事兒。 畢竟這些地方她全都是第一次來。 真要是毫無頭緒去找當地人到處打聽的話,準不準確不一定,多花時間是肯定的。 其他幾個人看到什么感嘆一下,他就順勢能說起自己在這兒修路的事。 比如他們這兩天到了少數民族地區,路邊聽到山歌的聲音。 施向南就忍不住夸真好聽。 王永昌立刻就說道:“我好像是去年的時候,就在這兒的二十里外修路。傍晚快下工的時候,就三五不時能看見少數民族的兄弟姐妹們腰上別著鼓圍成里里外外好多個圈,一起唱歌跳舞,可好看了!聽得我們當時一個施工隊的兄弟都想沖過去跟他們一起唱啊跳啊的?!?/br> “他們一敲鼓唱山歌,圍著跳舞,那些牦牛啥的,好像都能聽得懂似的,跟著一起甩尾巴!可神奇了!后來我在這一塊干得久了,也認識幾個藏族小兄弟,跟他們打聽過,這個叫鍋莊舞!這里的娃娃從小都要學這個舞的,從小跳到老!” 施向南笑起來。 她在紀錄片里也看到過這個。 紀錄片是直升機俯拍,高清鏡頭下,地上一望無際的草原、悠閑自在的牦牛、翩翩起舞的少數民族同胞們…… 一切看起來都美得驚人,讓人贊嘆。 說得嚴文嫻和方立軍都想親眼看一看了。 不過施向南也沒有忘記自己來這里的目的。 游牧民族的兄弟姐妹們居無定所,自然也就沒有人開什么店。 他們通常是會在約定俗成的日子到一個地方去趕集,那時候大家會把缺的東西一次補齊。 一直用到下一次趕集。 葵花籽里富含的微量元素、還有維生素e都是這些游牧民族的同胞們需要的。 如果可以找到一種方法能這個人群里宣傳吃瓜子的好處,然后固定出售,應該也可以賣得出去。 然而由于這些人居無定所的特殊性,一時之間也很難辦到。 第90章 施向南在車里說起葵花籽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還有維生素b1、以及微量元素一大堆好處。 把王永昌聽得一愣一愣的。 這些知識在網絡普及、智能手機普及的年代,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查到,但現在不一樣。 除非專業人士,否則很少有人有途徑去獲知這些信息。 “吃個瓜子兒這么多好處?施廠長你說的那個什么脂肪酸,是干啥的?維生、維生素,是這么說的吧?又是啥?” 施向南解釋:“咱們每個人身上都必須得有這個不飽和脂肪酸,少了它……” 她考慮了一下措辭:“我這么說吧,人體缺少了不飽和脂肪酸,就容易得心腦血管疾病,你想想人的心臟和腦子那多要緊?出了事是不是要命?” 王永昌使勁兒點頭:“這么厲害!” “人身上缺了這個啊,小孩子會影響智力發育,通俗點說就是腦子會比較笨,上學考不出好成績來,老年人缺了這個,就容易老年癡呆?!?/br> 一旁不說話的嚴文嫻和方立軍都聽得很專注的樣子。 “啥叫老年癡呆?” “一些上了歲數的人,會忘事兒,嚴重的連自己的老伴兒、兒子閨女都認不得了,這個就是老年癡呆?!?/br> 王永昌哦了一聲:“那我知道!我有個二奶奶就這樣,連她以前最稀罕的大孫子都認不出來啦。出門就能走丟,家里人都不敢讓她出去的?!?/br> 他還沒有忘記自己提的問題:“那廠長你說的那個衛生、衛生素有有啥用?” 施向南糾正:“維生素,維持的維,生下來的生,素是素質的素?!?/br> 說完她才開始解釋:“人身上是有很多種維生素的,瓜子里頭維生素e的含量很豐富,人多補充維生素e,臉上手上就不會皴裂的,而且多補充這東西……” 她輕咳一聲:“男的也更容易生娃娃。身上缺了這個維生素e女人容易流產的?!?/br> 牽扯到生娃娃的事,王永昌忍不住驚叫道:“有這么厲害!” 雖然計劃生育已經執行了快十年了。 但農村人多子多福的觀念仍然深入人心,只要有機會,哪怕是傾家蕩產交罰款,也有很多人要多生。 包括施向南的食品廠里的正式職工們,超生的也不是沒有。 王永昌也是超生大隊中的一員,他沒有正經上過什么學,受父母、以及周圍人的潛移默化比較多。 也是認為多子多福的人之一。 所以聽說瓜子能叫女人不流產、對男人生娃娃也有好處,他不能不表示震驚。 他開著車,嘴里反復念叨了一陣子之后,才忍不住說:“施廠長你知道的真多!” 想到他大山兄弟說她是正經拿了高中畢業證的,又問:“這些東西書本里都教的???” 施向南有點心虛,但想想自己并沒有亂說,于是點頭回答:“對,我也是在書上看來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