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春 第86節
長公主恍若未覺,親親熱熱地同他入了這并不算豪華的官驛,諸位兵將武婢駐守門外,她輕輕合上門,轉身便攙挽著裴時行到榻上去。 “我昨日才逢上驛使,知你在雪下整整壓了一夜,傷勢如何了,可是傷在了內臟,快快躺下?!?/br> 柔媚的女子口中嘟噥著心疼的話,不由分說便要按著裴時行躺下去,柔荑還細心地為他掩起了被。 男人仿佛是有些抗拒,但終究拗不過妻子,順從地躺了下去。 未待后腦觸到枕上,脖頸處便恰恰好好被卡了一把匕首。 叫人在一瞬之間便將渾身的血都涼透下去。 元承晚的確身懷好演技,連這個近在咫尺的男子都沒能看清她盈香的羅袖中是怎么擊電奔星般滑出一柄銀亮的小匕首,又是怎樣抵上他脖頸的。 可這正是她的武師傅,裴時行教她的本事。 “說!你是誰,裴時行去哪兒了?” 方才嬌軟的聲線倏然變得同手下銀刀一般,冰涼又鋒利。 那被她用匕首抵在喉管的男子驚詫一瞬,終于急急道:“嫂嫂,我是無咎??!” “無咎是誰?”哪怕聽見了熟識的名字,長公主還是不為所動。 “是柳夫人的次子,那個體貼又心善的裴御史的親弟弟?!?/br> 裴無咎以為長公主當真遺忘了他,欲用當日他和柳夫人與長公主三人閑談時,母親對裴時行的夸耀之語,來喚起元承晚的記憶。 他提到了這處,元承晚終于放下戒心,收回匕首。 裴無咎對自己的公主嫂嫂當真是大開眼界。 松下一口氣,再不敢造次,趿著鞋履下榻,端莊恭敬同她行了個禮。 同前番眾人在上京城門之外相送道別時一模一樣。 當真是那位風姿倜儻的裴小郎。 “無咎,方才抱歉。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為何會是你在這兒,你阿兄何在?” 元承晚的美目中歉意儼然,可話音中的焦急便是更做不得假。 她抬眸細細端詳面前行禮的小郎君。 少年郎的身形似拔節的竹,修長挺拔,這才一年不見,他便又竄了個頭;面上約莫是經過修飾,看起來幾乎可以同裴時行一般無二。 莫說旁人,若不是她熟悉裴時行的每一寸體膚,應也要被瞞過去的。 “殿下莫急,阿兄前日才與我傳過信,他在隴西?!?/br> 元承晚提了數日的心略略放下了些: “莫要再瞞本宮了,這究竟是怎樣一回事,你細細同本宮說來?!?/br> 裴無咎亦是在十五日前接到兄長的信才自河東家中匆匆趕來的。 甫一落定,氣都沒能喘勻,裴時行便給他安排下任務,他此刻也緩緩同元承晚敘來。 “那日的山崩的確是賊人的算計,只是阿兄早有準備,故而才敢將計就計,那日與他同行,一同被埋的也俱是與鹽鐵一事有牽涉的官員。 裴無咎冷哼一聲: “他們妄圖算計阿兄,又想通過與阿兄同行來撇清嫌疑,豈不知我阿兄一早知情,倒將他們嚴嚴實實壓到了雪泥底下?!?/br> 他素日雖愛在口頭上調戲自己的冷面兄長,可當真遇到這些事情卻是對裴時行極為維護。 一面對裴時行的算無遺策感到與有榮焉,一面又恨不得生啖了那些賊子的血rou。 “一共十一人,他們這下倒是傷筋動骨,直至次日傍晚才被一一挖出來,眼下躺在榻上動彈不得,全都老實下來了?!?/br> 元承晚仍是聽的揪心,若裴時行并非如此善斷…… 她吸了一口氣,不敢再想下去。 “那你阿兄便是趁這亂子才脫身,去了隴西?” “正是。阿兄要我來扮作他,不必做些什么,只消作出一副受了恫嚇打擊的瘟模樣,每日懨懨養病,蒙騙過旁人耳目便好?!?/br> 裴無咎的確很對得起他阿兄,戲都做到了實處。 素日音言容貌都仿著裴時行不說,還特意用妝膏涂抹出了消瘦病態;不止如此,連當地官員每日孝敬到官驛,一籠籠泛著油花兒的乳鴿湯紅棗羹也一并消化。 致使他此刻再想起前幾日,喉頭亦開始翻涌嘔意。 “無咎,勞你奔波一趟?!?/br> 長公主眼中透露出些長嫂的關懷,盈盈笑開,望著這竄了個頭,只一年不見便高過她的少年。 “殿下哪里的話,我本就是閑人?!?/br> 難得不必對著旁人做戲,裴無咎又露出素日那副混不吝的笑容,周身的倜儻氣質一下放出。 這下倒是與裴時行全然不似了。 元承晚笑道:“那你就聽你阿兄的囑托,安心養病,余下的事有我來安排。我到此的消息也不必傳給你阿兄?!?/br> 她對上裴時行時總同他打鬧不斷,兩人湊在一處便都不由自主幼稚起來,可真對上外人,誰人也不會忘記,元承晚亦是獨當一面的長公主。 此刻輕聲慢語地說出這番話,亦教裴無咎心頭生暖。 只這個長手長腳的少年郎赧然地摸了摸脖頸:“對不住嫂嫂,我方才已將你至此的消息傳信給阿兄了?!?/br> “嗯?”元承晚倒是有些詫異,“你們素日如何傳信?” “用我們裴家馴養的隼,阿兄在隴西,與我只消一個晝夜便可通訊?!?/br> 隼極為桀驁,難以馴服,卻又生來強悍,目力過人,有根基的世家的確是會使專人傾力馴養,將隼用以傳信。 她并不想令裴時行牽掛,不過既然已經傳出,便也不必苛責這小郎君。 “無妨,無咎這些時日辛苦了,眼下便由本宮來替你?!?/br> 她一雙美眸都彎出柔軟光芒,幾乎同平日與阿隱說話一般溫柔。 若這副模樣教裴時行親眼看見,說不定要酸的跳腳,復在心頭給裴無咎也記上一筆。 長公主在官驛安頓下來的隔日,涼州刺史張策端的夫人楊氏便登門拜訪。 前番隴上官場動蕩,上一任刺史便是因了貪墨鹽鐵被晃了下去,如今局勢未明,各方都不大敢將自己的人馬安排到這個位子上。 故而這正四品下的隴上刺史之位倒成了個懸職,最終亦是由吏部自隴上郡中點了名中庸縣官補上來的。 這位新刺史從前只是新安郡的長史,此番平白撿了肥缺,連他家夫人行走起來都步履帶風,面上放出些別樣的光彩。 楊氏自己出身不高,當年嫁與張策端已算得高嫁,如今貿然成了四品大員的夫人,言行之間貌似還有些不穩重。 端看眼下,她自落座便將一雙眼落在元承晚身上,細細瞧了一遍又一遍,這目光說不上冒犯,卻總歸叫人不自在。 武婢頌青架勢沉沉,立在長公主身后,英氣的劍眉微微蹙了蹙,咳聲示意。 楊氏這才笑開來: “天爺喲!殿下恕臣婦失禮,我活到半百歲數,從沒見過這樣天仙兒似的人物?!?/br> 她口音帶些隴上的腔調,說起話來也不似京中貴婦含蓄,卻并不叫人生厭。 元承晚也笑應她:“夫人過獎?!?/br> 她素手輕輕擱下茶盞,又蹙眉苦惱道: “本宮來此乃是受了皇兄旨意,只是郎君既無大礙,休養即可,本宮亦是無甚趣味,夫人可有什么去處,帶本宮一道去看看?” 言語間活脫脫一個毫無心機的京中紈绔兒。 連此番至隴上亦是受了皇命,為的是替皇帝拉攏臣子,被摁著頭送來的。 楊氏仿佛并未察覺,只受寵若驚地笑道: “咱們這地界兒荒得很,怕入不得貴人眼,只是臣婦明日要去濟恩局施粥送衣,殿下可愿同行?” 元承晚自然笑應。 張策端平白無故撿了天大的便宜,楊氏作為官夫人,夫君甫一上任,前院要燒三把火,她在后宅也該帷幄交際。 如明日一般的搭棚施粥便是這些個官夫人最慣常的路子。 她既然決意前來,皇兄自然不放心她兩眼一抹黑,長公主已然自皇帝那處粗粗知曉了些隴上的內情。 裴時行此番離開所為何事她并不清楚,但元承晚知曉,裴時行必然還安排下另一群人,正暗中潛游某處,為的是搜尋隴上私兵。 她昨日令裴無咎調集了隴上各郡縣的賬簿,希望自其中找找線索。 畢竟,若隴上當真有賊子膽敢在暗處鑄私兵,那至少鐵和煤的產量有蹊蹺。 鐵自是不必說,煤燒熔而閉之成石,經煉化為焦炭,用于鍛金,可使兵器更為剛強堅硬。 這焦炭鍛金之法受戶部、兵部和工部三部共同把守,她亦只能知曉這一星半點的奧秘。 可終究難以查出頭緒。 故而,若有如楊氏一般的當地人帶路,或許可以事半功倍。 楊氏為人豪爽健談,她也似乎是極喜歡元承晚,同她相談甚歡,整整敘了一個午后。 待送走了楊氏,長公主起身回后院,欲要去看望她那臥病在床的柔弱“夫婿”。 卻發現裴無咎正自隼足上拆解信條。 那隼遍身羽翼灰褐,翼上生有暗色縱紋橫斑,見元承晚入來,一雙銳目牢牢鎖住她,渾身羽翼聳張,已然作出攻擊態勢。 被裴無咎喝止一聲,便又乖順下來,極有靈氣。 長公主急急迎了上去:“無咎,如何,可是你阿兄來信?” 裴無咎已掃視過字條內容,起身呈遞給元承晚:“正是,殿下請過目?!?/br> 不到親眼見到裴時行的那一刻,長公主終究牽腸掛肚,可此刻連他親筆書寫的三言兩語,亦成了可以慰她驚惶心懷的靈藥。 她蔥白的指接過字條,細細查閱,連目光都透出幾許柔情。 可片刻后卻面色酡紅,抬指揉皺了那張條子。 “你……你阿兄便只寫了這一張條子嗎?” 就為了這,便讓隼無辜飛了一夜? 裴無咎仍是恭敬道:“正是,只這一張?!?/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