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春 第65節
可她仍是不敢定心,甫一下值便徑自趕回府中書房。 甚至沒來得及等候崔恪一同歸家。 待崔恪回府之時,辛盈袖已獨自在書房伏案許久。 她正凝神翻閱的,是她父親當年留下的札記。 辛盈袖的父親最初不過一鄉野藥郎,可窮鄉僻壤難通城曲,貧家急病之時往往束手無策,只能痛苦等死。 辛父不甘望著鄉里苦難如此,采藥賣藥之時也同人學習,靠著半屋子殘書破卷,不斷摸索。 最終竟也做了半輩子的野路子郎中。 甚而后來還在當地有了不小的名氣。 他將自己畢生所學所踐,俱都留存在了這本厚厚的札記之中。 淮州水災之時,他是為了護住這本札記才會被吞沒于滔天浪頭。 “袖袖,可是出了什么事,你今日怎的未等我同歸?” 崔恪話音有些喘,語氣中亦不免焦急。 辛盈袖正聚精會神研讀父親當年為鄉野妊婦保胎的土方,頭也未抬: “娘娘的身子有些虛,小皇子近來情況算不得太好?!?/br> “所以我想再試著找找,有沒有更好的方子給她?!?/br> 崔恪崔慎同謝韞三人本就是一同長大,故而辛盈袖并未有所隱瞞。 她今日甚至還在心中積了些怒意。 謝韞的體虛之癥不是一日兩日了,可前幾日的御醫明知此癥,竟也不明陳,只按著最保守的保胎方子用藥。 他們無功亦無過,可是于謝韞卻是有害。 辛盈袖此番點破,便算是將這事攬到了自己頭上。 若小皇子當真有何閃失,那些茍且度日的御醫或許只是被罰個俸,落一聲平庸之名。 她卻是要實打實地承受帝后之怒。 但醫者良心,辛盈袖并不后悔。 可她此刻將一片赤誠心意都撲在救人醫書上,便也錯過了崔恪眼中一閃而過的悔痛之色。 崔恪主掌刑獄司訟,向來見慣堂下罪犯的慟哭悔恨。 卻不知有一日,他也會懷著一份不敢道人的罪惡,在自己的妻子面前,只能獨自受下滿腔摧剖心肝的痛意。 仿佛是報應,亦或是罪有應得。 天亦不憐。 作者有話說: 副cp在我設定之初就是追妻火葬場(土狗本質復現 第36章 生了 只有他們二人的書房被燭火籠入一片安靜, 可崔恪一向寡言,此景倒好似不足為奇。 辛盈袖眼眸撲閃,又抬頭問道: “母親要遞帖子入宮, 兩個孩子隨行,大哥亦要陪同。你呢, 要不要將你的名字一并加上去?” 崔夫人身為謝韞的姨母, 英國公府亦位同謝韞的娘家。前日宮中才放出皇后懷喜的消息,于情于理,崔家都應當親自入宮拜賀。 崔恪干脆拒絕:“最近寺中積案甚多,我便不去了?!?/br> 他眉間浮現出一點冷漠的譏誚。 當年被崔夫人瞧不上眼的孤女,如今卻要她帶著闔家人俯首跪拜于謝韞腳下, 不知母親心中作何感想? 時移世易, 想必這等對著謝韞屈膝的日子不會太好受。 他一向不耐煩這些人情上的迎來送往,辛盈袖并未多想, 復又埋頭醫書中。 卻聽崔恪柔了話音:“袖袖, 不要太過cao勞,盡力而為便好?!?/br> 燈火下的女子垂眸一笑, 這一刻風致似極了另一張面孔: “我們便是娘娘的娘家人, 我既為親人又為臣子, 自然要盡心盡力的?!?/br> 崔恪動了動唇, 似乎想說些什么, 卻終究凝在沉沉目色中。 令人難辨他此刻的情緒。 良久,他只是如過往的每一日一般,上前傾身吻了妻子的額面, 話音喃喃: “那也不必如此, 袖袖, 你才是最重要的?!?/br> 辛盈袖受著他的吻, 并未深思。 只信手勾開自己腮邊碎發,將手中札記又翻過一頁,復又提筆在一旁做下眉注。 長公主府。 裴時行一連數日都在城外審案,那日的半天休沐當真是他特意趕回,方能同她有片刻會面的時機。 兩個人都不是矯情的性子,將所有話都一舉攤開說盡,倒是格外痛快淋漓。 二人黏在一處時卿卿我我,可當真同裴時行分離數日,長公主一個人也能將日子過得舒坦適意。 只她竟也聽順了裴時行的話,就此保留了習慣,如他所言,每日練習投壺。 “聽雪,你再將那壺擺出來罷?!?/br> 她開始雖有抗拒,可裴時行所言的確不錯。 只有自己的雙手足夠強硬有力,擁有緊握刀兵的力氣才不會被割傷手。 甚而有一日能去利用它們,如化于心。 何況她好像于習武一道也頗具天賦,這才短短幾日便極有準頭。 不說百發百中,十簇中個七八箭倒是不在話下。 聽雪如她所言,取來了那只斂口圓唇的鎏金銅壺,動作輕巧地將它置于庭中,離長公主此刻站地約有六尺之距。 “殿下,您還是多少小心著些,這過不了幾日便是產期了?!?/br> 腹中孩兒自她懷妊之始便十分乖巧,說了還有十幾日便是十幾日。 長公主信賴這個乖巧的小人兒,并不覺它會在最后關頭坑阿娘一把。 “不過動動手的事,哪里就這么嬌氣了,聽雪……” 元承晚的話未道盡,卻倏然變了音調。 庭中諸多的女史和侍人隨著長公主的話調,俱都將目光落在她銀泥繡金襦裙之下,漸漸漬濕的水痕。 于頭腦轟然間知曉了眼下的狀況。 眾人連忙上去攙扶,另有提起裙裾飛奔出洞門的,扯開嗓子報信的,去尋宮中一早派來府中的嬤嬤的…… 氣象端肅的長公主府難得有這般人仰馬翻的亂象。 庭院中人聲嘈嘈,各個廊疊落廊里已是來往不停的侍人在做準備。 嘉樹古木幽靜如常,只檐頭枝頭的雀鳥俱都驚飛,約莫整個興慶坊都聽到了長公主府傳出的喧聲: “殿下要生了!” 可此刻身在城外的裴大人倒是對府中景象一無所知。 他昨夜下半夜輪值,只晨間方得以休憩一會兒。 眼下目色沉沉地靠坐在太師椅中,一語未發,單是周身氣勢,便叫對面受盡折磨的刺客愈發地萎靡下去。 男人將手中翻閱殆盡的口供一拋,放松地仰靠回去,神色輕慢: “說說吧,你們背后的主子究竟是誰?” 那刺客抬了抬沉重的眼皮,目光落在裴時行的手上。 這狀若修羅的男人正閑適地以指節輕叩,模樣自在。 可刺客卻已然發不出一點聲音。 口供中所述,他們俱是被領頭之人自五洲四海各處招徠,做的是暗市里一趟頭的殺人買賣。 且他們各自領到的任務還不盡相同。 如眼前這人,他的任務是那尋到三個女子,而后將那三個女子身邊的護衛斬殺。 亦有人的任務是于喧闐鬧市中掀起亂潮,將盡可能多的皇城衛困在對岸。 那領頭之人正是同長公主有過對視的男子,至今死不開口,官府卻又不能真叫他現在就死。 便只能使了各種手段堪堪吊住條命,每日拷打糾問。 裴時行就更是殘忍,日日不合眼地親自輪轉,誓要將這群差點兒傷及元承晚的賊子榨盡最后一絲血rou。 此刻再對上裴時行一雙黢黑含笑的眼。 見他玉面風雅,唇畔笑意亦是從容溫文。 可那遍身血污的囚犯幾乎是下意識地自脊骨間生出一股寒意。 “我……真的不知道了……” 裴時行仿佛不為此人的慘狀所動:“哦?那你可知……” “大人——” 裴時行話音被人打斷,不悅地抬眸望去。 卻是楊信難得不顧尊卑禮數,徑自推開門便入到此間牢房中來。 他湊到裴時行耳邊說了兩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