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生活日志 第63節
毫不夸張的說,這個消息足以驚呆他們家方圓十里,信息量太大導致腦子一時間當機,只能努力消化。 這時,張彬突然問出個很有水平的問題,“姝娘,這么大的鋪子,若是全部坐滿,一次能招待多少客人?” 沈麗姝笑道:“雖然這鋪子有三層,可三樓環境好又安靜,大家都覺得可以隔成四五間雅間,方便有需要的顧客宴請閑聊,這個人數就不好統計了。至于一樓和二樓,我特意請人打了一批桌椅,餐桌樣式是方形那種,約莫跟書桌有些雷同。不用貫常的餐桌,是因為平日常來吃烤rou的客人,不像去酒樓那樣成群結隊,吃烤rou常是三五好友或家人同行,只幾位客人就要用圓桌,豈不是浪費?特制的方形餐桌剛好合適,省下的位置還能多擺幾套桌椅,一次多扎招待幾桌顧客。而倘若遇上五位以上客人同行,他們可以去三樓雅間,也可以將兩張方形桌子拼起來用,總之特制的桌椅,是要比常見的靈活些?!?/br> “按這樣安排,每層都能擺十八桌,加起來是三十六桌,倘若全部做滿,一次可招待一百四五十位客人?!?/br> 沈麗姝沒有展開說說為何三樓雅間不參與計數,但是拿過提成的沈四伯,和看別人拿過提成的沈大金都心知肚明,雅間留給不差錢的大主顧們,哪怕一天就接待個兩三桌顧客,人家一出手三五兩銀子,也遠比一二樓座無虛席的場面有賺頭。 何況他們還有個喜歡送金子的少年貴客。 這尊財神爺來一回,他們一整個月的業績指標都穩了,真是想想就讓人不勝歡喜。 老員工已經做起了收小費收到手軟的美夢,“實習生”們顯然一無所知,聽著沈麗姝的講述,天賦不怎么行但也上過兩年學,成績秒殺舅舅家幾個學渣表弟毫無壓力的宋向民,大概今天被考校成習慣了,竟主動做起了數學題,掰著指頭算了幾分鐘,最后雙眼放光的問:“姝娘姝娘,再加上三樓雅間的話,一次是不是可以招待兩百客人? 沈麗姝低調的點頭,“差不多吧?!?/br> 宋向民從來沒有對算術如此癡迷過,得到肯定的答案,又馬不停蹄開始算一次滿桌能收多少錢,在他的積極感染下,其他人也忍不住跟著算了起來,沒學過加減乘除,掰指頭總會,一時間耳邊是此起彼伏的數數聲。 一個個的寧愿站在門外掰指頭也不肯進去,沈麗姝也不催,只是在沈四伯和大堂哥看過來時點點頭,他倆便迫不及待進去開工了。 其他工人都已經到齊了,他們還在門口磨蹭時,里頭早已響起了叮叮咚咚的裝修聲。 沈四伯和大堂哥雖然沉默寡言不愛來事,能被沈麗姝調過來負責裝修工作,自然有他們的優勢,比起那些年紀小更跳脫、喜歡熱鬧小伙伴們,他倆更沉得住氣,可以勝任枯燥一些的工作,且平時表現得也是干一行愛一行,很有打工人的覺悟。 沈麗姝覺得他們可以陪她一起裝修,事實也沒讓她失望,兩人調崗以后依然愛崗敬業、矜矜業業,就像此時,看著同事們已經在里頭熱熱鬧鬧開工,他們忍不住著急的去看沈麗姝,幾乎要成為催老板上班的第一人了。 而沈麗姝點頭,則是表示他們可以先去忙。 她只是作為“設計師”兼老板,來駐守陣地當包工頭,并不用親自干活,畢竟就算想幫忙,這小身板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不過沈四伯和大堂哥的確是實打實來搬磚的,現在有他們加入施工隊,那些本來就還算勤勞積極的工人們只會越發賣力干活,她更不著急進去了。 所以目送沈四伯和大堂哥馬不停蹄進店的背影,之后沈麗姝便看向唯一一個沒掰手指的“實習生”,好奇的問:“阿彬哥怎么不算,是已經有答案了嗎?” 張彬搖搖頭,認真的說,“沒有,我方才只是在想,鋪子這么大,要招待這么多顧客,咱們現在的人手是否夠用?” 第72章 聽聽這是人話嗎? 沈麗姝覺得張彬表哥提的幾個問題都有些水平, 在其他人還在傻傻盯著“高樓”仰望,腦子里似乎除了感嘆它的高端大氣上檔次,再不想起東西時, 張彬已經想到了店面規模和員工情況, 說明是有點經營意識在身上的。 雖然從那隱含期待的目光中,也能看出問人手情況也帶著些自己的用意, 大概是想打探除他以外, 家里其他兄弟還有沒有進城工作的機會。 沈麗姝卻也不認為這是大事,結合時代背景,有機會了趕緊提攜兄弟親戚, 分明是值得稱頌的品質。 就像她自己, 不也逮著機會把老家的親戚都扒拉進城? 因此沈麗姝并不覺得這是不好的表現。 時代總是在進步。 創業初期, 帶一群努力干活不搞事、她指哪打哪的小伙伴確實很爽。如果沈麗姝還像當初一樣, 只是想買個宅子、置點田地, 當吃喝不愁的小富婆, 身邊這群小伙伴們也完全夠她折騰了, 等大家長大了, 能獨當一面, 再多開兩家連鎖燒烤店,一年賺他個千八百萬,在首都也過得相當滋潤, 又不至于紅火到招人眼,還要啥自行車? 但是人嘛,尤其是創業者, 一旦嘗到了行業紅利的甜頭, 就不可能甘心放慢發展的步子, 畢竟能踏出創業第一步的, 本質都不是多安于現狀的人,否則找個班上豈不是輕松多了? 哪怕是沈麗姝,想要改善在在古代的生活條件,也有其他方式,想法子給她娘設計一些精美別致的繡樣,繡娘可是這兒的高薪職業;還可以學小說電視賣方子菜譜,親舅舅還是酒樓大廚,總不至于虧待了她。 可冥冥之中,沈麗姝還是選擇了這條最艱難、同時也是風險和機遇并存的創業之路,證明她是有點冒險精神的。 穿越到了古代,要搞就搞個大新聞,否則像她娘期待的那樣勤儉持家,以后相夫教子,把賢妻良母這個身份發揚光大,干得比土生土長的古代女子還出色,未免太黑色幽默了些。 更對不起她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光榮身份。 總之,創業一時爽,一直創業一直爽。 沈麗姝看到燒烤被汴京人民如此看好,連她推出的“奇奇怪怪”新品都反響熱烈,很難不膨脹,既然汴京人民這么愿意接受新事物,那么火鍋行不行?串串香行不行?奶茶炸雞行不行? 大吃貨國的美食太多了,他們一步一步來,先稱霸小吃夜宵界,打響名氣再開同系列餐廳,大江南北八大菜系、滿漢全席統統安排。 照這么發展下去,成為餐飲巨頭指日可待! 想想都有些熱血沸騰呢。 雖然還只是做夢階段吧,但沈麗姝已經開始貸款發愁了,要把盤子做大,最要緊是發展人才,可是看看身邊這群“歪瓜裂棗”,她瞬間覺得未來可能也不是那么美妙。 不過好在大家年紀小,又跟她有著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的情分,她還想努力搶救一下。 一朝發達就拋棄小伙伴什么的,正經人都干不出這事,沈麗姝這段時間這便使勁揮舞小皮鞭,見縫插針開班掃盲。 掃盲只是第一步,以后還要教一教簡單的企業管理知識,這點她自己也沒系統學過,隨便教教吧,他們能領會多少就看造化了。 只是沈麗姝心里清楚,大家都是普通人,受出身、基因和環境思維等諸多因素限制,除了徐虎和沈大柳有重點培養的潛力,其他人能升到經理店長,大概就是此生的職業天花板了。 并且她未來真給他們安排個掌柜當當,他們和全家大概都要燒香拜佛、擺酒慶賀,恨不得把這個偉大的位置子子孫孫繼承下去呢。 現在出現一個會主動思考也有些眼光的小伙伴們,分明是剛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啊,沈麗姝欣慰還來不及,很配合的回答道,“人手嘛,總歸是不足的,往后會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幫忙?!?/br> 果然她這么一說,張彬眼睛一亮。 就連本來不是很明白這個問題的王武,此時也換了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看來這里還有一個好苗子,買一送一啊。 沈麗姝滿意的點頭。 不錯不錯,好用的工具人多多益善。 王武和張彬不但比較有想法,當前最重要的吃苦耐勞品質也沒有拋棄。 終于在外面圍觀個盡興踏進大門后,里頭已然變成一片砰磅咣當、木屑飛揚的施工現場,沈麗姝說要帶他們去樓上參觀,這倆年齡最大的便主動站出來表示婉拒,這里正忙著,他們想加入施工隊伍。 “你們不是不會木工嗎?” 王武笑了,心想姝娘果然是城里的小娘子,看著風風火火、比大人還能干些,卻也有她不熟悉的領域,他們鄉下也不是誰都懂泥瓦,可造房的時候照樣全家老少齊上陣。 “我們在家也幫著下地造房,有一把子力氣,給師傅們搬搬東西、打個下手也是好的?!?/br> 張彬也道:“對,鋪子就在這里,往后看它的日子多著,不如現在幫忙干點正事。姝娘你們請的這些師傅,每日工錢也不便宜吧?” 沈麗姝一看,申請加班的努力申請,沒說話的臉上也多是躍躍欲試,竟沒有一個人想摸魚的! 工作熱情如此飽滿,她沒有理由不答應哇。 于是大手一揮,眾人便如脫韁的野馬奔向搬磚大隊了,很快忙得不亦樂乎。 現場不只是自己人勤勞刻苦,花錢請的工匠也絲毫沒偷懶。 沈麗姝他們今天因為新人,多少耽誤了點時間,來店里比平時晚了一刻鐘,可到的時候,工人們已經早早開工了。 明明他們按天結算,把工期拖長才更符合切身利益。 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不拖沓,沈麗姝是領情的,已經決定以后還有工程也要請他們。 不過那是以后的事了。 施工期間,沈麗姝也愿意做個大方的東家,估摸著已經忙了兩三個小時,她便叫上大堂哥和新來的幾個表哥,一起去隔壁茶樓買些點心飲料回來犒勞大家。 這算是額外福利,不是每天都有的。 累得汗流浹背時,一邊坐下來休息,一邊喝著飲料吃著甜點,簡直快活似神仙。 那加了糖的點心直甜到了心里。 大家都吃得很是滿足,工匠們也投桃報李,不但干活越發盡心盡力,有個老木匠還提醒了沈麗姝一件他們自己都沒想到的事,“小東家,你們這鋪子位置是極好的,開了這么多窗子,明亮又雅致,應該能受貴人的歡迎。只是有一點可要注意了,過幾月天就熱了,水邊最愛招那些個蚊蟲,聽聞你們還要賣吃食?天熱也少不了飛進來蒼蠅的,再湊一塊可就熱鬧了?!?/br> 沈麗姝:啊這…… 是啊,太熱鬧了,她只是聽著描述,都已經要頭皮發麻了。 那畫面太美,簡直不敢想象。 遂連忙問這些有經驗的工人們,有沒有什么解決的辦法。 可惜人家能想到這個隱患并及時提醒,就已經很不錯了,剩下的也不是他們能cao心的,便都搖頭表示不知道。 不安排這么多門窗,可能還少一些蚊蟲飛進來。 問題是現在明亮透氣的大窗戶已經開好了,看過窗外的一線河景,就算沈麗姝答應又給它們封起來,小伙伴們也哀鴻遍野了。 所以還是得另想辦法。 看她冥思苦想的模樣,沈四伯隨口安慰了句,“姝娘別擔心,實在不行,就不開窗吧,窗戶都用紙糊,白日就算關著窗,照樣有光亮進來,那也比一整面都是墻的店兩趟了?!?/br> 沈麗姝茅塞頓開,他們可以想辦法把窗戶糊的薄透一些,就算用不起玻璃,應該也有薄紗一類的東西。 那就相當于紗窗,還挺有意境。 至于找什么材料來做紗窗,雖然一時沒想出來,沈麗姝也不緊張,去趟布莊綢緞莊應該就迎刃而解了,畢竟這里是首都,應該只有想不到的,沒有買不到的。 沈麗姝輕松很多,順便還想到了一個預防手段,“那應該也會有些花草可以驅蚊的?咱們鋪子里正好要擺上花草盆栽做裝飾,不如就養一些有驅蚊蟲效果的,好看也實用,外面尤其是臨水的那便也最好種一圈。這個咱們自己不懂,可以讓我爹去請許木叔幫忙,四伯你們也記一下,若是我忙忘了,記得提醒我爹?!?/br> 沈四伯和沈大金連連點頭,“記著呢,回去就說?!?/br> 吃完下午茶,中場休息十分鐘,大家又接著熱火朝天的干活了。 但王武他們沒能待多久,到了平時出攤的點,需要人把完全不知道方位的幾人送去他們的老地方。 這個重任,大堂哥主動站出來承擔了,還問沈麗姝要不要一塊去。 他們不敢讓姝娘領人去對面夜市街,因為送完回來只她一人,這條街上人來人往、魚龍混雜,她萬一在路上出事,他們可賠不起。 有大堂哥陪著就不一樣了,向來只有專挑落單婦女兒童下手的故事,沒聽說過歹人敢當著婦女兒童的男性親屬面前行兇的——這到底是皇城腳下,還沒黑暗到那個地步。 不過沈麗姝聽到邀請,下意識捶腰拒絕道:“來回也要一刻多鐘,我不太想走路了,而且要是過去,肯定得被他們和老顧客纏上,不待上一時半刻的哪里脫得了身?!?/br> 她說是監工不干活,但在灰塵漫天的施工現場,作為甲方兼設計師本師,也不可能舒舒服服坐在那喝茶盯梢。 事實上,沈麗姝這一天天的跑上跑下,除了及時溝通確認每一個施工細節,各個部門遇到問題也是扯著嗓子喊“小東家”,整棟樓最忙的就她了,沈麗姝也是真走不動了。 反正小伙伴們缺的,只是獨立行走的信心,而不是能力。她不露面,他們自己也能搞定一切, 沈麗姝就不想去添這個亂。 王武幾人對此多少有些失望。 才不到一天,沈麗姝在人前展現出來的、并不完全的能力和氣勢,已經悄無聲息征服了幾位新來的小伙伴,讓他們忘記了年齡差距,完完全全把她當老板看待了。 第一次正式上班,老板不親自送他們去,心中難免有些沒底。 而沈大金卻早已習慣了聽姝娘的吩咐去執行任務,二話不說就帶著表弟們出去了。 這令行禁止、雷厲風行的樣子,讓王武他們縱使有些不安和失落,到底還是跟上了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