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生活日志 第37節
果然沈進殊也覺得大哥的提議很棒,立刻如小公雞一般昂首挺胸,“好,那我明兒開始要更用功一些,好好練字,讓阿姊瞧瞧我學得多好!” 沈文殊能這么有理有據給弟弟建議,當然是因為他自己也想這么干,便立刻道:“那咱們去睡覺吧,明兒早些起來背書?!?/br> 沈進殊乖巧點頭,句句不忘阿姊的叮囑,“阿姊說過,吃完東西睡覺要簌口?!?/br> 徐二舅簡直是歡天喜地的接話,“好好,讓二舅母幫你們打水洗漱去?!?/br> 徐林氏原本坐在屋檐下給小兒子喂糕點,聞言直接把孩子交給他爹,拍拍手就去灶房打水了,路過同樣坐在門口的大嫂徐鄭氏時,徐鄭氏屁股也沒挪動的跟她客氣道,“弟妹,你抱著孩子呢,起這么快做什么,叫我去給孩子們打水就好了?!?/br> 徐林氏腳步不停,“大嫂安心坐著,我順道給孩子他爹也燒一些熱水洗一洗,看他趕路趕出一身的灰?!?/br> 徐鄭氏聞言安穩的把背靠回墻上,“那嫂子就不跟你客氣了,孩子二叔這么晚才回來,想是在城里遇著了事,我可得好好聽一聽,等孩子他爹忙完回來,也好說給他聽?!?/br> 大舅母這個理由過于冠冕堂皇了,徐大舅就算晚上下班回來,聽不到第一手消息,第二天也有大把時間從當事人那里聽到最具體的情報,根本用不著她這個中間商搬運二手瓜。 但因為大家的想法跟她一樣,也都很想立刻知道徐二舅究竟在城里遭遇什么才回得這么晚,還一臉rou眼可見的興奮的狀態,因此誰也心情沒拆穿徐鄭氏,都在期待著徐二舅的表演。 這時候,孩子們也分吃完美味的糕點,學著他們表兄弟的好習慣認真洗漱,便各自打著哈欠回屋睡覺了,徐二舅終于可以驕傲宣布他被姝娘高薪聘用的好消息,果然立刻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鼓勵,就連徐鄭氏羨慕嫉妒之余,也真心實意的祝賀道,“這待遇可不比你大哥差多少,孩子他二叔,你可要好好干!” 徐姥爺眼角眉梢都寫著歡喜,沒想到外孫女竟如此有本事,短短幾天,連她二舅的工作都能安排了。 每個月至少能有一千五百文的工錢,那還種什么地?把家里的田地都租出去,光是每年收的田租糧食,供他們全家老小吃喝還有剩的。 老二這前程,還真不比他大哥差。 激動的連道了幾聲好,徐姥爺便拄著拐棍健步如飛的回屋,“老二,跟我進來一下?!?/br> 他老人家想問點刺激的話題,比如今兒他們具體去錢莊換了多少貫。 原本他覺得,二十貫也是幾十貫,可姝娘不是興師動眾的人,她能開口請長輩幫忙,必然是真忙不過來,相應的,這幾日的進項也不會是小數目,至少不會只賺二十幾貫。 徐姥爺聽著兒子緊跟自己身后的腳步聲,盤算著從哪里問起,不想老二進他們主屋后,果斷把門一關,就掌握了主動權,“爹,姝娘想請您蒸一些饅頭拿去烤,最好是揉面的時候放一些牛乳,聽說這樣吃起來格外香。喏,這是姝娘讓我帶的一百文,她說一半用來買最好的白面,一半是您的報酬?!?/br> 老人家的計劃徹底被打亂,愣愣接過錢問,“那我明兒天一亮就起來蒸饅頭,能趕上你進城的時辰嗎?” 徐二舅搖頭,“不行,姝娘千叮萬囑,千萬不能讓您累著,你想什么時候蒸饅頭就什么時候蒸,我反正每天都要進城,咱們也不趕,晚一兩日晚都不成問題的?!?/br> 說完頓了頓,隨后又想起了一些注意事項,“哦對了,姝娘還說也不用您每天動手,蒸一鍋饅頭,應該夠用三五天的了?!?/br>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同樣是興沖沖回家跟所有人分享大新聞,沈四伯面臨的情況就沒有徐二舅這么順利了,沈家人多,各房也有各房的想法。 當然了,老沈家誰都不反對去城里做事,除沈四伯以外的三房都有兒子去城里干活,二房更是兩個大的都去了,這是家里孩子第一次離家,又是人生地不熟的京城,當父母的最近每天都擔心的睡不安穩,如今能讓大人也去城里,還能就近照顧他們,就算不給錢他們都樂意。 姝娘還開出了每日五十文的豪華待遇,那就不是樂不樂意的問題,是所有人都搶著要去了。 其中反應最大的要數大堂哥沈大金。 兄弟們都去城里搞事業,當大哥的本來也義不容辭,偏偏媳婦一哭二鬧不同意,爹娘和爺奶也格外看重她肚子里的曾孫,非壓著他去哄媳婦,讓他只能眼巴巴看著兄弟們歡天喜地進城見世面。 退一步越想越虧,這些天兄弟們都跑城里逍遙快活了,他關在家里跟叔伯們整天削木簽,已經各種悔不當初了,一聽弟弟們在城里竟有那么多錢賺,更是坐不住了,立刻道:“四叔,我也能吃苦有力氣啊,你帶我一起去成不?” 此時此刻,別說壓著他哄媳婦的爹娘和爺奶無言以對,就連他捧著肚子很是驕傲了幾個月的媳婦也頭一次低下了頭,每天五十文,可真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好事,他們竟然還不知道珍惜,生生錯過了這個機會…… 年輕人到底臉皮薄,沈大金還只會央求心軟的四叔帶他一起進城,四叔表示愛莫能助,還得聽姝娘的意思,他也只是眼巴巴請四叔好好跟堂妹說,他去了城里一定好好干活,跟大家一樣,事事都聽姝娘的安排。 比起沈大金好言相請的態度,沈三伯就顯得理直氣壯多了,他直接提議自己替換沈四伯,“我看老四去城里不成,孩子們擺攤要招待那么多客人,老四這悶葫蘆都不會說話,還怎么幫孩子們?再說了,小時候就我跟老五投機,一直好得能穿一條褲子,這些年也是我們倆最能聊到一塊,往后我住老五家,他們也會覺得更親近自在些?!?/br> 沈四伯只是憨厚又不是真傻,他一口拒絕了這個奇葩要求,只是看著三哥有理有據,似乎把爹娘和兄弟們都說動了的架勢,他又嘴笨的不知如何反駁,一時急得汗都出來了,這時,還是閨女青娘笑盈盈幫腔道,“三伯,您跟五叔小時候最要好,性情最相投,可是這攤子做主是姝娘啊,要說家里誰跟姝娘最要好,肯定是我爹,這幾個月哪回不是我爹去城里送東西?姝娘雖然年紀小,卻是極有主見的,咱們一聲不吭把我爹換成三伯,就怕她不高興呢?!?/br> 這一招禍水東引堪稱立竿見影,姝娘如今在老沈家的形象,就跟財神爺差不多,一聽她可能不高興,原本神情猶豫的眾人立刻嚴肅了臉色,但最絕的還是沈三伯,剛才自信滿滿陳述換人理由的他,這會兒簡直是秒跪,“青娘說得也是,這事咱們自己商量沒用,還得看姝娘的意思,趕明兒老四進城了,就輪到我去城里送東西,到時候我自己同姝娘說?!?/br> 沈三伯都跪了,老沈家其他人更不會跟沈四伯搶,事情就這么敲定了,沈奶奶卻有些不滿的看了青娘一眼,想說說這個孫女又沒規矩。 家里頭男人說正事,連她都只是安靜聽著,青娘這丫頭竟然敢插嘴,真是不像話! 只是她還沒說出口,又聽到老三笑嘻嘻跟老四感慨,“我可算是知道你家青娘像誰了,別看她年紀大些,還真有幾分姝娘的樣子?!?/br> 一聽青娘像她最有出息的孫女,沈奶奶立刻把話咽了回去,以前她總覺得青娘的性子不好,就怕她甚至連累著其他孫女都找不到好婆家。 可家里最精明的老三都夸青娘像姝娘了,那她還cao心什么? 青娘不知道自己逃過一劫,但她也覺得三伯這話順耳,立刻忘了剛才的不快,湊到三伯那邊說笑去了。 其實要說最像,他們伯侄倆才是最像的,脾氣說來就來,說去就去,前腳懟完人,后腳又沒事人的繼續愉快玩耍。 總之,過程有點坎坷,結局還是好的,沈四伯進城一事塵埃落定,他替侄女轉達的以后要種竹子做竹簽、開春后還要羊幾只羊的要求,也由沈爺爺拍板表示一切都按照姝娘的要求,他們隨時準備著。 于是第二天大早,沈四伯就帶著連夜收拾的行李進城去了。 第44章 姝娘:男人只會影響我搬磚的速度! 由于徐二舅幫他們承擔早起買菜的艱巨任務, 沈麗姝和小伙伴們這天便一口氣睡到了早十點多。 起來時,徐二舅和沈四伯已經挑著他們今日所需的全部食材進門了。 不用時時惦記著工作安排的睡眠,質量是極好的, 八個小時堪比別人睡十幾個小時, 所以大家洗漱吃過東西后,便立刻生龍活虎、精力充沛地投入了新一天的工作。 沈麗姝如今身兼數職, 人事安排也是她的職責, 看到沈四伯帶來的行李還放在角落里,便道,“四伯, 不如我先帶你去屋里看看吧, 床和柜子都給您安排出來了, 行李可以放屋里去?!?/br> 沈四伯上回和徐二舅一塊送孩子們進城, 跟著一起參觀過改造過后的屋子, 他也同樣對那些做工簡單, 心思卻又極為精巧的雙層床很感興趣, 聞言就迫不及待拎起了行李, “好, 我跟姝娘進去瞧瞧?!?/br> 踏進房門,看到里頭還是跟上回一樣只有六張床,沈四伯不由面露疑惑, “這才六張床,也沒有我住的位置啊?!?/br> 沈麗姝便指著最靠近門口的下鋪笑道:“這本來是大柳哥的床,現在空出來給四伯睡, 他去上邊和表弟一塊睡, 他倆身形最小, 也不會很擠, 再說如今天兒越來越冷,兩個人睡還暖和些?!?/br> 至于柜子,他們屋里本來就多出好幾個,只是沒全部裝上鎖罷了,現在沈四伯來了,有力氣有手藝,買套鎖他自己就能好了。 沈四伯的人生格言就是再苦不能苦孩子,一聽侄子為了給他讓床鋪,要去跟別人擠一起,感動的不行,連連搖頭拒絕,“用不著用不著,擺攤不是有茶幾凳子嗎?晚上把這些拼一拼我就能睡了?!?/br> “那睡得多不舒服啊?!鄙螓愭瓝u頭道,“再說大柳哥和表弟因為這個,每個月比我們多得一百文補償,您要是不肯睡這,他們的補償就拿不到了,他們自己還不樂意呢?!?/br> 沈四伯:…… 玩還是你們城里人會玩。 在門口圍觀的徐二舅不由搖頭失笑,“不用說,這法子又是姝娘想出來吧?!?/br> 沈麗姝也笑瞇瞇回道:“是我提出來的,但大家也全票通過了?!?/br> 徐二舅深感佩服的朝外甥女豎起大拇指,姝娘總是在他們都想不到的地方細心又周到,于是可能會讓孩子們產生矛盾一些東西,從一開始就失去了發芽的土壤。 他深深感嘆道,“那別說你兄弟們特別樂意騰床位了,二舅要是有床可以讓,我也想賺這一百文呢!” 男孩子嘛,跟兄弟擠一個被窩算什么,又不是擠不下,輕輕松松有錢賺,多好的事吶! 徐二舅這話得到了小伙伴們的熱烈響應,沒搶到補貼名額的沈大山沈大力和徐虎紛紛舉手,“姝娘,下一回還有這種好事,怎么也得輪到我們吧?” 就連沈大路都躍躍欲試想舉手表態,但堂妹說過要由小到大的原則,以他的年紀怕是輪不上了,遂只能羨慕的看著兄弟們爭搶這份名額極其有限的住房補貼。 看著小伙伴們鬧哄哄搶名額的畫面,沈麗姝很有大佬派頭的揮手,“別搶了,這種好事今年就一回,咱們燒烤攤人手已經夠多了,能進城來幫忙也都在這兒了,你們還想扒拉誰進來?” 老徐家和老沈家能薅的勞動力不都被他們薅來了?底下的小蘿卜頭們,最好養兩年再薅,揠苗助長不可取。 最重要的是,燒烤架的生產力已經到了極限,再想增加人手,就要先從增加燒烤架入手,可到那時候,就不是增加一兩個人可以搞定的了。 沈麗姝對他們的生意規劃極有信心。 結果她就這么信誓旦旦表態結束,沈四伯似乎認定這是極好的幫大侄子說話的機會,立刻提醒道,“姝娘,你們大堂哥也很想過來幫忙,從昨晚到今早跟我說過好多遍了,其實前幾天大路他們進城,他本來也做好準備要來的,還跟他們一起去徐家學了做燒烤?!?/br> 沈麗姝:…… 好家伙,這就是傳說中的真人不露相嗎,她萬萬沒想到第一次背刺,是來自最信任的老實人沈四伯。 翻車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 但是姝娘不慌,姝娘穩得住,只要她打死不認自己將不熟悉的大堂哥徹底拋之腦后,這事就不存在。 沈麗姝淡定的說:“我記得有這回事,但大堂哥后來好像要留在家中照料懷孕的大堂嫂,應該還沒這么快生吧?” “你大堂嫂生娃還遠著呢,怎么也到年后去了,再說你奶奶和伯母們都能照顧好她,用不著大金守在旁邊?!?/br> 沈四伯的發言雖然有點直男癌,對大侄子卻十分厚道,他畢竟是老沈家的長房長孫,如今其他侄子們都進城做事,能賺不少錢,眼看著有了好前程,大侄子總不能太過落后。 事實上不僅沈四伯這么想,老沈家其他都這么覺得,所以昨晚沈大金說想跟沈四伯進城打工,全家沒有一人持反對意見。 現在面對可以做主的侄女,沈四伯也努力幫大侄子說了一籮筐好話。 當然他性格耿直,嘴巴也不靈活,不知道運用語言的藝術,翻來覆去說的也就是沈大金對他說的那些,諸如安安分分干活,姝娘說什么他做什么云云。 沈麗姝也相信沈四伯背刺歸背刺,應該還沒進化到面不改色說謊的地步,那這應該是大堂哥的真實所想了。 她對大堂哥本就沒意見,原先將他排除出去,只是擔心這位長房長孫的優越地位,可能會影響到她在團隊中的絕對領導權,但她也沒動什么小手腳,只是在大堂嫂強烈反對的時候,順水推舟表示這么安排極好。 但凡沈麗姝想讓大堂哥加入他們,開口幫他說幾句話,以她在老沈家的份量和口才,結局都是不一樣的。 不過做人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大堂哥之前不合適,現在就未必了,因為其他幾個堂哥儼然已經唯她馬首是瞻,她說話比他們爹媽都好使,就算大堂哥加入進來還想當老大,他們也未必聽他指揮。 更何況他的態度已經擺得如此端正,再沒有人跟她搶老大的位置,沈麗姝連沈四伯這個長輩都使喚上了,還能放著大堂哥那么好的工具人不用? 還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沈麗姝根本沒算到這么遠,最后結果卻正是她想要的樣子。 她已經準備接納新工具人了,又擔心她這么爽快的一口應下,對無心幫了她一把的大堂嫂似乎不太厚道?于是她笑道,“大堂哥那么能干,我當然是希望他來幫忙,只是大堂哥陪堂嫂生孩子也是極好的,等小侄子出生后,大堂哥也能抽開身,隨時可以過來,咱們自家人,還怕錯過這個村沒有這家店嗎?” 沈四伯堅持表示就沒有非得男人陪著才能生孩子的規矩,大侄子現在就可以進城幫忙,沈大路他們見她這么歡迎大堂哥,也紛紛表示早些來好,大家也能早些上手。 眾望所歸,沈麗姝也就爽快點頭,“那等四伯上手,就請大堂哥過來,如此免得你倆一下子加入,導致大家都手忙腳亂?!?/br> 沈四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很是不安的說,“我若是遲遲上不了手可怎么辦……” 難道大侄子要因為他,遲遲無法進城工作了嗎? 很明顯,沈三伯昨晚說他不適合這份工作的理由,沈四伯內心是認同的,他確實遠不如三哥能耐。 沈麗姝嘴角抽了抽,沒想到這都能給沈四伯帶來壓力,索性給了確切日子,“我爹說還有十天,大相國寺就要辦廟會,一直辦到元宵后,屆時不但全城百姓匯聚于此,聽聞外地許多富商文人也會攜家帶口進驚共襄盛會,咱們也去廟會上擺攤,想來只會比夜市上更加喧鬧忙碌,那時請大堂哥來幫忙正正好?!?/br> 那就只剩十天了,沈四伯身上壓力驟減,不由眉開眼笑,“好,這樣就很好?!?/br> 徐二舅聞言也笑道:“那我晚上也去沈叔家一趟,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br> “那就有勞了?!?/br> 沈麗姝心想這莫不就是長房長孫的排面?連不是老沈家人的二舅都格外捧場呢。 但大堂哥態度擺出來了,她也沒啥好擔心的,安頓好了沈四伯的床位和柜子,就去外間繼續備菜了。 因為人手充足,且大家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明明增加了五十斤的烤rou量,備菜時間反而縮短了。 串好的菜全部裝進桶里搬上推車,沈麗姝和小伙伴們還洗了杯子煮了壺茶一起帶上。 他們第一天擺攤,就不知道帶水,忙到口干舌燥的時候還要花錢買水喝,后來幾天不說完全杜絕了花冤枉錢,但只要有時間,沈麗姝還是會提前自備茶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