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2010 第306節
彭宇琛對于自家女團成員特別是顧采薇的輿情監控是24小時不間斷的,如果有異常會隨時發出警報。 韓雪查到的消息是彭宇琛特意留下的,畢竟都是公開信息很難遮掩,如果刪得太明目張膽的話就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但是如果有提到“他們倆還是同班同學”這個消息的,一律都會被彭宇琛想辦法給屏蔽掉。 總之,彭宇琛是花了一百二十分的小心在掩蓋這兩個人的關系上的。 那么韓雪在這邊破著案并且發出了威脅之后,收到消息并未回復的林一在干嘛呢? 他在睡覺。 直到第二天一早,林一醒來之后才看到韓雪發來的這則消息,然后隨手就丟在了一邊并沒當回事。 因為韓雪這個女人的性格比較難捉摸,他覺得保不齊是失眠睡不著,所以拿自己逗悶子也說不定。 鑒于韓雪因為師姐的事情而對自己有著某種看法,林一是盡量不在她面前討嫌的。 總之沒打算搭理。 韓雪果然也沒有再拿這句話sao擾他,兩人在公司里面相見的時候,林一沒發現任何異常,于是也不再放在心上。 嗯,除了她剛才的眼神好像有點詭異。 …… 林一跟劉簡妮大老遠地跑了一趟美國,回來之后萬里出行有千頭萬緒的事情等著處理呢,頭一件就是他們離開之前就安排下去的專車業務。 在美國的時候,師姐就專程打電話過來報喜: “專車業務已經被上面放行通過了,監管部門提了一個要求,就是里程單價至少要比出租車高30%,跟現有的出租車之間錯位競爭?!?/br> 這個要求的實質是,萬里出行以及其他打車軟件新推出的專車業務,只能服務于高端客群。 因為價位如果確定得跟出租車差不多的話,又沒有門檻誰都可以注冊,那出租車的牌照豈不是一文不值了? 無論是出租車公司,還是出租車司機都不能接受這樣的局面發生。 這其實是一個利益調和的需要,林一早有心理準備并且也能夠接受,萬里出行的專車業務也是按照這個思路來準備的。 既然能拿到這個許可,他有一些藏在心底的想法就沒和其他幾人分享了。 那就是即使政策不允許的話,他也不打算再等待,直接強行上馬也要力推專車業務的。 因為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大不了就是交罰款嘛,嘟嘟打車當初不也是頂著罰款在鵬城運營的,先斬后奏這種事程惟搞得我就搞不得? 林一敢這么做也來自于他心里的確信,他知道這是大勢所趨,所謂創新就是比別人多走一兩步有什么不對? 不管怎么說,上面同意了總歸是個好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林一也不想冒這種無謂的風險。 “專車定位高端業務這沒問題,uber早期的成功就足以證明這個服務是存在市場需求的,而且國內的大城市也有足夠的潛在客戶?!?/br> uber這個詞根來源于德語,最初設想的運營工具是“優雅的德系車”,但在舊金山上線的時候還是因地制宜地用了那里更常見的林肯城市汽車。 使用高檔轎車,而且還有幫開車門這樣的附加服務,那么客戶自然也不是普通中產,一般都是家境殷實的上層中產或者干脆就是富人。 uber早期能夠受到那么大的追捧,除了灣區的極客們對于用手機打車這個點子特別歡迎之外,它的乘客也是非富即貴。 一群有身份有地位的客戶在使用了uber之后成了忠實粉絲,然后用各種方式襄助了這家公司的起飛。 這條業務線后來發展成uberblack,起這個名字主要是因為提供服務的大多是黑色的商務車。 就像很多美國公司的習慣一樣,uber的業務也是“自上而下”地進行推廣,業務線從高端到低端這樣子覆蓋。 這些事兒他們早就研究過,李莫言現在說的都是很實際的東西: “在跟監管部門的溝通過程中,我已經牽頭組建了公司的專車事業部,按照之前的計劃,第一步打算在京申羊鵬四大一線城市啟動?!?/br> “我們在四個城市的團隊已經跟若干租車公司談好,由他們提供空置的高檔車,通過萬里出行app接收訂單,起步價和里程價格全都顯著高過出租車?!?/br> “司機的話一部分由租車公司提供,也可以通過第三方勞務公司進行聘用,與萬里出行均不存在勞動關系?!?/br> “運營團隊這邊已經隨時可以上線,我們初步選定了8月1日這個時間,到時會有一整套推廣措施?!?/br> “大體上來說,就是對使用頻率高的用戶發放一些專車試用紅包,讓他們體驗一下更舒適的車型和更細致的專車服務,如果經濟能力足夠的話以后就可以轉化為專車客戶?!?/br> 林一問王愷:“產品這一端準備得怎么樣?” 王愷肯定地回答:“早就準備好了,就在原有的萬里出行app里新增一個功能,在發出訂單之前增加了選擇出租車或專車的可勾選按鈕?!?/br> “在上線之后的那一周呢,配合推廣活動這個專車按鈕會進行著重顯示,不過不會幫用戶默認勾選?!?/br> 這些按部就班的安排林一沒有什么補充,他只是跟師姐提醒了一點: “出租車司機那邊吩咐運營團隊做好安撫,即使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他們未必能理解,如果司機鬧起來的話要先準備好預案?!?/br> 這番叮囑說完之后,萬里出行終于在8月1日對外宣布啟動專車服務,為行業內第一家。 第452章 開辟第二戰場 林一回國之后立馬跟團隊把專車業務推上了線,他們在忙活的時候其他家自然也沒有閑著。 8月4日,曾經先后拜訪過萬里、嘟嘟和快嘟三家,但是丟出的野蠻收購提案慘遭拒絕的uber終于搞出了動靜,在華發布了“人民uber”服務。 看得出來,這名字是很努力地想要接地氣了。 這個業務的實質是“uberx”這條產品線在國內的落地,定位是低于uber賴以起家的uberblack豪華車業務。 而uber之所以搞出了這項業務也不是因為卡蘭尼克開心地賺著富人的錢還不忘摟一把窮鬼。 uber走紅之后,在美國出現了一家跟它業務相像但是定位不同,采取差異化競爭的打車軟件公司名叫lyft,主打經濟實用型客戶。 這在年輕人中間很受歡迎,主要是因為他們普遍經濟能力更弱。 另外即使能夠承擔,追求自由新潮的年輕人也不太適應那種從老派莊嚴的黑色豪華車上下來的感覺,用人話說大概是“裝逼太多容易沒朋友”。 總之lyft的快速發展引起了uber的警覺,這才很有針對性地拿出了uberx這款產品來對位競爭。 uber此前在華主要的司乘客群是外企五百強的高管,甚至被他們當成一種有趣的社交方式。 現在把uberx本地化之后,才算是大規模進入國內市場,畢竟能消費得起豪華車的還是少數。 uber當然也不是光宣布了一聲,他們拿出了大手筆的推廣方案,不過跟國內同行的傳統保守相比,他們的營銷手法被稱為“腦洞大開”。 比如說,uber會搞出幾起用直升機接送客的案例,給自家的軟件增加科技感和未來感,讓年輕人覺得很酷。 再比如說,uber也會邀請國內的大牌明星擔任司機,拉幾單客人出無數張擺拍,實質還是個品牌代言。 雖然說林一覺得很無聊,因為普通乘客是既用不著直升機出行,也沒機會讓明星給自己開車,不過這些手法至少在社交媒體上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再加上uber自帶的美國光環,大城市的潮人們還是很吃這種調性的,所以uber的品牌宣傳效果很不錯。 不是說二三線城市不潮,不過那里的粉絲們還要再等一等,因為uber目前還只在一線城市展業。 總之呢,卡蘭尼克慷慨地揮舞著大把的美鈔,向國內打車市場的所有同行們高調地宣告: 老子來了。 關注uber的當然不只是萬里出行一家,嘟嘟打車和快嘟打車顯然也都時刻觀察著它的動向。 這次專車業務的政策溝通其實是三家聯手的,不過讓林一意外的是繼萬里出行之后第二個出手的居然不是嘟嘟,而是快嘟。 快嘟打車之前在補貼大戰當中落后,出租車市場已經是處于劣勢,早就期待第二戰場。 這次專車業務放開可是一個大好機會,鉚足了勁兒準備奮起直追的。 雖然快嘟沒有uber那樣的光環,但就動作大小來看,在專車市場的投入只會在uber之上,反而是林一更加警惕的對象。 這時候程惟在干啥呢? 林一很快搞清楚了,因為柳清加入嘟嘟之后的職務是coo,她同時擔任了嘟嘟的專車業務負責人。 也就是說,她在嘟嘟的位置是跟萬里出行的李莫言看齊的,而不是劉簡妮。 但是柳清同時又干著cfo的活,林一跟劉簡妮離開美國的時候在舊金山機場碰到程惟跟柳清,他們顯然還沒有完成自己的行程。 夠忙的。 這也意味著,嘟嘟打車的老板以及專車業務的負責人同時都在國外找錢,難怪要慢半拍。 “柳清為什么做coo而不是cfo?” 林一還專門就這個問題采訪了劉簡妮。 “程惟之所以費盡心思把柳清請到嘟嘟打車,當然是看中她高盛的背景以及她的家世?!?/br> “他帶著柳清,或者說是柳清帶著他跑到美國去拉投資,也證明了這一點,就是程惟是把柳清當cfo用的?!?/br> “但柳清自己顯然不這么想,雖然cfo也可以是合伙人,但她做coo的意思應該是,不想止于馬杰克跟蔡重信之間那種分工合作的關系,而想更深地介入嘟嘟打車的業務層面,成為真正的管理者?!?/br> 劉簡妮分析到這里就沒再說下去了,她對柳清是比較熟悉的,不過兩個人的身份角色有很大的不同。 林一能夠感受到她沒有出口的潛臺詞。 柳清要在嘟嘟打車做管理者,勢必會分享原本屬于程惟的權力,而程惟為了柳清也付出了足夠的代價。 雖然不知道嘟嘟那邊的股權分布,但顯然柳清在嘟嘟拿到的一定比劉簡妮在萬里出行拿到的要多得多。 程惟憑什么給柳清這樣的殊遇呢? 高盛的md確實很牛,但那是相對于普通人來說。以嘟嘟打車今日的規模,八竿子打不著的md程惟完全可以不用搭理,更別說上趕著求合作了。 當然是因為柳女士本人的優秀。 不管怎么說吧,因為有著上輩子的經驗,林一向來把程惟當作嘟嘟打車最大的競爭對手。 而現在程惟跟柳清這兩個人合流,雖然早有預期,他還是對于這個組合忌憚非常的。 這個念頭即使在管理層內部也沒有分享過,只有李莫言能夠隱約感覺到,林一心里對于嘟嘟打車的警惕甚至還在來勢洶洶的uber之上。 事實也證明,嘟嘟這次雖然稍微慢了半拍,但是也沒有落后太多。 不知道是程惟和柳清回國了,還是他們在美國遠程指揮,總之緊貼著uber和快嘟就把自家的專車業務推上線了。 在這之后林一又把視角放回了萬里出行自家身上,他為什么會突然跟劉簡妮討論程惟和柳清的事情呢? “融資的事情有眉目了?!?/br> 劉簡妮告訴他,“我找到了一個重磅的投資人,前期溝通的時候對于打車行業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以及十足的信心?!?/br> “如果能夠說服他的話,加上我們此前在美國談下來的成果,這一輪融資的拼盤應該足夠完成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