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養王妹 第6節
不僅是那兩位有孩子傍身的妾氏,便是其他幾位未有所出的都面色微變。 偏偏她們也只是沒有身份地位的側室,如今這等場面自然不敢問什么,只得將希冀投向長公主。 晉陵長公主細長的柳葉眉蹙起,微微從座位上靠前,“這孩子是哪家的?” 少年聲音有些低:“是我撿的?!?/br> 長公主這些年未曾見過自己兒子,并不了解郗珣,一聽自然以為是他說笑。 若非兒子生的儀表堂堂,她都要懷疑自己兒子是不是瞧著人家孩子生的可愛,將小孩兒給從家中坑蒙拐騙來了? 郗珣這句話聽見的人不多,有女眷當即便止不住問起:“莫非是王爺吩咐世子您接這孩子回來的?這孩子的阿娘是哪家的女子?” 說這話的是堂前披麻戴孝,方才哭的好不慘烈的一個女子,容貌姣好年歲約莫二十出頭,梳著婦人發髻,頭戴百花,身側跟隨一個約莫七八歲的小男孩。 郗珣只一眼便淡淡移開視線,想必這便是他那好父王的那嬌妾愛子。 年輕妾氏按捺不住,目光打量著佇立在新王腿邊的小姑娘,見沒人回答,便只能強顏歡笑起來:“為何原先也沒聽說過,莫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 這位有幾分容貌的趙夫人,敢說這話,自然是往日有幾分得燕王寵愛的,以往王爺十分疼寵這位長在膝下唯一的幼子,也因此叫這位趙夫人有幾分不知天高地厚。 甚至以往郗珣遠在京城,她總攛掇著先王將自己幼子帶在身邊,連處理政務都帶著,與幾位先王麾下的將軍混的一個眼熟。 是何居心誰都清楚,原以為先王去了,這位趙夫人總該知曉些規矩,收斂收斂自己。顯然趙夫人并未意識到她如今身份的窘迫,只還以為像是先王在世時如此縱容的她。 問的話叫長公主頓時心生不愉。 趙夫人被身后的丫鬟偷偷扯了扯袖子,這才注意到那位主母有些冷肅的面容。 趙夫人未盡的話頓時被卡在嗓子里。 一時間堂中眾人面色多番變換,竊竊低語,只郗珣察覺到手中的小手不安的動了動。 他垂下眼簾看了眼小姑娘,沒理會旁人的話,只清聲問她:“可是奉清帶你來的?” 小姑娘膽小,這么些人盯著她她總有幾分害怕,她靠著兄長身邊才算是膽子大了點,她糯軟的哼了聲。 “嗯哼?!?/br> 郗珣聽了這小奶音,嘴角泛起了一絲溫和的笑意,目光落在她陽光下泛著栗黃的發頂。 忽的蜷起指節,往圓滾滾的頭頂輕彈了下。 他聲音清澈:“確是路上撿來的?!?/br> 小姑娘有些吃痛,腦袋扭了扭,仿佛覺得這不是好話,奶聲奶氣的朝他反嘴:“才不是撿來的!” 作者有話說: 現在的小燕王:本王的meimei本王要好好教養,不能嬌慣狠了移了性情,日后一定要養成一個溫柔知禮的姑娘。 再過兩年的小燕王:本王教不好了,本王請個老師來好好管教這個無法無天的小孩兒。 再后來的小燕王:算了算了,自己養大的崽,自己流著淚認了。 第5章 郗珣聽罷悶笑了聲,不置可否。 這一聲落在殿中洋洋灑灑數十人眼中,只覺得這位世子爺這是承認了小姑娘的話,承認了那句撿來的是胡言亂語。 小女娘生的如此漂亮,便都止不住猜測是老燕王同某個沒有名分的外室所生的。 左右想來倒也合乎情理,燕王府里有一位出身尊貴的皇室長公主,燕王與她只是面子上的情分,這也是府中所有人都知的。 燕王久居軍中甚少回府,總不能這么些年外邊也沒有女人伺候吧,若真有養在府外的外室,實算不得什么稀罕事。 仔細看這小姑娘栗黃頭發,鬢角更是生著微卷的發,莫非與朔北邊界那些胡姬有些關系? 聽說軍營里的軍妓許多都是西北邊的羌人。 眾人心中紛紛猜測,面上不露分毫,都覺得是那先王的風流債。 養了外室打了公主的臉面,自然藏著掖著。 臨終前才當了一回好爹,叫兒子把meimei接回來。 如此這般,一傳十十傳百,城中不過幾日,便將此事傳的風風火火煞有其事。 據說新王領回來了一個生的冰雪可愛的幼妹。 ...... “嘖嘖嘖!這還有用說?定是先王同軍營里某個軍妓有了風流,生下一個卷頭發的小女娘!” 某日朔北軍營中幾位將軍推杯換盞幾杯酒,一喝高話就聊開了,話題自然而然便到了這主君新得的meimei身上。 另一位將軍摸了摸胡子,有些猶疑,酒后仔細想著四五年前的事,可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王爺到底跟哪個軍妓風流過。 “若是軍營里的那些女子,總能有些消息傳出才,三四年前......四五年前......我怎么沒有半分印象???先王不是不碰軍妓的么?” “呵,你能有什么印象?軍中規矩管的嚴,先王若是破例恐怕自己也連著面上無光,定是私底下將那女子接了出去尋了處外府養著,你仔細想想,四五年前是不是曾丟了幾名軍妓?” “哦?還是老兄你睿智,如此一來倒也說得通......” “嘖嘖嘖,真看不出,王爺往日行事規矩,竟然是個如此、如此——” 這種話語幾乎是同一時間遍布大大小小角落里,眾人這一誤會便誤會了許多年。 多年后,燕王數不清日夜后悔這日他的緘默不言,默認了二人的關系。 那時,許是與生俱來的品行規矩,又許是諸多思量唯恐她失望,他終究不敢脫之于口。 只得自己一人困在規矩里,日復一日折損克制著自己。 ...... 早在太宗皇帝時,皇室便有了萎靡之狀。以至于上至皇室公主,郡主,下至宗室女,皆婚姻不得其父母做主,皆由皇族婚配。 將各位宗室女許配給那些邊關、封地位高權重之臣,亦或是再結姻親。 如今大梁的數十位公主,遠離京都與親眷相隔千里,婚姻不滿子嗣凋零者不在少數。 晉陵長公主實在算不得悲戚。 雖說她死了丈夫,可她兒子襲了親王爵,日后便是守不住先王留下的擔子,一輩子衣食無憂,保世代富貴足矣。 總比旁的那些,丈夫因謀逆之罪折損進去,連帶子女都逃不脫的要好過許多。 這也正是晉陵長公主愿意看到的。 她唯愿她兒子一世的清臣。 如今叫這位長公主頭疼的是,她不知如何同分離多年的兒子重新相處。原先在身側女官建議下,往郗珣院內送去了一批丫鬟婢子。 思忖著兒子快十四了,身邊差不多可以安排幾個知冷熱的丫鬟伺候,日后再大些便充作通房。 誰知被郗珣以身邊不慣用婢子為由,將那些婢子盡數退了回來。 晉陵長公主這才意識到兒子不再是當年那個離別時才學會喊阿娘的孩子。 他已經長大。 “我昨夜還做了個夢,夢見我兒不過三四個月大,臥在我懷里攥著我腰上的玉佩穗子玩鬧,一醒來才知,竟已經過去十多年了...” 晉陵長公主倚榻而坐,一雙清冷的眉眼,叫人瞧著便覺不易親近。她蹙眉說著回憶的話,氣色略帶幾分憔悴。 一旁侍奉的女官見狀也不插嘴,只等她靜靜說完。 “一眨眼都過了這么些年,這孩子我如今是半分看不懂了,他瞧著溫潤脾性,可似乎又自有主意,主意大的很......” 身邊的女官見晉陵長公主一早起來便滿面愁容,自然知曉自家主子又cao心些什么。 主子心思郁結許多年,自燕王去世后更是憔悴不堪,如今連醫師都說要靜養,萬萬不得cao心—— 文茵聽罷,眼角都笑出了一些歲月的痕跡:“您瞧著其他府上主母們生怕他們家那些兒郎們一個個早早開了葷,損了身子日后礙著了子嗣,再沒心思旁的。咱們世子無需您cao心,自持莊重的很,連功課都半點不落下,您反倒來還埋怨上了,上哪兒說理去?” 晉陵長公主淡淡道:“你真是越發能說會道,以前的你可不是這般......” 文茵笑道:“以前的奴婢不是這般是哪般模樣?奴婢倒是不記得了?!?/br> 公主看了眼窗外,回憶起從前也有些好笑,她緩緩道:“本宮記得你是七八歲調來伺候我的,一眾宮女里我一眼就瞧中最胖的那個你,你那時候瞧著有幾分呆傻......你知道像誰么?活像那個珣兒如今當個寶貝似的那個!” 文茵聞言也是捧腹大笑,主仆二人笑了許久才笑完。 說到這個,二人卻皆是有些頭疼的。 王府自然不是如此隨意便多個血脈的,這個孩子,就連郗珣身邊侍衛都不清楚來歷。 可耐不住晉陵長公主差人一番盤問。 隨著郗珣一同回來的親衛便照實回答了,果真是路上撿到的。 晉陵長公主許久才信了這個事實。自己兒子真的撿了一個小孩兒回來。 可她經歷的多,很快心中便沒了波瀾。 左右于自己而言那孩子是否是她那亡夫的血脈,又有何差別?她甚至因為小姑娘并非丈夫外邊的私生子,心里那點膈應消散不少。 倒是對小兒生出幾分憐憫之心。 文茵伺候長公主這么些年,總是心意相通的,她這輩子伺候著長公主沒嫁人,如今早過了想要嫁人的年紀,可對待孩子卻比年輕時多了許多喜愛。 她不忍心勸說:“那姑娘我瞧著生的規整,不像尋常人家的孩子,想必是家中糟了難的。咱們殿下小小年紀就如此良善,您便是當做養女養在府上又有何妨?不過日后添副嫁妝罷了,咱們王府莫非還缺了那些?王府本就女兒少,往長遠計,那姑娘若是放在王府里做正經貴女養著,日后憑她那相貌模樣日后定然也辱沒不得門庭,也多了一樁門閥郎婿幫襯君王,如何瞧著都是一樁好事?!?/br> 晉陵長公主何曾不懂這其中利益道理? 作者有話說: 第6章 她虛睨文茵一眼,嘴角扯出一絲淺笑:“你以往不是最不喜小孩兒?” 文茵嘆息一聲,道:“奴婢這恐怕是上了年紀,這兩年不比以往,竟也慢慢喜歡上小孩兒來?!?/br> 長公主聽了沒再言語,她慢悠悠抿了口茶,道:“去把王爺請來?!?/br> “諾?!辨九蚝熗讼?,匆匆出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