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堂春(重生) 第28節
曾氏慢悠悠的說著。 秦氏也接話道:“可不是嘛,且還不說這小祭之后不久就是鄉試,鄉試之后又是明修的好日子,后面事情一串一串跟著,怕不止這些日子,得這兩三個月吧?!?/br> 裴歆一聽就覺得不妙,這哪里是來分什么利益的,分明是想抓‘壯丁’,這么多事攪合在一起,里外都有,尤其是族中的事,陸家是百年望族,族地在梅嶺,便稱梅嶺陸家,陸府只是如今其中發跡最好的一脈而已。 這樣的家族,族事大都盤根錯雜,且由族長和一些輩分極高的族老把持著,即使陸府派人過去,也不一定能插上話,理得清事,但明面上又不能不去,是個實實在在的‘苦’差事,吃力不討好那種。 不過好在自己年輕,裴歆知道這件事輪不到自己頭上,記得上輩子此事是由四嬸楊氏前往,人前腳剛走,后腳曾氏就在后院進行了一次清洗,將其他房明里暗里的人打壓了個七七八八。 其中,以四房最為嚴重。 楊氏這會兒顯然也猜到有些事是沖自己來的,放下手中的茶水,就笑道:“二嫂說的極是,難怪今日大嫂連老七媳婦也叫來,想必是事情太多,也該給她們這些小輩一些歷練的機會,尤其是族里的事,涉及祖地根本,事關重大,按理大嫂作為宗婦,該親自回去一趟才是,若不然,就是溫言了,她身為嫡長媳,論身份最合適不過?!?/br> 站在曾氏一側的謝溫言忽然聽到自己的名字,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 她似乎想說什么,但曾氏沒有給她機會,先開了口,“四弟妹說的是,原先我也是這么想的,可大房近來事情太多,我這年紀上來,也是力有不逮,再加上柳姨娘有孕,尚不滿三月,實在是離不得溫言,因此,祭田族地一事,我還是更屬意四弟妹你的?!?/br> “可我實在不懂這些,又是庶房,回去了,族中也未必會理會我?!睏钍厦碱^一斂,神色不由得幾分為難。 但曾氏道:“這又何難,我手書一封,四弟妹帶回去給族中長老,他們自然會諒解一二的,再者祭田之事一向不過走個過場,別平白被糊弄過去罷了,又不讓你做什么主?!?/br> “可是···” 楊氏還要推辭,一旁的秦氏早就坐不住了,連忙截話道:“既然四弟妹不愿意,那不如我回去吧?!彼菢芬庾鲞@種能耍威風又好吃好喝不擔責任之事的。 只她覺得威風少事,曾氏卻并不放心,直接否決了她的提議,用的理由也是光明正大,秦氏早年性子張狂,別說府里人,連族里也是較過勁的,讓她回去怕惹事端。 這理由堵的秦氏悻悻的坐了回去,端起一旁的茶盞,掩了掩臉上的尷尬。 見二嫂秦氏敗北,大嫂曾氏又是一副‘我意已決’的樣子,楊氏只好應下不日啟程回祖地的事。 如此,曾氏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既然楊氏要離開一段日子,四房的事不提,原先她負責的漿洗,裁衣,胭脂采買的家事就得另找人負責,聽曾氏說起這些,秦氏的眼神又亮了。 別的還好,她就盯那采買的事,有利可圖。 因此還不等曾氏說完,秦氏又插話近來二房事少,有親戚與彩霞軒的劉掌柜相熟等等,話里話外都是要胭脂采買的事。 曾氏撇了人一眼,沒有搭理,反而朝一邊默默當喝茶的裴歆問起此事。 裴歆差點給自己嗆到。 “???” 她還未回話,秦氏又道:“大嫂,老七媳婦這才剛進門,什么都不知道,府里的人呀事呀的,也都不清不楚,怎么能管事呢?萬一出什么事,豈不是惹人笑話,再說論長幼,我這兩個兒媳還在呢,大嫂你可不能厚此薄彼,繞過她們倆就心疼老七媳婦?!?/br> 曾氏聽她嘟嘟囔囔地抱怨,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卻沒有理會。 妯娌這么多年,她哪里不知道秦氏什么性子,早些年爭權不得,只剩下耍耍威風和爭利了。 見曾氏沒搭理,秦氏說了半天,也有些下不來臺,最后還是楊氏開口說了兩句,將裁衣和胭脂采買的家事劃給二房,漿洗房留給了裴歆。 這倒是個輕松差事,裴歆想著,自然地應下了。 這樣,楊氏在府里的事劃分的差不多,曾氏又說起二房,也是就秦氏手里原先的事來,秦氏早就想好了,將自己手里的碗碟器皿還有園子的事分給兩個媳婦,至于廚房的事,則交還給曾氏。 反正那些食材采買的事還是由曾氏點頭的,自己一點兒油水都撈不著,出了問題說不定還得自己背鍋。 她才不傻呢。 曾氏對此倒挺滿意,當著眾人的面,將大廚房并采買的事一起交給了大兒媳謝溫言。 謝溫言謝過。 其他眾人也沒什么異議。 接下來又談論年中小祭,還有六月有幾家親朋或是成親或是壽宴,或是請席等等喜事,自然,也包含七月底陸明修成親的事。 府城的鄉試是在七月初,到十幾號出成績,親事放在月底也是有考量的。 不過這些事,都和裴歆的關系不大,無論是陸府擺宴還是外出赴席,因為婆婆身子不好的緣故,她又是新婦進門,參與都不多,倒是省心。 只是這事情一談起來就是一上午,結束時,正好午時三刻,該用飯的時辰。 曾氏讓留了飯,秦氏和楊氏沒有推辭,更不用說裴歆幾人。 不過還好婆婆荀氏不在,裴歆坐于末座,一邊吃,一邊瞅著謝溫言和二房那兩位嫂子伺候自家婆婆洗了手,又布菜伺候了一會兒,得了允許,才坐下開始用膳。 不一會兒,午膳用完,紛紛告退。 裴歆走在后面,才出凝暉堂出來沒多久,就聽有人在背后叫自己,便停下腳步回頭,是大嫂謝溫言。 “大嫂?!?/br> “七弟妹?!敝x溫言走近,又叫了一聲,請她到一旁的小亭里說話。 裴歆起先還覺得奇怪,但到了亭子里,聽謝溫言提起柳無雙,便知道來意了。 “我與柳姑娘,不對,柳姨娘不是很熟?!迸犰б娝匾庹疫^來,解釋道,“只見過兩面,第一面是在秦家別莊的賞花宴上,第二面是在城西一家綢緞莊,我讓了一匹蘇繡的云緞給她,這不,就還了四匹給我?!?/br> 這話乍聽起來,不像是關系好的樣子,謝溫言稍稍松了口氣,說道:“我還以為七弟妹與柳姨娘是舊識呢?!?/br> “也算吧,認識是認識,只是沒什么交情,大嫂緣何問起她來,可是有什么事?” 面對裴歆的詢問,謝溫言的回答倒是坦然,“沒什么,只是柳姨娘胎像不好,大夫說是郁積憂思的緣故,雖說我也點頭同意留下她那一胎,可妻妾之間有些事總是寬不了心,我原想你與她有舊,多去看看她,陪著說會兒,說不定呀,心緒就緩解了呢?!?/br> 原來是這樣。 裴歆委婉的拒絕了。 在沒搞清楚柳無雙送給自己的那幾匹緞子有什么貓膩之前,她可不敢再去見對方。 謝溫言見狀也不勉強,正好丫鬟有事尋來,便先行離開。 待她一走,裴歆也帶著丫鬟回了聽雨軒。 一回屋,折騰這么久,她也有些疲乏,就吩咐丹兒和銀瓶在外面守著,自己進內室補了午覺。 這一覺似乎睡了許久,也不怎么踏實,迷迷糊糊間,裴歆似乎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又聽到一些綿綿低語,但睡得昏沉間,又以為是在做夢。 “這么說,是母親和大伯母的意思?” 門外,陸瑾沉壓低了詢問的聲音,生怕將里面的人吵醒。 丫鬟丹兒看了一旁的銀瓶一眼,低下了頭。 銀瓶回了個‘是’字,也低頭不語。 陸瑾沉略一沉吟,正要說什么,外面忽然傳來動靜,銀瓶忙出去查看,只留陸瑾沉和丫鬟丹兒在屋子里。 這時,丹兒才稍稍抬頭,先是小心地看了一眼門口的位置,視線流轉,又放回陸瑾沉身上,心里暗喜。 “公子,要不要喝茶?” 陸瑾沉還在想些什么,冷不丁聞言,倒覺得是有些渴,隨口應了一句。 丹兒隨即退了出去。 不多時,另有腳步聲從外面進來,陸瑾沉先嗅得一股幽香,一雙玉手端茶映入眼簾,緊接著,便是一個嬌軟的少女聲音,“公子請用茶?!?/br> 陸瑾沉抬頭看去,見送茶的丫鬟容色嬌艷,眼波動人,非尋??杀?,心里一時有了計較,問道:“你是?” “奴婢月蓉,是伺候少夫人的?!?/br> “你來多久了?往日不曾見過?!?/br> “奴婢剛來不久?!痹氯匦邼匦α诵?,才為難的解釋道,“之前銀瓶jiejie不讓奴婢進來伺候?!?/br> “哦,這是為何?”陸瑾沉故意問了一句。 月蓉搖了搖頭,只道不知,復又將那杯茶往前一送,似乎在等待著什么。 但陸瑾沉遲遲不接。 月蓉有些急了。 直到銀瓶處理完外面的事進來,一見屋里的情況,月蓉rou眼可見的神色慌亂起來,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一時沒忍住沉了臉色。 第42章 燙手山芋 “你怎么在這兒?誰讓你進來的?!便y瓶有些生氣。 “我···”月蓉的臉色有些驚慌起來,并不停地瞥向一旁坐著的陸瑾沉,見后者不為所動,才忙解釋道,“是丹兒jiejie說公子要喝茶,讓奴婢送茶水進來的?!?/br> “她人呢?” “出去了,漿洗房的劉管事派人來找她,說是有事?!?/br> “劉管事?”聽到‘漿洗房’三個字,銀瓶還有些奇怪,這管事找丹兒做什么,便多問了一句,才知丹兒是漿洗房管事劉氏的干女兒。 “聽說少夫人要接管漿洗房了,許是這個緣故,劉管事才找了丹兒jiejie去的吧?!痹氯厝跞醯匮a充了幾句。 她這會兒知道事不可為,也不敢放肆,只能低頭站在一邊。 銀瓶橫了她一眼,這才將手里的東西遞到陸瑾沉眼前,是一本薄薄的冊子和幾個對牌鑰匙,四房那邊剛派人送過來的。 “放這兒吧,等你家少夫人醒了給她看?!?/br> 陸瑾沉說罷,也沒有多留,不一會兒便離開了。 兩刻鐘后,裴歆才醒過來,起身梳妝,趁著這個功夫,銀瓶將方才發生的事一一說了一遍,旁的也罷,倒是丹兒是那漿洗院管事干女兒的事,出乎她的意料。 “奴婢也覺得奇怪?!便y瓶同樣不解,“按理,能當上一院管事,那劉婆子應當有些本事和人脈,怎么不替自己干女兒找個更好的去處?倒送來咱們院子從末等丫鬟當起?!?/br> 是呀,裴歆原先覺得這丹兒行事莽撞不經頭腦,自己進門第一天就敢進言讓自己用婆婆身邊的丫鬟婆子立威,可見不算機靈,以為是受人挑唆的緣故,最可能的就是那個叫月蓉的丫鬟,但聽銀瓶這一說,又不一定了。 可惜關于三房的事,上輩子她所知不多,因此一時無法判斷,只能先放在一邊,只讓銀瓶素日多看著點丹兒和月蓉這兩個丫鬟。 銀瓶點了點頭,“是?!?/br> 接下來幾天,裴歆都在熟悉家事,除開府里的漿洗房,更有三房的事,荀氏的身子雖然好轉,但還需要靜養,于是將諸多宅院之事都直接交給了裴歆處理。 好在她上手也快,又拉了陸云湘一起‘學習’理事,姑嫂同心,有商有量的,荀氏見狀,原本七八的分滿意都上升到了十分,覺得再無不妥,便撒手安心養病了。 裴歆對此也是松了口氣。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就到七月。 裴歆守著三房和漿洗院的事,又有陸云湘商量,日子過得還算清閑,但大房和二房就熱鬧許多了,四房楊氏離家回了祖地那邊,只留下女兒陸云嫣和幾個得力的嬤嬤,一時倒也風平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