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長子科舉入仕記 第142節
“那這也是犯法的啊……”孔宵明很委屈。 卓思衡告誡自己,人,都不是完美的,要容忍人的不完美…… 喘勻了這口氣,他才沉聲道:“你們陪我到田里走走,我有些話想講,放心,不是要殺你們滅口,別戰戰兢兢的?!?/br> 沈崇崖松了口氣后又緊張起來,倒是孔宵明,似乎他做了一件為非作歹的事后徹底放開,心想卓思衡已知道自己的死罪,那有什么還是不能說的?便道:“這倒不會這樣覺得,大人只有一個人,我和沈大人是兩個,雙拳始終難敵四手?!?/br> 卓思衡很后悔沒有帶弓出門,不能立即射死這個笨蛋。 沈崇崖拉著孔宵明后襟急道:“懷光??!少說兩句吧!” 氣是要生的,教育也是要如春風化雨的,嚇唬這兩個人半點用沒有,只能靠巧思。 卓思衡帶著兩人漸行漸遠,不一會兒周遭再無人跡,唯有半人高的黍苗似碧波萬頃,隨他們前后而行的步伐搖蕩。 “懷光,你方才問我,緣何為處置楊敷懷而知法犯法,是么?” 孔宵明點點頭,他真的迫切想要知曉答案。 卓思衡想了想,低頭一笑說道:“你定然是覺得,你雖不能上達天聽,但我卻可以,只需將楊敷懷所作所為寫成奏折一封,遞交圣覽,便可降下罪罰,使其就范,是這樣么?” 孔宵明繼續點頭。 卓思衡回頭看他們一笑道:“你想得沒錯,我當然可以做到?!?/br> 這個回答令沈崇崖也頗感意外,他此時也好奇為何卓思衡做如此冒險的選擇了。 “圣上大抵會相信我自地方帶回的證據,即便不夠充分,卻也能足夠將楊敷懷押解回京由刑部著審??墒沁@一來一去,傳旨應召,三四日時間足夠楊敷懷有所作為,他完全可以憑借自己在地方的勢力,銷去證據、聯絡帝京,為自己解決后顧之憂,這便是官場上中樞與地方的時間差之爭?!?/br> 卓思衡語重心長,沈孔二人聽得心驚rou跳,沈崇崖于類似事上已見了許多,自是心有戚戚,而孔宵明卻第一次有所認知,仿若醍醐灌頂。 卓思衡看他們已不再單純畏懼和胡言,開始認真思考,甚感欣慰,站住腳步轉過身來,柔和的聲線伴隨豆苗摩擦的窸窣聲娓娓道來:“于是乎,我想說的是,其實歷朝歷代整個國家上上下下只要仍是莫非王土,便無法杜絕此類劣跡再演,人人相治不能忽視在中層也就是地方和中樞之間擁有得力賢才承上啟下?!?/br> “大人所言可是郡一級官吏么?” 這還是沈崇崖今次鼓足勇氣問的第一個問題。 卓思衡當即表示鼓勵道:“是了,就是郡望一級官吏。州府一級官吏距離天聽太近,他們無需憂下,更多是懷上;而縣下所治皆為百姓,想教他們啟承,未免太過強人所難。也只有郡望一級官吏,若是藏污納垢便如楊敷懷一般只手可遮這一處小小天地暗無天日,若是能有良臣能吏,此間百姓便可守一方太平?!?/br> “可是地方上有句俗話……”孔宵明思忖后直言道,“百姓有時調侃官吏,都說‘刺史刺史,上下不吃’還有說‘郡官不當,心也不慌’的,都說這個位置不好做,上下都得罪人,還容易吃罪過?!?/br> 卓思衡聽罷心中感慨,誰說百姓無知,好些個道理他自己還要悟出來,然而平常官吏接觸得多,百姓卻也有自己的智慧來評斷所見所聞,不可不謂見微知著。 “你覺得這話對么?”卓思衡問道。 “我覺得有些道理,刺史和州上官吏打交道,一個不周,州里的大官隨便就能拿捏,但與下面又隔著縣一層官吏,不好全管全轄,萬一被下屬欺上,到時候說不定非己之罪還要受連累?!笨紫髯约阂灿歇毜降囊娊?。 聽他這樣暢所欲言,沈崇崖也順勢而言:“況且刺史官級不上不下,在此位置之人,大多鉚足勁兒朝上使力,楊敷懷為何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不就是想在此次大考之年給自己掙條回京的出路么?” “你們說得都有道理,越是難任,卻也是重任,我就在郡上以通判之位代行過刺史之職,自然知道其中難處。只是正因我曾為之,我才能成為今日之我。這個位置之難,才是一種歷練和考驗,總不能因難做而望而生畏,也不能因難做而像姓楊的一樣‘另辟蹊徑’。你們今日懂得了這個道理,也算沒有白白經歷這些擔驚受怕。須知越是承上啟下之處,避讓隱忍和一味蠻干魯莽都是不可取的,略有轉圜才是真正的手腕,只要大節無失,細節上的正反計較太多便是給自己設限,只會令那些全無下限之人更張牙舞爪欺辱你的投鼠忌器?!?/br> 沈崇崖略有些慚愧,他明白卓思衡有提攜自己的意思,才將揭發楊敷懷一事托付重任,可他跟老鼠見貓一般,實屬無禮。 而孔宵明在之前被楊敷懷近乎囂張的排擠與構陷后,經此一點,更明白了其中道理,之前鉆過的牛角尖,一時也變作了通途大道。 卓思衡拍了拍孔宵明的肩膀,笑道:“聽了郡官難做的困頓,你是否還愿意在伊津郡郡望之上為官呢?” 孔宵明再愚魯也聽出來,卓思衡是要將自己提到郡上,他心中如何不喜,卻忽然轉憂道:“可我在縣里還沒教完書……” “你當了郡望官吏,自然可以布置得力人手,將你自己教習百姓的理念貫徹至各個縣鄉,不是更好?”卓思衡稍加引導,孔宵明仿佛通徹心智,快要笑出聲來,卓思衡又道,“還有就是,我之前與你提的冬學一事,我希望能在伊津郡先行嘗試,待到你做出些樣子來,再推行到全國去,也好試驗試驗咱們的辦法到底得行不得行,你看如何?” 一聽說可以嘗試冬學,孔宵明如何不樂得,他滿心歡喜先是謝過,卻立即又趕忙搖頭:“可如果大人左選為我破格提升這么多,會不會朝野當中招人閑話?” “升你做個通判而已,也不算過分。要是讓你接了楊敷懷的攤子倒也不是不行,可你治下多能且細心,應上卻還是差了好多火候,我給你準備了個真正穩妥的上峰來做這個刺史?!?/br> 沈崇崖正在含笑聽著卓思衡的安排,卻見對方的目光看向了自己,他這才恍然大悟卓思衡找他二人深談的用意。 “大人是說……我來伊津郡做刺史?”他訝異道。 “讓你遠離中樞你或許覺得雖算官吏平級,可仍似明平暗貶,所以我是想聽聽你的意見,不必懼怕,無論如何我都有安排,放心?!弊克己庑Φ?。 沈崇崖收斂神色,沉思半晌,忽然俯首朝卓思衡拜道:“多謝大人成全?!?/br> 卓思衡知道他已明了,心中也十分感懷扶起他道:“我知你在吏部這些年也并不容易,終究是缺了外放這步啊……” “大人是我的上峰,又是沈相看重之人,自然知曉我的底細……我也不瞞著大人。我雖與沈相同宗同族,卻是遠親,中第之后我曾想拜會沈相言謝,因他以自己俸祿設立族學普惠好些親族,使我這樣尋常人家的子弟也能三兩斗米便得蒙蔭求學得取功名……可他卻拒絕見我,只說血脈疏遠不必論親。我那時很是羞慚,怕人以為我是求拖關系之輩……” 沈崇崖還是第一次在人前說出此事來,聲音越來越細,連頭都不自覺低了下去。 卓思衡不愿見后輩為難,緩聲接道:“其實沈相為你也有費心,他既讓人知曉你與他有親,又明說你們二人朝中不論此跡,這樣一來,他人多少顧忌你與他沾親帶故,不敢欺辱怠慢,而你又不足以親至沾光,也不必刻意討好使你驕縱妄為。這是沈相對晚輩的一番思慮,能讓你鍛煉自身又不會吃虧受苦,我都為自己親弟弟想不到如此周全,沈相當真用心良苦,而你這些年為人處世也不負他所費心,不必歉疚傷懷?!?/br> 沈崇崖含淚點頭:“我心中明白,所以事事小心,生怕辜負此意……但到底還是因與沈相相關,我一路所到從無人構陷。方才懷光賢弟也感慨我這仕途是從禮部走到吏部,無比坦順,我如何不知如此?論說殿試名次,我與懷光賢弟前后大差不差,論理我該與他一樣外放為官慢慢再熬,可卻能從京官做起,都是沾了沈相族親的光。但我如何不知他人怎么看我?可我也的確從未靠自己做出什么官聲實績,其實根本難以服眾,不怪旁人……” 卓思衡聽罷不禁感慨道:“想要說話有些分量,有時只靠蔭蔽卻是不能。不說旁的,單看太子殿下也是自己主理朝中些許事物后,大家才對他刮目相看多有贊譽。從前如何得知?也不過只是聽風是雨罷了?!?/br> “所以我才要謝謝大人?!鄙虺缪卵鲱^看向卓思衡的目光里終于不再是懼怕了,“大人希望我能做出些官績來,讓我今后再回中樞能說話做事舉足輕重,旁人議我將不是言之必提沈相,而是真正將我視作自爭天命的同儕,我萬分感激!多謝大人照拂!” 孔宵明也趕忙拜道:“我也要謝謝大人不以我為忤……之前錯看,言辭多有得罪,卻不知今日受教比我數十年寒窗更勝一籌,謝謝大人指點迷津!” 卓思衡扶起二人,一顆心終于落了下來,他知自己沒有識人看錯,但要徹底放心令二人行事,還需他們用態度說服自己,今日便了卻了自己的懷疑,終于可以踏實信人,感覺無比之好。 “不用再謝了,還是早些回去吧?!弊克己庖才θ讨劭舻臏責?,假裝無事調笑道,“不然回去晚了,別讓人以為我謀害你們二人埋尸于此,那才是真折煞我也?!?/br> 第207章 卓思衡六月出發九月返回帝京,暑熱退卻正值金喜物候,連吏部庭前兩株桂花都香飄十里,不過比起花期早至,更讓吏部諸員欣喜的還是本年考課大部分事務均已完畢,御史臺的金剛護法紛紛打道回府,他們終于敢在自己的地盤高聲說話了。 然后,卓侍郎便歸來了。 整理閱對考課的批書和各級官員的歷紙,加之最終落定的左選名單,卓思衡又是幾乎住在吏部將近一個月才最終完成全部考課大年的工作,將全部報告裝箱封條,入宮面圣述職。 在入宮前,他還去拜會了沈相。 “我看了你的左選名單,除去吏學考取上來的專務專士,便是地方上的實干得力之才,以及一些本就在京中略有政績無奈因循升遷年紀尚青不得重用的他日砥柱,最重要的是還有伊津郡一案有功之臣列入其間,如此顧及周全的左選,怕是我朝前無古人,我沒有什么不放心的,想必圣上觀之也知你苦心與顧全?!?/br> 沈相身體入秋后每況愈下,雖有御賜太醫日日條例,幾句話下來卻仍是顯得不堪重負,卓思衡本想協助太醫侍藥,卻被沈敏堯嚴肅制止:“你是何人?怎能卑身上位行此道?在旁言正即可,今后也務必不能行此道?!?/br> 卓思衡本也是將自己當做晚輩照顧長輩,并無多心,他也明白沈相教誨的立意,便斂聲于側,待到他服藥完畢,才再次入座敘談。 “你對元峻的照拂我要額外謝你……”沈相略咳幾聲后恢復了溫和的言語,“他是個好孩子……我身份尷尬,只任其在官場磋磨,卻不如你識人入微??紫饔兄蜗轮?,元峻久在中樞深曉官場深淺,可自如進退應上撫政,你安排這對搭檔不可不謂各取其能相互補拙,也算替我盡了一份同族長輩的心力?!?/br> “元峻本就是得力之才,但他怕我怕得像見鬼,在吏部恐不好施展,外放后再回來他也有了經驗足以服眾,再委以重任。而懷光對民情體察入微,心懷百姓,多跟著元峻學些馭上的本事,今后獨當一面也不在話下?!弊克己獯_實是替這兩個哼哈二將cao碎了心。 “對了,你回來后可去見了曾大學士?”沈相問道。 “忙于公務未曾得見?!弊克己鈱嵲拰嵳f。 “他前些日子來探望我,身子倒很硬朗?!鄙蛳嘈α诵?,卻又嘆息道,“他本是清議之臣,可惜一批老臣里病的病去的去,唯有他健在,卻因未曾攬過權柄,實難顧全,他最近萌生了退意,我想,圣上大抵也愿意成全,能含飴弄孫之年保全而退于我等不失為一件美事,你若得了空,去看看他罷?!?/br> 老師許久之前就有退意,只是覺得如今中書省幾位老臣都不在,他一舍去,后輩尚不足資歷接上,如何放心?卓思衡聽后稱是,心想如若老師已是拿定主意,自己當然莫敢不從。 “還有一件事……”沈相的目光驟然黯淡,“佟大人……你也得空去見見?!?/br> “方則賢弟前幾日要我先別急著去見,說我一回來就拜會前輩,顯得十分不妥?!弊克己馑f也是確有其事。 “他替你著想,年輕人相互照拂是好事??梢膊蝗侨绱?,你如今不比從前,乃是吏部大員,見見致仕老臣倒是替圣上安撫攏心,顯德彰仁,顧忌太多反倒清而無理。更何況……我聽太醫講,佟大人或許沒有太多時日了……” 卓思衡一驚,忙道:“我離京前曾去過佟府,佟大人彼時精神還不錯,他帶著孫女讀書習字,字正鏗鏘,仍是底氣十足?!?/br> “年紀大了,一場風寒就是半條命,由秋轉冬更是過鬼門關,他身子本就不濟,早年因喪子大病,如今已是油盡燈枯了……你忙完手頭吏部的事務便去看看,當是替我這不行濟的身子看看故舊,我與他……怕是今生再無法得見了……”說罷沈相又是一陣劇烈咳嗽。 卓思衡心有觸痛,不敢多言唯恐再惹老人傷懷,只能默默點頭。 …… 天章殿內,卓思衡看見皇帝披衣久咳,回憶起兩日前與沈相的見面,心中唏噓不已。 幾位大人年事已高,終究天命自有,但皇帝的身體卻實屬無妄之災。這連聲咳嗽似比沈相還更吃力氣竭,太監急忙上撫肺潤燥的新茶,卻被專注于卓思衡帶來考課最終奏表的皇帝揮手示離。 卓思衡一時心軟,待皇帝平喘后輕聲道:“陛下,入秋漸寒,早起地龍吧?!?/br> 皇帝抬起頭來,錯愕后卻是釋然一笑,眼角皺紋盡顯:“多謝云山思慮,你不必擔憂朕的身體,倒是聽說你急著往回趕時星夜兼程得了次風寒,在吏部辦公連燒了好幾日,如今可好得全了?” 卓思衡再對皇帝頗有微詞,此時也心境復雜而感懷居多,只謝道:“多謝陛下關心,臣已大好。陛下日理萬機,切請保重龍體以鎮社稷?!?/br> “以鎮社稷……云山,你看我好好的時候,像楊敷懷這樣的人該作亂不也還是不知收斂么?”皇帝言及此事,面上卻無怒意,唯有深深無奈,“若不是你肯親自去到地方查訪,他怕不是還是要在昭昭日月朗朗乾坤之下為所欲為?!?/br> 皇帝所言是楊敷懷,但卓思衡心中清楚,能讓皇帝如此無可奈何的哪是一郡刺史,而是牽扯出來的越王。 只是身為皇帝顧及皇族尊嚴便是維護統治,保證自己子嗣的光正便是保全自己的名聲,因此此案到楊敷懷秋后問斬便在此打住,再未下查。 卓思衡不滿此案處置,但此時再掀翻起來并不能改變任何現狀,而以他對皇帝的了解,皇帝的忍讓絕不是無休止的,他只是需要一個量變與時機。 君臣之間的溫情總是短暫,只一刻,卓思衡便將話題引回政務,他打算借此機會徹底為自己的措施鋪路。 “陛下富有四海,卻不過一雙手兩只眼,縱使英明德昭如堯舜禹湯,也不敢言知世入微所轄無害?!彼纫詼匮园矒?,看皇帝面色稍霽憂色漸隱后才道,“臣奉旨主理吏部,輔治百官,定不輟政務為陛下分憂。今次下訪,便是想為陛下選賢舉良,讓陛下能垂手而治,政達四方?!?/br> “你做得很好,不只是這一件事。還有吏學的選考,也替朝廷納了一批良才?!被实酃皇苡?,言笑道,“前些日子朕同各部愛卿多有談及此次吏學考核出來歸去各府司衙門的人才,他們都說十分得用,比從前吏部派出的那些未有就學的人員要精干得多,此次考校也是多受朝野贊譽,朕想,不若就按照之前的說法,將此例定為常理,今后專設一科吏學,雖不及科舉文章為上,但若能選出實干人才,也不失為一廣擇慧嚴造福于民的好事。朕覺得,雖說該由國子監主理此事,但終究是任人差派的事情,吏部仍是要有些干預,具體如何實施怎么實施,你同國子監以及禮部一道擬個折子,而后再興再議?!?/br> 卓思衡等這個批示已經很久了,聽罷自然樂意,躬身道:“圣上明察國器,當真是萬民萬吏之福社稷之惠,臣領命?!?/br> 雖說沒能料理越王,但辦成這件事也不算白白忙活。 卓思衡同皇帝一直將考課的批書翻越至傍晚日墜西山,其中幾人,皇帝也有自己的升降,卓思衡也都一一聽從,并未違背,況且皇帝的思慮大多并非任人唯親,只是提升了些與宗室家較為出息的子弟,在卓思衡看來也是情理之中。 此事忙完,便要下圣旨頒行確鑿賞罰,皇帝本想留卓思衡在宮中用膳,但卻似乎想起什么來,笑道:“朕竟然忘了,你在外三月歸京一月,幾乎沒有回家,家中親人定然思念,還是回去吃個團圓飯吧?!?/br> 卓思衡確實不想對著皇帝吃飯,再好吃的御膳他也味同嚼蠟,如今得詔,便謝恩離宮,返回家中。 論舒服自在,哪也比不上家。 為慶賀他考課銓選事畢,家中早備下家宴,一家人圍坐一桌,頗有年節的愉悅歡快。 雖說食不言寢不語是好些人家奉行的教養,從前父親也曾教導子女,但卓家人一般只在有人做客時才裝一裝模樣,自家人因兩個兄弟為官都是極忙的衙門,長姐又做了女學的師范多有事務,聚齊不易,能在用餐時說兩句話已是難得,何必還死守規矩不知變通?故而今夜卓家的家宴也是分外熱鬧。 連一直在軍中的陸恢也告假歸來,帶回好多營中的趣事。 一家人說話不設防,自然是無所顧忌,卓思衡看著弟妹開心,自然也是樂得??伤D念一想過去這三個月,走到哪讓人怕到哪,回來吏部后更是看出屬下見自己統統是一派見了黑白無常般的表情,他便撂下筷子,朝家人問道:“大哥有個事兒想聽聽你們的想法……就是……你們覺得我可怕么?” 云桑薇立即明白卓思衡所問何意,頭一個笑答道:“旁人怕你是怕你的官威和手段,他們又不了解你何許人也,自然不知你情理深處的耐心細心?!?/br> “就是,大哥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哥,別人怕你是心虛,是他們的錯,干你何事?”慈衡是家中最被卓思衡縱容的那個,自然覺得卓思衡千好萬好,都是旁人的錯。 已嫁入卓家的楊令儀從來也都是見卓思衡溫文可親的一面,當即說道:“是了,我也覺得大哥人最親柔平和,我大哥也算是可親之人,但嚴厲管教我家兄弟姐妹的時候也吹胡子瞪眼睛的,可大哥從來都是溫聲細氣以理服人,誰說你可怕定然是做了虧心事!” 陸恢也點頭道:“大哥之耐心細心不是旁人能比的,我也從未在官場上軍營里見過如大哥一般又仁善又有辦法的人物。旁人所說大哥不足為慮?!?/br> 宋露至說道:“大哥對人無微不至,旁人未曾想的大哥先想到,旁人未曾憂的大哥先憂心,這樣的人怎么會有教人害怕的道理?可見是那些人不知道大哥的良苦用心罷了?!?/br> 唯有卓慧衡和卓悉衡姐弟二人對視一眼,皆是忍俊不禁。 這倆人心中同想:你們這些弟弟meimei,哪個見過大哥在官場上強硬的手段和可怖的心思,他那個閻王的名聲可不是平白得來,十年宦海浮沉,吃了他悶虧的人上到輔相下到縣官,各個知曉他的厲害,可偏偏大哥對家人又是心軟又是好說話,凡事無不庇護無不寬忍,但凡能自己擔起的責事絕不讓家人分勞多慮,如此慈兄似父又如母,這些孩子當然將大哥視作天底下最溫柔的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