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長子科舉入仕記 第65節
課講完前,巡檢司眾人也打算離去,卻猝不及防被卓思衡忽然叫住。 “至州學巡檢的幾位大人都是科舉高中的國之英才,要他們為大家講講自己的經歷,從人所得,治己之學,吸取前人的優秀經驗也是很有必要的?!?/br> 五個人都愣住了。 突然讓他們給學生講話,他們實在不知道講什么…… 可全屋子一百來個學生都轉過頭用渴求知識的殷切目光望過來,轉身就走實在是不合適…… 只好硬著頭皮上了! 顧縞是總巡檢,他倒是不怯場,上去直說自己是武舉出身,然而功名不如實干,只要心中有德所行有為,必定會有所用之地。 可謂言簡意賅,卓思衡聽了都佩服。 這樣的人能來視察,倒是他的福氣。 其余都是科舉為官的官吏一個接著一個上前,到底都是有真才實學的,隨便講講也能講出好些經驗之談,聽得州學生們各個抖擻精神,甚至有人拿毛筆記下要點,不能更認真了。 高永清官位最低,也是最后上去的,陸恢看著他,忍不住壓低聲音對站在自己身邊的卓思衡道:“潘州史說,來的人選本就不是高御史,是那人在江南府不知為何突發疾病,江南府臨時決定,要剛來此地述職調升的高御史頂替前來,大人,這里面或許有其他文章?!?/br> “他來這里,我們大家都是兩難,進退都是錯,尤其是永清,新任第一件差事竟然是來查我。不過那些人實在低看了咱們,我最不開心的其實是這點?!弊克己獠粋魍舛吐暤?,“我絕非畏懼,倒挺想讓人來看看,破爛攤子如今變為此情此景,原來瑾州的官吏是不是該自慚形穢?!?/br> 陸恢低低笑了笑:“我們不是一直在盼著圣旨所拔擢的巡檢司一行到此么?如今總算盼來,下官入夜都是好眠。卓大人你如果不用些過激的手段,那些人又怎么以為抓住了咱們的把柄,好將參本遞到御前?圣上能夠得知此事,必然會有派遣,有能達圣聽之人入州學查看,大人的作為和用心便就沒有白費?!?/br> “我的初衷也是希望這些學生可以不要蹉跎,你看他們,各個出身貧寒,處處能省則省,求學不易,人人要強,聽課來都是幾人相約,今日他記,明日我記,然后輪番遞借傳看筆記溫習,好節省筆墨花費用度……我不忍心看他們受苦,也不忍心因幾人的污穢而折損普通人的理想?!?/br> 卓思衡望著滿座學生的目光令陸恢心頭一震,但他也有不得不說之疑惑:“大人,我知曉你的志向和高潔,但仍有一事想問……你是否需要借此事將自己的功績傳達至帝王耳中,好繼續上攀,得攬大權?你……喜歡權力么?” 卓思衡轉過頭看向陸恢,對他敏銳略有吃驚,但想想又有什么好意外的呢?自己的所作所為并不能瞞住身邊最親近的人。 “喜歡權力是錯事么?我看不見得?!弊克己饴朴普f道,“我的的確確是想要借此告知皇上,我完成了他出的題目,我就是他需要的那個人,在即將到來的風雨和變革當中,我有能力和決心去做他的臂膀和棟梁??稍掚m如此,我并不喜歡權力?!?/br> 陸恢前面聽得心鼓顫動,后又聞得卓思衡反折否認,心中不解。卓思衡沒有賣關子,這不是上課,就像皇帝需要傳達隱晦的心意,他也要將自己的決心告知下屬與親密戰友: “我不愛權力,但我愛權力帶來的力量,我需要這種力量去實踐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去達成自己的目標,去一步一步為自己想要的世界奠基。權力,是我的基石,我可以不愛他,但必須擁有他?!?/br> 這是陸恢第一次在卓思衡的眼中看到野心和熱望,那是一種他從來不敢想象會出現在卓思衡身上的氣質,他心中最智慧明達的人此時卻化為了一支令自己陌生的箭矢,并且將要帶他去到從未有過的天地。 而此時前方,高永清的話正落在《韓非子功名》之句:“‘夫有材而無勢,雖賢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下則臨千仞之谷,材非長也,位高也?!T位若想一展長才,須勤讀勉力,勿廢弛所學荒度己身,當登高望遠,永存士志?!?/br> 而說完后,他將目光看了過來,陸恢清楚地看見了,也知道他在看卓思衡。 那一刻陸恢意識到,他們兩個心中所思所想,皆是同道。 第100章 巡檢司一行人離去后兩日,終于忙完手頭事的潘廣凌風風火火星夜兼程,騎馬趕到永明城。 他抵達時正值入夜時分,也不必去衙門,徑直殺向卓宅,來人通報后,潘廣凌幾乎是一溜小跑趕到書房,瞧見正在為明天堂課整理書錄的卓思衡眉頭緊鎖哀苦愁悴的模樣,他本就惶急的心便更加慌張。 “大人!是不是出事了!怎么樣!那群混賬難道為難你了?我爹他沒幫你說話嗎!你是遇到什么難處了嗎!” 他的話跟箭矢沒有區別,字字滿弓驚出,話音剛落,卓慈衡正送茶點到書房推門而入,將前面聽了個清清楚楚,忍不住笑道:“我大哥什么時候會為這些宵小煩心,我這個親meimei都不擔憂,小潘哥哥你滿頭的汗,比我還著急?!?/br> 他們二人在泉樟城里結識,因那時事務繁忙,潘廣凌同陸恢二人經常不得不在卓思衡家夜談至即將天明破曉,便只能客房將就一夜,故而也算常住的客人,看慈衡就如看待自家小妹一般,被數落笑話一番也只是撓頭。 “可是大人的表情……”潘廣凌看慈衡朗然,也知道自己可能多心,但再看看卓思衡灰敗的面目,實在不能放心。 這時,卓思衡深深嘆了口氣道:“這兩日驟雨后,天氣轉寒,永清賢弟走的時候穿得那么單薄,他身體弱,也不知道有沒有按時添衣好好照顧自己?餞席之上,本地的菜色他一個沒吃,肯定是不合胃口,可是將來如果他要在江南府就任,吃不慣這里的菜可怎么辦?聽市舶司的官吏說,明日有風浪,上午港口還要封泊,不知道永清賢弟到了建業沒有,會不會遭遇海潮?” 潘廣凌人都聽傻了。 原來卓大人擔心的根本不是巡檢司即將返回帝京回奏之事,也不擔憂自己的前途和身家性命,竟然擔心的是些婆婆mama的瑣事…… “大人!”他拎著卓思衡的袖子晃了晃,“你的永清賢弟是個二十來歲的漢子,喘氣的大活人,這點事都辦不明白,怎么會連年升遷平步青云?他可是肅州那樣艱苦的地方熬出來的,怎么咱們江南府還養不活他?你清醒點??!” 卓思衡恍若未覺,又嘆了口氣。 “沒用的?!贝群鉄o奈歪頭,告訴潘廣凌,“自巡檢司一行人登船后,你卓大人就是這個樣子,已經兩天了,我看且得再緩緩。但你和他說正事,說不定就能回過神來?!?/br> 潘廣凌也是無奈至極,只好說道:“那我和他說說浮汀山書院的事?!?/br> “書院?書院怎么了?”卓思衡聽到關鍵詞,立刻切換回了辦正事的狀態。 速度之快,即便是了解自己大哥的慈衡,都嚇了一跳。 “我來本就是為了這事?!迸藦V凌自己搬了個小墩坐下,“吳興和宋老三都聽說你被彈劾參了一折的事,書院選好了下個月開建,可眼下這事,他們都覺得要問問你的意思,這書院……到底還建不建了?” “建啊,這是咱們商量好的大事,為什么不建?”卓思衡剛回過神來迅速進入狀態。 “可是……大人眼下在重興州學,若是我們在瑾州再立一書院,豈不是在這個當口和大人唱對臺戲么?這怎么使得?浮汀山那個書院本就預備學資輕薄多利附近子弟,大人還跟宋老三說,可讓本郡內來此讀書的學子之家拿物產抵替銀錢,由宋家折算收納,這樣一來,豈不附近人人都去咱們那里,誰給大人的州學撐場面?這不是破壞了大人的官聲和計劃么?” 卓思衡看潘廣凌嚴肅焦慮的臉,笑著搖頭拍了拍他肩膀道:“小潘,你同我去過好多次山鄉民戶,不知道還記不得有一家人的雞鴨產蛋最多,以此為生計的?我們當時都很好奇,去問山民如何做到同樣品種的雞鴨吃同樣的東西,卻能比別家產蛋更多?” “記得,但凡和大人出去的事我都不敢忘?!迸藦V凌立即答道,“那家奶奶說,母雞母鴨老了便不愛走動,只爬窩不產蛋,所以好些人家的老母雞老母鴨都是養至不下蛋了或賣或自己吃了。他們家卻給老禽的窩里放上些剛成年的小母雞,又鬧騰又歡實,總追著老的啄鬧,老的便不得不動彈,打架亂跑什么的,便又有精神頭下蛋了?!?/br> “那你就該明白,州學想要永遠能維系下去且保持活力,需要的并不是我,而是一個競爭的關系,是一個能夠讓它不可以安安穩穩享受眼下不思進取的‘對手’。況且說對手也不太對,要知道瑾州雖然算是多學之鄉,歷次科舉多有中者,卻比之中原幾州仍是差了好多,多一些書院增長學風,讓更多人愿意送孩子走入學堂,州學并不會因此失利,這反而本身就是設立州學惠及萬民的目的之一。我早晚有一天會離開學事司,難道我走了,州學里的人便不活了嗎?瑾州的學子都不讀書了?哪有這樣的道理?!弊克己庹f完自己都笑了。 “是我狹隘了?!迸藦V凌雖然做不到一點即透,但只要講清楚道理,他便不會再前思后想左右郁結,是個極暢達的人,“對了,宋端那小子好像回來了,他讓我轉告大人一聲,說他家里有事,得回去一趟建業,書稿之事他走了好些地方,已擬了好多腹稿,還等大人一同切磋文字,不過眼下他知道大人分身乏術,說若是有緣你們建業再敘?!?/br> 卓思衡聽后暗自沉吟,心想以宋端的智識,想必已經看出自己的用意,能說出建業再敘,看來他已經猜測到了事情的走向。 與此人相交,也不知到底是福是禍。 沉吟之際,他略算時日,心想自己給慧衡的信,想來也該到了,不知她安排得如何? 帝京,小芩園。 “……大哥信上便是如此交待的?!?/br> 卓慧衡立在姜文瑞同梅子義二人右側,待他們都看過書信才開口。 “梅大人是什么意思?”姜文瑞看后側身問道。 “倒是可以一試?!泵纷恿x沉吟后抬頭看慧衡,“阿慧,你要知道,這次國子監的事雖不算弊案,但與你家勾連上的這一星半點關系,只怕會拿去給人做文章,你哥哥還不知道吧?” 國子監的姜文瑞與梅子義兩位是內兄弟關系,二人個性一張一弛,卻同在學政上有所鉆研且志向相合,如今統理起國子監來不得不謂同仇敵愾,二人自接手國子監,便設立私考,定期考校學子經義史條,專攻基本要理,卻正中要害搞得那些讀書基礎不牢靠子弟們叫苦不迭。 但事端也由此而起。 “慧衡,我與你梅叔叔早知太學考校有人做代考的生意,放長線釣大魚,也算蹲伏月余才在前幾日人贓并獲抓住十四個不知死活的小子,這事兒說到底只是國子監學子的事,比弊案不及,但眼下正是圣上為學政一事余怒未消的時候,我們尚未上報也算擔憂以此掀起波瀾,還需從長計議。但偏偏這些人當中,就有你范家表哥那位弟弟?!?/br> 卓慧衡當然知道,之前三嬸就已經告知自己了。 范表哥異母的弟弟本是同悉衡一樣在熊崖書院就讀,卻頑劣不堪被退回家中自學,范表哥的父親溺愛幼子,拖了好大一圈關系,給他又送去國子監。誰知此子仍是不知長進,居然為逃避課考,買人代弊,卻被捉了個正著。 眼下若將此事上報,恐會影響風口浪尖的卓思衡之口聲,若被人以此攻訐,他地處東南之地,一時也無法為自家辯駁。 但巡檢司一行官吏已于今日入京,卓慧衡深知若是去信回信告知兄長此事,時間根本來不及,這個主意必須她來定奪。 “二位叔叔,慧衡本不該拖大,朝政之事我不如二位通曉,只這幾年在京中為哥哥辦事了解些皮毛,我若是說得唐突,還請伯伯們教訓?!被酆庹Z氣雖弱,但聲調卻堅定無比。 “阿慧聰穎,不輸那群國子監太學生,若是男子,定能出仕。如今你想說什么便說,我們二位雖不是你至親,但這些年見你拜得女狀元又編書有所小成,只將你當做自家子侄輩,怎么會怪你多言?卓家的事你哥哥不在,你當拿決斷,若是不可,我與你梅叔叔再做參詳?!苯娜鸨緛砭托蕾p慧衡,言語之上多有鼓勵。 梅子義也含笑點頭。 慧衡施施然道:“哥哥做事素來務實,雖有手段機巧,但絕不徇私弄弊。前些日子范家大人居然找到卓宅,希望我能去信給哥哥說句話,要他替那位不成器的范家二少爺安排一二,我便當場以此言回絕了?!?/br> 聽到范家人找上卓家的門,姜梅二人都是微微蹙眉大有不屑之意,聽完慧衡的話,又緩緩點頭,心道慧衡女子,看似柔弱,心中卻剛硬決斷,快利有決。 “他忿忿離去,我自知到底是長輩,或許冒犯,然而我冒犯總好過哥哥親自回絕——我料定他必然如此——若真是這樣,恐他在心中道義和范表哥之間掙扎自責。二位叔叔是知道我哥哥為人的,他從來最護親族?!被酆庖姸它c頭,便繼續道,“此事就該由我來說。二位叔叔盡管按照哥哥心中所書,待到巡檢司一行人回稟他之參奏后立即將國子監太學課考代弊之事上書圣聽?!?/br> “思衡之意我們明白,他是希望以此加促圣上整頓學風之心,我們亦是這個意思,如今朝野內外舉國上下,學政之事已是愈發刻不容緩。思衡雖有才德,卻資歷不夠,若能自瑾州學事司任上歸來入我國子監,那再好不過。我們并不擔憂此事,甚至頗以為善,可是……” “可是到底涉及自家子侄?!苯娜鸾由厦纷恿x的話說道,“皇上這兩年愈發……天威難測啊……” 慧衡心中感念二位與他們家并無親緣卻仍真摯相待的長輩,禮道:“慧衡替哥哥謝過二位長輩的慈心,不過我想哥哥此舉……另有深意?!?/br> “哦?你自然比我們更了解你的兄長,說說看?”梅子義問道。 “哥哥想要二位叔叔在此時秉明圣上,不單單是為促使圣心早做決斷,更是暗示圣上,對于國之學政來說,非常之事需非常手段,他的做法未必是最規矩的,卻是最有效的。哥哥也是想讓圣上明白,二位叔叔并非辦事不力,而是實在掣肘太多,若圣上可放寬些權柄,愿意讓二位施展,或許國子監太學并非不能治理?!弊炕酆庋赞o條理清明,上句得聽之時,下句已有腹稿,只見她微笑又道,“圣上猜忌心之重,二位叔叔自然比我清楚,故而做事不敢太過,只怕見罪。如今哥哥替二位試出圣上底線,今后行事想必更有準繩?!?/br> 二人聽罷對視一眼,面上皆是笑意,梅子義說道:“我們為官多年,自以為有分寸懂進退,如今想來,還是不如年輕晚輩更敢當敢為,真是慚愧?!?/br> 姜文瑞亦笑道:“其實你我二人就是因為顧忌太多,不敢行事,阿慧銳意,思衡縝密,兄妹之心怕是比你我二人更為堅毅,再加上你我外任多年,不如思衡真的在圣上近前為官,論了定圣意,即便你我為官時日更久,但卻不比他三年如履薄冰得來的經驗多啊……既然如此,那便按照思衡的意思來辦?!?/br> 卓慧衡稍稍松口氣,這還是第一次她自己決斷一件朝堂之事,雖也是對哥哥的所行有所感知和量度,但確實實在在她自己試了回當斷得斷的魄力。 于是在巡檢司回京入殿稟告參奏的當日,圣上案頭遞上了一國子監太學的折子,直言近日內弊環生,不得不重治以責。 圣上聽罷五人所言,又問了諸位臣工的意思,雖是有人聽完深覺卓思衡之舉略有過意,但仍是行之有效,無需治罰;卻也有人依舊執言其到底不怙祖宗之法,有辱斯文。兩方自是爭執不下。 而作為巡檢之首的顧縞卻在沉默著聽畢紛亂的吵鬧后,終于表達了他自己的意思:“圣上明斷,臣有言。瑾州州學幾乎崩于一場弊案,若不是卓思衡,到哪里去遑論斯文與學政?臣不喜卓思衡之巧言令色與吊詭手段,但卻不得不說,非常之事需非常之人行非常之法,若旁人領銜瑾州學事司,想來斷不會有此彈劾參奏,因為什么事都不為無為,便無奏可參。圣上,臣喜與不喜,并不重要,但臣之所察才為此役之要。卓思衡確實有悖離之嫌,但如今州學景象繁盛,瑾州學風漸起,此時問罪于他,豈不是鼓勵天下學政官吏起那無為避禍之念?臣萬不敢同,只望圣斷,申斥于其,要卓思衡持重受矩,多有思量,但不可處罰,也不可責罪。將其繼續在瑾州學事司任作滿,再看是否有所成效?!?/br> 這一番話說完,皇上已是垂首而笑,深嘆道:“知私而愨公,顧愛卿為我之衡臣!”他再用目光逡巡四下,見還有官員躍躍欲試想要反駁,便也渾作不覺,取出一封上奏來命人傳閱,繼而說道,“這封奏折由國子監監丞與少監二位大人所上,近日姜梅二人奉朕之命整治國子監太學,初有成效,朕心甚慰。然而其內里所暴露的情形,卻令朕不寒而栗。方才顧愛卿說,非常之事需非常之人行非常之法,此時若連朕的腳下都藏污納垢至此,須知萬里之外到底是何光景?想來也到了該用非常之法的契機了……” 言畢他眉目微垂,哀哀道:“先皇交社稷在朕的手上,學政一事卻都不能決斷,朕真是罔對天下子民與祖宗之靈……諸位可有整頓學政的好辦法,就在今日都說出來吧,朕也聽聽臣工們的想法?!?/br> 然而,卻沒有人說話了。 方才抨擊卓思衡吵得最厲害的官員也仿佛堵住了嘴,再不言語。 他們并沒有任何能解決的辦法,也不敢攬這重大的職責在身上。 皇帝看了又看,又長嘆道:“既然無有,一時惶惑朕也能體諒諸位,只是到了這樣急切的時候,還是得朕來決斷,若是今后有人非議,那便是朕之罪,而非諸位之罪!朕已決意,要卓思衡繼續留任,再兩年滿任三年后,親自回京述職將諸事稟報于朕,到那時,再聽聽諸位對此事還有何看法。申斥朕自會在他例常的折子上加寫朱批,他在翰林院時素來穩重,見過后定然有所收斂。那么這件事便這樣決定了,諸位臣工是否還有異議?!?/br> 沒人有異議。 只怕多一句嘴,皇上就來一句:真的嗎?那太好了!你去接替他來整頓瑾州的學政吧! 本以為一切說完,曾玄度心底總算松了口氣,卻忽然聽到圣上再開金口道:“這兩年各地巡檢事務繁多,顧愛卿四處奔忙,也是辛苦了,朕一直沒有顧上給御史臺增派人手,是朕的失察。今科進士有幾人的殿試文章骨鯁正直語焉剛強,朕心想或許是可造之材,已著吏部分配到御史臺那邊去,且好好培養,他日好作鑒臣??墒侵挥羞@些新科進士也是不妥,這樣,高永清,你也不必回江南府了,即日起,你也去到御史臺,在督查院任職諫議拾遺御史,雖只是七品官員,但也是協助顧愛卿來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糾視刑獄、肅整朝儀的要務,且不可怠慢?!?/br> 顧縞同高永清一道謝恩領旨。 離去前,曾玄度忍不住想,此次事端,只有二人全勝大捷,一是卓思衡,所思所想皆達天聽,且諸事今后可以放開手腳繼續施展,只怕今后天下學政都盡歸其治下。其二便是皇上。 皇上想做的事,想提拔的人,他都完全主宰,但面上仍是賢君溫厚的模樣,半點沒有折損自己的威儀與君望。 不知道將來,自己的這個門生和自己輔佐的君王,到底誰在政治手腕上更勝一籌? 曾玄度只是想想,便不敢深究。 …… 幾日后,卓思衡看到自己折子上的朱批差點沒笑出聲?;噬系纳瓿夂退W時候有次上學遲到老師的口頭警告沒有什么區別,翻譯過來就是: 你呀,事情辦得很好,可是有點著急了嘛,大家都說你穩重,怎么到了地方卻反倒急躁了呢?事情呢你就繼續辦吧,朕心里有數,但你這個樣子,朕以后也不放心你再到外面去外任,罷了罷了,這樣吧,兩年之后,你回來帝京,繼續在朕眼皮子底下做事。希望這件事可以給你一點長進和經驗,朕欣賞你,信任你,但也要有分寸,朕等你的好消息。 卓思衡面對這番“春風化雨”的言辭,當然淋涕上表,感謝皇上給他重新做人的機會,并用比皇上還委婉的措辭表示他下次還敢。 于是就這樣,他任期的后兩年在風平浪靜中度過,當三年任上后的考評抵達時,卓思衡的名字后面赫然寫著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