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盲盒,撿漏暴富 第102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豪門后媽在親子綜藝爆紅、霽月拂塵、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大院嬌美小媳婦[年代]、我在國子監當廚娘、新時代土地婆[玄學]、掌上春嬌、我欲穿花尋路、鄉間小飯館[美食]、夜時,與君對酌一杯
就像是間隔每一根珊瑚觸手的海水一樣,對珊瑚而言,水就是線。 俞朝英雖說是專攻以線條為骨架的工筆畫,可實際上對沒骨畫也有涉獵,傳授溫荑的時候傾囊相授。 用他的話說可以專精,其他的流派卻不能不會。 就像繪制花鳥魚蟲人物一類,用工筆畫就能更寫實,連鳥的羽毛魚的鱗片都能畫的纖毫畢現,這就是越細致越寫實越見技術。 若是畫山水呢,重巒疊嶂的更重意境,所以多是采用畫意不畫形的方式去描繪。 溫荑這次畫的是水中的景色,那也算是另一種風格的山水畫了。 可是畫完之后卻陷入苦悶。 以往她都是用工筆畫描樣子再用蘇繡變成另一種形式的具現化,可這次卻不行了。 帶著這種矛盾溫荑一路回了蘇城,直到她把畫完成,拿去放到暮云枝和俞朝英面前,還沒想出破解之法。 暮云枝眼中閃過一抹沉思,突然道:“你愿不愿意學學緙絲?!?/br> 溫荑眨眨眼,他們學校是有請了緙絲技藝傳承人開選修課的。 但是選修課之所以叫選修,就是有別于主要課程學生只能選一兩樣。 當年溫荑選的是蘇繡和印染,緙絲只有耳聞從未往深里研究過。 “老師覺得我用緙絲更能體現這幅作品?” 暮云枝伸手虛指桌上的那幅畫,“你要想將這幅作品完美的展現到一件衣服上,總不可能只繡一層衣擺袖口做點綴吧?!?/br> 溫荑點頭。 暮云枝反問:“那你想想,蘇繡中想要達成這種效果可能需要兩三層不同的繡線才能做到,若是全身都是這樣的,那衣服還能穿嗎?” 溫荑面露苦色,“我就是知道才想不出辦法的?!?/br> 她以前做的那些蘇繡漢服,說是重工也不可能達到全身都繡滿,甚至一半都沒有。 就連之前的《深藍四重奏》系列也是用一些手法和帶顏色的底布做出來的效果,實際繡上去的地方可能只有十分之一。 全部繡滿面料會變得挺括,只能裱起來,不再適合做衣服穿了。 暮云枝又道:“緙絲不一樣,它是在織布的同時用不同顏色的緯線交織形成一副圖畫,不論你想在上面完成多復雜的作品,完成之后就是單層的一張布?!?/br> 溫荑越聽眼睛越亮,見她這幅入迷的樣子,暮云枝又道:“而且這兩者不是一定要獨立存在的,你可以在緙絲的基礎上搭配刺繡,利用刺繡的凹凸感展現更復雜的立體效果?!?/br> 之后她又給溫荑講了一個東西做例子。 “古時候很多高品級官服上的補子就是用緙絲與刺繡結合的手法,地是緙絲,鳥獸是刺繡?!?/br> 暮云枝給溫荑看了幾個她之前參與過修復的歷代官服,把幾處特寫放大給溫荑細看,后者果然察覺異樣。 有些布料的底色看起來像是織出來的紋理,實際上是緙絲,甚至還有用金線做的暗紋,再配以刺繡,整體效果已經不能用精美來形容了,簡直就是奪天地造化的藝術品,讓人很難相信這是用人手做出來的。 想到自己也能學習這種技術,溫荑就更加迫不及待了。 暮云枝見她這樣,眼中閃過一抹欣慰,做這一行就要不畏難,對自己對作品的藝術性有更高的要求才行。 讓她把畫卷好,揮別丈夫,帶著愛徒直奔好友住處。 緙絲工藝傳承人林崇英的住宅更像個古代大宅。 同樣坐落于老城古巷,卻占據了相當大的面積,溫荑跟著暮云枝穿過好幾個院子,直到途徑一個幽靜的工坊。 那間通明的屋子里七八名織工在那里專注的忙碌著。 暮云枝走了幾步,疑惑身后怎么沒有聲音了,扭頭一看不由失笑。 原來溫荑聽到織機的聲音就不由自主的走過去,湊到一位年紀最大的長者身后專注的看著。 這里除了是林家的工坊也是蘇城的緙絲博物館,很多來參觀的人會無意中走到這邊來,他們都是喜聞樂見的,并不覺得被打擾。 “小姑娘喜歡緙絲?”林崇歡直直腰,活動活動肩膀。 溫荑猛點頭,自動上前動作熟練的給他按摩肩膀xue位,眼睛卻還在看著織機直言不諱,“緙絲真的是太神奇了,我想學?!?/br> 林崇歡一聽瞇起眼笑道:“做這行很枯燥的?!?/br> “我不怕枯燥?!?/br> “呃,哈哈哈……”林崇歡笑了,并不覺得她真的能耐住寂寞,不過是看到美好事物一時沖動罷了。 暮云枝退回來見一老一少聊的熱鬧,眼中閃過一抹詫異。 “林先生,我這小徒沒打擾你吧?” 林崇歡挑眉看了暮云枝一眼,又看向溫荑,反問溫荑,“你剛才說想學,是真心的?” 溫荑看看師父,在后者鼓勵的視線中用力點頭。 林崇歡笑道:“云枝也舍得?” 在溫荑費解的視線中,暮云枝對他尊敬的頷首,“今日來找崇英就是想讓她教教溫荑的?!?/br> 林崇歡若有所思,“這樣吧,一會小姑娘就別走了先適應一下,如果適合做這個,我就跟崇英搶個徒弟?!?/br> 溫荑詫異,她還以為這人就是個普通的緙絲工人,可是能得到老師的尊敬,又對林崇英的態度那么隨意,顯然這人的身份不是那么簡單的。 暮云枝一聽林崇歡這話,大喜過望,拉著溫荑去旁邊叮囑。 “你可要認真學這機會千載難逢,而且一定要堅持住,別看林先生親切慈祥,當年就是崇英也被練的哭著跑到我家喊再也不學了?!?/br> 溫荑倒吸一口氣。 來的路上她已經簡單了解過緙絲傳承人林崇英是什么人。 她不僅是這間緙絲工坊的主人,更是有名號的緙絲博物館館長,沒想到小時候卻在那位不起眼的老人那里被折騰成這樣。 暮云枝見她驚訝,便將林崇歡的幾個著名事跡講給她。 “什么!前幾年在大不列顛博物館展出的那副85米緙絲長卷,拍賣售價2.5億美金的絕世之作就是出自他的手?!睖剀韪杏X自己呼吸都有些不順暢了。 暮云枝點頭,“林先生和我們是一輩的,身份上可以說是崇英的遠方兄長,兩人年紀差的極大,從小就是我們這代人的領軍人物,也是第一批代表國家向世界展示我國傳統工藝品的帶頭人?!?/br> 國際上有幾個知名的工藝美術作品展覽,最權威的就是在大不列顛博物館舉辦的國際當代藝術品雙年展。 當年就是在這個展上林崇歡用他耗時多年的作品震驚了世人,拔得頭籌拍出了個絕世高價,也給兔國爭了一口氣。 溫荑舔了舔嘴唇,覺得嘴巴干澀的要命,強壓著心口的激動,“老師,那林崇英老師那邊?” 暮云枝輕笑,“崇英天天忙得很,她不會在意的?!?/br> 而且作為被林崇歡教出來的人,以她的性格說不定還會有些幸災樂禍呢,又有個人要見識到林崇歡的威力了,省得總有人說她身在福中不知福,沒體驗過的人怎么會知道大魔王的可怕。 想到好友會有的反應,暮云枝笑的更開了,“你的能力我是不擔心的,注意適可而止,不要太累了?!?/br> 這句話和最初的叮囑有點前后矛盾,著實是一片慈母之心。 溫荑被暮云枝帶到林崇歡老人面前。 恭恭敬敬的行了個禮,“林老師,我一定會認真學的?!?/br> 林崇歡笑著點頭。 他也不是什么人都愿意花上一天的時間來帶的,如果不是暮云枝開口說溫荑是她的學生的話,頂多分個比入門高一點的織工去給她去科普體驗一下。 想入這一行,僅憑一時的熱情是不夠的。 他看中的是這人能受到暮云枝的青睞。 暮云枝是什么人??! 雖然比他小二十多歲,暮云枝的名號林崇歡也是有所耳聞的,教學上嚴格程度與他不相上下。 能得到暮云枝的認可,那就說明起碼她是個對傳統工藝有追求有天賦的人,同時也是個經過了寂寞沉淀耐得住壓力的人。 經過了暮云枝的教導,溫荑已經不是未經雕琢的璞玉了。 …… 事實證明林崇歡對溫荑的判斷一點都沒錯。 剛一上手溫荑就展露出對色彩和線條極為精準的記憶力,下手毫不遲疑,緯線說過三條經線就不會多過一條。 緙絲這門藝術講究通經斷緯,就是說經線提前固定,緯線人為控制。 經緯線織成網的形狀,按照提前準備好的畫把各個顏色精確地在這張網上劃分清楚。 就像作畫一樣,筆尖一掃線條有粗有細,顏色有濃有淡。 怎么流暢的去過渡就是控制緯線的技術了。 第一排緯線可能要穿過十條經線,第二排九條,第三排…… 中間再出現需要換色的情況,織工必須要有超凡的記憶力和色彩敏感度才能記得下一行應該怎么走。 若是尋常人,在選色上也要卡掉一半人,織一根樹枝都有可能需要好幾種從深到淺過渡的線,更何況是一整副圖。 溫荑卻不同,這一步她已經在暮云枝那里學出來了,經過她自身幾年的實踐不能說登峰造極,也是出師的標準。 學習的第三天在看過溫荑拿過來的一副刺繡小畫之后林崇歡就帶著笑容直接跳到下一個階段了。 穿緯線的時候是用梭子帶線的,穿的準確還要勻稱平整,這時候需要用一把篦子一樣的東西,只有幾個齒,把緯線往下推。 這一步也很費時間,線的松緊不好掌握,太松不行,太緊不行,一條線如果不夠平整了,后面所有的線都不對了。 所以在這一關上要花掉很長時間練習。 別看林崇歡年過六十了,除了眼睛有些老花需要戴眼鏡之外,精神頭不比年輕人差。 開始他也在和溫荑互相試探對方的極限,可當他發現一天的學習下來溫荑面不改色,腰不酸腿不脹,肩膀后背也不痛,眼睛中也沒有疲色,精神頭十足。 這可就來勁了。 第五天開始,林崇歡就要求溫荑搬到工坊居住,原因是來回路上太浪費時間了,晚上也不能閑著。 果然在住進去后,溫荑的學習進度直線飆升,短短半個月就被允許自己獨立制作一副簡單的圖案了。 一個月后,清明假期的前一天,暮云枝下午沒課,就來緙絲工坊找好友閑聊。 林崇英給暮云枝倒了一杯茶,“新到的明前碧螺春,嘗嘗怎么樣?!?/br> 暮云枝輕咂一口飄滿茶毫清透中帶著渾濁的茶湯,面上露出愉悅閑適的神情。 林崇英從茶杯上方飄起的熱氣上看去,看了幾眼后一挑眉,忍不住先開口,“你倒是能沉得住氣,不怕大哥把你那愛徒折磨的生了逆反心理?!?/br> 這樣的情況也不是沒有,林家她這一代人一半都是被大魔頭訓練過的,這其中再一半早早就轉行了,留存率比沒受過大魔王教導的人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