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天災囤貨忙 第102節
新收的土豆經過短暫的儲存被帶走了一些水分,里面的甜度更大,綿軟的土豆只是剛觸碰到舌尖,一股淡淡的甜味就席卷而來。 俞奶奶自己琢磨出來的調料很香,加了五香粉和孜然,香得十分霸道。老年人的味覺退化了不少,調配的調料多少有一點咸,但正是略咸的調味將土豆自帶的甜味級激發出來了。 俞悅桐對著俞奶奶比了個大拇指:“真好吃欸!奶奶你要是出去擺攤,我就跟過去收錢!一天賺他個幾千塊錢的!” 俞奶奶被她這夸張的夸獎逗笑,眼角的皺紋層層疊疊:“還幾千塊錢,能賣得出去就不錯了!” “真的!奶奶這個是真的好吃!” “真的好吃呀?那奶奶再給你其他的!” 先炸旋風土豆,俞悅桐挑的土豆已經是盡量小了,但家里的土豆個個一斤重,削出來的旋風土豆也跟個巨無霸似的,一個頂小攤上的三個大! 旋風土豆大,俞奶奶又加了半桶油下去,俞悅桐邊捧著碗吃,一片看旋風土豆在油鍋里西像噴泉似的涌現著無數的小泡泡。 控干水分的旋風土豆下鍋沒有再讓油花四濺,“滋啦滋啦”的聲音聽得人心情愉悅。 “好吃!”旋風土豆的訣竅在于土豆要均勻,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炸出來是要脆的,脆的同時最中間又要留一些綿軟,然后一圈一圈地吃,吃的是那種趣味性。 俞奶奶笑俞悅桐還是個孩子,但她最高興俞悅桐還是個孩子。 “媽,你別太慣著她,吃了這么多東西,晚上她還能吃得下飯嗎?!” 俞奶奶還想再炸點薯片和薯條,但俞mama趕緊喊了停。 俞悅桐想說自己絕對能吃得下,但俞奶奶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 “行了行了,東西也跑不了,你想吃了奶奶再給你做哈?!?/br> 俞悅桐舔舔嘴角,香噴噴的涂料讓她的胃口大開,她覺得現在的自己再吃十斤薯片也沒問題! “凍都凍好了,再炸一點點嘛?!庇峒业谋洳粌H大,功能也很多,冷凍層專門有一個極速冷凍的小分區,別說是薄薄的土豆片了,一整個土豆塞進去也只需要半個小時就能凍得梆梆硬! 俞悅桐試圖撒嬌,但被無情地打發走了。 “去找找蛋白能做什么菜吃,剩下來的蛋白實在是太多了?!?/br> 咸鴨蛋的蛋黃可以說是絕大部分z國人心目中的紅玫瑰,課本里一戳就流油的咸鴨蛋饞哭了多少小孩?俞悅桐不知道,但她小時候學完這篇課文后回來就說想吃咸鴨蛋。 第二天早上還因為自己手里的咸鴨蛋戳不出油而大哭了一場。 咸鴨蛋的蛋黃魅力無需多做解釋,但如果將咸蛋黃比作是紅玫瑰,咸鴨蛋的蛋白就是被嫌棄的餿了的米粒。 俞悅桐吃咸鴨蛋只吃咸蛋黃,每次都要很不情愿地才會把咸蛋白弄碎拌在稀飯里囫圇吞棗地吃掉。 和水煮蛋是完全相反的兩種待遇! 俞悅桐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還看過一個新聞,主角是一家月餅店,為了宣傳自己的用料扎實,特意展示了用完整的咸鴨蛋取咸蛋黃,然后將幾大桶的蛋白當成垃圾處理掉。 咸蛋白用途少,處理起來要多費心思,也做不成什么東西,為了方便,干脆就全部倒掉了。 上萬個鴨蛋清就被這么倒掉了,當時都把俞悅桐看得心疼死了,恨不得時光倒流提前去買下來。 也不知道今年那家月餅店的老板對不會想起去年的這件事,然后追悔莫及。 “悅悅,想什么呢?” 俞悅桐回過神:“哦哦,馬上去!” 鴨蛋和雞蛋比起來多了一點腥味,俞悅桐不是很喜歡這種腥味,家里除了咸鴨蛋幾乎不買新鮮的鴨蛋。 這次的蛋白是自家的鴨蛋,因為取蛋黃用來做咸蛋黃,剩下的鴨蛋白就是沒有味道的。 無味的蛋白處理出來簡單得多,當然,如果是咸蛋白也不能浪費! “安安康康,給你們做蛋白餅干吃好不好呀?” 兩只小狗才不知道什么叫蛋白餅干,但他們知道“蛋白”和“餅干”,又是蛋白又是餅干,聽起來就很好吃! “停??!不準滴口水!要是你們滴口水了,我又要擦地板,你們的蛋白餅干又要晚了!” 安安和康康宛如聲控玩具,立刻就把嘴巴給閉上了,舌頭安安靜靜地塞在嘴巴里,只用烏溜溜的大眼睛可愛又期待地看著俞悅桐。 蛋白餅干十分簡單,羊奶、蛋白、玉米淀粉攪和攪和就可以了,然后再用不粘的平底鍋煎出一個一個的小圓餅。 俞悅桐做了兩份,一份加了糖和黃油,拿來做看劇吃的小零食十分不脆,奶香味十足且嘎嘣脆。 安安和康康吃的自然是那份無糖無油的版本,雖然沒有俞悅桐的這份香,但味道也不差,立刻就成了兩只小狗目前心目中的南波萬! 薄薄脆脆的蛋白餅干被俞悅桐當成小薯片,一個接著一個地吃,也算是滿足了她想吃薯片的愿望。 雖然吃了不少東西,但晚飯俞悅桐又化身了干飯人,一大桌子的菜大半都進了她的肚子。 俞奶奶憐愛地看著她:“慢慢吃,多吃點,不著急?!?/br> 然后又提起摘箬竹葉的事情。 “土豆也處理好了,我在家閑著也是閑著,明天我和你爸一起去摘葉子!” 粽葉能賣多少還是個未知數,能賣多少錢也是個未知數,但老太太手里也沒什么錢了,她心里著急! 俞悅桐大概能猜出她這么著急的原因。 俞外婆給了俞悅桐一點錢讓她幫忙買太陽能發電機。 俞奶奶大概也是有這個想法,但是很可惜,她手里沒錢。 俞悅桐的叔叔姑姑沒有舅舅阿姨那么孝順,不伸手問老兩口要錢就算好的了! 俞爸爸是長子,又拿了全部的拆遷款,贍養是應該的,吃飯生病都由俞爸爸和俞mama出錢,過年過節還會給包個紅包,數額不大,但多少是個心意。 俞奶奶和俞爺爺沒那個臉再伸手問大兒子和大兒媳再要錢,他倆都沒有退休金,唯一的來源就是農村戶口的老人每個月有一百多塊錢的補貼。 之前曾孫子出生、滿月、百天,都包了個大紅包,本就單薄的家底更是一眼就能看到頭。 跟著俞爸爸生活雖然沒有要花錢的地方,但這點錢在現在根本不夠看。 俞三叔欠了錢,雖然由于國家出臺的“因為暴雨導致失去收入來源的人暫時可免息六月”新政策從岳父岳母那接到了錢暫時免去了牢獄之災,但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俞大姑早年喪夫沒再嫁,一個人拉扯兒子長大并不容易,日子也不好過。 俞三叔和俞大姑在俞爸爸這里碰了一個大壁,又偷偷把主意達到了老兩口的頭上。 俞奶奶和俞爺爺把自己的棺材本都給了他們,俞爸爸和俞mama都知道這事,但什么也沒說。 錢是老兩口自己的,他們愛給誰給誰,但除此之外,就沒了。 幾萬塊錢的事情,犯不著再跟老人吵一架讓大家都生氣。 “奶奶,摘竹葉這個活很累的?!?/br> 俞奶奶不敢看她,低頭盯著碗筷,小聲地說:“賺錢的事,哪有不累的呢?” 俞悅桐直接說:“奶奶,你要是想賺錢給三叔和大姑花,我沒意見?!?/br> 俞奶奶和俞爺爺的臉皮頓時燒得guntang,尤其是當著親家的面:“我……” 俞悅桐說:“但是你得把這錢給堂弟和表弟?!?/br> 俞三叔的兒子社恐內向不善言辭,學習成績也不好,但除了學習成績,他在其他方面是一把好手。 養豬、種地,勤勤懇懇一個人就照顧好二十頭豬和五十畝地。 他是很聽俞悅桐的話,俞悅桐讓他去租地,就去租,俞三叔和俞三嬸把日子過得一團亂,俞文新的生活卻有條不紊地繼續下去。 現在蘿卜和土豆收了,他也聽俞悅桐的話在外面租了一個小倉庫把東西早就收好,不賣也不給父母。 吃可以,大家一起吃,但拿走去賣,不行! 俞大姑的兒子蘇子陽讀書好,下地干活不適合他,俞悅桐就給他介紹了一些翻譯工作,他也能吃苦,抱著字典一點點啃,一個月雖然累死累活才賺個兩千塊錢,但也能慢慢地攢下一些家底。 “奶奶,和你我爺爺兩個人才賺多少錢???幾千塊錢夠我三叔的債?半個月的利息都夠不!你還不知道我三叔和大姑那個性格?與其把錢給他們拿去賭拿去嚯嚯,不如給文新和子陽,好歹能讓一家人吃飽飯?!?/br> 被當著親家的面說起家里的糟心事,俞奶奶和俞爺爺一開始還有點面子上過不去,但聽了俞悅桐的話后,又覺得有道理。 俞奶奶當場就拍著大.腿說:“讓老三給忽悠了!我當時就應該把錢給文新的!” 老人家隔輩親,給孫女孫子塞錢從來沒什么舍不得的,俞文新和蘇子陽在他們眼里雖然還是小孩,但就是因為他們是小孩,所以才更心疼些??! 大人吃點苦頭沒什么,但小孩還在長身體,以后還要讀書考大學,必須要吃得好一些! 俞奶奶和俞爺爺就是被這些話忽悠了,幾千塊幾千塊地給,本就沒多少地家底現在是一點也不剩了。 “那爺爺和奶奶,你們明天就跟著我,咱們一起去撿竹葉去?!?/br> 俞外婆在飯桌上沒說什么,但是晚上她借著給俞悅桐送牛奶的功夫,悄悄地跟她說她也想去。 “去就去嘛,外公去不去?” 俞外婆立刻眉開眼笑,俞悅桐比俞mama好說多了,她只是稍微和俞mama透露了一點意思,就被俞mama罵了個狗血淋頭。 “去,他也去呢!” 俞外婆和俞外公的經濟情況稍微好一些,兩個女兒逢年過節再難也會給包個紅包。 之前是跟著俞大舅生活,俞二舅會每月給一千塊錢的生活費給兩個老人,現在跟著俞mama生活,俞大舅和俞二舅都會給她打錢。因為物價漲了不少,兄弟倆商量著每個月給一千二。 但俞外婆的支出也不小。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俞小姨和兩個孩子相當于是“凈身出戶”什么也沒有,俞外婆自然是舍不得女兒和外孫女這么苦哈哈地生活,身上的錢大部分都給了她們母子三人。 這半年多還有各種親戚的喪葬嫁娶,酒席沒大辦,但俞外公和俞外婆的輩分都挺大了,要包的人情紅包不少。 俞mama沒缺過他們吃穿,但手里沒錢和手里好歹有一點錢的安全感根本不一樣! 俞悅桐答應俞外婆,就去做俞mama那里的功課。 “悅悅你是!他們年紀都這么大了,為了那點錢折騰個什么勁!” 俞悅桐開口說話前,俞mama就先搶過了主導權。 俞悅桐討好地笑笑:“就當是讓他們找點事情做了,放心吧mama,累不了多少的?!?/br> 俞悅桐給俞mama展示了一下自己新做的工具:“你不就是擔心他們的腰嗎?看!這個東西可方便了!都不需要彎腰,這里按一下,就把竹葉夾起來了,然后再把竹葉扔到麻袋里就行了?!?/br> 這東西是俞悅桐從空間里翻出來的。 “偷懶”省事這方面,a國的各種小工具可多了,農場里的工具房就有各種稀奇古怪的工具。 俞悅桐回國的時候幾乎是把農場“洗劫一空”,工具房里的亂七八糟的工具自然也沒放過,這不,現在就派上用場了吧! 俞mama上手實驗了一下,發現這東西的確是好用,前端是像剪刀一樣的夾子,手握的地方有兩個按鈕,紅色的按鈕按一下夾子就會加緊,再按一下松開。綠色的按鈕是控制桿子伸縮的。 這樣一來,人站著撿葉子就不需要彎腰,按幾下按鈕再一伸手,就能把東西裝進袋子里了。 俞mama也不是不講理的人,田的里活也不少,四個老人跟著忙里忙外干了好幾個月,俞mama也想讓他們歇歇,這才不想讓他們去撿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