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搖上青云(科舉) 第58節
三人眼神交流一番,略有幾分失落,不過很快就振作起來,不得柳瀚卿的青眼,不代表他們資質平庸,各花入各眼罷了。 很快,暮色四合,夜晚即將來臨,到了分別之時,沈長林等人向青空先生道別,預備隨許先生返回府學。 “且慢?!?/br> 一直對他們冷臉相待的青空先生竟微微一笑,喚書童取出三件墨寶贈與他們三人。 像青空先生這樣的名流大儒,其墨寶價值不菲,能得其親贈,無疑是沈長林等人的榮幸,也代表青空先生對他們的認可,可他剛才…… “哈哈哈哈哈?!鼻嗫障壬嫌褜σ曇谎?,捋須大笑:“爾等資質不錯,改日得空,再來相聚吧?!?/br> 柳瀚卿故作冷淡,為的是考驗沈長林三人的耐心,他們受到忽視卻仍規矩恭敬,尊他為長,可見其涵養。 許先生早就看出老友的心思,一直不點破,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學生有信心,他十分自豪:“能做我徒弟的,人品自乃上佳?!?/br> 待沈長林他們回到府學,考評排名引起的波動已散去幾分,沈長林和沈玉壽還有趙悲煦一路上光顧著談論青空先生,以及他所贈墨寶之事,竟將成績排名的事情拋在腦后。 還是賀青山忍不住為好友高興,特意跑來甲班齋室告訴他們這個好消息。 “長林,你得了第一!煜照兄也不錯,考得第三,玉壽進步特別大,得了第六名,你們是甲班學子中,成績最好的小組!” 沈長林一喜:“當真?” “誆你做甚?!辟R青山說完自豪的拍拍胸脯:“這次我也考的不錯,一百零六名,應該可以升到乙一或乙二班了?!?/br> 沈長林急忙拱手:“恭喜恭喜?!?/br> “嘿嘿,同喜同喜?!?/br> 四人倚著齋室走廊的欄柱,愉快的交談著,為各自的進步而高興,精神亢奮,一不留神便聊的久了些,久久不曾散去。 而此刻,一個黑影正焦躁的候在暗處,等他們散場。 林天逸的齋室靠后,要回屋必須要從沈長林他們面前過,以往他都是一副趾高氣揚的姿態,但今日排名折戟,他面上無光,沒臉露面,遙看沈長林四人談的熱切,林天逸不禁咬緊牙關。 這伙人這般高興,一定在笑話他吧?一定是! 沈長林沈玉壽和趙悲煦考試成績名列前茅,無聲的粉碎了關于許先生誤人子弟的謠言。 甚至有人效仿許先生,帶著學子四處游學,同窗們提起沈家兄弟,也總是贊賞有加,夸二人年少英才,也夸趙悲煦優異。 沈長林他們坦然的接受諸位師長親友的夸贊,但內心并未又多大波動,仍按部就班的上課讀書,習字做賦。 偶爾隨許先生一起拜訪青空先生,聆聽青空先生的教誨,青空先生見識廣闊,看待問題思考深入,角度新穎,沈長林幾人受益頗多。 半個月后,府學獎勵考評榜首白銀五十兩,第六名白銀十兩,沈長林沈玉壽一起留了十兩在身邊,剩下的全部交給錢氏保管。 當初沈長林考得院案首,縣里鎮里就給過獎勵,加上這次的五十兩,錢氏手頭已攢下一筆小財,可以在景安城買一棟獨門獨戶的小院了。 她笑的合不攏嘴:“都說讀書費銀錢,你倆不一樣,讀著讀著反而往家送錢,有出息!” 漸漸的天氣變得炎熱,春末夏初,學子們都換上了薄衫。 最近一個多月,林天逸見沈長林等三人都是避著走,生怕遭受沈長林的嘲笑。 這一點,純粹是林天逸自己想多了,許先生又列了一批書單,沈長林和沈玉壽以及趙悲煦忙著找書、讀書、談論,每日樂在其中,才沒閑心關注無關人等。 期間甲班學子內部又進行過一次小考,沈長林依舊拔得頭籌,林天逸和他的同門萬永珺排名依舊落后。 放榜這日,林天逸盯著紅榜郁悶了很久,這一個多月他痛定思痛,將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課業上,不應該啊,當他留意到萬永珺竟是最末一名后,林天逸琢磨出一些什么來。 他悟了,一定是他倆的先生,王先生水平不行,不如許先生會教學生。 林天逸后悔了。 于是第二日,他寅時就候在講堂外,一夜未眠,硬是將自己熬成面色憔悴的模樣,加上一襲素色衣裳的襯托,瞬間從一個不可一世的公子哥,成了真心悔悟的可憐人。 他要重新拜許先生為師! 趙悲煦感覺一陣惡心:“林天逸,你厚顏無恥!” 林天逸掀起眼皮看趙悲煦一眼:“煜照兄,我只是虛心好學罷了,難道好學也有錯?” “你!”趙悲煦被氣的直喘氣,恨不得不顧斯文,上去踹他一腳。 沈長林扯了扯趙悲煦的衣袖:“不管他,我們先進講堂吧,等許先生到了,自由先生定奪?!?/br> 林天逸雖然可恨,但是收徒的權利在許晉蓓手上,沈長林他們作為弟子,不可多言,但依沈長林的判斷,對這等朝三暮四的小人,許先生絕不會心慈手軟。 果然,許先生到后,一眼就看破了林天逸的惺惺作態。 “飛羽,快走吧,切莫再做輕浮之舉?!?/br> 林天逸落了個沒趣。 許晉蓓閱人無數,林天逸這點小伎倆,豈能入他眼。 講堂內,沈長林拍拍趙悲煦的胳膊:“煜照兄,這下解氣了吧?!?/br> “稍微氣消了幾分?!?/br> 雪泥鴻爪,蟬去冬來。 三載光陰匆匆而逝,期間發生了諸多事情,沈長林他們各有際遇,但從整體上看仍是歲月安穩。 人初靜,月正明,一派悠然芳菲景。 顧北安在興源縣期間順利建成水庫,打擊鄉紳勢力,讓百姓生活安穩,且短短三年間,讓興源縣從歲歲無糧可納的下縣,成為有糧可繳的中縣。 知府宋槐程考滿得優,被調回京,入吏部供職,臨走前修書一封,向平南布政使司奏明顧北安之功勞。 從永清縣任訓導設立縣學,到景川府任課稅司大使打擊黑錢莊設立官辦錢莊,到督工興源水庫,一一稟明其功勞,由此得布政使大人青眼,向吏部推薦,顧北安破格調任成縣令,官正八品。 而白雪醫術日漸精湛,隨夫赴任后,在當地開了一家醫館,救死扶傷。 賀青山和孫舒陽也考過院試,目前也是甲班學子了。 他們將一起備考,來年八月,省府平昌將舉辦鄉試,亦稱秋闈。 能在秋闈折桂者,便是舉人,等于擁有了做官的資格。 第59章 去趕考 ◎今一朝試鋒芒◎ 十年苦讀, 一朝試鋒,為的就是蟾宮折桂。 眼見秋闈在即,許先生讓沈長林沈玉壽以及趙悲煦閉關一段時日, 以便潛心讀書,靜心備考。 并通過人脈, 集齊了一冊考場策論貼詩合集,均是考場佳作,交給弟子研習。 “秉節持重, 方能不慌不忙?!?/br> 小徒們到了最后的沖刺階段, 心中難免緊張,許先生作為過來人,時常出言開導,囑咐他們盡力而為即可,定要保持平常心。 “多謝先生提點,弟子銘記于心?!?/br> 經過數年歷練,三人都穩重了許多,越來越沉得住氣, 身上不見半分毛躁, 許先生捋著胡須深感欣慰。 以他們的資質, 就算這次不中,再讀三年定可榜上有名, 若云十六, 宣瓊十八, 煜照二十三,全是青年才俊, 將來若可成國之棟梁, 他這幾年的心血便不算白費。 府學人多, 到底聒噪,于是沈長林等人借住到趙家一處僻靜小院中,每日晨讀夜誦,青燈黃卷,幾人朝夕相伴,潛心苦讀,既清凈自在,又進步頗多。 在沈長林他們閉關之時,永清縣一批學子背上行囊,在縣學學諭的帶領下,前往洪征縣碼頭登船,預備入讀景安府學。 其中,便有多年不見的沈玉堂,他今年十九,還有一年就要及冠了。 在及冠前考上童生,并擁有入讀景安府學的資格,雖然是全部自費的丁四班,但放眼整個永清縣,已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只是珠玉在前,沈玉堂心有對比,便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帆船行駛在沱水河上,看著煙波浩渺山巒起伏,聞著江水潮濕的腥味,沈玉堂心緒蹁躚,郁悶的心情逐漸清空好轉,內心又燃起了對未來的渴望。 沈長林,我定會追上來,超過你,將你踩在腳下。 進府學那日,沈玉堂特意在客棧洗澡沐浴,換上了全新的衣裳鞋襪,來景安城之前,周氏賣掉了家里的豬,給孫兒置辦了兩套羅紗料的體面衣裳,沈玉堂穿上后,覺得自己和城里人也差不了多少,當得起瀟灑倜儻四字。 躊躇滿志的沈玉堂興致盎然的入了學,但是并沒有見到沈長林和沈玉壽,后來才得知他們閉關籌備秋闈去了。 府學的先生、學子們都說,沈長林每次考評都名列前茅,明年秋闈定能上榜。 沈玉堂臉色驀的一白,他才考過童生,還沒有秀才功名,而沈長林竟要參加秋闈了?這一刻他仿佛才悟到,他們之間的差距,已是一道鴻溝。 常言道,在家靠親,在外靠友,永清縣的學子們遠赴外地求學,自然會報團取暖,新生到后,會與同鄉聚在一起吃茶聊天,以便彼此熟悉,日后有照應。 沈長林沈玉壽年紀不大,卻是府學的老前輩了,因此每年永清縣的新生入學,都會邀請他們相聚,今年也送了拜帖到趙家別院來。 他們一心備考,便婉拒了,待閉關結束,再請同鄉們吃飯。 沈玉堂暗自松了口氣,得知沈長林這幾年在府學的優異表現,他自慚形穢,因此不想見沈長林。 對這一切,閉關中的沈長林一無所知,也不關心。 幾人按照許先生的提點,扎實復習,做詩寫賦,請他點評后再互相探討,每日過得繁忙而又充實。 日復一日,春去秋來。 期間,槐花巷發生了一樁大事,沈長林沈玉壽的婚事,被有心人盯上了。 自古便有榜下捉婿之說,家有千金的鄉紳富人會在放榜日齊聚榜下,爭相挑選及第的士子回家做女婿。 沈長林和沈玉壽年未及冠,僅有一個秀才名頭,并非捉婿的對象,但沈長林年年考評得一,沈玉壽也總名列前茅,漸漸的在景安當地小有名氣,家有嬌客的人家,便生出了招婿的心。 如今錢氏羅氏已在家不遠處賃了間小鋪,售買一些點心果子,生意不錯,一日媒婆登門,開口就要為兩個小孫子說親,錢氏揉著面團:“還早呢?!?/br> 就算是在村里,十六七成親的男子也是少數,何況長林玉壽還在讀書,錢氏想都沒想便拒絕了。 能吃媒婆這碗飯的,自都是臉厚嘴甜能磨人的性子,被明確拒絕了都能再軟磨硬泡幾個時辰,何況錢氏說的委婉。 于是她日日來,天天坐在鋪子里做說客。 說的那叫一個天花亂墜,娓娓動聽。 “不是說現在就成婚,先定下嘛,人姑娘家做大買賣的,不要彩禮,還有豐厚的嫁妝,嫁妝里的田莊地產商鋪錦緞,加起來少說有幾千兩,不為別的,就是看上你家孫兒的才學了,才子佳人,絕配呢?!?/br> “老太太,大可不必一口回絕我,要不?改日我領姑娘來你這兒吃果子,你側側瞧上一眼?” 但凡錢氏是個目光短淺,貪財慕利的無知婦人,險些就要動了心。 幾千兩銀子的嫁妝銀,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數額。 況且,在咸水村娶個媳婦,是要傾全家之力才能做到的事情,彩禮聘禮打家具擺酒席,哪樣不花錢,到長林玉壽這兒倒好,竟然一文錢不用花,白得一個富貴人家的嬌小姐做孫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