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酒家的小相公 第217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清穿之咸魚德妃小食堂、釣系美人和偏執大佬聯姻了、穿成病秧子原配后[八零]
“???”眾位商人都被路有榮這一番話給整得一臉蒙,“這個花生油我們總共盈利也不過才七八文,再批發出去,真就沒得賺了?!?/br> 路有榮直言道:“那也比砸在手里,一直回不了本的好吧?!?/br> 他可沒忘記,剛剛被一群人還在說,回不了本,他們鋪子里的其他生意就周轉不開。 現在有了主意還嫌掙得少,挑三挑四的,莫非把剛剛缺周轉資金的緊迫感都給忘了。 商人們一想也是,反正這花生油放在手里也是放著,便宜點賣出去,能掙一點是一點唄。 “好吧,就按你說得來!” 賣花生油的商人們下了決定,再商量如何把花生油批發給民間的貨郎們。 而賣面條子的商人們見他們還沒有放棄賣花生油,還要繼續賣下去,再次搖了搖頭:“他們怎么就這么犟呢,就算他們分文不掙,這花生油短時間內也很難再賣出去了,有這個閑工夫折騰,還不如想點其他辦法,把這花生油的損失給挽回回來?!?/br> 不管這些賣面條子的商人們如何不看好,總之,賣花生油的商人們很快就想出了一個把花生油批發給民間貨郎的規則。 他們參考了許懷謙給他們批發花生油的規則。 進一百斤油三十四文,進兩百斤油三十三文,以此類推,進到五百斤油三十文。 這樣一次性進夠五百斤油也才十五兩銀子,在普通貨郎的承受范圍內,吸引的貨郎也會更多。 他們想,這油竟然要薄利多銷,那自然是越來越多的貨郎來他們鋪子里進這個花生油去賣更好。 所謂的貨郎,就是民間的販夫,他們多數挑著一個貨擔子,穿梭在大街小巷或者游走于鄉野之間,掙的也都是些辛苦錢。 但不得不否認,要想把他們的花生油給大肆推廣出去,還必須得靠這些貨郎才行。 等他們挑著貨擔,挨家挨戶地去推廣這個花生油,只要有大多數的人買了他們這個花生油,花生油的名頭就會在一夜之間徹底被打響。 從而就不存在先前那些商人們所說的,需要時間等人適應新油或者等普通百姓來購油的問題了。 路有榮開雜貨鋪的和貨郎們接觸頗多,這件事就全權交給了他負責。 路有榮接下此事也不心虛,很快便召集來了雜貨鋪下面的所有貨郎,跟他們說了賣花生油的事。 花生油價廉,進一百斤也才掙一百文錢,想要賺得多,就必須進得多。 貨郎們走街串巷掙的都是辛苦錢,一下子要他們拿出十五兩銀子來,不是一件易事,況且這還是一種新油,好不好賣都難說,心動的很少。 貨郎的人數很多,有膽小的,自然也有大膽的, 龔大龔二就是個膽大的,他們兩兄弟算了算,進五百斤油,需要十五兩銀子,按照三十五文的價格賣出去,一斤掙五文錢,五百斤油就能掙二兩五錢銀子。 平日里他們挑著貨物走街串巷大半年也不一定能夠掙到二兩五錢銀子,可他們若是在半年沒把這五百斤花生油賣出去,這些錢就妥妥是他們的了。 針頭巴腦的東西尋常人家有時缺有時不缺,就算缺的時候也能等手里寬裕點了再買,但是油不一樣,就算再窮苦的人家,炒菜也會擱上幾滴油花。 只要他們勤快點,把縣城附近的村子都給走上一遍,半年內還賣不掉這五百斤油嗎? 打定主意,兩兄弟一塊回去湊了十五兩銀子,但這五百斤花生油,開始走街串巷地販賣起來。 由于他們經常游走于鄉野之間,對于這些平頭百姓如何購買貨物再清楚不過。 要他們一次性拿出三十五文錢來買一斤油很是困難。 但若是讓他們拿個三文五文的出來買一二兩油,他們咬咬牙還是拿得出來的。 “賣油勒!賣油勒!好吃不貴的花生油,四文錢一兩,七文錢二兩勒!” “有錢沒錢買點油,農忙時節心不愁,菜里要是沒有油,兒孫愁完丈夫愁!” 兄弟倆都是貨郎,吃得苦,也張得開嘴,吆喝起來一聲又一聲的,比那外頭說相聲的還要好聽,吸引得村子里的人,有需要油的跑出來向他們問道:“那個擔貨郎的,你們吆喝的是什么油???” “花生油,盛北產的花生油?!甭牭接腥藛栐?,兄弟倆連忙將肩上的貨擔給放下來,打開花生油罐子,讓里面的香味散發出來,“可便宜了,鋪子里賣三十五文錢一斤,我們也不收鄉親們高價,鋪子里面怎么賣的我們就怎么賣?!?/br> “你這油香,一兩也賣?”鄉下人就沒有城里人那么講究了,他們見油罐子里面裝的的的確確是貨真價實的油,一聽到這個價格也確實便宜,當即就詢問了起來。 “賣,一兩四文錢,二兩七文,多買一兩便宜一文,大娘你多買一兩吧?!?/br> 買油的大娘想了想,以往十文錢才能買二兩油,現在七文錢就能買到,比以往的油便宜三文錢呢,況且最近家里的男人們下地也需要力氣,是得買些油給他們補補,點頭道:“中,但你可不能欺負我年紀大就給我少油,前兒個有貨郎,就這么一二兩的油都給我少稱了?!?/br> “大娘你就放心吧,我們兄弟倆就沒給人少過秤?!饼彺簖彾錾鈱嵳\,“把你家里的裝油罐拿過來,我們當著你的面取油,絕對不會給你少的?!?/br> “這中!”大娘回屋去拿了油罐子,老太太精著呢,她那油罐子里一兩二兩的位置都做了記好,看著兄弟倆足額足稱地給她灌了油,油的位置甚至還超過了二兩的位置一點,高興得合不攏嘴,直夸他們,“你們兄弟倆好,做生意實誠,下次還到我們村來賣油,我還在你們這兒買!” “欸,好?!眱尚值芤膊皇悄强蜌獾娜?,聽大娘這么一說,忙接話道,“大娘,這油你要是吃好了,勞煩你在村子里,給我們宣傳宣傳,下次,我們生意好了,還送你二兩油!” “這感情好!”大娘一聽到他們還送油,哪有不應的,忙不迭地應下來,當晚,就用這油給做了菜。 說是做菜,農家哪有什么菜做,地里挖些野菜,拿油和鹽拌一拌就是極好的吃食了。 晚上,他們一家老老少少從田地里干活回來,洗了手,看到桌上的菜,沒有一點意外,也沒有任何驚喜。 每天都是這樣過來的有啥好期待的。 只是,今天有點與眾不同。 “我這一定是干活干糊涂了,才覺得今天的菜香?!辈攀畾q就要跟著下地干活的孫子,嗅到飯桌上那股若有似無的香味,揉了揉鼻子,自覺自己鼻子出了問題。 “沒糊涂,沒糊涂?!蹦棠烫蹖O子,一聽到自家的小孫孫這樣說,忙道,“奶奶今天買了新油,這油既便宜又香,來,都嘗嘗好不好吃,那賣油的貨郎說了,要是吃得好,讓我在村子里給他吆喝吆喝,他下次來還送我們二兩油呢?!?/br> “還有這好事呢?!鞭r家人沒那么多講究,大家伙兒一聽到還有人主動給他們家送油,都紛紛拿起筷子,主動嘗起這用新油拌的菜,“那我可得嘗嘗這滋味咋樣?!?/br> 其實油都那一個味,尤其是亞麻籽油總帶著一股腥味,吃著就讓人不舒服,他們常年吃,都吃習慣了,也沒覺得這新油有什么好味道,這樣說,也不過是,安慰家里人而已。 結果,今日的野菜一進嘴,一家人全都頓住了。 “嗯?。?!”他們迅速咽下嘴中的菜,又夾了一筷子,兩只眼睛開始放光,“好好吃,今日的菜怎么這般好吃!” 不僅沒了往日的那種腥味,還多出了一股說不上來的香味。 “好香,好香?!边B一向不怎么愛吃野菜的孫子都一個勁地扒拉著菜,“奶,今天的菜做得也太香了?!?/br> “這個香味就是新油的香味?!蹦棠倘嗔巳喙詫O的腦袋,“你們要是吃得好,我以后都買這個花生油了,這個花生油,還比亞麻籽油便宜一些,以前十文錢只能買二兩,這個十文錢能買三兩呢!” “就買這個油!就買這個油!”孫兒看著他奶央求道,“奶,這個油好吃!” “是啊,娘?!彼麅鹤右舱f,“既然這個油便宜好吃,以后我們家就吃這個油了唄?!?/br> “好好好?!比胰硕枷矚g,大娘當然沒有意見了,一錘定音道,“以后家里都買這個盛北來的花生油?!?/br> “哎喲?!背酝觑?,大娘還惦記著龔大龔二說的那二兩油,把家里的家務事交給媳婦,轉身就出門串門子去了,“我可得給村頭的老王媳婦好生說道說道這花生油去?!?/br> 村頭的老王媳婦是給人做喪喜宴的,平日里用到的油也多。 大娘給老王媳婦提了一嘴,她今天新買的油,并請她嘗了嘗她用花生油拌過的野菜。 老王媳婦頓時就這既好吃又價廉的花生油給征服了,跟著大娘一塊在村子里為龔大龔二的花生油吆喝起來。 經過大娘和老王媳婦的輪番宣傳,等到龔大龔二再來到這個村子賣油的時候,一個村的人都把他倆團團圍住,紛紛嚷著:“給我來二兩,給我來六兩,給我來一斤!” 龔大龔二總共就進了五百斤花生油,跑了幾個村子下來,已經賣掉了大半,再被他們這么一瘋搶,剩下的大半也賣光了。 一個多月的時間,不到兩個月,兩兄弟就掙了他們大半年才能夠掙到的錢。 他們樂得合不攏嘴,拿著賣油賣出來的本金,又去進了五百斤花生油。 都是走街串巷的,誰不知道誰啊,龔大龔二兄弟倆又進了五百斤花生油的消息很快就在貨郎當中傳開了。 人都是會算賬的,他們一算,人家兩兄弟一個多月的時間,掙了他們大半年才能夠掙到的錢,頓時眼紅得也不賣其他貨物了,找人合資地找人合資,找人借錢地找人借錢,拿出積蓄的拿出積蓄,全都涌到路有榮的雜貨鋪進花生油。 他們也要賣花生油掙錢! 與此同時,城里原先買了花生油的店家回去拿這花生油一做菜,也發現了花生油與他們尋常吃的亞麻籽油味道好吃。 重要的是,它價廉啊。 有那家里開吃食的鋪子的,平日里油用得多,拿亞麻籽油和花生油一對比,發現用花生油他們不僅能省更多本錢,還能使吃食口感更好。 這還有什么說的,換油! 各方這一發力,原本寂靜得無人問津的花生油鋪子,瞬間就在各州府大火了。 五百萬斤花生油,根本就不夠他們買的,原本滯銷的花生油,一搶而空。 雖然錢掙得不多,他們合資的五個人,每個人只分到三千兩,但真金白銀拿到錢的商人們,嘴都咧到耳后根去了。 這次再也不后悔他們從許懷謙手里進了油,反而大氣夸贊起來:“許大人不愧是許大人,從來不會讓我們這些商人虧本,跟著他,喝湯都有錢掙!” 賣油的商人們揚眉吐氣了,賣面的商人們傻眼了,這價廉的花生油還真讓他們在短時間內給賣起來。 “嘶——” 一想到以后整個大縉的百姓都吃花生油而不吃亞麻籽油,就算每斤油只掙一個銅板,這些商人們的利潤也能上天,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從而傻眼中回過神來,表示也要加入他們的隊伍:“我們也要賣花生油!” “晚了!”對此,路有榮朝他們抱歉地笑笑,“我們已經把許大人那兒的花生油給包圓了,并且給許大人簽訂了一個常年契約,就算你們現在跑到盛北去,許大人也無油可以賣你們了!” 路有榮多精的人啊,一看到花生油行情大好,立馬又把賣油的商人給聚齊在一起,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早就派人前去盛北把許懷謙手里的花生油而包圓了,并且商定好了長期契約。 賣面的商人們郁悶不已,不就遲疑了那么一下子,他們這就錯失了一個發大財的機會的? 先前他們給路有榮出了主意,現在路有榮也給他們出主意:“你們沒有油,但你們有面啊,買我們的花生油回去炒面吃,每次還能讓你們開辟出一條新的財路來?!?/br>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些商人想到花生油那獨特的香味再配合盛北那勁道的面條,沒準真能給他們弄出一條新財路來。 “行?!痹囋囉植灰X,賣面的商人順勢就應下了路有榮的話,“待會兒我走的時候,你給我來桶花生油?!?/br> 這下輪番路有榮笑不出來了,他手上也沒花生油了,新的花生油還沒運來呢。 外地的花生油大火,在盛北的許懷謙也松了一口氣。 商人們把花生油運走好幾個月了,一點消息都沒有。他還以為他的花生油不受百姓歡迎,賣不出去了。 現在看到源源不斷從外地來進購花生油的商隊,他壓在心頭的那塊石頭一下就松了。 能賣出去,花生油普及到全國百姓嘴里,是遲早的事! 隨著面條和花生油的大賣,盛北的百姓也徹底沒有空閑時間。 以前,男人們在地里干活,家里還能由女人、哥兒們cao持,衣服臟了破了,立馬就有人洗,有人縫。 但是現在的盛北,就看不到一個閑人,男人們白天去地里忙活了,回來還得在榨油廠里勞作,女人、哥兒們也一樣,白天去地里干活,回來不是捻毛線就是去面粉廠勞作。 至于洗衣服、縫補衣裳這活兒,不好意思,實在沒空! 這個時候,裴望舒在盛北開的那家衣服鋪子就派上用場了。 先前,大家賣了麥子,手里是有點錢了,可剛遭逢大難,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哪里舍得在衣裳上花錢。 只要不是爛得沒有辦法穿,他們就能繼續穿下去。 反正,整個盛北,都是遭了災的人,大家都一樣穿得破破爛爛,誰也別笑話誰。 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們要進面粉廠和榨油廠勞作,就必須穿戴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