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大佬一心向學 第118節
被點到名的南村直人還赧然地笑了一下,然后走出去,指了那條“最優道”。 毫無意外。 “最優道”就是“最優道”,哪怕杭峰滑過的賽道也不差,也只是比“次一級賽道”好點,如果有選擇,杭峰也會選擇這條“最優道”。 可以一條大路通羅馬,又何必走那獨木橋。 裁判點頭,指著2號道的位置,讓南村直人過去。 隨后他看向了杭峰。 “第二名,杭峰?!?/br>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總覺得這位裁判的聲音好像提高了一點。 是驕傲吧?是吧? 杭峰就抿嘴笑出兩個梨渦,指著4號道,并且走了過去。 第三名是樸樹。 樸樹選擇的是3號道,就在杭峰身邊。 他的選擇對杭峰的威脅不小。 3號道其實也不差,因為他三個道都可以搶,“最優道”,“杭峰的道”,同時還有那條“次一級賽道”正對著3號道,算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賽道。 最后的荒冶誠,就只剩下1號道了。 但這正是他所期待的。 1號道正好可以去滑那條“隱藏道”,上一場比賽,荒冶誠是第一次滑“隱藏道”,成績不是很好,差一點就連決賽都沒能進入。 但極限運動員就是這樣,只要讓他滑過一次,成績就會有很大的提升。 荒冶誠選擇這條道的時候很有氣勢,他相信自己第二次滑,成績一定會很好。 當然,他也沒有更多的選擇了。 這類比賽就是這樣,不能一路保持優勢,就會喪失很多的選擇權。 荒冶誠敢在半決賽滑新賽道,只能說過于自信,看不起對手吧。 荒冶誠往自己的賽道前站好,全員到位,裁判的手勢發生變化,進入最后的準備階段。 杭峰按照u型池賽場的習慣,將身上所有的裝備都摸了一遍,確認完成后就踩上了滑板,調整位置,挪到最靠近出發線的位置,站定。 等待。 深呼吸。 繼續等待。 終于,裁判動了,他的手高高舉起,口中喊出:“準備!” 杭峰的腰彎下去,又挺直,活動肩膀和脖頸,最后一次調整呼吸,接著將身體躬出力量積蓄的姿勢。 “開始!” 一聲令下。 杭峰猛地跳起擰身,向前沖去。 四個人的反應神經都很好,幾乎同時出發。 隨后,各走各道。 沒有爭搶。 賽道的設計有科學道理,就算有好有壞,但在技術的支持下,差距不會太過明顯。 去爭搶更靠近別人的賽道,一定會引發碰撞,先不說碰撞后自己的速度也會受到影響,萬一沒搶過輸了呢? 得不償失啊。 杭峰去了自己的那條“天然賽道”。 身邊的樸樹奔直往“次一級賽道”沖去。 2號道的南村直人自然毫不遲疑的往那條最好的賽道沖。 荒冶誠也將滑板一轉,以一種幾乎要滑出賽道的方向,沖向了“隱秘賽道”。 即便沒有任何的碰撞,但觀眾還是能夠感覺到這其中的火藥味很濃。 因為實力。 因為速度。 四個人都是實力很強的運動員,強大的運動員自身就會攜帶一種氣場,很兇猛,猶如野獸一般,會向著自己的目標,毫不遲疑地撲殺過去。 而杭峰在其中,氣勢竟然一點都不弱。 他處在四個人中間,并不會給人他年輕,弱小的感覺,反而有種敏捷的輕盈感,猶如一頭漂亮的大雪豹,狹窄的雪道被他輕靈地一躍而過,落地的瞬間彈壓出輕盈的減震感,好像從頭到尾他就沒有飛起來過,而是在一個寬敞的賽道上馳騁。 速度很快。 畢竟到決賽了。 所有人都拿出了全部的專注力,在這條基本已經熟悉的賽道上,使出渾身解數的去降低賽道帶給自己的困難,甚至有些其他人看著就覺得頭皮發麻的難點,在他們身上也不過就是那一彈一壓。 杭峰滑的很好,這條賽道不愧是無限接近“最優”的賽道,哪怕就是那兩處有落差的地方,對于他這個水平的選手而言,也不過就是增加速度的好東西。 從樹根和山石間鋒利地穿過,杭峰的速度在落地的瞬間,快了一點。 赫然超出了身邊樸樹半個身位。 和南村直人那條“最優賽道”比,也差不多了。 倒是荒冶誠落在了后面。 他選擇的賽道很難,雖然很直,但初期有幾個冒頭山石會影響他的速度。 接著來到第二障礙區。 這里,杭峰依舊習慣的往那處山石上滑。 山石不是完全平滑的,它是帶著一點尖角的圓弧形,杭峰在這里需要稍微避開那個帶著尖角的部分,提前往3號道靠。 因為他的下個目標是中間的“蛇形道”。 這些都是小細節,需要滑過之后才知道這樣做更好。 杭峰的領悟力也好,他對運動有種一般人難以企及的靈敏度,知道該怎么做,身體也能很好地配合他完成。 于是,一個身影從兩米多高的山石上飛出,就那么向著3號賽道沖了過去。 他要搶占3號道??! 樸樹看見了,自然不會甘愿讓道,反而將身體彎下來,腳下接連換刃,想要搶在杭峰之前。 漂亮的用刃技術??! 3號道有兩個小塊的山石,需要接連兩個相反方向的小回轉,距離很近,用刃必須精準。 但樸樹輕松做到了! 他追趕著杭峰的身影,寸步不讓。 杭峰從山石上落下來,不知道樸樹的情況,也不知道他們即將在接下來發生碰撞。 就算知道,他也停不下來。 于是,一個往下跳,一個往前沖,眼看著就要撞上…… 有觀眾已經發出了驚呼聲。 然而下一秒,兩個人終究還是沒能撞在一起。 杭峰這一跳,高度壓的非常好,幾乎是直線落下去,減少了空中停留的時間。再加上本來就比樸樹快了半身,順利地在樸樹之前抵達位置。 跳躍帶來的加速在這一刻起到了神效。 就像猛地踩了一腳油門似的,滑板瞬間往前蹭了一截,和樸樹的身位瞬間拉開到了一個身位。 “漂亮!” 觀眾在歡呼,周教練也忍不住鼓掌喝彩。 攝像頭拍攝的角度,只以為他們會撞上,沒想到竟然是杭峰搶先落地,占據了先機,一頭扎進了蛇形道里。 唐雋的設計是合理的。 或許設計者也沒有想那么多,所以蛇形道的入口是朝著杭峰飛出的這個方向,杭峰只需要將方向偏斜一點,就可以一頭扎進蛇形道里。 而這種障礙區與障礙區巧妙連接的方式,給了杭峰很多的初始速度。 唐雋在半夜三更把杭峰搖醒,告訴他滑這條道可以給他爭取到5~6秒的時間,是真的! 至少在杭峰從蛇形道沖出來的時候,就是滑在“最優道”上的南村直人,也才從山石飛出,落后了一點點。 不過四星的選手真的很厲害,跳臺飛躍高度壓得一點不比杭峰差,他從巨石上直接落下,成功獲得一次速度加成后,下一秒就和杭峰并肩而行。 沖向第四障礙區。 在他們的身后,樸樹緊緊地跟著,看的出來并沒有因為暫時的落后而氣餒,他將距離咬的很緊,打算在接下來的比賽里伺機反超。 比賽才開始。 一分鐘都沒有。 道內才是真正的戰場! 但顯然樸樹的穩定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四星選手。 年輕的荒冶誠落在了后面。 這條“隱秘賽道”并不差,甚至滑的好,比“最優賽道”的速度還要快。 但前提是熟練。 荒冶誠這是第二次滑這個賽道,第一次就滑的不是很好,第二次也還沒到完全熟練的程度,他滑的有點艱難。 從第一個巨大山石落下的時候,他下意識地降了一點速,這個降速在這樣水平的決賽里是致命的。 如今,他滑在這條左右都有山石限制的賽道上,想沖出去都做不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其他的三個人沖到前面,三米、五米、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