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做戲
妾室在府中是不能坐轎子這些東西的,雖說若是羅玉鈴非要也沒人會在這頭上數落,可她不肯,一路上停歇了三次,把福生看的都不忍,伸手給她揉揉腰好歹松緩些,“您何必呢,屋里也該小心勸求些,太折騰了對您也不好呀……” 羅玉鈴吸一口氣,到底不能把昨晚那些荒唐事講出來,就算說出來怕也是沒人肯信,畢竟郁衡崇在外面人眼里實在是恪欲尊論,便只問福生,“昨晚二少爺臨走前,同院子里還留什么話了?” 只說了些羅氏的吃食,福生再想不起別的,現在羅氏連早膳都不愿用,還要去找大奶奶,少爺回來了指定又要不樂意。 想到這里福生不禁喪氣,“沒有了,只說把院子落鎖不讓進出?!?/br> 她示意性的看一眼羅玉鈴,希冀她能去老太太身前跪著哭求一番罷了,去大房算怎么回事,那邊巴不得讓郁衡崇被打死呢。 “無事,我知道你是想我不出院子的,必不讓你挨訓?!绷_玉鈴拍拍她的手,想著昨夜郁衡崇去京城外頭接自己時那些場景。 大奶奶能在那個時辰,遠遠的弄來這么一輛車一堆下人,幫著遮擋一二,為的是什么呢,反正不是單純的心腸好。 這一朝的天底下,孝義還是正道,或者是圣人說讀書人看了太多工于心計的兵法策論,就像圍起木桶的一圈長板,若是智謀一等一,卻不孝無義,那極易淪為陰險狡詐的佞臣,沒有底線早晚會與朝廷虛與委蛇。 這樣的人如何穩坐高堂,歷代官員若是因為家事被言官諫上朝,那是要被棄用的節奏,就算樹大根深輕拿輕放,也難免不受圣上猜疑,日后用鵠淳拖氪巳宋奕醯悖家族親眷都不受其惦記,怎么能給予重任? 這也就是所謂世家,即便里頭爛成一灘泥,污穢傾軋兄弟相殘,這也都是關上門來的說的,一出這幾尺高的圍墻,在外來說都是一個姓,用著同一張臉面。 羅玉鈴在大奶奶院子外頭候了一小會,里頭出來個丫頭讓她進去,大奶奶此刻剛剛起身,還得等些時候。 一進去,就看著秦氏坐在那,身邊站了一個模樣很嬌乖的富小姐,胸前帶著一個墜流蘇鑲玉石的項圈,一圈是少見的金粉石,站在那里不情不愿的扯著衣袖。 秦氏正跟自己家中堂妹說完話,見她也不聽自己的,正生氣,又因她父親還在朝中任職,眼下秦家也就還這一個撐著門楣,自己也得依靠著,只好忍氣吞聲。 羅玉鈴這一進去,正好撞在她槍口上,挑起眼來冷哼,“珩珠meimei還不認識吧,這就是二房衡崇房里新納的妾室羅氏?!?/br> 秦珩珠乍一看過去,就見這妾室看起來有種自己堂姐的風姿,但也是類似,容色上更盛,似冷玉石一般的,身段裊裊,怪不得秦氏一見人就如此劍拔弩張。 可她此行是為了郁衡崇才來,見羅氏如此也只會更忌憚抵觸,便也跟著她堂姐對著羅氏上下打量來一通,兩人冷嘲熱諷的,仗著在大奶奶院子里,橫豎無人能知道。 這正如羅玉鈴意,她低著頭一言不發,身子后抵在紅木椅的扶手上,一副實在難堪幾欲暈過去的模樣。 大奶奶進來時,見到的就是這一幕,羅氏看著實在可憐,被逼著一個字也說不出來,秦氏正得勢,趾高氣揚的端著茶盞,見婆母進來了,這才住了嘴拉著堂妹行禮。 這姐妹倆,實在是蠢笨,大奶奶心里暗諷,就這還是大爺自己在外頭斟酌細選半年的,找回來個婆子上雞窩的貨色,生生一個笨蛋。 羅玉鈴看一眼大奶奶,見她素日額間的膏藥也沒貼著,寬和的面上還算和善,這才用帕子擦了下淚。 “大奶奶,我實在不知怎么辦好了,”羅玉鈴垂泣,“夜里爺才從公務上回來的,我雖也不知道這些東西,可若是再打下去,二少爺的上司,再或者宮里的貴人問起來,家里的腌事不免會閑言散出去,到時候還如何自處,這到底是怎么了……” 大奶奶反倒被她如此言語說的一愣,這羅氏竟還沒有止住的意思,一個勁的說郁衡崇如此幾要牽扯到官聲,二房要全完了。 左右看上去是像被嚇破膽了,口不擇言起來。 羅氏這邊越說,秦氏聽著越暢快,也不管自己堂妹的臉色,看那樣子恨不得回去即刻磨墨,書就一篇解氣詩,拿出去供人傳閱。 福生都聽傻了,不住的拉羅玉鈴袖子,一直到她哭夠了出來,剛踏出院門,福生驚惶的捏著羅氏的胳膊,“您怎么能來說這種話呢?” 如何不能說。 羅玉鈴想,也就這一條路了,若是真去老太太院里跪著,怕是連門都進不去,大爺的人估計早早的就把那里圍成鐵桶,既是鐵了心要打人,大爺為官多年,自然是早早預備好了,誰都別想把這口風透進去。 大奶奶既然能夜里支應人出來,那自然是跟郁衡崇有些交際,不然郁衡崇壓在鎮紙上的那些事也不必寫出來給她看。 且大房夫妻不合,若非郁衡平跟郁衡崇一直打擂臺,需要這么個體面嫡母撐著,不然府里早容不下大奶奶了。 既然這樣,羅玉鈴便朝慘了說,說的明日二房就要倒臺再不能翻身才好,只是她第一次做這些事,如何能揣度好郁衡崇的心思,也不知要做到那一層最佳,所以那些懼怕全不是演出來的,后背都已濕了一層。 “我們先回去,我有點累,”羅玉鈴攥緊福生的手,“沒事的,我們沒有門路,大奶奶肯定能想出辦法來?!?/br> 話音剛落,就見秦氏突然從里頭也出來了,神情極不安,竟一眼也沒看停在那的羅玉鈴,帶著人從她身邊徑直過去了。 福生雖一頭霧水,卻摸到羅玉鈴的手心冷濕一片,趕緊給她緊了緊襟口,一路回了淳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