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 第45節
書迷正在閱讀:笨蛋美人重生后、春心動、拯救六界從談戀愛開始、女王在末世撿男人泄欲(NPH)、返航魚線(高H)、云水之歡[古言,1v1]、冬日薄荷(校園1v1)、森林(1v1 骨科)、見微知著(弟妹 H)、緣分若如初相見
“侯爺,為什么老太爺還沒有派人救我們出去,我們要趕緊出去啊。 在大獄中過的一天一夜,是劉氏這輩子的最大噩夢,她實在是一刻也呆不下去,迫不及待的想脫離這種苦日子。 不管是處心積慮的巴上趙曾平,還是做下那些喪良心的事,為的都是榮華富貴。 如今毫無預兆的落得如此境地,劉氏怎么也無法接受這個現實。 趙曾平一臉憎恨的看著劉氏,一個巴掌毫不留情的扇了過去。 “都是你這個毒婦害我,要不是你處心積慮要害晉仁,我又怎會落得這境地?!?/br> 被打懵的劉氏反應過來,尖聲否認,“我沒有,我什么都沒有做,侯爺不要冤枉妾身?!?/br> 看著這對據說恩愛有加的夫妻在堂上翻臉,大理寺的這些官吏早習已為常,見慣不怪,隨之開始進行例行審問。 從劉氏當年如何暗害趙曾平的嫡妻開始,逐一進行核審,任那劉氏再怎么百般狡辯與抵賴,也無濟于事。 任他一家子如何哭鬧不甘,最后還是狼狽的被押往農場開荒勞動,終其一生,都將注定沒有機會享受這京中繁華。 因趙曾平的自曝,京中上下也在隨后得知,皇上確實沒有冤枉他們,趙晉仁遇襲一事,確實是他們派人下的手。 正當外人都在感慨皇上雖然嚴苛,但也算是念情義,終究還是給趙家做了些遮掩時,正寧帝卻在宮中感慨。 “朕的這顆心,這下總算是徹底踏實了,那趙曾平倒是在最后做了件好事?!?/br> 何殊也沒想到那趙曾平的心理素質竟然這么差,不過想想也能理解,活到四十多歲,一直有寵愛他的老爹處處護著,沒經歷過風吹雨打。 如今是驟然從高處跌落塵埃,知道自己是因為什么事落得如此下場后,驚慌失措之下,說出什么話都不足為奇。 更何況別人都已先入主的一致認定,就是趙曾平夫妻派人襲殺趙晉仁。 在這種情況下,趙曾平肯定以為是哪個環節有錯漏,讓朝廷找到證據,才會直接這么對他,也就沒了抵賴的心思,只想推脫。 “我早說過,這兩口子絕對不冤,父皇卻總過不去自己心里的那道坎,這道德感也太強了點?!?/br> 正寧帝長吁了一口氣道,“畢竟是拿著那么一份資料對付老舅舅,這壓力才會格外大些?!?/br> 何殊則是一點都不同情那位老舅爺。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您看,他都干了些什么事,將一個小小年齡就敢心狠手辣的陷害別人,因此而被退了親的庶女,送給你做側妃,差點害慘了我們?!?/br> 想起三公主的母親當年死得不明不白的事,以及太子當年差點被其算計的事,正寧帝的臉色也黑了下來。 這些都是趙家一些老人為將功贖罪,最近才曝出來的事。 此前雖覺他那表妹的死是咎由自取,所以在他登基后,沒有按例給其進行追封。 但對老舅舅,正寧帝難免會心懷一些愧意,畢竟人家好好的女兒嫁他為妾室,卻英年早逝。 當年忙著茍命的正寧帝只聽說表妹在嫁他為妾之前,被人退親的事,但他并不知道這里面竟然還有這種內情。 此刻聽說此事,有些心灰意冷的說道。 “也是朕當年太過軟弱好欺,才使得這母族都不將朕放在心里,朕與趙家之間的親戚情分,就到此為止了,那趙晉仁以后如何,全憑功績論,不必再考慮什么親戚?!?/br> 何殊心中暗自滿意,口中卻安撫道。 “那畢竟是祖母的娘家,能照顧的地方,還要照顧一下的,只是樹大難免會有枯枝黃葉,我們幫忙修剪一下,讓它可以長得更健康、更茁壯,也算是我們爺倆對祖母的孝心了?!?/br> 這話讓正寧帝聽得心情舒暢,自傲感油然而生,發自內心的覺得自己做得對,將對趙家的那些復雜情緒徹底放下。 “對,我們做這些,都是為了能讓趙家更好,也是在孝敬你祖母?!?/br> 生母早逝,讓他沒有機會孝敬,也是正寧帝心中的一個遺憾,有遺憾,就會不經意間移情在與其生母有關的人身上。 畢竟這是個非常推崇孝道的時代,何殊身為太子,注定不能對這種價值觀表現出任何質疑。 所以她只能通過種方式,不動聲色的引導正寧帝放下自己的某些心結。 要不然,那四公主和趙老侯爺,或者是趙家其他人,還能有機會生事。 這讓何殊覺得自己真是越來越會泡茶了,遙想當年,她明明是個情商不在線的理工直女,這輩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在鉆研演技與茶藝的路上越走越遠。 遠在臨海府的趙晉仁接到自己被封忠實侯的圣旨,知道自己的渣爹和后娘,與他們所生的一對子女,都罷爵、除族,還被送去農場勞作的消息時,京城這邊與趙家有關的一切,都已翻頁。 趙晉仁捧著圣旨,感到頭上懸著的那把刀,禁錮在他身上的那道無形枷鎖,都在此刻消失,情之所致,忍不住對著京城的方向跪下嚎啕大哭。 在這個孝道大過天的時代,親娘被繼母害死,有冤不得伸張的怨恨,受到繼母的迫害,生父不僅袖手旁觀,還縱容并幫忙掩護的經歷,都讓他有苦無處訴。 之所以能在年紀輕輕,就學得一身本事,除了天賦,還有一個很大原因,就是他專心投入,希望能借助那些排遣心中的無奈與悲傷。 經歷過這次差點身死的襲殺,趙晉仁已經做好自己遲早會死在那些人手中的心理準備,畢竟他這輩子都無法擺脫那些人。 只是他自己死就死了,那是他的命,讓他死不瞑目的是自己妻兒會受自己的連累,無法在他死后擺脫那些人,不知會落得什么凄慘境地。 卻沒料到驚喜竟然來得這么突然,皇上竟然親自出面,將那些人除族,也就是說,他從此再也不用受制于孝道,任其宰割,不得反抗。 更加讓他做夢都沒有想到的是,他的祖父與他的外祖家明知真相,都不敢為他母親出頭,也不許他鬧出去的冤案,在時隔多年后,竟由皇上派人調查清楚,將其母親被害一事公布于眾。 男兒有淚不輕彈,哭盡憋在心中多年的怨憤與惶恐,哭出聽說大仇得報的痛快與喜悅,哭出從此不用再與家人受制于人的欣喜后,趙晉仁鄭重其事的將圣旨高舉過頭,對天盟誓。 “臣趙晉仁,今得圣上再生之恩,定當世代不負陛下厚望,甘愿為陛下、為大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br> 聽到傳旨的宦官回宮復述當時那讓在場之人無不動容的場景,以及趙晉仁所說那番誓言,正寧帝也忍不住眼眶濕潤。 “皇兒說得對,我們確實不能讓那些為我們大安盡忠職守的人流汗、流血又流淚?!?/br> 與此同時,除著三公主的傷勢逐漸痊愈,大公主與二公主已經打包行禮。 分別在即,不知下次何時能再重聚的三姐妹都有些傷感,三公主不舍的說道。 “二姐真的打算接下來就回京嗎?” 二公主語氣肯定的回道,“回,肯定要回,我既已嫁人為妻,肯定要多少為夫家考慮一下,回去先將駙馬族里好好梳理一番,有問題早點主動坦白處置,就不給父皇與太子弟弟添麻煩了?!?/br> 聽到她這話,大公主與三公主不禁失笑,傷感的氣氛也因此而消失殆盡。 二公主知道她們都在笑她什么,不滿的提醒大公主。 “大姐,老三是一個人無事一身輕,管好她自己就行,你的駙馬親族人數也不少,可得小心哪,更別說你還是個老大?!?/br> 大公主有些無語的勸道,“你快冷靜冷靜吧,哪有這么嚴重?!?/br> 見對方不聽自己的話,二公主不滿的警告道。 “大姐,咱們自己若不早些先下手整頓,若落到咱們的太子弟弟手中,那可就難以善了,弄不好,還容易傷我們與駙馬之間的夫妻情分?!?/br> 三公主見狀,忍不住插嘴道。 “二姐,母后親自上表罷蔣家爵位的事,肯定有我們不知道的內情,父皇出手整治那趙家的事,也是事出有因,你就不要將這些都歸到太子身上了,也不用這么緊張?!?/br> 這話讓二公主感到有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寂寞與無奈。 “依我對父皇與母后的了解,他們會做出這種事,根本不合常理,根據我多年來總結的經驗看,凡是不合常理的事,往往都與我們的太子弟弟脫不了干系,那就是個因嫉惡如仇而六親不認的人?!?/br> 聽到這話,大公主瞬間收起臉上的輕松笑容,神情嚴肅,語氣嚴厲的呵斥道。 “陽平,你怎么可以這么說太子?太子所做的一切,往大了說,是為國為民,往小了說,是為我這們這一大家子,父皇與母后的性格脾氣,我們心里都有數,若沒有太子小小年齡,就當起這個家,我們姐妹何來今天這舒心日子?” 年齡大的三姐妹不僅在郡王府經歷過窮日子,也曾在宮宴上被人輕視怠慢過,她們都曾切身感受過家里發生的一切變化。 尤其是他們那對性情柔和,不喜也沒有能力與人爭搶的父母,是從何時開始逐漸發生變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她們的印象都很深刻。 正因有了那些好的變化,她們才能享有這早年不曾奢望過的尊榮與舒心日子,她們也都知道這些變化來自誰。 二公主有些焦急的解釋道,“大姐,我敢對天保證,我說太子六親不認,絕對沒有任何惡意,正因知道太子的不容易,我才想要回去好好查查駙馬的親族,看他們有沒有做出什么惡舉,要是有個什么不妥,等到被人告發,豈不是真要讓外人覺得父皇與太子六親不認?” 大公主聞言,這才臉色稍緩,但還是語氣嚴肅的囑咐道。 “所以我才一直提醒你,不要將有些話掛在嘴上,說習慣了,張口就來,不僅容易讓人誤會你,落人口實,還容易給太子招來非議?!?/br> 剛經歷過被誤會的遭遇,二公主這次非常認真的回道。 “大姐您放心,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我心里比誰都清楚,只有太子好,我們姐妹才能好,我們都是依附在太子身上的藤蔓,絕對不能誤了他?!?/br> 三公主也在一旁道,“大姐,我覺得二姐的擔憂很有道理,隨著建言箱已在各地開始安放并宣揚,百姓多了可伸冤的渠道,兩位姐夫們的親族安分守己還好,若真犯下什么事,被人給告到京中,可就不好了?!?/br> 大公主點頭,“這次回去后,我會與你大姐夫商量一下,看要怎么做?!?/br> 然后囑咐二公主道,“老二,這件事就算要做,你也要先與妹夫商量一下,聽聽他的意見后再行動,不要招呼都不打一聲的將事情直接做了,結果卻落得個好心辦壞事?!?/br> 二公主這次沒有反對,她也知道大公主想事做事更為周全。 “老三,你真的不打算借這次的嘉獎,申請調回京中任職嗎?嫁人的事,連父皇都那么表態了,母后肯定也不會再逼你?!?/br> 三公主態度堅定的搖頭,“不回,一旦回京,想要再出來,就難了,這樣的機會難得,我覺得我還有很多事沒做,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學,還是在外面更能鍛煉人?!?/br> 第四十六章 隨著建言箱在大安各地安置得越來越多, 距離較近的那些,已經開始發揮作用。 這為朝廷與地方都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是建言箱所能發揮的作用也是極其明顯的,即便讓何殊的這個太子當得更累, 她也甘之如飴。 青山州是首批安置建言箱的區域之一, 隨著隱居在那里的杜樂賢因一份建言被朝廷采納, 得以成功復出,被任命為臨海府知府的消息傳開,建言箱的安置成功得到許多人的擁護。 而杜樂賢到臨海府后, 在短期內,就因加強臨海府的防務工作, 與定海水師通力合作, 立下搞擊??艿拇蠊?,得到朝廷嘉獎一事,既讓世人感嘆朝廷的確做到了唯賢是舉,也讓許多人暗自羨慕不已。 尤其是那些因各種原因退出朝堂的人, 朝堂上近些年來, 時有各有種消息傳出,只要有心, 都能關注得到。 從中不難看出,當今皇上登基后,懲貪官污吏,除弊政, 對那些積惡無數的豪門大族也不手軟,可謂是讓朝堂上下重煥新顏。 而朝廷近幾年制定的種種新政策, 也都是利國利民的大計, 十分難得。 不管是朝廷不計前嫌的重新啟用杜樂賢, 且對其委以重任之舉,還是皇上當眾表明他將不惜代價保護朝廷重臣的決心,都能讓人對這樣的朝廷充滿希望與向往。 有心想要復出的人,有些已經開始行動起來,有些人還在猶豫與觀望中。 “逸表哥,皇上既然赦了我們這些人家的罪籍,你也能趁此機會出仕啊,就算不通過建言箱,你也可以繼續考科舉?!?/br> 身著一身粗布衣服,依舊難掩一身風姿的少年聞言,沉默片刻后,才低聲道。 “你可以試試申請進入軍營,我不行,我這身份,太容易讓人忌憚,皇上對我們已是格外開恩,我們不能不知足?!?/br> 勸說的少年左書意有些著急的繼續勸道。 “依我看,皇上是個寬容大度的,朝廷已經擺出求賢若渴的姿態,應該不會刻意打壓我們這些人,要不然,我也沒機會進入武院,更何況,你還是皇上的親侄子呢,姑父與皇上又沒有什么舊怨?!?/br> 何昌逸想了下,還是搖搖頭道。 “我覺得能像現在這樣,可以看書學習,還能教書育人,就很好了?!?/br> 眼看再三勸說,都說不動何昌逸,左書意只得失望離開,他是真心為自己的小表哥感到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