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假太子要當真女帝 第44節
書迷正在閱讀:笨蛋美人重生后、春心動、拯救六界從談戀愛開始、女王在末世撿男人泄欲(NPH)、返航魚線(高H)、云水之歡[古言,1v1]、冬日薄荷(校園1v1)、森林(1v1 骨科)、見微知著(弟妹 H)、緣分若如初相見
早有見勢不妙的下人已經去叫老承義侯,等到老承義侯被匆匆抬過來時,看到的就是前院一片哭天喊地的混亂場景。 “住手、住手,汪公公能否給老夫一個面子,就算是要抄家,也要待到老夫進宮問明情況后,再做處置,不管怎么說,我們趙家雖已不是承義侯府,卻仍是忠實侯府?!?/br> 眼前這位畢竟是皇上的親舅舅,汪林還是要給面子的。 “失禮之處,還請老侯爺見諒,咱家也只是奉命行事,捉拿涉案人員去大理寺而已,絕對沒有抄家的意思?!?/br> 話雖說得客氣,回頭就讓人摘掉劉氏母女身上金銀珠寶等飾品,脫去外層華服的動作卻是毫不遲疑。 劉氏母女趕緊向老侯爺求救,老侯爺卻是無能為力。 看到如此不給面子的這一幕,老侯爺就知道這件事肯定無法善了,只得怒瞪向不爭氣的兒子。 “你這個孽子,說,你們這是干了什么天怨人怒的事,才會為自己招致如此大禍!” 再怎么說,他們趙家也是皇上的母族,從皇上將他大孫子封為忠實侯的事情上,看得出皇上仍然愿意給趙家留下最后的關照。 可是既然還愿意留情分,又為何要對他的兒子一家如此無情?可以說是絲毫不給他這個國舅面子。 除了是他這個被寵壞了的不肖子又做了什么事,老侯爺實在想不出這里面的原由。 被父親厲聲質問的趙曾平有些心虛,他那個孽子遇襲的消息剛傳回京中,他與繼室一家被罷爵入罪,他的心中有所猜測,但他心存僥幸,不愿承認。 “爹,救命啊,兒子也不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您快進宮去求求表弟,就算兒子治家不嚴,不知道其他人背著我干了些什么,但我一直謹守本分,真的沒有做什么啊?!?/br> 這番推脫之話,讓劉氏聽得暗恨不已,可她卻不敢開口分辯什么。 知子莫若父,聽到兒子的這番話,老侯爺就知道了,應該是兒子的那個繼室又做了什么,他的兒子知情卻放縱,才為家里招來這場大禍。 氣得老侯爺手顫抖指著兒子,“你……你,叫我說你什么好,唉!真是家門不幸哪!” 再怎么恨兒子不爭氣,跟被迷了心竅似的,對劉氏那個女人言聽計從,如今連累他落得如此下場。 可是趙曾平畢竟是他膝下獨子,劉氏也就算了,老侯爺終究不忍看著兒子與一對孫女都被抓去過堂,并罰入罪籍,被送去農場改造,從此徹底沒了前程可言。 所以老侯爺隨后還是如何殊所料,進宮想要找正寧帝說情。 看著發須皆白,一大把年齡跪在御案前,堅持不愿起身的老舅父,哭得哀傷不已。 要不是何殊已經提前給他描述過這個場景,讓他想好了該如何應對,正寧帝覺得自己一定會心軟。 因此正寧帝露出痛心疾首的神情,語帶無奈的回道。 “舅舅該知道朕的脾氣,趙曾平縱妾滅妻,還將賤妾抬為繼室,有違倫理綱常在前,舅舅卻一再縱容,才使得他一錯再錯,豢養死士、襲殺朝廷棟梁、草菅人命,換了旁人犯下這些罪,不用犯齊,只需一條,朕都不會給他們留全尸?!?/br> 正在哭號的老侯爺愕然抬頭,“陛下何出此言?襲殺朝廷棟梁?曾平怎有膽量做下這等事?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誤會?” 更重要的是,進宮前,他已經了解過皇上重懲他兒子一家的罪名,老侯爺十分確定,里面并沒有這一條。 正寧帝面帶同情的將太子準備的東西遞給汪林,汪林恭敬的接過,然后送到老侯爺手上。 在場的人以為正寧帝是在同情自己的老舅父,養出這么不爭氣的兒子。 只有正寧帝自己清楚,他同情的是他這老舅父教兒不嚴,使得一家子遭到太子的厭棄,如今不得不面對骨rou分離,兒孫被罰入罪籍的凄慘結局。 太子一定要做的事,他這個老父親除了配合,別無他選,所以他只能對不起這老舅父了。 看著手中那些關系到趙家無數隱秘的證詞,老侯爺的雙手顫抖得更加厲害,真心實意的老淚不受控制的流下,全身都散發著絕望與悲哀。 里面包括但不限于他的前兒媳被害經過,有他二孫子強占府中丫鬟與良家女子的惡性事件,還有他的大孫子屢次遭那劉氏設計暗害,直到最近這次甚至派出死士暗殺,差點將他大孫子殺掉一事。 此刻他也知道了,原本皇上說的襲殺朝廷棟梁,指的正是他們府上豢養的死士襲殺他大孫子一事,只是為了顧全他的面子,才沒在圣旨上直接公開這件事。 正寧帝給了對方一段接受現實的時間后,才臉色沉重的開口。 “晉仁是于國有大功的棟梁之才,朕認為他有趙家先祖遺風,可以重振趙家昔日榮光,肯定會重用,絕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他英年早逝,而且還是憋屈的死于內宅爭斗?!?/br> 老侯爺的心雖動搖,但他仍試圖給兒子開脫。 “這都是那劉氏婦人心毒手辣,怎么處置她都不為過,但曾平只是受她蒙蔽,并不知道這件事,要不然,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允許那婦人對晉仁下此毒手的?!?/br> 直到這會兒,正寧帝才知道太子為何連這老侯爺一塊厭棄,絲毫不顧慮這位年齡一大把的長輩。 這個偏心的老糊涂是拿他當傻子糊弄呢,正寧帝不悅的回道。 “朕雖為皇帝,也不好太過徇私,之前那戶部主事葛景宏遇襲一案的最后處置結果,舅舅應該也有所耳聞,朕也不能讓自己的棟梁之臣寒心,舅舅請回吧,總之有晉仁在,趙家不會倒?!?/br> 趙家本為侯府,只是傳到老侯爺這一代時,已經降為子爵,爵位雖低,可是趙家作為勛貴世家,還是頗有家底的,日子過得花團錦簇。 這也是那劉氏在見到趙府的富貴生活,費盡心機勾搭趙曾平,為了能成為趙家的女主人,不惜弄死對她有恩的親表姐的原因。 可是家底厚的趙家在正寧帝還只是一介郡王,經濟非常困窘的時候,不僅絲毫不曾伸出援手,還往他的郡王府送個讓他輕不得重不得,在后院掐尖要強的表妹當側妃。 估計是因為料定他這個當時不受寵的皇子沒什么好前程,與他素無親近之舉。 原本的唯一可取之處就是在他登基之后,沒怎么冒出來礙他的眼。 直到看見暗衛調查到的那些內容,他才知道,人家表面上是沒做什么,暗地里卻是一點都沒少仗他的勢。 皇后的娘家做的那些仗勢欺人的事,因為有太子時常派人盯著,基本都在可控之內。 因為顧慮到他的面子,太子沒有讓人盯著這趙氏,也就使得這趙氏做的一些事,不仔細查都不知道他們有多大膽。 眼看皇上已經不耐煩再與他多言語,知道這件事已經再無轉圜之地,老侯爺也只得見好就收。 抹著眼淚站起身,失魂落魄的躬身施禮道。 “都怨老臣教子不嚴,方給家中招此大禍,讓陛下失望,給陛下添麻煩了?!?/br> 正寧帝的臉色這才稍緩,“舅舅先坐下休息一下吧,兒孫自有兒孫福,能有晉仁這個有大出息的孫子,舅舅要好好保重身體,等著看著晉仁一房光宗耀祖才是?!?/br> 正寧帝琢磨著,若是因為這件事,把他這老舅父給氣死了,不僅會連累趙晉仁要守孝一年,耽誤太子正在謀劃的大事,待他百年之后,見到生母也不好交待。 知道大孫子有出息,可以重振趙氏榮光,固然是件大好事,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兒子竟被除族,老侯爺實在無法為此感到欣慰。 可他現已明白皇上不僅罷他兒子的爵位,還堅持要將他兒子除族的原因,就是為了不讓他的兒子拖他大孫子的后腿,以后不必礙于孝道,受他的兒子拿捏與限制。 也就是說,皇上這般不顧情面的重罰趙家,懲處他的兒子,為的就是給他的大孫掃平一切障礙,清除一切隱患,好讓他的大孫子沒有后顧之憂的為國效力。 若是被犧牲不是他的兒子,與在他面前長大的一雙孫子孫女,老侯爺的應當會為此感到高興與欣慰。 可是他現在實在是高興不起來,但也不敢再糾纏,畢竟他比誰都清楚自家與皇上之間,并沒有什么舊情義可言。 他當年耍心眼,提前將侯位傳給兒子,還順便將大孫子的世子之位給定下來,就是硬靠著他jiejie的面子。 如今皇上雖然奪了他兒子的爵,卻將他的孫子封爵,已經算是對他趙家的莫大優待。 以皇上現在只看重他大孫子,卻看不上趙家的態度,再糾纏下去,耗完皇上的耐心,他的兒子說不定連活著的機會都沒有。 如今只能等,等到以后再找合適的機會,來求皇上赦免他的兒子與一對孫子孫女。 至于那劉氏,老侯爺現在只盼著她能早死,讓他兒子可以早些解脫。 同時也無比后悔自己當年一時糊涂,縱容了兒子做下的丑事,也容下了劉氏這個毒婦,為他趙家埋下今日這禍根。 趙老侯爺進宮為兒子求情,卻無功而返,只能回府關門謝客,任由除了被封侯的大孫子之外的兒子一家,全都被拿到大理寺的事,早已落在觀望此事的京城各勢力眼中。 繼皇后毫無預兆的親自出手斷掉娘家的榮華路之后,皇上又毫無預兆的親自對自己的舅舅家下手一事,著實讓京中圍觀眾人都驚愕不已。 他們不明白這對夫妻是怎么想的,不說幫忙遮掩,還總是抓住把柄就對自己的近親下狠手,著實讓人看不透這對天家夫妻的路子,都不顧慮一下自己的面子嗎? 次日的早朝上,正寧帝神情嚴肅的在朝堂上當眾表態。 “近來屢次出現的朝廷命官遇襲事件,眾卿應當都有所耳聞,這種惡劣事件的頻繁出現,透露出一件事,就是某些人高高在上太久,對生命失去敬畏,不將別人的命當命?!?/br> “朕在此表個態,誰敢不將別人的命不當命,朕就讓他拿自己的命來抵命,不夠抵的,就將他全族、親族都給算上,朕說到做到?!?/br> “朕將會不遺余力的保護棟梁之臣的生命安全,讓他沒有后顧之憂的為朝廷效力,為百姓做事?!?/br> 這話說得朝堂上一部分大臣熱血沸騰,一部分人則是很想問問,所以陛下您就是因為后面這件事,才會選擇大義滅親,將自己的親表哥一家給除族,罰入罪籍,送農場勞動改造嗎? 第四十五章 自古以來, 皇帝往往都很愛惜自己的羽毛,就算是對哪個臣子家中鬧出的事情不滿,最多也就是在私下里訓誡幾句,或是在算總帳的時候提及幾句‘寵妾滅妻’、‘不修內帷’之類的。 像正寧帝這樣親自出手干涉臣子家宅爭斗的, 絕屬罕見, 何況皇上也沒有瞞著的意思, 還就那么光明正大的在朝堂上直抒己見。 趙家的事情本來是可大可小,可是皇上顯然是往大了整,直接將趙曾平與其繼室這一支, 全都除族入罪籍,在時人看來, 這完全相當于是生不如死的重罰。 趙曾平也難接受這個結果, 被帶到大理寺后,他才發現,他最為倚重的趙家大管事,劉氏身邊心腹婆子, 以及平日里得他們夫妻重用的劉家人與趙氏族人, 都已被下獄。 即便如此,趙曾平夫妻仍在滿心盼著老侯爺出宮后, 能給他們帶來好消息。 在他們看來,老侯爺是皇帝的親舅舅,皇帝一向給老侯爺面子,這次也不會例外。 自私自利的人, 不會想到他趙家之前不曾行下春風,憑什么想要求及時雨的問題。 等到望眼欲穿的人, 最后只在次日等到老侯爺讓人遞過來的一句, “認罪伏法、好自為之!” 知道這話代表著他的老父親也無能為力, 趙曾平才真正生出驚慌與無措。 “來人,我要見皇上,來人吶,本侯要見皇上,來人,本侯乃是皇上的親表哥,你們不能這么對我?!?/br> 看守牢房的獄卒過來好聲勸道,“趙大老爺,您還是省點兒勁吧,每個進了這里的大人,不被砍頭都算是幸運的,能有機會再見皇上的,一年都沒個?!?/br> 關鍵是這位沒什么本事,就是一個靠著外戚身份上位的侯爺,會被送到這里,就意味著失了圣心,基本算是徹底沒了機會。 若是什么朝廷重臣,很有能力的那種,不管是皇上愛才,還是同僚好友設法為翻案,或許還能設法將其弄出去。 “我兒子是忠實侯,我趙家仍有圣眷,皇上他不會這么對我的,我知道錯了,我會改的,皇上一定會寬恕我的?!?/br> 過來提人的一位大理寺官員正好聽到這話,嗤笑著回道。 “現在才想起那忠實侯也是你兒子,晚了,皇上已在朝堂上當眾表態,敢傷朝廷棟梁之才的人,他絕對不會手軟,皇上還說了,為了能讓朝廷的棟梁之才沒有后顧之憂的為國效力,他可以幫忙掃清一切障礙,清除一切隱患?!?/br> 也就是說,眼前這位就是皇上親自幫忙清除的障礙與隱患,只要忠實侯不作死,繼續為國效力,忠實侯的親爹與繼母等人,就注定沒有翻身之機。 他們這些人不往死踩,只是看在這位的老父親還活著的份上。 徹底確認了心中的猜測,趙曾平一臉猙獰的大聲道,“都是劉氏那賤婦害我,是她做的,忠實侯是我的兒子,我沒想過要害他,我沒想過?!?/br> 你沒想,但你縱容了,虎毒尚不食子,這人真是落得什么下場都不冤,大理寺的官員心中十分不屑。 可他隨后想起,宮里送過來的案卷中,似乎并不包括這趙曾平夫妻派人襲殺忠實侯的罪名。 除了那對天家父子,與經手調查趙家的暗衛江衛功等人,沒人知道趙曾平夫妻派人襲殺趙晉仁的事,根本沒有確鑿證據。 但是趙曾平不打自招說出的這番話,無異于是主動坐實了這件事,讓這位官員與現場的獄卒、捕快都聽個正著。 讓人覺得皇上還是很重情義的,沒有將這樁親爹縱容后母殺子的惡劣案件擺到明面上,也算是維護了趙家最后的顏面。 被從女囚那邊提過來的劉氏,在大理寺的大堂上看到趙曾平時,如見救命稻草,迅速撲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