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時奪嫡 第217節
又問了他一些京中的情形,此人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從他口中,李洵得知了嘉佑帝因為楊朔送出的消息氣到中風,如今已經是半身偏癱,也得知這旨意是嘉佑帝直接在朝上宣布的,完全不像以往一樣遮遮掩掩。 說了一盞茶的話,宋裘見李洵似乎接受了他的示好,告退的時候,眼中的歡喜之情變得真心實意起來。 等宋裘離開,李洵轉頭問林德康: “保父,你怎么看這宋裘之舉?!?/br> 林德康捋了捋胡須,帶著幾分輕蔑道: “見風使舵的小人而已,如今是看著形勢有變,趕緊下注拜碼頭呢?!?/br> 顯然,他是很瞧不上這樣的人的。 話鋒一轉,他又道: “此事足見朝中眾臣,對陛下的身體并不樂觀啊。哪怕殿下您要與百姓分田地,他們也急著向您示好。不過,這些人向來會陽奉陰違,殿下也不可因此掉以輕心?!?/br> 李洵點了點頭,很認同他的話。 林德康又道: “倒是陛下此舉,明顯不懷好意,咱們不得不防。這蕃平郡,可不好接?!?/br> 說到這里,他便有些憤怒: “他倒是打得好算盤,以蕃平與沿途郡縣為餌,想讓殿下與西戎相爭,自己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兩個敵人!當所有人都是傻子,他下了餌人就要如他所愿去咬鉤!” 李洵因他憤憤不平的樣子,眼中染上了笑意: “那蕃平和沿途郡縣,若是硬要打,還得費不少功夫,如今都送到嘴邊了,怎能不要?!?/br> 能和平地拿下更多的大啟國土,他是不會拒絕的。 畢竟如今還是個以農為本的社會。以眼下的耕種水平來說,大啟的國土比起草原上更適合耕種,能為他的勢力布下更堅實的糧食防線。 他先前的目標其實是高旗,順著肅城直接西進,從高旗攻打西戎,取其王庭,換回己方的人質。 但以嘉佑帝以往的行事作風,他以為這事沒這么順利,大概要等到鎮西軍完全抵御不住西戎大軍的時候才會松口。 卻沒想到會這么早,還附送了蕃平沿線郡縣的通行權,倒真是意外之喜。 若說其中還有別的什么算計,等他的盛世一號完全量產后,便都無法構成威脅。 林德康有些不贊同: “殿下!” 李洵胸有成竹地道: “只要牙口好,鐵鉤也能嚼得碎。在強大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算計都是紙糊的?!?/br> 見林德康還是焦急,李洵便道: “保父不如跟我一同去新建的炮兵營看看?!?/br> 看到那奇怪的鐵管武器能打到三里以外的東西,且還殺傷力不輸震天雷,林德康瞠目結舌。 冷兵器時代,一寸長則一寸強。 郡王新造的這盛世一號,長得有些過分了! 林老頭臉上的焦慮煙消云散,捋著胡須笑得很是jian詐: “陛下若是知曉郡王又得如此神器,只怕是很驚喜?!?/br> 李洵見他開懷了,也跟著笑了。沒想到保父平日里正經,卻也有如此得意忘形之時。 玩笑過后,李洵又道: “保父,如今朝廷提前邀請我們去高地三郡幫忙,路途修繕得抓緊了?!?/br> 要運送震天雷和盛世一號,沒有平整的道路可不行。 林德康聞言,微微皺眉道: “陛下這旨意來得遲,白費咱們不少精力,如今還得重新修繕前往蕃平的道路?!?/br> 他們先前修的是從肅城向西前往高旗的路,如今要往西南去蕃平,可不是得重新修么。 沒想到李洵卻道: “不急。先把西進的路修完,咱們依舊從西邊去高地,從最北邊的高旗南下前往蕃平。西南方向的路,后頭再修?!?/br> 林德康小老頭驚訝地瞪大眼睛,像是第一次認識李洵一樣。 郡王這一出,可不是相當于把從肅城往西與西南的數個郡縣全都包圓了么。 他不僅要前往高旗的郡縣,還要前往蕃平的郡縣,甚至還得加上高旗的通行權! 這可真是獅子大開口??! “陛下能答應么?” 李洵滿眼志在必得: “情勢所迫,他不答應也得答應?!?/br> 給他下餌,便要做好讓他咬下一大塊rou的準備。 第167章 李洵的要求, 迅速通過五百里加急驛站傳遞到了京城。 嘉佑帝看到折子,一瞬間只覺得氣血上涌。 “畜生!他分明是趁火打劫!” 他拍案大怒。 送折子來的是尚書臺的魏平光,見狀連忙提醒道: “陛下, 身體要緊?!?/br> 嘉佑帝想到自己已經偏癱的身體,硬是生生把這股火氣壓下去, 努力平心靜氣,然后面色陰沉地道: “民間朝野不是總有些糊涂蛋,說慎郡王深明大義么, 呵, 真該讓他們看看李洵這貪婪無恥的嘴臉!” 魏平光比較理智,聞言趕緊勸道: “陛下,若想讓慎郡王迅速出兵, 此時便不宜做任何激怒他的事?!?/br> 嘉佑帝聞言, 粗氣直喘。只覺得憋屈極了, 讓李洵出個兵,竟跟求祖宗一樣小心翼翼。 偏生西戎也有了震天雷, 要對付西戎, 只有同樣有震天雷的李洵能做到。 他的軍隊在與北戎交戰時候就已經折損了許多,再消耗,坐收漁翁之利的就是李洵了。 一旁的七皇子大著膽子道: “父皇可否讓孩兒看看這折子?” 主意畢竟是他出的,他得負責到底, 不然若中途因為什么沒能達成目的,便顯得他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了。 嘉佑帝點了點頭, 七皇子打開折子, 便看到了李洵在上面寫的內容。 他首先表示了, 對抗外敵匹夫有責, 所以他是很愿意率軍前往西疆抵御西戎大軍的, 早在朝廷發下旨意之前,他就已經在做準備,平整道路,以便今后行軍和運送軍需。 不過,他做的準備是從肅城往西,途徑上宣郡前往高旗。 如今時間緊迫,向南修路直抵蕃平只會貽誤戰機,造成更多無辜百姓與士兵的傷亡,所以他請求陛下,體恤手無寸鐵的百姓以及在邊疆浴血奮戰的士兵,允許他先從上宣進入高地,從高旗南下去蕃平。 當然,這只是權宜之計,從西南去蕃平的路他也會修的,畢竟繞行還是不便,不如直接前往蕃平效率高。 總之,千言萬語都是一個意思,肅城以西以南的幾個郡縣他全要了。 關鍵這措辭還大義凜然,仿佛不答應他的請求,便是不把邊疆百姓與士兵的命當回事一般,當真是里子面子都要占全,無恥極了! 難怪父皇會這么生氣。 前些日子嶺臺堡傳來線報,嶺臺守軍叛變,已是公然歸順慎郡王了。 照這么下去,肅城和鼎德之間的其他邊城也保不住。 這位大皇兄,幾乎快把大半個北部疆土收歸囊中了。哪怕是七皇子,此時也感覺到了深深的不安。 可事有輕重緩急,如今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 七皇子在心中迅速合計了一番,然后上前對嘉佑帝道: “父皇,小不忍則亂大謀。只要能達成目的,這些領土遲早都能收回?!?/br> 嘉佑帝把這話聽進去了,咬牙道: “好,朕就姑且忍他!” 心中暗下決心,等解決了西戎,他必要李洵為今日的狂妄后悔終生。 帶著滿肚子憋火,嘉佑帝按照李洵的要求,給兩條路線上的各郡縣以及掌管鎮西軍的楊朔都發去了圣旨。 為了安撫楊朔,嘉佑帝還專門寫了密信,告知他此舉的用意,讓他務必配合慎郡王,不可耽誤向西戎出兵的時機。 * 楊朔收到嘉佑帝的旨意和信件,雖說有些不情愿將蕃平拱手相讓,權衡利弊之后,卻也還是默認了嘉佑帝的意思。 劉淵的鎮北軍就是他的前車之鑒。若他不同意,只怕手上這十幾萬大軍,遲早會像劉淵的鎮北軍一樣,被戎族蠻子消耗得干干凈凈。 沒什么比保存實力更重要。 嘉佑帝的旨意才到沒多久,又有人來向他稟報: “大將軍,高旗東城門下來了三千騎兵,手持慎郡王諭旨,說是前來接管蕃平,要求咱們打開城門,放他們通行?!?/br> 楊朔手中的茶杯驚得掉在了案桌上: “什么!他們怎么會來得這樣快!” 轉念一想,慎郡王既然早就開始修繕前往高旗的官道,那一邊修路一邊讓騎兵趕路,也是很正常的事。 只是,這么快就兵臨高旗城下,未免太過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