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縣 第340節
書迷正在閱讀:暗戀你的第七年、今天我能繼承夫君的遺產嗎、退婚后男主提劍上門了、鹿靈風水鋪、玉羽拂華枝、獵物哪里逃、我靠算命爆紅網絡、你對機械貓耳有什么意見嗎、我,人魚,鮫族團寵、反派夫妻今天也在明算賬
好個環環相扣的案子。 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名冊里,肯定有他紀煬的大名。 這個案件已然沒有翻案的可能,在大朝會上定下的罪名,首犯于廣平落網認罪,供出吏部官員認罪。 再有這名冊作為罪證。 所有名冊上的人都是不可辨駁的犯人名單。 此時再請大婚后頭一次執政的太子審理此案,直接斷了太子暗中幫紀煬脫罪的可能。 執政頭一件事,絕對不能出差錯的,絕對不能徇私舞弊。 否則以后處理其他政務又該如何自處。 即使太子心善,拼上名聲也要把紀煬撈出來,然后呢?世家是不是拿捏住這個把柄。 皇上又豈會同意。 世家,國子監。 用一樁定下的案子,要把紀煬打入不能翻身的境地。 所有流程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甚至文學士,國子監祭酒都沒有站出來。 美中不足的是,紀煬沒有全力辯駁,沒有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跟氣人功底講話。 甚至帶著贊許的目光看著他們,讓他們給于廣平定罪。 紀煬到底知不知道,給于廣平定罪,就是給他定罪?! 一瞬間,文學士跟國子監祭酒都以為,他們是不是高看紀煬了,是不是找錯對手了,太過高看紀煬。 不過這會場面上,還是國子監祭酒在對太子說話。 太子明顯有些遲疑。 到底是皇上教出來的太子,他自然知道紀煬的官怎么來的,更知道這段時間的明爭暗斗。 還知道紀煬不在意他們詆毀官聲,更知道他們比著做個好官。 所以這會計劃針對紀煬,太子自然看了出來,他并未第一時間接國子監祭酒的話,大有推脫這件事的意思。 只要不是他主審此案,那不管哪個官員審理,都會看在太子近臣的面子上網開一面。 說白了。 朝中誰都可以做戶部官員買賣官帽案件的主審人,唯獨太子不能做。 他做了,就不能偏護紀煬了。 太子緩緩道:“此事確實要緊,只是孤近來事多,還是另擇主審吧?!?/br> 紀煬見太子推脫,心里約莫知道他的想法。 這個跟小云中小白鶴差不多年紀的少年,到底是心慈了些。 但對這樣的君主,紀煬倒是比對皇上要忠心那么一點點。 人都是相互的。 真心換真心,這很正常。 估計太子還不知道,他這么護著自己人,會讓自己人更加忠心。 反而直接接下案子,然后秉公辦理,做好執政第一件要案,難免心腹心寒。 背后的人借著于廣平的案子,既拉他下水,又想讓太子跟身邊人疏遠,最后趁虛而入。 可惜了,那句話怎么說來著。 天然克腹黑。 再多的陰謀詭計,在朝中難得的良善跟真心面前,竟然顯得有些蒼白。 這是不太屬于朝廷的底色。 也是太子不同于皇上的地方。 國子監祭酒聽到太子的推脫,下意識有些著急:“于廣平賄賂公行,指方補價,利用戶部捐官便利,私下賣了不知多少官職?!?/br> “如今捐班,卻能做到實職,如此倒行逆施,早晚有一日會讓國之不國,朝中皆是庸才為上。什么官都靠銀子衡量,那百姓怎么辦,江山怎么辦,天下怎么辦!” “如此要事,必然請未來國君定奪才是?!?/br> 后面立刻有人附和:“這是殿下頭一次執政,怎么好推脫?!?/br> “太子殿下主審,必然能明察秋毫?!?/br> “此事案情簡單,不會麻煩太子殿下太多時間?!?/br> 太子皺眉,看著這些人眼神有些不爽,他頭一次高高在上看著朝堂下面的人,這才體會到父皇的視角是什么樣子。 如此膽大妄為,如此威逼利誘。 怎么斟酌,怎么平衡,怎么讓這個朝堂繼續維持下去,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坐在高位,下面眾人一舉一動皆在掌握。 目光掃到紀煬那里的時候,只見紀煬朝他微微點頭,明顯是讓他接下案件的意思。 接下案件,那紀煬怎么辦。 紀煬目光溫和,依舊是鼓勵他同意。 太子眼神微垂,想到紀煬的心思,這才抬眼道:“既如此,孤便主審買賣官帽一案?!?/br> 皇上老神在在,似乎沒有注意到他們這些動作。 自從太子大婚之后,他精力一日不如一日,像是心中大事放下,加速衰老一般。 但他還沒有老糊涂,依舊看得懂朝堂這些事。 不過今日他卻不打算管。 既然讓太子執政,那就是他執政。 現在做錯了,他還有指點的機會。 以后做錯,那就是真錯了。 再說,世家做的事并未觸及他的底線,只是在他和太子面前爭寵而已。 爭誰更得青眼而已。 至于紀煬。 皇上笑笑。 好戲還沒結束,下面那些人不至于高興的。 果然,就在國子監眾人要彈冠相慶之時,紀煬主動站出來,開口道:“稟太子殿下,于廣平供出的名單,可容微臣看一看?!?/br> 朝堂上安靜下來,怎么會有這種直接要翻名單的人? 太子福至心靈,問道:“翻名單,為何?!?/br> 紀煬拱手:“微臣當初也是捐官做最窮的扶江縣知縣,可當時并非微臣自己經辦此事,所以不太清楚跟這位于廣平有沒有關系?!?/br> 意思是。 他確實是捐官,但絕對沒有行賄。 唯二可以證明這件事的人,一個麻奮,死了,另一個庶弟他舅,也死了。 真真死無對證。 背后的人定然知道這些事,所以才敢這樣做。 畢竟紀煬說自己不清楚,那就不清楚? 國子監主簿立刻道:“真是天大的笑話,你紀煬何等聰穎,竟然還有糊涂的時候?!?/br> “莫不是早知道名單上有自己的名字,故意逃脫罪責吧?!?/br> 紀煬聽此,故作驚訝:“看來這名冊上還真有微臣的名字?!?/br> 主簿嗤笑:“都到這個時候了,紀煬你就別裝了!” 接下來聽著國子監主簿,以及幾個老臣子痛心疾首罵一個官員不孝,罵一個官員驅趕生父去莊子,罵他霸占伯爵府,更罵他懸秤買官,捐納至通顯。 這些話以前都聽過,今天又來了點新鮮的。 說他想要把控國子監,讓女子去內里當官,為的就是有朝一日把控朝堂,讓更多像他一樣買官的人跟國子監正統科舉的學生平起平坐。 紀煬你自己買官也就算了,是不是想利用國子監改革,把持更多權力。 前面那么多事,終于罵到正題。 紀煬并不惱怒,只是笑著聽他們說完,甚至想讓他們喝口水歇歇。 見他們說的差不多了。 紀煬才道:“其他雜論,暫且不說?!?/br> “捐官之事,紀煬確實做了?!?/br> “當時紀某不通文墨,不曉事理,才會托人做出此等糊涂之事。便是當了小知縣之后潛心學習,也不能補過?!?/br> “既如此,還請太子殿下,革去紀某官職,以儆效尤,以示國法?!?/br> “這怎么行,你紀煬的本事,天下誰人不知?!碧酉乱庾R起身拒絕,等他說完,朝堂嘩然。 準確說,國子監等人嘩然,可又不好反駁。 太子剛說完,他們就反駁嗎。 當皇上閉上眼不說話,就真的聽不到? 紀煬跟太子一唱一和,先把這件事的底會托住了。 紀煬要辭官,太子不肯,又因是太子第一次執政,下面人不好直接駁斥。 畢竟他們的目的只是拉紀煬下水,并非真的跟太子為敵。 好個紀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