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縣 第262節
書迷正在閱讀:暗戀你的第七年、今天我能繼承夫君的遺產嗎、退婚后男主提劍上門了、鹿靈風水鋪、玉羽拂華枝、獵物哪里逃、我靠算命爆紅網絡、你對機械貓耳有什么意見嗎、我,人魚,鮫族團寵、反派夫妻今天也在明算賬
這樣的灌江城。 竟然有種老有所依,幼有所養的感覺。 是他們讀書人眼中的安居之所。 學政嘴里泛酸,可從汴京來的官員們卻擦亮眼睛。 知道紀大人是個厲害的。 但如此治下有方,他們還是頭一次見! 比之前在翰林院學的理論強多了! 紀大人選擇巡查的時機,既是帶領他們迅速了解灌江府,也是因為灌江城已經安安穩穩,他可以放開手腳去看其他地方。 不少人對接下來的巡查多了興奮,更是掏出小本本,他們要跟紀大人學習! 剛開始是興奮的。 可去完第一個縣城之后。 不少人眼中只有疲憊。 三天時間走到第一個choucha到的縣城,當天都沒有歇息,也沒有吃當地知縣擺的宴席,反而請了當地老人來吃。 他們則自己吃了簡單的飯菜,就按照之前分的小組,去往各個村里了解情況。 紀大人還規定。 一看農田,二看水源,三看居住環境,四看當地學生情況。 而且還要把圖冊畫出來,哪里有水源,哪里田地好,當地民風又如何。 細之又細。 看完之后,大人還會自己下去看情況,如果誰記的東西不對,知縣大人也不惱,只讓他們再走一遍。 記錄的東西不僅要準確,還要精練。 什么文辭優雅,全都不要。 學政對此還提過意見,說文章這東西怎么可以如此枯燥。 可惜紀大人理都不理他,只讓他去當地縣學指點夫子,又讓跟隨的右訓導指點縣學問題。 旁的不說,學政知識儲備這方面肯定沒問題,不少夫子被他一指點,茅塞頓開。 右訓導還記下當下縣學所缺之物,等回灌江城之后,都是要解決的問題。 當地縣學教諭自不用說。 對這些事感激不盡。 紀煬本人看當地縣衙情況,翻看卷宗,閑暇去田間親自看情況。 知府夫人則帶著大夫醫女們在城郊空地上開義診。 他們大概是最受歡迎的了。 紀煬晚上的時候,還會看五姑娘通過義診收集來的當地情況。 反正頭一個縣里待了十二天,余下半天休息,加上來的路程,正好半個月。 這半個月做的公務,頂上在汴京當觀政進士時三個月的了! 真的很累??! 大人他都不累的嗎? 跟在紀煬身邊久一點的龔選,魯戰道:“咱們知府大人一向如此?!?/br> “這才哪到哪?!?/br> “去年十月那會,那才叫可怕。如今已經好多了?!?/br> 這叫好多了? 半個月趕路辦差? 將一個縣幾乎走遍了? 新來的官員們剛想叫苦,但又想到紀煬的性格,再有他們大部分人還沒有官職,這會叫苦,以后肯定累不到你,眾人只能咬牙跟上。 紀煬看著他們笑,旁邊的布政使也笑,低聲道:“紀大人,他們到底第一次真正當差?!?/br> 紀煬點頭:“嗯,下個地方,讓他們歇歇?!?/br> 說是歇歇,其實也就一天時間,睡個好覺而已。 但對于跟著的官員們來說,簡直要大呼紀大人太好了! 等會,怎么總感覺哪里不太對勁? 如果大家知道現在有個東西叫,斯德哥爾摩綜合癥,大概就明白他們這會的心里了? 在他們休息的時候,紀煬看著本子上記錄的一條條情況。 還是窮,太窮了。 跟窮相比,這里吃水極為困難。 不少小孩因為喝了不干凈的泥坑水生病。 有三個村甚至共用一口井。 吃水都這樣,更不用說農田。 一個個縣城走下來。 各處最主要的問題都被清楚記錄。 隨行的官員們也在這兩個月里習慣紀煬的進度,甚至覺得自己做事利落不少,那些沒跟來的人,實在可惜,這次他們學到不少東西呢! 越走下來,他們越佩服紀煬。 一個汴京有名的紈绔,伯爵家的嫡長子。 卻如此能體察民情。 還真應了那句,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紀煬不僅安民,還能察其疾苦。 更是躬親庶務,不舍晝夜。 他們這些人又怎么好意思喊苦。 等到六月初十,暫時回到灌江城,全體皮膚黑了還糙了的隨行官員們,皆是脫胎換骨一般,可眼睛卻透著光亮。 什么?回來了休息? 你舍得休息嗎? 這次巡查了四個縣,還不快整理成文書交給知府大人? 什么?大人沒說? 沒說你就不做嗎? 下面縣里百姓等著吃水打井呢! 咱們早點完成文書工作,早點派人去打井??! 紀煬看著大家精神奕奕去做事,嘖嘖幾聲,忍不住道:“有個英雄說過,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br> 說的真沒錯啊。 什么井出油。 難道井里不是出水嗎? 紀煬擺擺手,說的油田罷了。 跟這些沒什么關系。 下面人都那么努力,他也不能松懈,趕緊收拾收拾,處理好這幾個縣的事,還有八九個地方等著呢。 不過紀煬剛回府衙,就見門口捕快疾步過來,立刻道:“稟告知府,古博城的城主韓瀟來了,在府衙等著見您?!?/br> “不是城主!代理!代理!”韓瀟同樣快步過來,看看紀煬風塵仆仆,卻精神極佳,開口道,“新來的官員呢?” 紀煬兩手一攤:“人手不夠,你只能繼續代理了?!?/br> ??? 天底下,還有這樣無賴的人?! 第107章 韓瀟氣急, 但也拿紀煬沒什么辦法,早知道他是個這樣的人。 甚至在太新縣已經去了知縣, 重新安排了人手, 古博城還沒有動靜的時候,韓瀟心里已經清楚。 不過他這次到灌江城,倒也不是為城主不城主的事。 更重要的, 還是運送韓家的藏書。 轉移藏書,是件極為重要的事。 韓瀟想請紀煬幫忙寫封書信,有紀煬的面子在, 橫穿涼西州各地,應該不會有阻礙, 甚至還會得到幫扶。 畢竟紀煬的名聲在西北一帶, 早就聲名鵲起。 隨著灌江府的穩定, 變得格外不同。 韓瀟想著寫信過來, 紀煬肯定也會同意, 但自己親自過來,不僅能看著藏書運走, 還能表示誠意。 紀煬當什么事, 這點要求自然滿足, 甚至還蓋了知府的印章, 表示鄭重。 轉移藏書這種事,用官府背書也沒問題。 畢竟他家的藏書損毀一件,都是極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