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縣 第139節
書迷正在閱讀:暗戀你的第七年、今天我能繼承夫君的遺產嗎、退婚后男主提劍上門了、鹿靈風水鋪、玉羽拂華枝、獵物哪里逃、我靠算命爆紅網絡、你對機械貓耳有什么意見嗎、我,人魚,鮫族團寵、反派夫妻今天也在明算賬
此時已經到太新縣衙門前面,而衙門跟前空空如也,大門開著,一個迎接的人都沒有。 想當初去扶江縣,那老知縣在城門口都迎了,這雖說沒打招呼便提前到了,可這會也該得到消息。 紀煬并不在意,直接帶著眾人從正門進入。 他會在乎這個? 前腳剛踏入縣衙,只聽里面有人故意道:“裴縣令!裴縣令!我們是不是要去迎接新來的知縣??!” 紀煬抬頭看過去,只見一個面色蒼白的官員被人簇擁著過來。 而這人跟他穿著打扮一模一樣。 皆是淺綠色繡官服,系著素銀腰帶,踩著皂色官靴。 這正為朝中七品官員的穿著。 更是知縣,又或者說縣令的穿著。 后面的韓瀟跟林婉蕓也愣了。 之前也沒說太新縣還有個縣令?! 連韓瀟也不知道??! 紀煬反而是最先冷靜下來的人,笑著道:“既然是太新縣縣令?有禮了?!?/br> 裴家也算絞盡腦汁給他使絆子。 要知道知縣跟縣令,后世來看確實是一個官職。 實際上并不相同。 縣令,乃是舊時的縣城長官,一般由當地勢力,或者前朝朝廷選出。 而知縣由當今朝廷直接委派。 從上而下換一批當朝朝廷的人。 這樣的目的,是為了平穩過渡權利,最大程度保證當地政權不出亂子。 當然,這種替換不可能在統一時間統一換完,承平國這么大的地方,總會有先后順序。 也不可能全都平穩進行,總有些明爭暗斗。 可這種方法,已經是損失最小的那種了。 有些地方早早撤了縣令這個職位,有些地方還沒完全撤銷。 太新縣,顯然屬于還沒完全撤銷那個。 所以故意湊了個尷尬局面。 一個縣城有兩個七品長官。 現在這種情況,打個比方講,你的手機有點卡頓了,需要換個新的。 但新手機就算到手,也需過渡一段時間,這個時候新老手機是并存的,職能也是相同的。 直到新手機適應,老手機才會退休。 可手機沒有想法,并存也好,職能相同也好,舊手機總不能跳出來打新手機,說你搶了我的權利,我的工作。 但人可以。 知縣要來搶縣令的權利。 或者說,搶縣令背后勢力的權利。 很多地方必然會打起來。 太新縣裴家尤為會打。 所以紀煬說,裴家真的費盡心思給他找麻煩。 而且方才有人喊裴縣令? 直接安插了一個裴家自己人? 這也太囂張了。 此時,知縣帶來的班底,跟縣令原本的班底四目相對。 不錯,太新縣衙門要熱鬧了。 一個縣城,兩套行政班子,到底誰說了算,誰管事?誰的令為準? 這樣如果不熱鬧起來,那就出鬼了! 第71章 裴家趕在朝廷派來知縣之前, 強行撿起之前的舊例,硬是憑空弄出來個縣令。 目的自不用說, 便是跟新知縣打擂臺。 紀煬來的時候, 這裴縣令才上任一個多月,可見剛得了汴京的消息,這邊著手動作, 也是厲害。 不過紀煬這會坐在公堂之上,只覺得這位裴縣令坐立難安,特別是面對韓瀟的時候, 整個人都要埋地里了。 這場面跟方才碰面的劍拔弩張實在不同。 紀煬看看韓瀟,又看看這位裴縣令, 開口道:“你們認識?” 韓瀟皺眉, 想不出來。 裴縣令才小聲道:“我以前在韓家私塾里讀過書?!?/br> 還是韓瀟負責起居的仆從想起, 低聲道:“他是裴家分支的小子, 也是唯一一個能坐下讀書的裴家人?!?/br> 這個形容讓紀煬險些失笑。 唯一一個能坐下讀書的裴家人? 所以找了他來當縣令? 而且因為韓瀟當過他的夫子, 所以本能對夫子心生畏懼? 可紀煬看他身子孱弱,面色蒼白, 不像個能頂事的。 等紀煬把目光放到旁邊的劉縣丞身上, 似乎一切都明白了。 真正主事的并非裴縣令, 而是這位劉縣丞。 沒錯, 這太新縣剛成立沒幾個月,縣丞縣尉一應俱全。 聽得紀煬身后玉縣丞,凌縣尉都微微挑眉。 而太新縣的衙門成員也有意思。 分別是裴縣令。 劉縣丞, 鮑主簿。 對應中間有兵的裴家,左邊有錢的劉家, 右邊有糧的鮑家。 這會兩兩對立, 竟然有些真假衙門的感覺。 但不用問, 對方的理由必然充足。 那便是三縣合一縣,朝廷又沒派過來人,衙門公務總要有人做,所以稟報灌江城那邊的長官,臨設這些人員。 至于怎么疏通那邊的關系,就不用多說,他們幾家在此深耕多年,這點人脈還是有的。 沒想到剛來太新縣,就遇到這樣的事。 紀煬沒有對方想象的慌張,只是道:“本官沒來之前這段時日,辛苦大家了,今日某雖剛到,請諸位去酒樓宴飲,以表心意?!?/br> 裴縣令聽到這話覺得不對勁,劉縣丞反應過來,新知縣一來,竟然反客為主?反而要宴請他們? “知縣大人是朝廷派來的差遣,我等作為本地人怎好勞煩。還是我們安排吧?!眲⒖h丞說罷,看看旁邊的鮑主簿,“鮑主簿,你說呢?” 鮑主簿掃視一圈,顯然異常沉默,最后點點頭。 紀煬見他們三人表情不一,心里已經有了成算,揮手:“算了,那就不麻煩了,今日剛到,等本官安置過后,再與諸位閑敘?!?/br> 紀煬看看身后平安:“行李安置妥當了?” 平安立刻道:“已經拉到縣衙后院,尋了個居中的院子,想必那應該是知縣的主院?!?/br> 知縣作為朝廷差遣來的官員,身份自然不同。 平安的回答也在佐證這一點。 主院? 劉縣丞連忙上前:“知縣大人有所不知,那院子已經撥給裴縣令了,已經有人住了?!?/br> 紀煬回頭看他,居高臨下掃視這人,似笑非笑道:“撥給裴縣令?你撥的?身為八品小官,還有權過問長官的事宜?” “怎么?本官同裴縣令,都要聽你指派?” 劉縣丞后退半步,沒想到新來的知縣竟然在這時候發難。 不過他作為低一級的下官,確實不能用撥這個詞,好像衙門全聽他的一樣。 但太新縣衙門! 不對,以前的裴縣衙門!確實都聽他的了! 來多少知縣又有什么用,還不是聽他這個劉縣丞的! 三縣合一的時候,他還高興過,畢竟三個縣里面,只有他經驗最豐富。 裴家是個沒腦子的,這會打架。 鮑家膽小怕是,還不是他來管? 可上面竟然說,朝廷會派人過來,等打聽完消息,派來的竟然是個伯爵公子。 那種在汴京嬌生慣養,出去做了兩三年差事的,就能成事? 他在潞州那邊是不錯,但這里是灌江府!人情比潞州復雜一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