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戶女養家記 第211節
如今溫玹死去,楊季山在京城里呼朋引伴,好不威風,卻又遇見張玉郎,怕是把之前跟溫玹結下的宿怨,都發泄在張玉郎身上了。 可,張玉郎是今屆春闈狀元郎,幸虧當時墜馬昏迷還能蘇醒過來,不然,他大周朝豈不折損了一名高才? 如今甚至還直接將怨氣轉移到張玉郎的娘子開的酒樓身上? 若昨兒栽贓成事,怕那偌大的陳家酒樓已經毀于一夕了。 陳家酒樓,可也是他的酒樓。 弘帝當即怒了! 楊家區區一個不長進的東西,也膽敢跟狀元之才叫板了? “韓寒涵,你可有秉公辦案?” 韓寒涵大人心里頭清著呢,看圣上這架勢,怕是楊季山觸到圣上逆鱗了,可為何? 韓大人想起來自家夫人告訴自己的,陳東家與明海大師交情匪淺,而明海大師又與圣上關系頗親近,莫不是這個原因? 心中狐疑,韓大人一拱手:“臣才查到幕后指使人是楊公子,正要前去楊家緝拿此人歸案?!?/br> “好,你去,將人給我逮了,公事公辦?!?/br> 那韓大人去楊家拿人的時候,楊季山還跟一群紈绔在謀劃一計不成,再出一計暗算陳家酒樓呢,然后見到韓大人帶人長驅直入楊府,一下驚了。 大怒之下直呼韓府尹名字:“韓寒涵,你膽敢放肆?” “奉圣上旨意,本臣來緝拿昨日孟婦人陷害陳家酒樓一案主謀人楊季山,其他人等給我退下?!表n寒涵也怒道。 楊季山跟一群紈绔當即蒙了。 奉旨拿人? 什么時候,當今圣上會過問這等區區小事了? 楊季山在懵懵懂懂中就被押進了京兆府大牢,韓大人想想這回奉旨辦案這事有點玄乎,悄悄讓京兆府的小吏,在京城里頭散出了到陳家酒樓鬧事的楊季山被緝拿歸案的事兒去,當即引起了不少人的猜忌。 “原來那日想出那損招陷害陳家酒樓的,是楊家的公子??!” “不會吧?” “怎么不會?聽說如今人都被關進京兆府大牢里頭去了。許多人親眼見著的?!?/br> “那楊公子跟陳家酒樓無冤無仇,干嘛針對他們呢?” “嘿,聽說不是針對陳家酒樓,是針對狀元郎??!” 狀元郎是陳家酒樓大東家的夫君??! 狀元郎跟溫世子長得很相似。 溫世子以前兒,可是跟楊公子結了不少仇恨的。 哦! 原來楊季山是找跟溫世子相似的狀元郎泄憤啊,下作! “可楊公子是楊皇后家的人,便是京兆府拿了人,怕也就走個過場,很快會放人吧?” “哪里哪里,你不知道,我家隔壁鄰居是在京兆府做小吏的,聽他說,這次,是圣上下旨要嚴厲查辦楊季山的?!?/br> “好,無論犯事者何種身份,就該按律查案,圣上英明?!?/br> “圣上英明!” 陳家酒樓也知曉這次陳家酒樓險些出事,原來是楊季山在背后搗鬼了,人均恍然大悟。 又聽說大周朝皇帝老子要嚴辦楊季山,幾位合伙人都高興得很,跟外頭的百姓們一般,直嚷嚷圣上英明,背地里則嘿嘿直笑。 怕是那位在宮中當差的蕭七爺,那日眼看陳家酒樓差點受了冤屈,回宮里頭稟告了大周朝皇帝老子,給自家酒樓出口惡氣了。 蕭七爺這位合伙人,當真做得合格??! 猜出蕭七爺是皇室中人的滄莫南,滄老爺,聞訊也笑瞇瞇的。 絕對是那哪位親王,容不得這楊季山在背后詆毀自己參股的酒樓,找當今圣上告狀的緣故。 以后陳家酒樓的地位,穩了! 知道真相,蕭七爺就是弘帝的江禹,看眾人皆一副他們已經看穿的得意神情,搖頭,嘆息! 這陳家酒樓本便是圣上參股的產業,他自然得嚴懲楊季山了! 眾人皆醉他獨醒??! 而后想想再次追悔莫及,心中遙遙呼喚遠在楚州府的江大人! 阿爹,干嘛你要勸阻兒子小心提防陳娘子呢? 緊跟她步伐不得了? 講求個什么進步??? 如今是白白失了一個給自家姑姑借勢固寵的機會??! 第148章 在聽聞陳家酒樓鬧事的孟婦人一干人等,甚至連楊皇后家的公子都被韓府尹不講情面的關進大牢,同時還有圣上旨意嚴查嚴辦后,京城里頭的許多酒樓東家均噤若寒蟬,再沒人敢對陳家酒樓隨隨便便搞什么小動作。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京城里頭的各家酒樓,都秉著不惹事不挑事原則,相安無事。 當然,陳家酒樓也就是在這段期間,拿下了京城第一的頭銜。 畢竟,那陳家酒樓有一幢圣上親賜墨寶的狀元樓就勝過了其他酒樓的牌面,后來,明海大師多次到陳家酒樓用膳,那食客們都傳開了。 最初賞識陳娘子的廚藝的,就是明海大師。 明海大師還是陳娘子的救命恩人,而陳家酒樓,也是明海大師支持下才得以創建的,所以,明海大師也是陳家酒樓的鐵桿擁躉。 更別說開業后,陳家酒樓陸續獲得的諸多權貴世家夫人姑娘們的支持。 陳家酒樓在京城商圈的地位,漸漸變得無可撼動。 而陳家酒樓的陳大東家,此時終于在內城相中了一間大宅子。 京城的房子緊俏,尤其是內城的大宅子,近皇宮的幾個坊的宅子是不用想了,那大多數是權貴世家棲居之地,便是空置著也不會拿來賣的,所以她看中的宅子也離皇宮頗遠。 是一間三進的宅子,想著既然要買宅子,自然是買大的宅子好,一來人多了不會擁擠,二來那宅子景觀甚好,住著才舒服。 因為是大宅子,所以那門也比香桂街住著的宅子闊氣多了,上頭兒還有掛牌匾的地兒,便是影壁也瞧著就透著一股子氣派。 進門后依然是一派排倒座房,正對垂花門、連著外院有五間,靠左側一個獨立的小外院里頭有兩間,沒有馬廄,馬廄設在宅子后頭去了。 等進了垂花門,兩?????邊抄手游廊過去東、西廂是六間格局方正的廂房,其間點綴花木綠植,蔥蔥郁郁。 而堂屋兩旁的大正房各有三間,兩廂一側帶耳房,一側是通往第三進的郭廊。 三進內則通廊進去是馬廄,馬廄圈外是個小庭院,庭院外則是一排后罩房,同樣栽種著林林總總好看的花木,還有一個供女眷休憩的小涼亭。 總體布局合理,景觀雅致,當然,如此漂亮的大宅子,價格也很漂亮。 牙行的伙計一開價就是四萬兩銀子。 買賣過兩回商鋪的陳念莞如今有了經驗,自然是曉得把價格往下壓的,還價兩萬兩。 牙行伙計:嘖嘖! 這牙行就是前兒陳念莞找過買宅子的,那伙計沒曾想陳念莞在自家牙行沒買到商鋪,轉頭卻大手筆買下了素川路那春風里,再加上如今兒陳東家今非昔比,伙計怕陳念莞好不容易看中一間宅在,等回頭指不定又從官衙手里頭買了心水的,那自己想賺的中人費又飛了,所以再還價的時候,也不敢開得過于虛高。 幾個回合后,大宅子最終以兩萬六千兩成交了。 陳念莞很滿意,終于從陳東家身上賺到中人費用的牙行伙計也很滿意。 這日牙行伙計將宅子鑰匙交給了陳念莞,而后帶著房契就去京兆府喜滋滋辦紅契去了。 剩下陳念莞跟四丫以及小佑,喜滋滋地在偌大的大宅子里頭細細參觀了一番,這才回香桂街去,告訴了諸人這個喜訊。 那香桂街眾人是知曉這些天陳念莞在看宅子的,一開始震驚,如今聽聞宅子買中了,并不意外,只是對那新宅好奇,第二日抽空呼啦啦地去參觀了大宅子后,面上紛紛出現了羨慕嫉妒的神色。 宅子買了,只等稍作修繕后,選個吉日就能搬了。 但香桂街的宅子租期卻還沒到,對于是否繼續留住在此還是跟著陳念莞搬到新宅去,諸人心中開始思慮計較。 如今香桂街這宅子因為出了兩個進士,尤其是出了個狀元,也成了個香悖悖,他們要是悉數搬走,也不怕滄家找不到租客,更何況,原本這宅子也是空置著的。 第一個跟陳念莞說明去留的,是柳青。 柳青選擇留下,不僅想從表妹手里買下余下的租約,還請陳念莞出面,跟滄莫南商量,再租三年。 如今柳青決定要在京城修行參加三年后的春闈,那自然是要在京城呆三年的,雖然陳念莞不介意他們搬去新宅子,但他如今的私塾也增加了學員,已經固定在香桂街教學了,暫且不適宜搬到內城去。 再說,那新宅子是表姐夫跟表妹夫的家宅,他一介秀才,平時兒過去住兩宿不是事兒,但同住三年,就太過意不去了。 陳念莞明白柳青的意思,贊同了他的決定,同時也決定就讓杜鵑跟丁香也留在香桂街幫忙,只帶繡房跟里頭的三個繡娘離開。 既然自家大哥都決定留在香桂街了,那柳風自然也是跟著留下來的,如今那新來的廚子預備役都出攤了,那施言亮也早統籌起了兩個分攤,可平時兒他還得看顧著教一教的。 “不過表姐啊,你在新宅子給我留個房兒,我可以平時去住住?!?/br> “放心,那宅子廂房多著呢,給你們每人留一間也行?!?/br> 柳風滿意地點頭。 至于柳云,自然是要跟著搬去新宅子的,一來她跟表姐親近,二來住在內城,離陳家酒樓近,上下值方便。 那小佑跟四丫是陳念莞的護衛,自然是要跟著搬的,還有段爺爺,七木跟稻禾也一樣。 那剩下的就是曾四父子了。 曾四沒考中六部放出來的官職,正在等缺補位,曾老爺來了以后,他就住去耳房,那正房讓給了自家阿爹住。 如今陳念莞夫婦要搬,曾老爺跟曾四也決定繼續住下去。 那宅子等于是張府,怎么好意思長住呢?況且曾四若等到補缺后,大概率會外放任官了,在香桂街住得好好的,也住習慣了,就不搬了。 于是,留下、搬走的人員都決定清楚了。 陳念莞先列了個單子,給銀兩給七木,讓他先買自己置辦的東西,再讓他看看宅子里缺什么,等安頓好了,再選個好日子搬過去。 滄莫南也很快知道陳念莞買了新宅子的事,等陳念莞說起柳青想繼續再租三年香桂街的宅子,打算參加三年后的春闈后,很爽快地應承了下來。 同樣每年一百兩銀子的租金,跟柳青本人提前簽了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