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戶女養家記 第67節
彭尚書,范山長,拎出哪一個他都得罪不起,更別說,這陳家還有考科舉的學子。 若將來當真考中…… 奎六爺一下站了起來。 “奎六爺?” “我會去核實的,若你說得是假話,那回頭,可不就是一百兩孝敬銀子的小問題了?!笨鶢攼汉莺莸?。 “奎六爺請便?!?/br> 送走了這群煞神,陳念莞松了口氣,那店鋪里的人都圍了過來。 “陳東家!” “莞莞,你說的是真的?” “我知道姑丈救過范山長的孫子,只是,啥時候咱跟跟京城彭彭尚書那么大個官兒也扯上關系了?”在燒味區的柳河跑過來,急吼吼地問著,話都說不利索了。 “因為陶然茶居的彭東家,如今也跟我合伙了,自然不就跟京城彭家有關系了?!逼鋵嵎讲懦洞笃?,陳念莞也捏了把冷汗。 萬一是個不聽不信馬上發作的蠻人,那場面可就不好收拾了。 柳河想了想,然后一拍掌:“嘿喲,確實是這個理??!” 虛驚一場,險險跨過難關,鋪子里的眾人都長吁一聲放松下來,回過神來趕緊招呼客人。 早有人把陳念莞對奎六爺說的那番話宣揚了出去。 有不信的,有全信的,也有半信半疑的,但都從此不敢小看陳家河粉店,輕易也真沒有人再來惹事。 至于奎六爺說的要去打聽清楚,陳念莞也是不怵的。 因為她說的大半部分是事實,便是他們找青云書院的學子核實,陳念莞也會得到她想要的答案。 若是奎六爺知道了還要再來店里生事,那再見招拆招也不遲。 這還是陳念莞穿越后第一次智退惡勢力,成就滿滿的。 不過,這也提醒了陳念莞,若是還有其他像奎六爺這樣的人到店里搗亂,也不得不防,問過小姑丈后,決定還是到鏢行,雇兩個護衛放在店里頭才行。 再跟二舅母跟柳遲商量過后,決定干脆找牙行物色兩個有點功夫的下人,買回來放在家里,一來可以做些雜活,二來可以到店里頭鎮場子。 順便也要給陳念莞自己找個護衛,畢竟陳念莞如今經常在外頭走動,之前時日尚淺,沒碰見什么壞事已經是幸運了,再這么下去可不行。 陳念莞想想切身安全,通過了這個提議。 處理好鋪子里的雜事,陳念莞早早地回了榴花巷。 明兒便是張二郎應考的日子,她想給他做頓好吃的。 念書費腦子,這個時節剛好開海,有新鮮海魚河魚上市,況且魚rou健腦健脾又護肝,吃多了補腦子,所以她打算做全魚宴給張二郎在考前好好補一補。 硬菜是一道清蒸黃花魚。 嗯,是大黃魚喲,傳說中東海野生魚中的高富帥,通體金燦燦的,瞧見漁戶在賣這種她生活的時代再難覓蹤跡的魚,她眼睛都瞪直了。 這實在是太太太,太好了。 對于吃貨來說,絕對就是穿到這里來的最好的福利之一啊,而搞全魚宴,絕對就是看在這條高富帥的面子上,要隆重鄭重且珍重地煮了它,干掉它。 陳念莞自然是沒有煮過大黃魚的,可是沒關系,不妨礙她用已有的烹飪技巧來處理這道主角魚。 傳聞黃花魚rou質肥美鮮嫩,那為了不破壞口感,保留原汁原味,自然是清蒸了。 處理過魚身后,清洗干凈,對半分*身,用些許鹽跟米酒抹勻在身上腌制一會兒。 而后在鍋底倒入油,放入蔥,姜,蒜等配料,熱鍋,等熱油燒燙出香味的時候,才把黃花魚鋪上去,蓋上約莫蒸上差不到一盞茶(七八分鐘)的時間便可出鍋。 另外用豆醬,醬料跟蠔油等調配醬汁,上桌時才將其淋到大黃魚身上即可。 第二道硬菜就是香煎帶魚卷。 帶魚是在魚鮮店里頭買時就切好的段兒,約莫兩寸長,清洗干凈后,瀝干水分,并用棉布吸走多余的水分,在兩面打刀花后,擦少許鹽。 鍋內起油,熱至六成的時候,放入魚段煎成金黃色。 在煎魚的時候,控制火候之余,還能穩妥保證不煎破魚的訣竅有幾點: 一是務必要將魚皮表面擦干水分,而后擦些微的鹽。這么做的原因,是因為一來鹽可以在未融化之前,起到保護作用讓魚皮與鍋隔開,讓魚皮不致于直接粘鍋破損,二來在加熱過程中,鹽分可以使魚皮的膠質,即蛋白質凝固,魚皮自然不容易破損。 二是在倒油入鍋里起熱時,可以用生姜片擦一遍魚身接觸的鍋底,原因是生姜片里含有姜油酮,擦到鍋底也能形成保護膜,目的也是為了不讓魚皮跟鍋底直接接觸,降低粘鍋的幾率。 三是煎魚的第一面時,不要急于用鏟子鏟動魚塊,怕魚塊煎焦的話,不時輕微晃動煎鍋即可,等過約莫三彈指(一分鐘)后,才翻面。 等兩面都煎至金黃了,放入已經調配好的醬汁拌勻,讓其慢慢滲透后,用薄烙餅(現代時候陳念莞喜歡用海苔)跟蔥段,將一段段帶魚rou包裹起來,用蔥扎好,擺盤就可以上桌了。 第三道則是道小菜,酥炸多春魚。 嗯咳,是陳念莞最擅長也最喜歡吃的一道小菜。 尤其是這個季節,多春魚正值繁衍爆籽時期,自然多春啦! 當然,這個朝代,人們還是叫多春魚為胡瓜魚的。 將一條條腹部鼓鼓囊囊的多春魚裹一層蛋粉液,而后放到熱油里炸得金黃焦脆,就可以直接抓著吃,夾著吃,或者是蘸醬吃。 魚rou外酥內嫩,魚骨被烤到酥軟,咬一口,滿滿的魚籽,嚼起來咯吱咯吱的響,奇妙得讓味蕾觸感全部被打開,滋味綻放其間,美味至極。 另一道小菜則是用鰱魚rou做的魚丸。 將魚rou剁成rou泥后,調入適當的鹽跟配料捏成一個個小團子,放入水里煮熱后,撈起與搭配的醬汁攪拌即可。 陳念莞做的是用白糖跟米醋作為原材調配出來的醬料,一個個魚丸吃起來酸酸甜甜的,頗為開胃。 至于鰱魚頭,當然是用來做豆腐湯啦。 鰱魚頭稍微放進鍋里與姜片一起煎一下,而后放入瓦罐里,與豆腐一起燉煮,等熬到湯液乳白色時,簡單地放少許鹽跟蔥段即可。 這樣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魚味的鮮甜,嘗一口,yummy,yummy! 最后,按照陳念莞的飲食習慣,自然是少不了一道時蔬的。 萵筍恰是這個季節上市的,于是就拿萵筍切絲,調味后灑上白芝麻做成涼拌。 如此這般,一頓豐盛的四菜一蔬一湯就做好了,陳念莞打算去找張二郎開飯。 這日下晌其實張二郎出了趟門,到青云書院學子下榻的客棧去,聽岑夫子最后講授一堂課,重點講考官的喜好跟規矩,讓他們屆時應考時,注意側重點。 回來后還看了一會子書,然后就躺在床上小憩,等再醒過來的時候,聞到魚香味道,就知道陳詩姑娘在做好吃的,當即起身梳洗一番,走去廚房。 陳念莞恰好已經完工,見著他過來,當即招呼他將膳食搬到堂屋擺飯開食。 張二郎看著色香味俱全的吃食,明白陳念莞的一番苦心。 先前考縣試的時候,這陳姑娘就已經特意每日為自己備好可口佳肴。 他心中既激動,又歉疚。 “陳姑娘,你有心了,其實不用做這么多,兩三個菜就夠了?!?/br> “哪里多了?六個菜而已嘛,六六大順,你明兒又開始趕考,吃完這六個菜,保佑你考試順順利利的?!标惸钶刚f著,坐下才端起碗盛湯,張二郎就趕緊將木勺拿了起來。 “陳姑娘是要先喝湯嗎?讓我來?!?/br> “好?!标惸钶感ξ乜粗鴱埗山o自己盛了一碗魚湯,“聽說吃魚可以增進記憶跟學力,你多吃一些?!?/br> “好?!睆埗梢颤c點頭,看著陳念莞,抿嘴微微笑了。 他知曉柳氏一家從來不曾輕視過自己,甚至于陳四姑娘,對自己也是極好的。 他失去了所有親族,如今又獲得了親族,是不幸?????,又可幸。 陳四姑娘一介弱女子,挑起了養家的擔子,出攤,開店,到現在,得以找到那么多合伙人,甚至于在繁華的府城,也開起了這么大一間分店,對比起來,他相形見絀。 像陳四姑娘這般好的娘子,他若是將來不能高中,怕是配不上她。 所以,為了配得上陳四姑娘,他也必須好好念書,考功名,達到她的期望,不致于太差,而會為她所嫌棄。 他到底也是郎君,便應該有做郎君的骨氣。 即便不能拿榜一,但也定要過了明兒那一關,先拿個童生回來。 張二郎這般想著,心中暗暗替自己加油。 作者有話說: 聲明:文中涉及到的吃食做法跟技巧,無論是前面的魚腐,河粉或者是廣府燒鴨,白切雞等等,還是后文將會出現的諸多菜肴,做法跟技巧均為個人經驗 問師傅 食譜 百度綜合整理而成噠~ 第77章 應考這一日,天還沒亮,張二郎就起身了,而后見著屋里頭要早早到店里頭做營生的柳遲一家也早起來了。 知道張二郎是去府衙趕考,大家梳洗、朝食都先讓他。 張二郎也不推辭,欣然受了大家的照顧。 陳念莞亦麻利得很,一早叫了馬車在院里頭候著,等張二郎準備好后,就收拾出門了,身后收獲了柳遲等人的祝福。 “未來表妹夫,可要好好考??!” 張二郎原本不緊張的,被他們一嗓子吼,反而拘謹起來,渾身繃得緊緊的,出了榴花巷才稍微放松了一些。 到府衙的人太多,他們半路就因為人擠車堵停下來了。 陳念莞無奈,只好下車步行,讓車夫在一旁等著。 到了府衙門口,才發現黑壓壓的一大片學子,人山人海的。 因為都是擠著過來的,不少人的模樣都很狼狽,掉鞋子的,散了發髻的,還有衣裳被扯破的,都在嚷嚷趕緊買鞋整理裝束,省得一會兒衙吏檢查,連考場也進不去。 而旁邊有許多小小的攤子,正是賣鞋帽衣物以及吃食等的,難怪生意火爆。 陳念莞趕緊看了一眼張二郎,還好,完完整整的,于是松了口氣。 沒到時辰,那府衙大門也沒開,陳念莞陪在張二郎身邊等了小一會兒,就見到岑夫子領著學子們過來了,曾四恰也跟他們一起。 火光從衙門那頭亮起來的時候,府衙大門那就開了,一群衙役出來了,有些手里擒著火把,有著抬著桌子,在府衙門口擺好了案臺。 銅鑼聲一響,就表示學子們可以進考場了。 原本擁擠的學子們乖乖地整列排隊,張二郎低聲跟陳念莞說了一聲“我去了”,陳念莞點點頭,就看著他走到青云書院學子們的隊列當中去了,而后瞧見了陳念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