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嬌嬌 第200節
謝原失笑:“我不是這個意思?!?/br> 謝世狄也沒追究這個,收起笑容,壓低聲音:“我就這么說吧,你不信我,也得信你二叔,你不信你二叔,也得信你祖父,今日能出席喪儀的,那都是有頭有臉叫得上名號的,他們能不認識?” 言下之意,謝世狄就算自己不確定,也有方法多方確認。 謝原聽到這里,對來人身份問題多少放心了些。 “人多容易生事,沒有古怪的事情發生吧?” “生事?”謝世狄像是聽了個笑話:“你覺得誰敢???再橫的,總歸有眼睛吧,要是連眼下這個情況都看不清楚,能混到現在這個地步,被點名來祭奠長公主?” 說到這里,謝世狄想到有趣的事情,輕輕笑了一聲:“你別說,故意生事的沒有,怕事的我倒是見過……” 話音戛然而止,謝原有所察覺,順著謝世狄的目光看向自己身后。 幾步之外,站了個衣著素白的婦人,大約有三十來歲。 婦人身邊跟著一個少女。 謝世狄連忙作拜:“拜見樂昌縣主?!?/br> 樂昌縣主。 謝原眼神一動,已知對方身份,跟著拜見。 大周自開國至今,總共才歷經三代君王。 若非建熙帝這個太子拼死奪回皇位,大周極有可能落得一個二世而亡的下場。 而這位樂昌縣主,是南韶王的女兒,也是開國時,前朝遺留的皇室之一。 只因開國皇帝以仁立身,所以并沒有對前朝皇室趕盡殺絕,而是先后給了個虛銜,便打發到山高皇帝遠的犄角旮旯,放任自流,自生自滅。 南韶王師昶受封時已是中年,之后許是因封地氣候難以適應,早早離世,便由世子師湛襲爵成為郡王,meimei師樂安為樂昌縣主。 畢竟是前朝皇室,能得此受封已經是天大的榮幸,言行上便要低調許多,尤其忌諱拉幫結勢。 所以,無論是南韶郡王還是樂昌縣主,婚事都很普通。 師湛娶了一個商女,師樂安則嫁了一個更普通的男人,甚至沒有一官半爵。 師家安安靜靜居于南境,若非此次建熙帝下令,都沒有他們回來的時候。 樂昌縣主走了過來,雖為縣主,卻無半點矜貴傲氣,反而和氣的像個普通婦人:“兩位大人不必多禮?!?/br> 她一掃兩人:“這位謝寺卿我見過,這位大人是……” 樂昌縣主說話時,她身邊的少女睜大了眼睛盯著謝原,大大方方欣賞著他的相貌。 謝原垂眼回道:“下官尚書省左司郎謝原,拜見縣主?!?/br> 婦人似是思索了一番,溫柔歉笑:“我已多年沒有來長安,幾年人事幾番新,如今見到的人,都不認得?!?/br> 謝原:“縣主言重了,下官見縣主單獨外出,可是有什么事?” 樂昌縣主笑了笑,“你看我這腦子,如今越發不中用了?!彼^身邊的少女:“是我女兒穆栩,她也少來長安,今日來了,便再也按捺不住,嚷嚷著要出門。我怕她外出生事,便許諾她在附近走走,不過我得看著,這孩子,皮得很?!?/br> 謝世狄和謝原聞言,也向那少女頷首見禮。 “原來是穆娘子?!?/br> 謝世狄:“既然如此,我們便不打擾縣主散心,若縣主有旁的需要,可隨意差遣奴人?!?/br> 樂昌縣主頷首一笑,溫柔極了:“大人不必勞心,我們自己就能招呼好自己,請便?!?/br> 謝世狄和謝原同時再拜。 “縣主請便?!?/br> 樂昌縣主牽過女兒,帶著她往別出走。 穆栩似乎真的很喜歡謝原的模樣,都要走了,余光還在謝原身上逗留。 可就在她與謝原擦肩而過時,忽然很輕很輕的哼笑一聲。 兩人錯開,對方甚至已經走遠,可謝原的耳力,足以讓他聽到少女獨特的清脆嗓音嘀咕的兩個字。 謝原回頭,只見樂昌縣主正側首盯著穆栩,眼神帶了些嚴厲,似乎不滿于她的表現。 忽的,她敏銳回頭,幾乎是一瞬間,又變作了那個謙和的婦人,沖謝原遠遠頷首。 穆栩跟著看過來,沖謝原眨眼睛。 謝原斂眸,沒有回應。 等人走了,謝原想起謝世狄沒說完的話:“六叔剛才要說的是她們?” 謝世狄唏噓道:“是啊,雖然都在揣測陛下此次的用意,可其他人好歹是新朝新臣,這種前朝舊臣蒙受厚恩存活下來的,就尷尬了?!?/br> 尷尬嗎? 謝原不予評價。 可是,剛才穆栩離開時,他清楚聽到她嘀咕的是—— 可惜。 第151章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rg 謝原將所有的驛館走了一遍,每到一處,謝世狄便順道告知謝原哪里住著誰。 一趟走下來,謝原心里便有了數。 安王被伏的事情,且不論此后的結果如何,至少大家都從陛下和太子的態度里得到了答案,沒人敢用任何理由來推脫缺席。 謝原:“陛下這道旨意頗有些感情用事,來的又都是各道要員皇室貴族,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受到這道旨意的保護,若是有什么閃失,恐怕會對陛下不利?!?/br> 謝世狄笑了一聲:“凡事都有兩面,他們來了,就不能有閃失,這沒錯,可他們來不了,那就是抗旨,安王的例子在前,誰還敢冒險?” 謝世狄手中的折扇往周圍比劃一圈,又指了指城外方向:“為了能順利抵達長安,誰不是準備充分帶足了人手上陣的?!?/br> 謝原聞言,心頭一動,眼中劃過一道思慮。 謝世狄:“你也別在這兒耽誤了,我這里亂不了,此次喪儀規模如此大,你身為北山女婿,要留心的地方可多著呢?!?/br> 謝原點頭:“明白?!?/br> 山下走了一圈,謝原回到北山,就碰到了剛到北山的霍嶺和萬柔。 八月典一事后,霍嶺和萬柔先隨著謝原他們回了長安,休整了兩日,萬柔提出想要回一趟松洲。 首發網址rg 她當初來松洲就是因為父親的枉死,山錚落網后,此案真相也算大白。 此前歲安答應過萬柔,會讓她親手報仇,但萬柔知道,山錚身上一定還系著什么關鍵線索,也是給陛下和太子的交代,所以這人不可能直接交給她處理。 萬柔沒有執拗于此。 當日,萬劼死在牢中,萬柔為報父仇,半逃半躲來到長安,連父親的身后事都沒能辦,后來萬劼的尸身被丟到亂葬崗,萬柔又不見了,是萬劼多年相識的友人將他拖回來,簡單安葬。 回到松洲后,萬柔先是對父親的友人千恩萬謝,好一番答謝,然后重新為父親辦了身后事。 讓萬柔沒想到的是,她剛處理好父親的身后事,松洲新任蔡刺史收到了一份從長安快馬加鞭送來的卷宗和建熙帝口諭。 因當初漕運貪污案鬧得人仰馬翻,百姓看客更多的將目光聚焦于朝廷嚴懲貪官這件事上,像萬劼這類被拉來當替死鬼的無名小卒,除了當事者本身及家人在意,基本已隨著案子落幕一并被沉默。 然民心向君,君當應之,若民心寒,則君心傷,是以命松洲刺史妥善處置喊冤入獄者,若有損傷、絕命者,須得安撫補償,以平民怨。且自今起,凡涉及重刑案件,務必上呈大理寺與刑部審核,期間若有疑犯于定罪前有損,視當事官員失職,嚴懲不貸。 蔡鴻志接下旨意和卷宗,當即就走訪了當日含冤入獄的所有人家,不僅送去了慰問,還給了銀兩。 當蔡鴻志見到萬柔時,萬柔立馬就認出了他。 這時,她已從父親的舊識那里聽說了很多的事。 蔡鴻志本是尚書左丞,當日受親子連累,被陛下發配到松洲來收拾爛攤子。 當時,萬柔曾在房間聽人議論,說松洲幾乎等于洗牌重來,蔡鴻志一旦能做出功績,還有建功回都的機會,這全賴于蔡大人的夫人與武隆侯府有親,而武隆侯府又和桓王府結了姻親,他是被保了。 但其實,當蔡鴻志真的抵達松洲后,先是找不到人做事,待他等到朝廷先后派來填位置的下屬后,劫難才真正的開始。 首先是事務上的繁雜,未必都難,但都容易出錯,接著是人員上的配合不當,那些得知他是犯錯被貶的下首,一個個全是刺兒頭,當面硬杠,背地打趣,險些將他氣的把他們一個個全革職。 目前來說,地方長官的俸祿的確高于京中官員的俸祿,但個中勞累艱辛,也是他曾任尚書左丞時的好幾倍,尤其他若還想再升回去,就得加倍任勞任怨。 作為州治長官,慰問無辜小吏這事,他必須親力親為,還要做出“這事我不做誰做”的堅定來。 蔡鴻志登門那日,萬柔愣了好一會兒。 曾經,她游蕩在長安街頭,費盡心思打聽蔡家情況,想混進去搗亂報復。 而今,這個人就站在他面前,帶著溫和又惋惜的表情,與她說著寬慰的話,甚至到了父親的墳前,他還親自上前祭拜。 事情很快在鄰里間傳開,不知是被誰添油加醋,結果變成,萬柔消失的這段時間,并不是不孝女落跑,而是去長安城為父伸冤了。 聽說刺史大人不僅親自登門,墳前祭拜,還在之后與萬柔說了好些話,言辭間提到些人,都是萬柔的貴人。 一時間,大家對萬柔的批評和謾罵,都變作了贊嘆。 老萬這輩子只有萬柔這一個女兒,確是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冬日的風有些凜冽,萬柔站在父親墳前,壓在墳頭的冥紙隨風一下下揚起。 身邊不知何時站了個人,霍嶺抱手看著這座新修的墳,笑了笑:“蔡刺史祭拜時,我都怕你會沖上去踢他屁股?!?/br> 萬柔眼神一動,轉頭看他:“我若踢了呢?!?/br> 霍嶺無所謂的笑笑:“那就踢了唄?!?/br> 兩人對視片刻,紛紛笑了。 萬柔收回目光,看向墓碑:“我不會再做那么無聊的事了?!?/br> 霍嶺神色溫柔的看著她。 萬柔深吸一口氣,像是給自己注入了無限能量:“現在想想,當日我像只沒頭蒼蠅一樣,嗅到一點氣味就亂撞報復,真的很可笑。原來,的確可以有更好的方式來為父親鳴冤,甚至將一件已經發生無可逆轉的悲劇,擠出它最后的意義?!?/br> 霍嶺從她的話中聽出了些決斷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