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天下何時能亡 第8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穿越到異世界找meimei結果推翻了王朝第一劫──無知、他為什么還不跟我離婚、請讀懂41%的我、租屋處撿到日本軍官地基主、咸魚女配要擺爛[七零]、王妃躺不平、在戀綜修羅場后我爆紅了、在男多女少的古代世界、天佑福紅、新婚夜太子妃把洞房炸了
作者有話要說: 邵:好聽就是好瓜(誤) 第102章 之前邵奕讓李慎傳話出去, 史書經義占四成的時候,這些考生們覺得太少了, 但迫于形勢只能是接受, 但現在坐在考場之中,拿到這史書卷子后,發現還不如不要這四成。 卷子是從前慢慢往后發的,坐在后面的考生們聽著前頭傳來夾雜著‘這是什么??!’聲音的慘叫, 還以為前面發生了什么大事了, 等到卷子落在自己手里后看完…… 還不如真發生什么大事呢?。?! 邵奕在考官樓聽著聲音, 想象著這混合著的悲慘鳴叫之中有葉共謙的一份, 十分安逸地再喝了口茶。 但實際上拿到卷子的葉共謙看完題目也就只是表情驚愕了陣,并沒有太多的反應。 畢竟他本身也沒有帶著這次會試一定得要過的壓力, 反倒能鎮定地先把這十道題看完。 實際上這份卷子里頭好些題葉共謙也摸不著頭腦, 但也沒有到全都不會的程度上,這十道題中有好幾道題他琢磨之后很快就有思路可以解答的。 葉共謙便先開始做自己會的這些,然后從自己會的題目之中去尋找解答其他題的思路。 這次出卷人都是皇帝陛下,既然是同一個人,肯定在思維上不會有太大差異。 而且葉共謙做著做著還覺得這些題目還挺有意思的,至少能在這張卷子上考出高分來的學子,肯定屬于膽大心細、思維活躍能夠接受新興事物那類, 只是死讀書只會鉆研老一套東西的,肯定會在這卷子上折戟沉沙。 葉共謙一邊做題一邊想著。 陛下用這套卷子篩選出來這樣的官員, 看起來對著大邵天下改革的雄心,已經不準備做任何掩飾了。 將大邵其他地方也變成如同京都城這樣。 葉共謙熱血又燃起來了一些,但看著眼前這十道題, 也不由揉了揉額頭。 這真的是太多了。 或許陛下拿出這么多道題來,就沒有準備讓他們這些考生做完吧。 葉共謙倒是理解陛下的想法, 若是和往常一樣只有五道題的話,很可能就會出現正好五道題都在考生的知識盲區范圍之內,畢竟陛下出的這題目實在是太過于新穎了。 十道題的話范圍就更加寬廣起來,葉共謙之前看完就發現幾乎涵蓋了大半的史書節點,不至于讓考生一道題都沒辦法解答。之后能因此有想法的,就能解開其他的,沒想法的那說明就不是陛下所要的官員了。 葉共謙不知道在這一片哀嚎之中,有多少人和他一樣領悟了陛下心思,但葉共謙不覺得自己是蕓蕓眾生之中多特別的一個。 或許以前葉共謙有過這樣的驕傲,但在見到他們先生之后,就沒有了這樣的心思了。 此次科考五千多名考生之中僅錄取三十人,有協同會里鄉試的情況在,葉共謙覺得這次會試之中肯定能人異客輩出,若是自己想要參與陛下這革新大業,必須要努力把這十道題全部都做出來才會有機會。 葉共謙目光堅定起來,提筆書寫的速度頓時又快上了幾分。 而邵奕沒有在這考場之中停留多久,在這些考生們認命不再發出哀嚎之后,他就很干脆地回去宮里頭去了。 倒不是因為邵奕他良心痛了,而是本次負責會試的考官們在看完卷子之后,紛紛開始拿出各地公文開始處理起來。 現在三省六部之中的繁忙就是,即便是只有片刻休閑,這些官員也得要利用這空閑的時間處理公務。 來這邊負責會試的考官們當然不可能只在這邊悠悠閑閑負責科考,把部里頭的公文甩開。 如果只是這樣,對于邵奕來說還沒什么。 但他們處理公文的時候,邵奕這個皇帝就在現場。 所以很自然的,這些考官們有一些事情的處理不確定,需要請示上級的,或者認為在有上級在不合適自己做決定的,這些官員們就會很自然而然地開始問邵奕起來,讓邵奕做決斷。 邵奕給予了幾個問題解決方案后,發現這些考官們逐漸看著自己眼神不對了。 這情況邵奕他很熟??! 之前在協同會的時候就是這樣,不知不覺一些事務處理就莫名其妙到了他的手里。 有時候倒也不是那些協同會的書生在壓榨邵奕,而是只是單純覺得自己能力水平比不上先生,讓先生來做這些事情更合適這樣的。 隱約感覺到前方肯定能有無盡政務的深坑在等著自己,邵奕這是必須要果斷跑路的。 考生們并不知道禍害他們的罪魁禍首,來看完‘兇案’現場之后就離開了,第一場會試過去,考生們兩眼無神地躺在他們考試小間的床上,感覺自己的智商受到了慘無人道的凌虐。 因為國庫資金充裕的緣故,這一次會試考場的小間待遇還是很不錯的,有棉花薄被,也有干凈的抽水馬桶,和當初他們考鄉試時候那個環境可以說是天上地下,但這些考生們都無心在意這個環境升級,一個個內心祈求第二天經義能夠是正常的卷子。 但很顯然,現實并不是如此,第二天經義的卷子下來,他們甚至覺得經義卷還比第一天的史書卷難上幾分。 畢竟史書上歷史就是那些,都是可考據,不會有所變化的,只是一些著書上的差異而已,但經義因為文言文的特性,一句話往往能夠有很多種不同的理解。 無數考生們眼中的光明都熄滅了。 以至于第三天考生們看到自己先前一直抗議,希望占比能更少一些的策論。 一張無比正常的策論卷子! 居然是正常的,他們熟悉的策論卷子??! 這些考生們拿著新卷子,仿佛回到了自己溫暖的家一般,眼淚都流了下來。 是他們不知好歹了。 如果可以給他們再來一次的機會,他們愿意考上一份占比十成的純策論會試。 三天會試時間結束,所有考生恍若幽魂一般從考場之中飄了出來,看到考場外等候著他們的那些人,很多人都繃不住情緒,一時之間考場門口恍若哭喪地墳場。 葉共謙從考場里頭出來也有些恍惚,三天來專心致志做會試的卷子,也讓他有種恍若隔世地感覺。原本心中有千般情緒,但看到外頭那哀嚎景象,那些情緒全都被堵了回去。 “共謙!”在葉共謙略前一些出來的另外兩位協同會書生呼喚了聲,立即拉著他和大部隊匯合。 到了匯合的地方,葉共謙先被塞了一壺茶水和點心,讓他墊墊肚子,不過葉共謙的目光不住落在一邊戴著紗笠的那人身上,隨后就聽到那人帶著笑意地聲音,對他問道:“共謙,你考得如何,聽說這次會試的卷子特別難?!?/br> “先生,我都寫出來了?!比~共謙立即說道,那個精神勁頭仿佛就像是只努力開屏的花孔雀。 邵奕:“……” 他問這問題,想要得到的并不是這個答案。 而這么精神抖擻,在這個環境之下十分格格不入的葉共謙也很快就遭到了報應,另外兩個收到會試卷子折磨的協同會書生們立即對葉共謙伸出魔爪,惡狠狠地把葉共謙收拾了一頓:“你這家伙居然把卷子都寫完了,你是人嗎?妖精,給我顯出原形來!” 葉共謙被收拾得嗷嗷直叫,不過臉色很明顯就是在玩鬧的笑容,嘴里慌里慌張地求饒著:“只是寫完而已,我沒說全都寫對?。?!” “這我不管??!我還空了兩題放那邊,共謙,今天你和我就只能活一個,兄弟們快來幫我!”協同會書生們呼喊著,然后來迎接他們的書生們也加入了迫害人的行列之中。 “先生救我?。?!”葉共謙終于如邵奕所愿,發出了慘叫聲。 邵奕笑瞇瞇地看著葉共謙這模樣,終于是在葉共謙呼喊聲中對他伸出了手……把葉共謙手里那壺茶水和點心接了過來。 糧食和淡水不能浪費。 葉共謙的眼中,也失去了光明。 “先生qaq” 被‘欺凌’一番的葉共謙終于凄凄慘慘地頂著凌亂的頭發回到他們的院子之中,沒有了外界的紛擾,這三位參加了會試的書生們開始對起來了答案。 后頭策論不說,前面史書經義的卷子,葉共謙是真的全寫出來了,另外兩位只有在經義上有一兩題完全沒有思路,空著沒有書寫了。 邵奕作為全大邵目前唯一知道所有正確答案的人,看著這些人開始翻看書籍,開始研究這次會試正確答案是什么的時候,邵奕心里則是想著另外一件事。 ——自己難度標準是不是有點低了?居然大家都幾乎做完了? ——若是還有下次科舉,升級到每場二十題吧。 邵奕繼續發出魔鬼的聲音。 但實際上能夠寫到這種協同會三位考生程度的還是少數。 邵奕回到宮里讓系統掃描本次會試卷子,要下發下去答案的時候才知道,這次會試把每場考試下發的題目都做完的,也不過就十個人,以及寫完和完全做對就又是兩回事了。 一邊口述著讓宦官們書寫答案,邵奕看著系統那已經提前一步根據卷子情況,排出來這次會試成績的那份名單陷入沉思。 為什么葉共謙會是第一位? 那家伙有這么厲害嗎? 這次??际嗄旰笾亻_的科舉含金量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邵奕沉吟了陣,把答案敘述完畢,讓人去印刷個十來份傳遞給各考官開始批卷后,對著系統問道:[葉共謙這人未來是不是很有名?] 能在這個時間考到第一的,肯定不可能在歷史之中默默無聞吧。 [是啊。]系統回答得很干脆,[若是同位體正常亡國的話,未來他會成為新皇身邊的軍師,在排兵布陣和治理內政方面都是好手,在下一個王朝建立的時候,論功行賞他排在第一。] 邵奕:[……]他第一次出宮隨便撞見的一個書生,原來是這樣的運氣。 但既然說到這里了,邵奕也好奇了起來:[那新皇是誰?] [具體的不能說。]這種關鍵性人物,說出來就有可能會有萬一的情況出現,這是寫在它們系統的程序里的條件,不過系統自然是信任自家這個一心一意亡國的宿主的,還是在系統范圍內給了點信息,[對方還沒有出生。] 邵奕默了默,把心里冒出來備選直接扶持未來新皇的計劃擱置下去。 沒出生好像也是可能的。 畢竟同位體亡國還要十幾年才發生,之后亂世紛爭也要好幾年,足夠出來一個少年英主了。 未來開國皇帝還沒出生,那現在亡國之事也就只能自己繼續努力了。 第103章 邵奕目光微妙的在那名單第一位置上多停頓了會。 聽了系統那邊的消息, 邵奕還是沒有什么太真實的感覺,帶入到他所知道的歷史之中, 大多數從亂世廝殺出來建立新王朝還能占首功的軍師級人物, 那都是青史留名的大佬。 但若是把這些大佬的形象放到葉共謙身上…… 邵奕回想起前不久剛看到被自己好友們狠狠蹂.躪過,可憐兮兮對自己求助的葉共謙,真的很難把這個形象代入到對方身上。 但真的要說起來好像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協同會那么多書生, 不管現在是什么樣, 在當初也都是認為自己足夠出眾, 能夠在各世家大佬之中混到舉薦的。 不管真實水平怎么樣, 總歸心中都是有一些自傲的,可最終協同會里頭的大家都對葉共謙作為會長沒有什么意見, 也有著尊重的, 而且當初在京都府衙門口,葉共謙的組織能力也確實是讓整個京城都側目。 這個組織能力出眾到什么程度呢——按照當時李慎過來匯報時候的說法,當時他就覺得這人是個禍患,都準備搭上弓箭以絕后患了。 可再看一眼,還是好怪! 邵奕努力把自己目光從葉共謙的名字上收回來,開始往下看這次會試的各個入選人名字,很快就在十六名和二十三名的位置找到了協同會另外兩個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