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連環陰謀
煌羽二十三年 視察戍邊回宮后,煌難得有了一段難得空間的時間,但是堆積如山的奏摺卻讓他又不得不板起臉來處理,這時,一個報信太監跑回垣日宮回報一件事情,讓平靜的朝廷又掀起一陣狂瀾。 事情是山東一帶糧食一直傳出短缺的情形,黃河更是突發大水,糧倉供不應求,煌不得已,只好自內廷供用庫拿出二千萬救急,在幕僚范文軒、包芳、于世龍,以及新科督察院右督御使韓可宜的努力,總算是平定住災情,煌立刻指派戶部主事侯立章為驗糧官前往受災區域視察并放糧救災,此時煌立刻想到災情如此嚴重,救災如此緩慢,會不會又是貪官在作祟,于是又口喻包芳為直隸西南道黜置使,著手進行調查其中有無弊端,沒有想到,不查還好,這一查,竟然就牽引出一連串的匿災不報、貪績婪財的驚天巨案。 元月底,有個官員秘密上奏陳訴山東糧倉大有問題,奏請煌撤底清查全國受災及糧食情況,提出「金殿驗鳥」并寫下方案與配套措施,煌看了,當下就批準允行并下道特旨于每年的元月定期檢驗以定時追蹤及考核官吏廉潔程度,而提出此方案的是山東巡撫劉勛,太昌年間進士,當時因為在太昌王萬壽時獻上「千里餓瓢圖」而震驚全朝,被王坤陷害而稱病罷官。 二月,太和殿上,當各個督府道縣的糧鳥都陸續的送進垣日宮之后,煌立刻傳下圣旨,諭令將所有督府道縣三品以上的大臣全部集中于太和殿,接著任命范文軒、于世龍為主持,包芳、韓可宜為驗糧官,開始大規模的全面清查,只見兩旁內衛林立,所有門扉也是掩門狀態,場面相當緊張,所有與會官員都低著頭發抖,好像深怕被查出來什么,煌于過程中緊盯全場,一連驗下來,有五個州縣以劣報優,有五個州縣以災報豐,煌冷眼狠瞪,下旨將其一個一個的鎖拿下獄,史官將其稱為「十大臣案」。 「十大臣案」的隔天,煌在批閱奏摺時發現,直隸官員上報的奏摺稱此區是豐年,而軍機處卻上報災年,煌盛怒,連軍機章都能夠如此的造假,自己手中的奏摺到底有多少真話又有多少是假話,下旨讓包芳、韓可宜率領督察院官員趕赴山東各縣全面徹查,同時也下旨撤換河道總督,日金族的梅津隆,改以滿族的王甫仁擔任,此舉又掀起不少議論,史官將其稱為「軍機章案」。 鏡頭轉到山東省諸城縣,這是受災最為嚴重的地段,知縣是季煒業,當他知道朝廷派戶部主事侯立章前來驗糧,于是一方面將五十石糧食放上五輛馬車,然后以糧倉作為掩護,當著老百姓的面拉出來一車一車的驗,只是拉車的人其實就是五個人反覆來回,糧車到達前面時插上標牌,然后來到后面,糧官把標牌拿下,讓糧車轉上圈,一方面則是帶著三百萬兩請求侯立章在開倉驗糧的時候幫自己掩人耳目,瞞天過海,此事后來被史官將其稱為「糧倉造假案」。 但是此等情此景卻被一個山東的另一個縣令谷苗盯上了,他懷疑驗糧是作假的,于是在圍墻外面觀看,陪同在場的還有同門生的知縣王山和谷苗未過門的媳婦大扇子,果然,敏達的谷苗發現驗糧不在倉內,是用這樣的行為本身就很奇怪,谷苗還發現,他覺得這次驗糧一定有貓膩,于是決定到官倉里面去一探究竟,果然證實了此事,但就在臨走時卻被官兵發現并抓捕,王山與大扇子則趁亂逃走。 谷苗的座主正是劉勛,他這時正前往各受災地區巡視,剛好就碰到了抓捕現場,官兵在街道上追趕兩人的時候正巧撞上劉勛和其義女琴衣,劉勛出面講情,季煒業無奈只能將谷苗放了,谷苗在馬車上將所見所聞告知老師,劉勛深感事態的惡劣,于是再度上奏皇上,直諫山東災情的嚴重,糧食匯報有誤差之弊端,是為lt;天下糧倉直諫陳奏疏gt;,煌看后大怒,下旨立刻採納,卻對于劉勛之人感覺相當熟悉卻一時不知。 于是詢問索圖,索圖將劉勛的換經歷報告給煌,煌這時也記起來這個人,就因當時他的「千里餓瓢圖」震驚全朝,因此才會罷官,煌欣喜若狂,并親自下旨劉勛進京述職,決心開始整肅全國官場,并在皇后美美的巧思下,打造一對銀製鐵靴,命令刑部尚書孫沁邦親手交到他手上,皇帝與皇后此舉讓劉勛感動萬分。 三月,罷官離鄉二十多年的清流循吏劉勛在義女琴衣的陪同下回到了京城,中途趕路時,季煒業突然攔下車駕,說他想自首,劉勛便將他鎖拿一同回京,之后在進到北京時,讓大扇子調查有關田地與糧田的一切情報,一回京,劉勛立刻是直奔垣日宮,因為他早已知道,煌是千古難遇的明君,一路上就聽百姓們提起煌的種種事蹟,讓他覺得真是百感交集,而此時的垣日宮,煌正與美美在讀書寫字,忽然,陶三德的一個報告,案件有如乾旱碰到及時雨,出現生機。 「皇上...皇上...」陶三德急急忙忙的跑進養心殿,煌看著他。 「奴才三德子...給皇上、皇后娘娘請安了...」陶三德心情激動,聲帶高亢,興奮不已。 煌與美美看著他,煌說:「三德子,朕聽出來了...你這嗓子眼里面,含著一個喜字,是不是?」。 陶:「皇上啊!今而個天上打了兩個響雷,又下了一場透雨,剛才皇后娘娘說,這老天爺...是給誰帶來喜訊了...是不是...這奴才就捎話來了,山東巡撫劉勛...在朱雀門外,等候傳見」。 煌瞬間興奮,問:「你再說一遍!」。 陶就在報一次:「山東巡撫...劉勛...在朱雀門外...等候傳見...」。 句一斷,煌瞬間衝向門口,像小孩子看到糖一樣的就要直奔朱雀門,但是鞋子卻忘了穿,這可把陶三德給嚇壞了,頻頻提醒皇上穿鞋,場面滑稽,把在一旁的美美也給逗樂了,一路上,煌拼命地跑,陶三德一路拿著外套拼命地喊著皇上,就這樣,一路跑到朱雀門去了,美美也在小桃紅的攙扶之下,興奮的緊跟在后。 一到朱雀門門口,劉勛已經在那等著了,君臣兩也相見歡了,劉勛興奮的跪下請安,煌則是要他以后可以免跪脫帽見君,劉勛則是說等他兩腳走不動了再這樣吧,君臣二人非常高興,在門那一旁的美美也非常開心的笑了,接著,劉勛便向煌陳述此次山東遭災賑災查災的經過,獻上三份禮物,一是自己遭免官時先帝賜的那口大紅色棺材,二是一名罪官,他就是山東省的諸城縣知縣季煒業,三是一個不好的消息,煌當下就稱讚他只有他的話是真話并要他穿鐵靴參加隔天的朝會。 第二天早朝,劉勛就穿著御賜鐵靴上朝,鐵靴之聲響徹整個太和殿,所有官員都側目,但是煌可是聽著非常的起勁,換好朝服準備上朝。 陶三德:「皇上駕到!」,所有大臣們都下跪,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煌走向劉勛,將他扶?。骸鸽薏皇钦f過嗎?你以后見朕,可以免跪脫帽!」。 劉勛則是再度委婉的說:「皇上...那就等我兩腳走不動了再這樣吧!」,煌高興的扶起他。 接著煌要劉勛將鐵靴給他看,并要求走幾步,劉勛照做,鐵靴之聲又再度響徹整個養心殿,一陣寒暄之后,煌坐上龍椅,劉勛就開始匯報他在山東這幾年所看到的所見所聞并且陳述各項弊端。 首先是「金殿驗鳥案」,然后是「十大臣案」,「軍機章案」,再來是山東諸城的「糧倉造假案」等等,諸多案件看似單方獨立,實則環環相扣,每個都是足以動搖國本的重大問題,當劉勛將這些案子當中的起承轉合說出,大殿上立刻一陣譁然,所有官員都不敢置信,而當季煒業攜帶驗糧車上的麻袋被押進大殿時,更是痛哭陳述這場弊案的所有細節,并指出再這樣下去,國家一定敗亡,他的犧牲就是給王朝帶來浩劫的喪鐘,留下“謊言誤國”四個字以后就在殿堂上自縊身亡了,煌命令直隸總督潭世昌代替季煒業打開麻袋,當眾抓出一把袋中所謂的“糧食”,竟是一把黃葉,所有人又是一驚。 五月,由于罪證確著,煌便欽定劉勛監斬將十惡斬立決,但是劉勛認為十惡的案子并未完全明了,十惡貪污銀兩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除了「軍機章案」和「糧倉造假案」,以外的其他的事情難道就有沒有隱情呢?他認為十惡每個人的肚子中都藏著一筆爛賬,十惡的口中一定有未盡之言,而這樣的前提下將人斬首只能留下更多不明了的疑問,所以劉勛決定要上書皇上,請求緩刑,針對劉勛對十惡臣的懷疑,煌立刻明白,立刻指示劉勛與孫沁邦、潭世昌三人全權重新調查審理。 針對這些弊端,劉勛在養心殿直言,當今朝野忌憚真言,都在粉飾太平,奏摺中的太平盛世隱藏著一個又一個彌天大謊,皇上身邊的大臣認為天下乃為官者的天下,如此這般,大曌國的未來岌岌可危,離亡國不遠了,面對劉勛帶官復任冒死進言,煌自己也明白道理,既然劉勛趕放言,那么他就敢放權,煌任命劉勛為戶部尚書、南書房行走、領侍衛內大臣兼都察院左督御史,委任劉勛全面徹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