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西進滅頌
煌羽二年 元月初,鏡頭轉到大曌軍營,這里是大曌西征軍營總部。 煌的圣旨到達軍營的門口,阿和立刻開了中門迎接。 「西征將軍石田大和」 「陣騎將軍王道」 「步兵統領八神瀧二」 「騎兵統領八神速水」 「跪接圣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四人跪下說道。 傳旨太監立刻宣達:「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查石田大和襄陽一戰英勇善戰,朕心甚慰,倚為股肱,而今西蓮戰事告急,著封征西提督,授太子少保、領兵部尚書衘,各路大軍一應節制,再即派任王道為副將,輔國總兵領兵部侍郎銜,朕之皇弟八神瀧二為和碩廉親王,八神速水為和碩安親王,輔佐征西軍一切軍務,朕在此下令,三個月內無法破城,軍法處置,至于美女之事,朕嚴詞警告,朕不興此事,將她們全數安排返鄉,如有違朕之意,新罪舊罪兩罪併罰,欽此謝恩」。 「臣等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四人接旨謝恩后便起身,石田大和與王道和二位王爺各兵分四路,攻破了西安的最后一道防線西蓮北五十公里處之臨安都,四人在二月初一于臨安會師,并休養三日,準備于初四日調整軍備,直達西都,大頌王朝至此,已名付實亡。 臨安大捷的消息傳回北京,煌找來老師范文軒共商大事... 「皇上圣明,果敢啟用石田將軍-臨安大捷,朝廷收復西安有望了」范文軒說。 「此乃先生之功,當初岳旗一事,也是全仗先生妙計,這次大捷,先生大才阿!」煌高興地說。 「臣不敢,那是皇上領導有方,臣只是略盡綿薄而已」范文軒說。 「哈哈哈!先生不必謙虛,朕找你來,是要和先生商討大捷之后的事宜,我軍征戰已久,時間長了,對我軍來說也是個負擔,先生可有辦法讓我軍在短期內結束戰爭呢?」煌說。 「不敢!皇上,臣到有一計,能讓我軍兩年內收復西安」。 「喔!先生有何妙計,學生洗耳恭聽-」煌說。 「不敢!」說時,在煌跟前道:「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妙阿!先生妙計阿!」煌哈哈笑起:「先生真乃一世名師」。 范文軒突然嚇到,趕緊跪下:「皇上天恩,臣誠惶誠恐,自當以死報效皇恩,決不辜負皇上」。 煌趕緊扶住范文軒:「先生不必如此,你是朕的良師更是益友阿」,彎下腰,扶他起來。 「皇上...皇上...」范文軒感動莫名,誓死報效大曌朝廷。 煌採用范文軒之計,果然不到幾天,頌廷就被打到無力回天,為此還割地賠款,煌安不忘危,與范文軒討論之后,繼續施壓頌廷,將頌廷控制于股掌中。 晚間巳時,煌來到許久未進的后宮休息,皇后美美隨侍在側。 「阿一!」美美說著,看著煌:「阿一,夜深了,您該翻牌子了,皇額娘所選的幾位采女們可以侍寢了!」。 「老婆,你就捨得把朕往外推阿?我雖做了皇帝,但愛你的心是不會變的阿...」煌一語未完。 美美插話說:「就因為阿一您現在是皇上阿!所以臣妾更不能霸佔您阿!更何況靈妃有孕在身,是需要關心的,還有那些采女,也是皇額娘的心意阿!」美美關心道。 煌想了想,說:「好!真不愧是朕的老婆阿!哈哈哈哈!」說完,轉向旁人:「三德子!叫敬事房的人進來吧!」。 「喳!」三德子回應,揮揮手,叫進端綠頭牌的小太監。 煌看了看,說:「就安采女吧,黃圭全,準備去吧!朕要先去和安宮一趟,都好了就傳吧」。 敬事房總管黃圭全回應:「喳!」。 當晚,煌就先前往和安宮探望靈鈴。 「皇上駕到...」所有人員出來接駕。 「臣妾參見皇上,皇上萬福金安...」靈鈴挺著大肚。 正要彎下腰時,煌立刻扶?。骸笎坼鷳延猩碓?,不必多禮」。 「謝皇上!」,兩人談了三十分鐘。 煌便起身,說:「愛妃好好養胎,朕明日再來看愛妃」。 靈鈴說:「恭送皇上...」。 煌轉身:「都給朕聽著,現在開始給朕好好照顧你們的主子,主子有甚么閃失,朕唯你們示問」。 眾人跪下,回應:「喳!」 這時三德子回報,安采女已準備好,煌說:「好,擺駕平安居」 眾人道:「恭送皇上...」。 當夜,煌臨幸了安采女。 三月,征西軍由臨安都北上,兵分四路,直取西安陪都大林鎮與西家谷,初三清晨,攻佔雙都,初四日,日軍揮師北上,直逼西安都,而大頌王朝方面,頌理宗過世后,由胡太后當政,但她根本就不會理政,把國事都交給娘家,導致外戚干政相當嚴重,甚至將自己的叔父推出來當皇帝,結果,他也不會理政,兩人把持朝政數月,連日軍攻城了,兩人也只為自己而活,弄得眾叛親離,很多大臣都投誠大曌,胡氏這才這才回過神來,但已經太晚了,九月,西安都已經被日軍重重包圍,胡太后想去請人在西陵關的鐵衛軍首領馬兆鶴討救兵,但馬氏還來不及發兵,頌主力二十萬大軍已被打得只剩十萬,且已是強弩之末,全無戰斗能力,只能關起城門,坐困獸之斗了,之后頌軍是節節敗退,石田大和與王道和二位王爺兵分多路,由石田大和進攻正面,王道與八神瀧二進攻左右,八神速水因個性被安排由南門攻其后門,斷其后路,重兵圍城,滴水不露。 胡太后不堪其擾,數次請人出外求救兵,但都死于日軍之手,有的還大膽賣主求榮,投誠大曌,石田大和把他們以叛亂罪處死兵將其頭顱送回頌軍,十萬人的士氣瞬間土崩瓦解。 心戰奏效,石田大和便回奏煌攻城情況,之后,十月,便轉守為攻,先以天皇火箭、天龍火砲大破城門,接著先是石田大和以步兵在前,瀧二、王道率騎兵猛攻兩側,在頌軍往后逃回城的時候,速水率砲兵直接斷其后路,擊破西墻,其后更拿下北門關,這年為煌羽二年十月。 就在此時,馬兆鶴的救兵趕到,石田大和沒料到他會突然的出現,吃了個小敗仗,阿和先退回西括山軍營,一方面向煌上奏請罪,一方面與三位王爺商討如何對付馬兆鶴,英明的煌羽帝接到奏章,不但不罰,還大賞征西軍全軍將士,讓日軍的士氣達到最高點,反觀頌軍,頌朝廷為了平叛,早已斷了各類餉銀,士氣低落,民心渙散,軍辦織田信中此時出了一計,利用胡太后與馬兆鶴之間的嫌隙大作文章,讓雙方反目,馬一氣之下,前往臺灣,割島自立,自稱「南頌靖祖」,年號「安臺」,并發誓與頌朝勢不兩立,石田大和趁著這個時機殺了個回馬槍,又圍住了西安都。 而在此同意時間,人在北京的煌卻為了家事忙翻了,靈鈴自從投靠美美后,深受當時還是親王的煌喜愛,并且生下一女,如今又再度懷孕,但御醫確診斷說胎兒有異,可能不保,所以煌煩惱極了,好在美美精通醫理,他親自會診,發現原來是雙胞胎,而且都為皇子,但因為靈鈴身體本就柔弱,加上前次懷孕沒有調理好,出現消渴癥癥狀,她當機立斷,立刻以自己的經驗調配中藥,再請旨以晉封沖喜之法,為靈妃祈福,煌採納了,下旨晉靈妃為「貴妃」,賜封號「和」,果然,皇后巧手仁心加沖喜之法,靈鈴產下雙生子,煌更加寵愛兩人,并聽從兩人建言,更加勤于國事與政事,帝后妃三人同心,開創大曌王朝新紀元。 五月,石田大和、王道與二位王爺對頌朝展開展開總攻擊,頌主力十萬大軍無力回天,于十日全軍陣亡,日軍猛攻西安都,胡太后心驚猝死,哀帝則是溜了,二十日,日軍隊佔領西安都,在西安都三公里處的林家口找到頌哀帝,石田大和立刻將他帶回北京,西安都正式收復,歷時六個月。 六月十日的早朝,石田大和在垣日宮呈上西安都城土地與軍民本冊,煌在武英殿擺下慶功宴犒賞三軍并囚禁哀帝于后方煤山,至此,由吳青所建立國祚二百六十五年的頌朝正式亡國,南頌方面,馬採取民主制,設總統,管理臺務,第一任為陳氏,他精明能干,臺灣人民相當愛戴,煌也與之採取與臺灣和平相處之國策,還將二妹安娜嫁與馬兆鶴,以維持曌臺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