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土地里[1950] 第3節
書迷正在閱讀:被狠戾侯爺占有之后(重生)、掌印太監的廢公主、替嫁、重逢[娛樂圈]、我好弱,我裝的、玫瑰私藏(都市 1v1 )、關鍵詞(先婚后愛)、至死靡它(兄妹 1v1養成H )、暗燈(校園1v1h)、緣河舟渡
李振花愣了一下,立馬說道:“我們這里哪有這種規矩,大家都是同志,當然是一起吃飯,哪能吃剩的?!?/br> “對啊,唐媽快坐下吃飯吧?!?/br> 胡寡婦手足無措地被按著坐了下來,李振花把打好的飯菜放在了她面前:“唐媽快吃,吃飽了才有力氣干活,一會兒咱們還要做好多事?!?/br> 胡寡婦坐在圓桌子上,身邊是笑著說話的年輕人們,面前是一碗米飯,上面是她炒的菜,她知道是什么味道,可她依舊鼻子酸酸的。 她以前也給地主家做飯,卻從來沒有親眼見過那些人吃飯,也不可能跟著一起吃飯。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旁邊李振花也已經開始埋頭吃飯了,她刨飯刨得飛快,她一邊吃,一邊還跟其他人說話—— “主任有沒有說二號糧倉的半安全糧什么時候處理?我今天上午檢查了,得快點處理,再不處理就要出問題了?!?/br> “主任跟鎮長他們商量了,把小學cao場騰出來,只要天一晴,我們過去曬糧?!?/br> 胡寡婦抬起頭,他們一邊吃飯一邊說著胡寡婦聽不懂的那些事情,整個廚房里充滿了年輕人們熱情的討論聲。 突然間,那種對讀書人的恐懼退下去了,換成了一種對遠出在外的孩子的憐愛。. 是啊,他們都還是孩子呢。 下午,胡寡婦踩著天上的云影走了回去,一路上晚風溫柔,她看著天邊的夕陽,心里突然生出了一種渴望,這是她漫長苦難的人生中甚少會出現的感情。 她想要在這個糧倉里工作,她給這群讀書人做飯,她喜歡她們身上那種鮮活勁兒。 胡寡婦回家的時候,正好遇到米店老板的兒子過來找平安。 “平安姐!” 米店老板兒子道:“我爸想起來,我們家之前還有一個鐵輥筒碾米機,但是之前報廢了,想讓你幫忙看看?!?/br> 那個機器是因為沒法修了,所以才會托人買了這個新機器。 剛才米店一行人著急沒想起這個事兒,后來平安表現出了她的專業,大家突然想起來還有那個老機器,于是又來請平安。 平安又轉了回去。 院子里,幾個人已經把舊的碾米機抬了出來。 平安上前,幾個伙計立馬就讓開了。 平安認真檢查了一下,說道:“這個還能修,只是中間有幾個小零件需要換一下?!?/br> 她說著,就拿了扳手,重新調試了螺母。 幾個人就看著她,很快碾米機轉動了起來。 平安說道:“這個型號的機器的出米速度不夠高?!?/br> “沒事,我們向振興機械廠訂了四臺碾米機,兩臺柴油機,等新機器回來,平安過來看看有沒有問題?!?/br> 平安知道這個機械廠,點了點頭。 振興機械廠坐落在平城蘭花路54號。 “雨蘭鎮——碾米機6臺,8馬力柴油機10臺,戽水機2臺……”辦公室里,年輕的少東家看著生產部遞上來的單子,皺了皺眉頭。 怎么又接了單子? 堆了一堆單子還沒有做! 年英能夠理解新時代來臨,工廠也要努力跟上節奏。 可問題是,現在壓根做不出來這么多。 年英拿著單子走進了父親的辦公室。 “爸,為什么突然接了這么多單子?” 廠長抬起頭,皺了皺眉頭:“說你年輕你就不懂形式,現在時局穩定下來了,國家要重生產,發展農業,農業的發展靠什么?不就是靠機械化嗎?” “不是……”年英懂這個道理,可是問題是現在他們廠壓根沒有承這么多單子的能力。 “我們現在人不夠,材料不夠!” “人不夠就招人,材料不夠就去訂?!?/br> 父親說完低下頭,繼續給人打電話,詢問需不需要農機,現在是價格最低的時候。 年英看著父親,心里覺得有些不對勁,但又一想,她父親很厲害,在戰爭中都能保住這個廠,她或許不應該質疑父親的決定。 年英退出了辦公室,剛出來,生產部部長走了過來:“怎么樣?這么多單子怎么弄?” 年英沒說話。 生產部部長嘆了一口氣:“我現在是怕了這種預訂單了,前幾年,咱們廠差點被預訂搞垮了?!?/br> 他說的是前幾年的物價飛升,貨幣貶值,預定的時候,交一半定金,簽訂的價格不能變,結果等交貨的時候,通貨膨脹,成本飛漲,立馬就虧本了,那個時候真是越做越虧本,差點就倒閉。 現在的情況也不妙,土匪橫行,物價上漲。 他本來還以為廠長能夠吃了這個教訓,沒想到他又開始接預訂單子了。 年英也知道對方的擔心,但她從小崇拜自己的父親,父親從一無所有,到平城第一機械廠。 年英道:“父親這樣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咱們多招人,訂材料?!?/br> “現在招回來的人也要培訓一段時間,不可能直接就上工,再說了,咱們的平城機械學校都已經被炸掉了,老師學生都不知道在哪兒,去哪兒培訓?” 他說著說著,就發現少東家似乎想起了什么。 “我想起了一個合適的人?!?/br> 那還是幾年前的事情,她和父親一起去杭州參加機械展覽,當時正好就遇到了平城機械化學校的學生也在那里。 那是學生高高瘦瘦,一頭短發,年紀可能還沒有她大,可是對方眼神沉穩,哪怕是穿著補丁的灰布衣服,在這個展廳里,她的臉上卻看不見半點貧困帶來的窘迫。 年英走到了她的身邊,這才發現,姑娘手里拿著筆和紙,正在畫水輪機的結構圖。 年英在她身邊看了一會兒,發現對方畫得真好,唯一的問題是她看不懂,她學的是管理,并不懂機械。 當時展出的水輪機是德國進口,用作水電站發電機組,那個姑娘畫完了外部圖以后,有些癡迷地看著那個水輪機。 那眼神,簡直恨不得直接用目光把它解剖了。 年英站在旁邊,她看了看這個姑娘,又看了看水輪機,覺得自己特別缺這種對機械的熱愛,她想跟對方搭話,但又不忍心打擾對方。 當時的介紹員正在介紹這款水輪機,提到了這款水輪機比起日本產的水輪機的優越性,最后,對方又補充了一句:“國內的條件還造不出來?!?/br> 旁邊的姑娘也聽到了這句話,看一下這個水輪機的眼神更加熱切了,年英聽到她情不自禁地嘀咕。 “遲早有一天我能造出來?!?/br> 她那個時候看著那個姑娘,或許是因為對方如此貧窮,卻能和她一起站在這個展廳,也或許是她的語氣堅定又自信,讓人忍不住信服,年英有種感覺,對方能做到。 展會結束,回平城的火車上,她沒有遇到對方。 年英不死心,她回平城后便向機械學校的老教師打聽那個女學生,哪怕沒有名字,老教師聽她一說,立馬知道她說的人是誰,瞬間眉飛色舞,說是對方去隔壁縣學習水電站如何安裝水輪機去了,夸了一大筐,最后說是不出意外,他們會留她下來當老師,當時她還在想,這樣的人才,等她進了爸爸的機械廠,她得想辦法挖到廠里來。 一年前,父親終于允許她進廠了幫忙管理廠里的事情,她也忘了這件事了,等她想起來這件事情的時候,時局動亂,學校都被炸了,她們機械廠也被迫關了。 年英心下一動,現在時局穩定下來了,找個人應該不難,不知道那個女學生現在在哪兒…… 作者有話說: 注:為了方便理解,文中的語言采用普通話,原型是偏西南地區的方言,文中的貨幣作者會轉換成第二套人民幣。(真實歷史中,這個時期貨幣非常復雜,第二套人民幣也要幾年后才會出來。) 第2章 進城 小鎮是藏不住事情的,很快大家都知道胡寡婦去糧倉給讀書人們做飯了。 胡寡婦一出門,鎮上布莊的老板娘就看到了她,笑著調侃:“胡寡婦越來越厲害了,現在也是吃公糧的人了,要不要來買兩件新衣服?” 胡寡婦有些不好意思,擺了擺手,說道:“我就是個做飯的,哪里需要這些?!?/br> 午后,她挑著兩桶紅薯到河邊洗,晚上大家要吃紅薯飯。 另外幾個婦女正在洗衣服,看到她來,熱情地打了招呼。 “這是給他們讀書人吃的嗎?” 胡寡婦點了頭。 對方看了看周圍沒有其他人這才說道:“你在糧倉做飯沒事,但千萬不要跟運輸隊去城里,現在城里亂得很,聽說有土匪搶了三區的糧食,殺了好多人?!?/br> 另一個婦女抬起頭,道:“可不是,還有一個什么鐵廠,反動派逃跑前在里面安了炸彈,也是死了好多人?!?/br> 胡寡婦點了點頭,她知道這個事情,其中一個年輕人還是她女兒的同學,他們本來可以逃走,但是他們回去了,為了搶救那些機器。 她的女兒看到報紙的時候哭了好久。 她當時看著女兒,莫名地心慌,怕女兒去做那樣的事情,心里又慶幸女兒回到了這個安全的小鎮,不在城里了。 她們以前就是從外面逃難到這里,后來女兒去城里讀書,又遇到了大轟炸,好在平平安安回來了,她心目中,只有雨蘭鎮這個被山層層包圍的小地方是安全的。 “你們家平安不會再回城里吧?”對方又問道。 胡寡婦沉默了一會兒,把沖洗干凈了的紅薯放進了桶里,這才說道:“不會?!?/br> “那她以后怎么辦?” 胡寡婦說起這個事情,眼里都藏不住笑,她壓制不住心里那種對女兒的驕傲:“昨天米鋪的機器壞了,安安去修好了,她喜歡這些,以后就專門給大家修機器?!?/br> 二嬸笑道:“我也聽說了,米鋪老板夸了又夸,說你們家平安長大了,出息了,那機器她一看就知道哪兒出了問題,不愧是讀過書的人?!?/br> “說起來,你們不知道以后要找個什么樣的人,她不懂事不著急,你這個當媽的怎么也都不著急?!倍鹫f道。 二嬸是胡寡婦逃難路上遇到的,兩個人關系還不錯,她話也很直接。 “她還小?!焙褘D不在意地說道,在她內心深處,她甚至愿意養她的小女兒一輩子。 最好女兒一輩子都做她喜歡的事情,開開心心,平平安安,她就滿足了。 她對女兒的最大的盼望就像她取的名字,平安。 “胡嬸,”河的另一邊,有人叫:“平安姐在家嗎?” “她去米鋪了,你找她有事嗎?” “有她的電報?!睂Ψ竭^了河,走到了這邊。